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常去酒吧和打撲克,離
說好戀愛升溫,你全整分手了? 丁小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等溫良說完,評論區倒是沒有多少人說話了。
這次溫良倒是沒有給觀眾們太多反應的時間,直接開始下一次連麥。
話題有點敏感,雖然現在有撐腰的了,但溫良仍舊擔心那群男粉絲會把他帶溝裡。
雖然他也是男性,但單身男性是這個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這句話,他也是十分認同的。
“其實大部分的時候,大家記住一點,就是和錢沾邊的別碰就是了,日常開銷,一兩百的沒問題,三五百的就該警惕了,再多的基本都有問題,要麼她有問題,要麼你有問題。
好了,這次連麥到此為止,我們連麥下一位朋友啊。這位茫然的落寞網友,你可以說話了。”
“主播你好,我想問一下,我老婆沉迷打撲克,我該怎麼辦?”
語氣裡透著迷茫,疲憊,是真的觀眾。
聽到這位男同胞的問題,溫良的臉色變得微妙起來,然後笑眯眯的建議道:
“鍛鍊身體,十八般武藝不行就上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這麼用的?】【主播懂行】【我要下車!】【零幀起手怎麼防?】【哥們你老婆漂亮嗎?】【流下了羨慕的淚水】【又一個詞被毀了。】……
“額,打過了,腿都打折了,她還寫了保證書,但是又犯了,欠了別人兩萬。”
“啊?嘶,你這,次奧。”
聽到對方的回答後,溫良不由仰頭,深吸一口氣,然後長長的吐出。
異地那個他承認是他想多了,但這次這個打撲克,他是真沒想到對方說的真就是打撲克。
不是,正經人誰用打撲克形容打撲克啊?
也不對,反正就是那個意思。
明白對方意思後,溫良也知道對方想得到什麼答案。
放棄的理由有很多,但他一直沒放棄,只能是因為‘愛’了。
溫良皺著眉頭思考了很長一會,最後只說出了兩個字:
“離吧。”
說完,溫良便閉上了嘴。
很少見的,直播間就這麼進入了長時間的安靜狀態,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情況,評論區的評論也從最開始的理性,開始轉向暴躁。
過了差不多三分鐘,對方終於忍不住先開口:
“就沒有其它的說的了嗎?”
此時,對方的語氣裡已經沒了開始的那種平靜,透露著一種壓抑的暴躁與憤怒。
溫良也是一反常態的,沒有繼續微笑,而是嚴肅的看著螢幕:
“你剛才所體驗的,就是你妻子所在環境的弱化版。
寂靜的直播間,類似於你妻子現在的世界,親近的人,包括你在內,和她的交流幾乎是沒有的。
評論區的討論,類似於你妻子聽到的各種討論,或者自己心裡的幻想,沒有一句是誇獎或稱讚。
你只呆了幾分鐘,就已經開始暴躁了,但你的妻子已經在這樣的環境中呆了不知道多久。
我並不是說你們之前的做法是錯的,而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在這個箭射出去的時候,結局就已經固定了。
而且,賭和其他的還不太一樣,賭最爽的不是靠記憶力和思考贏的時候,而是靠騙,靠詐贏的時候。
為什麼線上玩牌那麼方便,線下的牌局人數照樣不少,就是因為線上只能拼技術,線下才能爽。
而在牌桌上騙慣了,回到生活裡的時候就老實本分了?
不可能的,他會為了維持當下生活的表面和諧,繼續去騙,同時做著翻盤夢。
一直到山窮水盡,騙不下去的時候,才被親近的人發現。
而且,玩牌這個事上癮的原因,和大家普遍的認知是有所區別的。
我問你,你感覺一個人打撲克上癮,是因為什麼?”
溫良這個問題問出,連麥的男人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聽著,不知道在想什麼。
而評論區則是給出了各種答案,不過基本都是‘贏’、‘賺錢’、‘刺激’之類的回答。
等了一會,溫良卻是緩緩搖了搖頭,然後在白板上寫下了‘輸’和‘大眾’。
“沉迷打撲克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相信自己是小眾的幸運兒,能夠在裡面贏多少,而是相信自己是普通人,不應該輸這麼多。
很多人可能以為打撲克上癮是因為贏,但說實話,贏的人對打撲克不會上癮了。
說打撲克可能大家都不理解,因為大家都沒有沉迷打撲克的經歷,那就說一個大家應該都接觸過的,王者或者擼啊擼,相信很多人都玩過。
回憶一下,什麼時候最上頭,是你連續贏了多少盤的時候迫切的想要開下一把,還是連續輸了多少盤的時候,更迫切的想要開始下一局?
