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祥眼皮一跳,他沒想到事情居然……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可他到底是男人,沉下臉來,他清了清嗓子,“花兒……你先把火摺子收起來,家裡東西太多了,這東西,這東西……不安全,你說呢?東西燒了沒關係,可要是不小心燒到人了,這就不好了……”
陶立祥一邊說一邊慢慢的抬起頭看向陶花,當看到她白淨的臉蛋,視線驟然挺住,有點不敢相信,狠狠的眨了眨眼睛,再狠狠的眨了眨眼睛,這不是真的吧……
好在陶立祥的心裡承受能力比較強,他的視線只是微微在陶花臉上停頓了一下,就移開了,“你這孩子,就是這麼衝動!你先把火摺子收起來,接下來,我們慢慢商量,你說呢?”
陶花冷笑,這個時候知道讓她注意點,先前強佔他們家屋子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
“我也不想……”陶花的手開始“顫抖”小臉慘白慘白的,當然,陶花的面板本身就挺白淨的,“我,我一生氣就忍不住,萬一我手抖……”
這下,羅氏等人的臉色都是十分難看,和陶花這個死丫頭生活了這麼久,他們怎麼不知道她會因為生氣控制不住?
可大家都知道,這會兒,這些嫁妝的存在與毀滅都在她一個人手中,他們就算再生氣,也不敢當著她的面發洩出來。
還是鄒氏通情達理,她輕輕的拉著陶花的手,輕聲說道:“花兒,乖孩子,別怕,這屋子是我們家的,你大伯他們不至於這麼惡毒,要強佔我們的屋子,放心吧,孩子,把火摺子收起來啊!”
大家都看向鄒氏的目光都情不自禁的帶著一絲敬意,可還沒等他們高興呢,鄒氏馬上又說道:“好了,要是他們不同意沒關係,到時候你再把火摺子拿出來就是了!再說了,這些東西放在我們家,他們要是不拿走,可不就成了我們的了嗎?”
鄒氏的話差點把羅氏和陶立祥氣得半死,鄔氏幸災樂禍,笑得花枝招展,果真不愧是母女兩,一個比一個狠。
陶花眼底深藏著一抹笑意,她現在才發現,她娘更狠!
“哦,好的娘,我聽你話!反正這東西在我們家屋子裡,我樂意什麼燒就什麼時候燒……不過你說的不錯,既然放進我們家屋子,要是大伯他們不要,那我們就不用客氣了,這麼多東西,拿出去變賣啊什麼的,應該還能值點錢!”
值點錢?羅氏氣得話都說不出來,這可是她大兒媳婦的嫁妝,她大兒媳婦孃家可不是一般人家,這些東西怎麼可能值點錢?
聽了陶花和鄒氏的話,這會兒陶立祥和羅氏一點也沒想法把東西留在這兒的衝動,陶立祥急忙說道:“不用麻煩了,不用麻煩了,我馬上就搬走,馬上!”他回過頭去,對著羅氏和陶萬紅陶月悅他們吼道:“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收拾東西?”
“爹,這麼多東西,全部搬回去放什麼地方?還有這麼多,我,我不幹!”陶月悅撅著嘴巴,在她看來,二房就算嚇唬人,她就不相信陶花真的敢燒!
可是羅氏和陶立祥是成年人,剛剛從陶花敢把門砸開開始,他們就不得不相信這丫頭真的做得出來!
“吵什麼吵?快點,還不快點,要懶死你啊!”陶立祥也忍不住火大,別人的女兒都那麼成才,就他的女兒,一個個的,去了幾趟縣裡,回來之後,還就真的把自己當成是千金小姐了,也不自己拿鏡子照照,有沒有這個條件,都怪自己那婆娘,好的不教,看她教的什麼人!
在陶立祥的武力下,陶月悅和陶萬紅皺著眉頭,還是乖乖聽話,隨便拿了一個盒子,就出門去了。
陶立祥後來又跟鄒氏道歉,說他們是因為實在沒地方放了,才放在這裡的,想著,這屋子反正沒人,放這兒就當是廢物再利用了!
可是等陶花和鄒氏出來之後,鄔氏把鄒氏拉到一邊,說道:“二嫂,你可別聽他們的,他們這家人啊,以為大家都是傻子呢?當初他們吵著鬧著還要把兩房之間的牆打穿,全部變成他們大房的……還好婆婆不好,生病了,躺床上,最是聽不得吵鬧聲,不然,他們早就得逞了!”
鄒氏謝過鄔氏,回來跟陶花說起,陶花癟癟嘴,大房能做出這樣的事來,不足為奇。
因為大房要搬東西,所以一時間,陶花和鄒氏還有陶安城沒地方去,鄔氏很熱情的讓他們先把東西搬到他們家,等大房搬完了再說。
陶花想了想,眼看天都快黑了,不如就去三房坐會兒。
陶花和鄒氏都把東西搬了幾次,才搬到三房。
對三房的人,陶花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她這個三嬸,三房的兩個孩子,一個還在襁褓中,一個年紀還小,陶可竹是個很可愛的小姑娘,在外面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可到了他們家屋子,小姑娘馬上就變得活潑起來,鄔氏教她叫陶花和鄒氏以及陶安城,小姑娘乖巧,甜甜的叫了他們。
陶花不禁一時母性氾濫,拿出自己在郡裡買回來的糕點和一對珍珠耳環,“姐姐給你的,快吃吧!”
鄔氏一雙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先前就得了一個荷包,這會兒又得了一對珍珠耳環,一對珍珠耳環,不太貴,但至少也要一二兩銀子,可陶花就這麼大方,她不禁腦子轉的飛快。
鄒氏也拿了吃的出來,讓她和陶安城一邊玩去,然後又給了還在襁褓中的婉兒一個見面禮,這些東西都是鄒氏自己收拾來的,說是萬一遇到相熟的親戚,不管怎麼說,基本的禮節還是要的!
而陶花,對這些人情世故也看得清楚,所以,她和鄒氏討論,帶了一些東西回來就是怕見到熟人,沒想到真的排上用場了!
接下來的幾天,陶花和鄒氏好好把屋子打掃了一遍,就在家裡住下來了!
這段時間,為了準備陶玉琴成親事宜,家裡的人比較忙,而且不時還有村裡的人來他們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