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穿越火線》在電視上播出職業聯賽之後,深城衛視的收視率,居然突破了7%!
要知道,這並非全民喜愛的節目,只不過是討好了年輕人罷了。
然鵝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就這樣,全國收視率居然破七了!
一個電競聯賽,居然堪比一部火熱的電視劇,讓所有電視人都大跌眼鏡。這不,已經有電視臺過來洽談,錄播QQ堂職業聯賽了。可惜的是,價錢方面談不攏,合作有點談不下去。這時候,一向潮流的湘省衛視出手了。財大氣粗的湘省衛視,直接簽了兩個賽季一年的錄播合約。
只不過呢,湘省衛視要長駐在深城,因為飛訊的電競館只在深城有。
電競聯賽什麼的,其實還沒發展得很完善,要是俱樂部有錢的話,聯賽甚至能效仿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競技,搞主客場制。當然了,要做到那一步,需要俱樂部不斷的運營,甚至要賺錢才行。
但太難了。
電競其實不賺錢的,它的魔力跟足球、籃球一樣,主要是為了在隊名那裡,打一下企業的廣告罷了。換而言之,其他品牌的贊助,就是俱樂部最大的收入來源了。第二大收入來源,自然就是賽事轉播權了。
傳統體育有有轉播權,而作為電子競技比賽同樣也有。雖然這一方面由賽事的舉辦方負責,但是電競俱樂作為整場賽事的最大參與者。必然少不了這部分的分成。
而至於賽事獎金什麼的,一定要打出成績才行,不然的話,前三才有獎金,你沒成績,這一塊收入自然就沒了。
要是上輩子,還發展出了電商渠道,主要是售賣關於戰隊的一些物品。還有商業活動,電競明星跟體育明星也差不多,是有各種商業活動的。至於轉會費什麼的,那也要看運營得怎麼樣。
《穿越火線》的電競聯賽,其實就是給其他電競留下了模版,照做就行了。
只不過呢,也有一點不和諧的聲音。
沒錯,就是家長抗議了。
有一位深城的家長在媒體面前控訴,原本他家的孩子是不玩電腦遊戲的,但自從看了深城衛視的《穿越火線》電競聯賽之後,他突然就在自家的電腦上下載了《穿越火線》,並且成了一名沉迷的玩家。一下課,就守在電腦前,叫吃飯不聽,叫做作業不聽,成績一落千丈……
這件事,不僅在家長圈裡火了,在貼吧上也火了,討論聲音不斷。
飛訊那邊的遊戲部門,都有點慌了,打電話來詢問方既明。
方既明是這樣說的:“新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電競這個行業,是一定會繼續下去的。而且,我們的遊戲還有先進的防沉迷系統,有實名制,還怕被取締嗎?市面上,有哪一款遊戲做得比我們更好?”
這是實話,防沉迷系統和實名制雙管齊下,沒有透過實名制的,只能一天玩4個小時就強制下線了,人性化給你打完最後一局而已。這其實也是一種妥協,因為賺錢之後,伺服器不是問題了,就不需要再限制使用者註冊。但姿態是一定要做的,不然的話對社會交代不過去。
方既明還說:“正f不會無緣無故扼殺一個行業的,只會引導規範,所以我們做好自己就行了。”
有了方既明這些話,飛訊遊戲部門才放心下來。
不得不說,有時候家長的威力太大了,被家長搞死的企業比比皆是。家長舉b過的書、動漫、遊戲……上輩子太多了,數不過來。
不過呢,只要身正就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就不怕被約談。
方既明在自家的飛訊網上,寫了一篇文章,就是揭露這些戒網學校的黑暗,甚至措辭激烈。
“看啊,方既明親自下場懟了!”
“你們覺得方既明說得有道理嗎?我覺得挺有道理的,現在很多小孩子不是看電視上yin,就是玩電腦上yin,就算沒有遊戲,還有其他替代品啊!家長管不好,不要怪人家遊戲公司。”
“樓上的,屁股都坐歪了吧,還為這種人辯解?”
“三樓肯定是家長,還是無能憤怒的家長,你小時候就沒有對一件事情特別上心過?那是不是上yin呢?”
“你沒做過家長,你怎麼知道孩子怎麼管?”
“誰不是從孩子時代過來的?難道你長大成人了,就忘記自己曾經是小孩子?”
“就是,我當年痴迷打電動,還不是一樣的?”
“當年還有各種小說呢,不也是上yin嗎!”
“關鍵還是家長的引導教育,這才是重點。”
“其實人家方既明說得挺中肯的。”
“不對啊,你們都沒關注文章重點嗎,你們不覺得為了戒除所謂的‘網y’………是很可怕的事情嗎!”
“希望有關部m快速介入,這樣的機構存在太可怕了。”
“搞得跟以前十大ku形一樣,這樣的人居然不犯fa嗎!”
……
事情到這,很多家長不依了,紛紛到飛訊來譴責方既明是“助紂為虐”,認為他“du害”了一代青少年。
方既明就呵呵不說話。
看看上輩子,進入過類似戒除網機構的孩子,有哪一個是身心健康的?不僅身體受到創傷,連心靈也遭受重創,可以說毀了多少孩子!
方既明也懶得辯解,打算加快發展行動網路,等全民開始玩手機後,就沒人再提什麼網隱的事了,因為全民都上隱了。
不得不說,這很諷刺。
然鵝,在全國各地,這樣的戒網機構又有多少呢?!
誠然,沉迷網路是不對,但矯枉過正,其實傷害更大。做家長一定要想清楚,孩子沉迷網路,好歹身體還算可以。一旦送去戒網,連人樣都沒了!這樣的孩子,談得上回到正軌嗎!
其實家長也是沒轉變觀念,孩子沉迷網路,總比出去當混混強。很多事不能一概而論,網路是把雙刃劍,方既明覺得因噎廢食是不對的。上輩子有過很多悲劇,是在家裡家長管得太嚴,不給上網。結果到了大學,逃課上網,最後被退學的例子。人是有補償心理的,一旦矯枉過正,那恐怕會適得其反,更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