為什麼你迫切的想要開始下一局?不是因為你堅信自己的技術有多牛啤,而是相信所謂的遊戲系統動態平衡機制,相信這個機制不會讓你一直輸下去。
然後,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想著拿了首勝就睡,結果最後熬了個大夜甚至通宵,結果這個首勝還是沒拿到的經歷,而且不止一次。
仔細想一下這個過程,你是在贏的時候更容易上頭,還是輸的時候更容易上頭?上頭的時候你是因為相信自己是那個幸運兒,還是因為相信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這個道理不是我打撲克時候意識到的,而是我在買刮刮樂的時候突然明白的。”
說到這,溫良嚴厲的面容上浮現出嘲笑的神色。
這是溫良的親身經歷,之前溫良也是不理解為什麼大家明知道是坑,但還是往裡跳,真就相信自己是那個幸運兒嗎?
但買了三次刮刮樂後,突然就意識到了他之前的認知其實是完全錯誤的。(嗯,就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昨天第三次買,在這裡當個案例,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第一次買刮刮樂,我只用了10元,就中了100元,淨賺90元,然後很理智的收手。
因為機率學裡有這麼一句話,基數越大,結果越趨近於理論機率。
而超市裡賣的那種刮刮樂,中獎率一般是40%,也就是花十張10元的刮刮樂,中獎金額一般是40元左右。
那由此推導,一個人買的越多,那他虧得也就越多,所以我由此收手是最明智的選擇。
事實上我也做到了,當時果斷收手,拿了錢就走,從那之後的半年,都沒有碰一次刮刮樂。
一直到後來,偶然間看到了,又想到了上次賺的90塊,本著反正也沒想過靠這個賺錢的想法,準備買90塊錢的就收手。
然後,我買了九十塊錢的,三張20的,兩張10塊的,兩張5塊的,它一分錢都沒中啊。
真的,雖然我心裡想的是不賠就行,但其實還是想著自己或許是那個幸運兒,能賺一點的,但現實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
然後,我就本著當第一次買了的心態,又買了一張20的,很好,又沒中。
虧了,不僅把上次賺了的還回去了,還又搭上了一些,110塊沒了,死心了,這次到此為止。
理論上來說,我是不是應該收手了,以後再也不買刮刮樂了?
但實際上我並沒有,只隔了3天,我在超市買東西結賬的時候,看到了旁邊貨架上的彩票,拿了一張10塊的,又沒中。
那這個時候,我心裡想的並不是我是幸運兒,我想的是我就是個普通人啊,按照機率學裡說的,基數越大,越趨近於標準機率來說,我應該中了啊。
這個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我之前想的,玩牌的都是因為相信自己是那個幸運兒才沉迷玩牌,這個想法完全是錯誤的。
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勸對方要看明白其中的套路,要及時收手,有多麼可笑。
就像如果我買刮刮樂的時候,有人勸我,用你就是普通人啊,還把自己當主角了,怎麼可能中獎,之類的理由試圖阻止我購買時,我會聽嗎?
不會啊。
我真的懂其中的套路啊,我也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啊,所以我才買的啊。
那現在糾正了認知上的差異,勸阻會生效嗎?不會。
就比如我,我懂了這其中的道理就不會再買刮刮樂嗎?
我的理智告訴我,我應該收手,別再碰刮刮樂。
但我的理智也告訴我,我肯定不會收手。
在以後的某一天,我肯定會再買一張,沒中會再買,中了也會再買。
為什麼?
因為這件事只要有了第一次,除非是徹底沒了條件,比如我再也接觸不到能輕鬆買到刮刮樂的地方,不然我一定會有第二次。
那我會不會沉迷呢?
