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承看著蕭乾臉上的恐懼之色,臉上不由的浮現一抹得意笑容,走到蕭乾的身邊,攙扶著他的手說道。

“陛下不要害怕,只要有本王在,本王就不會讓那些亂臣賊子覬覦我大周的江山,陛下的年齡也快到了成婚的年齡了,我正打算給陛下尋一個皇后呢。”

蕭乾聽著蕭景承的話,木訥的點著頭:“有勞皇叔費心了。”

蕭景承仰頭大笑,忽的眼神中閃過一抹冷意。

這一次他討伐陳秀失敗,想必朝中的那些騎牆派又要搖擺不定了,他必須要殺一兩個人,來震懾一下諸臣。

“陛下,臣這次討伐陳秀,尋得幾件東西,那東西就在府中,幾日後贈與陛下。”蕭景承笑著說道。

“那就有勞皇叔了,朕累了,想休息了。”蕭乾小聲的說道。

蕭景承聞言,笑著點頭說道:“正好本王也累了。”

言罷,蕭景承便邁步向著先帝的後宮而去。

望著蕭景承漸漸遠去的身影,蕭乾不爭氣的紅了眼睛,眼淚掉落下來,相較於蔡英,蕭景承更加的囂張跋扈。

蕭乾雖然年輕,不過現在也懂得一些事情,不在像之前那樣容易被人蠱惑,控制。

蕭景承夜宿皇宮,幾乎先帝的寵妃都被他睡了一個遍,這是他忍受不了的。

“朕,真的是一個昏君嗎?”蕭乾紅著眼睛,向著身邊的一個老太監問道。

那老太監聽著蕭乾的話,臉上帶著一抹悲慼,轉過身子擦著眼睛。

“陛下,夜黑了,快休息吧。”

饒是太監也能看的出來,現在蕭景承權勢滔天,早已經凌駕於皇帝之上。

甚至蕭景承現在的權勢,比之前的蔡英還要強大。

接下來的日子,蕭景承肆無忌憚的剷除異己,龍城中但凡和他不對付的,都慘遭蕭景承的毒手。

蕭景承在龍城已然是一呼百應,大有取蕭乾代之的勢頭。

不光是滿朝的百官見到蕭景承瑟瑟發抖,即使蕭乾在蕭景承面前都不敢大聲喘氣。

“將軍,我們新建造的大船有二十丈長度,目前已經開始建造龍骨了。”王破浪面帶喜色。

聽著王破浪的話,陳秀微微點頭。

隨著技術的積累,目前王破浪這些工匠已經建造戰船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技術也越來越嫻熟。

陳秀對於這些工匠也極為重視,幾乎把這些工匠當成寶貝、

在蕭景承以及其他諸侯的眼中,似王破浪這樣的人,不過是下九流的人物,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以儒治國的年代,工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不過陳秀不一樣,在他的眼中工人的地位很高。實業興邦,空談誤國,凡是不能出謀略,只懂得做些酸腐文章的人,都是廢物。

蕭景承自從在秋凌渡慘敗後,囂張的氣焰也熄滅了許多。

要不是作用江南富裕之地,手裡還有十幾萬水軍,所以周圍的諸侯才不敢輕舉妄動。

只不過江南畢竟是大周最富裕的地方,不缺銀子和糧草,加上蕭景承強徵百姓入伍,所以很快有強徵了四五萬大軍。、

“樊無劍佔據贛州後,招募了四五千新兵,加上大周各地的紅花會教眾來投,目前已經有四五萬兵力。”

“不出意外的話,樊無劍應該想拿下贛州周邊的城池。”張忠面色凝重的分析道。

“不過將軍也不用擔心,樊無劍這個人為了快速壯大自己的實力,收攏了不少痞兵和山匪,他已經不得人心了,對部下也不敢管的太嚴。就怕手底下的人反叛。”

陳秀聽著張忠的話,無奈的一笑,樊無劍最終還是被權勢迷了眼睛。

張建忠笑著說道:“樊無劍起初的時候,也是為了百姓著想的,只不過最終還是被權勢迷住了,一步錯,步步錯,他已經無法回頭了。”

“聽說蜀州那邊發生了動亂?”陳秀問道。

張忠點頭:“蜀州只有半數人口是周人,餘下半數是蠻族,自古蠻族和周人不和,年年都會征戰。”

陳秀微微點頭:“這樣我能給我們一些發展的時間。”

陳秀和張忠分析了一下天下的局勢,又交代了張忠一些事情。

陳秀便去找王鐵柱了。

“東家。”王鐵生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

經過一兩個月的發展,如今的襄城已經建造了四五座高爐,每天都可以煉製五千多斤精鋼。而為了打造武器,陳秀幾乎把整個襄城的鐵匠都招攬了過來。

他們除了打造武器之外,還會打造一些農具賣給襄城的百姓才。

精鋼打造的農具又輕便,質量又好,開墾土地也方便許多。

“我們打造了多少輜重車?”陳秀問道。

王鐵生聽著陳秀的話,憨厚的笑道:“最近打造了一百多輜重車,上面都用了軸承,這樣一匹馬就可以拉的動兩千斤糧食。”

鋼軸自然比木頭的軸輪強的多。

“不錯,在多打造一些精鋼馬具。”陳秀笑著吩咐道。

之前陳秀設計了馬具,其實就是戰馬用的鎧甲。

“東家,你設計的馬具防禦太強了,密不通風,要是給所有的鐵騎都打造一副這樣的馬具,豈不是天下無敵?”王鐵生雖然只是一個工匠,不過天天跟著陳秀和陳沖,也懂得一些簡單的軍事。

陳秀設計的戰馬鎧甲,整個天下都聞所未聞。

主要是當今最厲害的騎兵,眾人都認為是韃靼的鐵騎,而韃靼主要是依靠速度牽制敵人。

上次陳秀帶著大軍殺入草原的時候,他就發現一個問題,草原上的鐵騎還沒有騎兵衝鋒的戰術。

所以陳秀才想著打造一支真正的重騎兵。

用精鋼打造五千副戰馬鎧甲,五千匹戰馬集體衝鋒,將士一種何等壯觀的場面。

當然現在煉製的精鋼數量是不夠的,每天打造的武器除了刀劍和鎧甲,就是用來打造馬具,每天只能打造二三十副。

“再建造幾座高爐,保證每天都可以煉製萬斤精鋼。”陳秀向著王鐵生說道。

王鐵生得到命令後,鄭重的點頭,隨後帶著幾十個鐵匠,繼續打造武器。

陳秀回到襄江城頭,望著遠處的寒江,面色無凝重,一場大戰,即將降臨。

而這一戰,究竟誰勝誰負,陳秀也算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