第26章 認真龐統登場
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神紋本神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劉備的許諾,聽得曹宣激動不已。
那句“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更令曹宣肅然起敬。
“能為左將軍效力,是我之大幸!”
為表決心。
曹宣當即歸家,將田產、房產、工坊、奴客等所有權文書以及錢帛糧草的賬冊交付劉備,又將錢帛糧草封存以待劉備清點。
除了沒有妹妹嫁給劉備外,一如糜竺舊事。
......
“曹宣雖是出身賤業,但識人斷勢、為人處世頗有過人之處,且又善置家業、知義有節,若能善用,亦可為治州之才。”
讚許聲響起,正是龐統。
聞言。
諸葛亮下意識的想到了馬謖。
若非高估馬謖的才能而委以重任,又豈會有街亭之憾?
念及此。
諸葛亮問道:“士元對曹宣的評價,是否過譽了?若高估其才能而委以重任,定會引起禍事。”
“非也!”龐統大笑:“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
“倘若不對值得稱道的人和事加以讚美和宣揚,就不足以讓人仰慕雅道;若無人仰慕雅道,願意行善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若想宣揚雅道,改善世風,就應為有志者培養名聲,假使十個人中有五個人因此而改善自己,世間就又多了五個善人。”
“如此,豈不美哉?”
諸葛亮考慮具體事務的風險管控,基於街亭之憾而更注重曹宣實際才能的審慎評估,擔憂高估曹宣的才能可能導致用人失誤,進而引發具體事務的失敗。
龐統則從社會整體風氣角度出發,認為亂世中應該主動宣揚【雅道】,透過表彰曹宣這類有潛力的人才來激勵更多的人效仿。
一個是法家實用主義的【量才而用】,一個是儒家理想主義的【教化治世】。
雖然角度不同,但各有其道理。
“是亮淺薄了。”
諸葛亮頓知誤會了龐統,坦然認錯。
龐統輕輕搖頭:“孔明,你我相識多年,以你所思,應不需我多言。你近日,過於勞累了。”
由於車胄讓渡了權力,諸葛亮要管的事更繁重了。
除了原本謀劃策略、掌管錢帛、籌措糧草、打造軍械、操練兵馬等事務外,諸葛亮還得兼顧調整政令、整飭吏治、徵收賦稅、賑濟饑民等等。
事無鉅細,皆要過問。
譬如今日來清點曹宣的文書和賬冊,諸葛亮本可以不用親自來校核,結果諸葛亮還是來了。
“孔明。治州如治家,得分清主次。”
“譬如一家之主,居中號令:奴婢種地煮飯,雞犬報曉示警,牛馬負過載人,各安其位,則萬事咸宜。”
“倘若一家之主,親執耒耜,躬親庖廚,即便殫精竭慮,也會令百業荒廢。不是一家之主的才智不如奴婢、雞犬、牛馬,而是這違背了作為一家之主的原則。”
“孔明既管錢糧軍械,又管吏治整頓,連救濟災民都要兼顧,更是熬夜校核文書,縱有子房之智,衛霍之勇,焉能久持?”
“徐元直、簡憲和、孫公祐、糜子仲等人,雖然才能不如孔明,但亦可委事於眾才,孔明只需秉執綱目,則泰山之重亦可化為鴻毛。”
聞言。
諸葛亮不由長嘆。
龐統所言,諸葛亮不是不懂,在當丞相的十餘年中,有個叫楊顒的亦曾勸諫。
然而。
自街亭之敗後,諸葛亮不敢再輕易委事於眾人,逐漸養成了事必躬親的習慣。
雖然回到了十八歲,但常年養成的習慣不會因此而消失。
兼之如今局勢,危如累卵。
諸葛亮更不敢掉以輕心,生怕讓劉備會再次兵敗而失陷妻子將士。
故而這段時間,諸葛亮的壓力很大!
事必躬親,可讓諸葛亮儘可能全面的掌握每個細節,繼而降低劉備兵敗而失陷妻子將士的風險。
“士元,你打算何時與亮共事?”
諸葛亮再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論天賦論悟性,龐統遠勝于徐庶、簡雍、孫乾、糜竺等人。
雖然只歷練了數月,但龐統的治事水平,早已趕超了跟著劉備多年的簡雍、孫乾和糜竺。
“孔明,我好心勸你,你反要讓我勞累!”龐統頓感無語:“若非看堂嫂面,我定不會勸你。”
諸葛亮不由笑道:“士元與亮,同氣連枝。亮雖然想秉執綱目,但想讓泰山之重化為鴻毛,不能沒有士元相助啊!亮當向將軍舉薦!”
雖然口稱不願勞累,但龐統沒有再反駁。
一者是龐統歷練數月,理論和實踐有了結合,對實務有了深層次的認知。
二者是龐統在數月對劉備的考察中,認可了劉備的志向和德行。
三者是龐統見諸葛亮事必躬親、晝夜勞累,著實於心不忍。
兼之今日又見諸葛亮所思過於注重【量才為用】,而忽略【教化治世】,頓知諸葛亮近日的壓力大到連談論理想都顧不上了。
真讓諸葛亮累出病來,非龐統所願。
見龐統不再反駁,諸葛亮大喜,起身挽住龐統手臂:“有士元相助,亮無憂了。可與亮同往見將軍。”
龐統推開諸葛亮的手臂,故作“嫌棄”道:“我不習慣與人把臂。此時若見將軍,孔明你今夜又要熬夜校核文書了。先忙正事,今夜方可飲酒酣睡。”
諸葛亮大笑:“是亮思慮不周。許久未與士元比試,今日正好一試。”
作為與諸葛亮齊名的荊楚俊傑,龐統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遠不及有五十四歲厚重的事後諸葛亮,但又遠勝于徐庶、簡雍、孫乾、糜竺等人。
認真狀態的龐統,效率強得可怕。
黃昏方至,曹宣的文書和賬冊全部清點校核完畢。
“若非士元在,亮又得熬夜校核了。”
諸葛亮活動筋骨,頓感神清氣爽,既有龐統準備出仕劉備的喜悅,又有龐統分擔壓力的愜意。
“孔明,切莫高興太早!你該好好想想,要如何給左將軍一個合理的解釋。”龐統嘴角泛起笑意:“現在的我,身份可是你的伴讀書僮。”
諸葛亮大笑:“左將軍一向器量寬宏,若知士元不再隱藏身份,左將軍高興都還來不及,又豈會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