大機率是不會的,除非有一天我突然中了一千,甚至一萬,我感覺不會,因為我運氣沒那麼好。
而這還是刮刮樂,沒有人會向我推銷這個,也沒有人在其中給我提供情緒價值,也沒有可以免費體驗的刮刮樂讓我練手。
我為什麼要說我自己的例子呢,主要就是想告訴大家,打撲克和去酒吧這兩件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啊?酒吧?】【不是,刮刮樂和打撲克類比我明白,怎麼和酒吧扯上了?】【酒吧和打撲克一樣?】【問一下,你這個打撲克還是剛才那個打撲克嗎?】【咦?樓上你的疑問有道理啊。】【臥槽,主播這車速有點穩啊】……
溫良仍舊是戰術性的喝水,順便看看評論區的評論。
至於這個打撲克是說的打撲克還是打撲克,那就看個人想法了,中文的奧妙就在其中。
“至於為什麼把打撲克和去酒吧放在與一起,因為這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大家回想一下就會發現,不管是現實還是影視作品,只要出現了打撲克或者酒吧的情節,其背景環境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不同地區,不同人,不同背景,卻給出了同樣的答案。
這不僅意味著這個行業本身已經有了統一的認知,也代表其上下游產業同樣有了統一的認知。
打撲克的不讓說啊,我們就拿酒吧舉例。
所有的酒吧,都是比較昏暗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他們的昏暗程度和溫度其實是差不多的。
因為根據研究發現,在昏暗條件下,具體說是亮度在約50-100勒克斯時,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社交焦慮,促進親密感,陌生人互動意願會提高40%左右。
而酒吧的溫度,如果大家帶了溫度計的話就會發現,裡面的溫度是略低於室溫的20-22度。
這個溫度意味著什麼呢,在不讓我們察覺到不舒服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刺激我們身體的產熱需求。
因為身體有了這個需求,當我們看到其他人在舞動身體,又或者攝入酒精時,對其抵抗力就會低很多,因為我們的本能正在督促我們加入其中。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行為也會刺激身體產熱,那就是和陌生人的親密接觸,這會讓我們血液流速加快,身體發熱,因此產生一種舒適感。
但人很難把情感寄託於環境上,所以我們會下意識的將這種舒服感的來源,歸結於和這個陌生人的互動。
酒吧的座椅,尤其是那種高腳椅,斜凳面,坐起來是很不舒服的,坐著不僅得不到休息,還會加速疲憊感,這樣就會不自覺的加入舞池,又或者嘗試透過飲酒來緩解身體上的疲勞。
酒吧的零食,都是明顯鹹口或者甜口的,吃這些零食也會刺激人們對於飲品,也就是酒的需求。
而眾所周知,酒吧分為快吧和輕吧,主要是音樂上的區分,前者環境嘈雜音樂節奏快,後者較安靜,音樂節奏舒緩。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沒有放流行歌的酒吧?
因為研究發現,120BPM以上的快節奏音樂可以有效加速飲酒節奏,而60-80BPM的慢節奏音樂,可以有效延長消費時長。
前面眾多設計,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喝酒。
那酒呢,為什麼酒吧裡有那麼多花花綠綠的調製酒,因為果汁般的顏色和味道,更低的溫度,都可以有效降低人們對於‘酒精’的感覺,從而讓人們無法正確判斷自己喝了多少酒精。
普通啤酒的酒精含量是2%-3%,普通小玻璃瓶或灌裝啤酒含酒精量是6-9毫升。
而一杯精心調製過的果味飲料,巴掌大的一杯酒精含量達到90毫升是很正常的,等於一打(12瓶)啤酒。
但因為甜味、酸味、碳酸(氣泡)、低溫、注意力被吸引等因素,人喝下去的時候是完全意識不到的。
所以說,喝醉酒在酒吧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根本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
至於喝醉酒後會發生什麼,這點不用我說大家也懂。
我說這些只是想證明一件事,這玩意就像刮刮樂一樣,只要進去了,那上不上癮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但也不能說去過酒吧的就不是好人啊,就像我買過刮刮樂不代表我必然會沉迷其中。
那什麼時候說明我已經沉迷了呢,就是我不再是偶爾買一張玩,而是有意識的,經常去買一張,甚至以固定的頻率去買時。
到那時候,我會認為我是自律的,但其實已經在坑邊上了,距離徹底掉進坑裡,就差一張能中大獎的刮刮樂。
我在超市,沒人會主動遞給我一張能中大獎的刮刮樂。
但如果我在酒吧,肯定會有人主動遞給我一杯果味的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