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和親,此乃恥辱!
典藏華夏:我的直播火遍全網 林千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一切是真的!
這意味著自己的願望可以成真了。
知名UP主、著名主播、粉絲百萬、千萬……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看著直播間裡不斷上漲的觀看人數,張良玉握緊了拳頭。
“是誰?給寡人出來,否則休怪寡人劍下無情!”一聲冷斥,響徹長樂宮前殿。
年輕的漢武帝劉徹,霍然起身,手握在腰間赤霄劍劍柄上。
此劍,傳說乃是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時所用,長三尺,劍身有大篆“赤霄”二字,以九華玉為飾,其身若霜雪,僅僅出竅半寸,便寒光懾人。
此乃帝道之劍,更是有“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的典故流傳。
張良玉被嚇了一跳,因為漢武大帝身上那種威勢,如同山呼海嘯一般壓來。
帝王就是帝王,即便年輕,也依舊絕世無雙。
張良玉深吸一口氣,輕輕從大殿柱子後面走出來,衝著漢武帝作揖一禮。
他強定心神,便可以不卑不亢。
畢竟,張良玉是現代人,自由平等的價值觀早就深入其心;漢武大帝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人物而已。
他沒有那個時代平民百姓對待帝王的那種敬畏感。
劉徹見張良玉不卑不亢不跪,眉頭一挑,打量一番收回了赤霄劍,面色也是一展。
“你是何人?看衣著服飾不似我大漢子民,也無匈奴彪悍之風,莫非是百越、西域之人?”漢武帝有些好奇。
但他沒有從張良玉身上感受到威脅,因此也沒有叫侍衛。
“拜見漢武大帝,晚輩乃是兩千多年後的漢族後生張良玉。”張良玉淡然開口,但眼睛裡依舊懷著幾分火熱。
畢竟,眼前的可是漢武大帝啊!
“漢武大帝?你是在說寡人麼?兩千多年後來人?漢族?那又是什麼?跟我大漢有何關係?”
劉徹手中赤霄劍回鞘,手卻並未離開劍柄,眼眸中寒光微閃,冷斥道:“而細細說來,否則,寡人便定而一個禍言欺君之罪,當梟首示眾。”
一番話鏗鏘冰冷,猶如冰渣一樣刺人。
“嘶——這臺詞的功底簡直無敵,那口吻將漢武大帝睥睨天下的威武之勢演繹的淋漓盡致。”
“是啊,隔著螢幕我都覺得通體發寒,脖子發涼。”
“那演員的佩劍當真是霸氣逼人,道具組也是一群神仙啊。”
“是啊,我差點真以為那是赤霄劍了。”
“大帝威武,UP主也威武,這種氣勢下,竟然還能不卑不亢。”
“寶藏UP主啊,兩人對話,隻言片語,便已經超越了央媽同類綜藝啊。”
……
彈幕一片叫好聲。
張良玉的嘴角卻有些在抽搐。
他可是直面對漢武大帝的王道霸氣,比螢幕前的觀眾,強烈至少十倍。
他只能咬牙苦撐,才能強忍著站直身體。
“請容在下慢慢道來,漢武大帝,是後世對您一生功績的認可、感謝的尊稱。您百年後,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而漢族便是炎黃之後,華夏一族,正是因為您的功績,將漢王朝的經濟、文化、政治推向漢王朝頂峰,周邊四夷才稱呼漢民為‘漢人’。”
“之後我華夏一族,便稱‘漢族’,兩千多年後已經成為超越十萬萬之眾的天下第一大族,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
劉徹聽罷,直視張良玉,久久不語。
“正是因為這位大帝,我們才有‘漢族’的族名。”
“漢武大帝氣度不凡,這位演員,當真有帝王之氣。”
“良玉UP主回答的真好,讓我更加了解漢武大帝,瞭解我族祖宗。”
……
“十萬萬之眾?”漢武大帝突然哈哈大笑:“即便你是在騙寡人,寡人也高興。”
笑聲有幾分蒼涼,也有幾分激動,迴盪在大殿裡隱隱然有龍嘯相伴。
此乃天子,自始皇帝后又一位功蓋千秋的帝王!
“我並沒有在騙您,您原名劉彘,後改名劉徹,十六歲登基,頒推恩令削弱宗室諸侯、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
“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經濟上幣制改革,抑制商賈,推行平準均輸。”
“政治軍事上,北滅匈奴,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在中華民族的心中種下農耕民族也可戰勝遊牧民族的不滅火種。”
“西通西域,將廣袤的西域納入版圖、南滅百越,使百越之地重歸、東滅衛滿朝鮮,將版圖擴大了將近一倍。”
“武帝之文治武功,在我等後人心中,可與始皇媲美,為我中華民族打下了廣域的生存空間,後人每每提起皆感激不已。”
“哦?寡人以後竟會有此等功績?寡人信你是從兩千多後而來的後輩了,哈哈哈。”
劉徹聽罷哈哈大笑起來,但心臟卻猛地一緊。
因為張良玉所言之內容,有一部分正中其心中下懷,有一部更是直接超出了他的想象。
比如派遣張騫往西尋找被匈奴打敗的大月氏、烏孫國來夾擊匈奴。
聽此人說,西域之地竟然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廣袤,難怪張騫一去多年不回。
又比如,自己心中那驅逐匈奴的設想,難道以後真的成為事實,而且匈奴滅亡了?
“漢武大帝功績,只會比晚輩所言更加豐偉。”
張良玉語調鏗鏘,自己也激昂不已,看著眼前腰懸寶劍的漢武大帝,這才是少年武帝,英武不凡啊。
“哈哈,聽良玉一席話,寡人心中陰霾盡去也。”
劉徹收起笑容,面色嚴肅起來:“近日,匈奴蠻夷,又陳兵我大漢邊界,要錢要物要我大漢女子與其和親。”
“今日朝堂之上,滿朝文武,皆如斷脊之犬,聞匈奴之風而喪膽,勸寡人答應和親。”
“勸寡人將我大漢女子,下嫁於蠻夷,恥辱啊,恥辱!此乃大漢之恥辱,寡人之恥辱。”
劉徹說著,聲調頓挫,強烈的不甘、哀嘆、憤慨逸散而出,感染了無數人。
“今聽爾一番話,寡人知道天命在我大漢。我大漢之族,福祚綿長,春秋鼎盛,兩千多年依舊屹立於天下。”
“寡人無後顧之憂了,寡人要告訴天下,告訴匈奴,不久之後就要攻守易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