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要是別人在他面前這麼大放厥詞,掌櫃的都要把人給攆出去了,可當看著江清月那信誓旦旦,自信不已的樣子,他似乎覺得這小婦人就有這本事。

只是這兩成的分紅……

認真的想,只要他的酒樓起死回生,到時候來的人必定絡繹不絕,有了生意,便有了銀子,他這酒樓也能經營得下去。

“兩成分紅不少,但是這酒樓在你的主意沒有回暖的痕跡,到時候又該怎麼算?”

開門做生意,自然不能做賠本的買賣。

江清月自信一笑,豪氣道:“如果到時候在我的主意下讓你虧了,這錢我出如何?”

掌櫃的狠了把心,“可以,你說說看你有什麼主意?”

江清月悄悄地和掌櫃的說了不少,一開始掌櫃的的眉頭還皺著,可很快就鬆開了,到了後面就是贊同,更是在江清月說完後,眼神裡變成了佩服。

“沒想到啊沒想到,我這東來酒樓還能迎來您這麼一位貴人。”

顯然,掌櫃的對江清月的主意很是滿意,“我叫徐有福,不知這位娘子怎麼稱呼?”

“江清月,徐掌櫃你叫我名字就行。”

對於稱呼,她並沒有什麼在意的。

在這個世界,有的人太過講究,她也不想多說什麼,別人怎麼稱呼,她聽著便是,反正又不是在罵她。

“江娘子哪裡的話,怎麼能直呼其名呢?你放心,我必定按照你說的做,今日就先將東來酒樓給關了重整。”

徐有福現在的心裡很是高興,他覺得江清月出的主意很是不錯,他認為自己按照她說的去做,不說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十八有機會讓東來酒樓重新恢復以前的樣子。

不!

他有預感,覺得這一次,若能成功,比以前更甚!

“那我在這祝徐掌櫃一切順利。”

江清月又和徐有福說了會話,便帶著兩小奶娃子去買吃的,家裡沒糧了,這頭等大事就是買米、買肉、買菜。

像什麼鹽啊、糖啊,以及一些配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江清月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糧食方面的價錢,心裡想著她這四兩多的銀子應該夠花。

現在大米十六文一斤,她買了一斗米。

白麵八文一斤,她買了十斤。

鹽七十文一斤,她買了五斤。

糖三十文一斤,她買了三斤。

因為買的東西多,自然就要店面的人幫忙送了。

但這送,得加錢,江清月也沒心疼,多加了十個銅板,付了八百五十文錢。

給店家留了地址,便又帶著兩個孩子到了菜場。

來到攤子前,江清月指著攤上的豬肉就問:“這個多少一斤?”

那賣肉的攤主衝江清月說道:“四十八文一斤,不二價。”

嘶,這肉蠻貴的啊!

但想到自己還有錢,江清月便直接要了十斤。

她在離開的時候發現了攤子後面的盆中有不少的豬下水,便不由得問了一句:“不知道那東西怎麼賣?”

那攤主有些驚愕地看了一眼江清月,“你要買這個?這位娘子,這可不是什麼好東西,你買回去可得被你家人罵嘍。”

江清月只是笑了笑,道:“老闆,你就說這東西能不能賣吧。”

“你要,十五文錢全部拿去。”

“那麻煩你給我裝起來。”

那攤主見江清月執意要豬下水,搖了搖頭,也沒再說什麼勸阻的話,這有錢不掙,天理難容啊!

江清月這買了豬下水,兩個小奶娃就嫌味重地離她有點遠,她見了不由得笑樂了,等她回去把東西做出來了後,看他們還敢嫌棄不!

雖然說她有空間,可有人在她便不好將東西放進去,只要去買了個揹簍,將豬下水裝了進去。

她除了買這些,還買了一些菜。

時間已經不早了,不知不覺間都已經到了申時,兩個孩子跟著她走了不少的路,雖不吭聲喊累,可是她知道他們已經很累了。

回去的路肯定不能再走回去了,江清月便租了一輛牛車,一趟才要兩文錢。

趕馬車的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膚色黝黑,看起來有些憨厚老實。

一路上他沒怎麼開口,江清月也是樂得清閒,她對於不認識的人,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認識,若有緣,下一次說不定就有話說了呢?

江清月買了豬下水的事情被人看見了,這村子裡沒有什麼事情見了光就還是秘密的,當等她回了家,這全村的人都知道她江清月沒了錢,只能吃這骯髒的東西。

也有不少人圍了過來看戲,可是當聞到那味都忍不住捏起了鼻子。

“喲,瞧我們這蘇江氏,之前那可是我們村活得最體面的人,現在怎麼就只能買這豬下水回來吃了?”

一道略顯尖酸刻薄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了出來,這說話的人是村裡最有名的大嘴巴,不是說她的嘴巴大,而是她話多,還愛把別人的事情說給外人聽。

“天吶,聞聞這個味我都覺得犯嘔了,我說蘇江氏你也是,這東西你要吃便也是了,可是要是拿來給孩子吃,你也不怕良心上過不去嗎?稱呼你一聲蘇江氏那是看得起你,你和蘇家漢子都還沒有成親,名不正言不順的,要不是你照看孩子,蘇家你還住得下去?”

這人說的也沒錯,原主就是知道這一點才就算討厭兩個孩子的存在,還是不敢將兩個孩子丟出去,之前起了賣孩子的念頭,也僅僅是原主沒錢過不下去,所以才這樣子做的。

她沒了累贅,便想著就算是她不待在蘇家豈不是更好。

只是原主也沒有想到她自己會那樣子死了吧?

江清月不是原主,她這個人雖然會忍氣吞聲,可她向來也會分情況,甚至是分人。

“瞧潘嬸子這話,我聽了怎麼就這麼不高興呢?我江清月想怎麼過日子,還需要你們指手畫腳不成?這東西不管是給誰吃的,反正也沒你的份,你又在這裡嘰嘰歪歪個什麼勁?莫不是剛偷吃了東西,現在撐得慌不成?”

在村子裡,偷吃東西最不可取,這石落村並不富裕,每天三頓已是頂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