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江曉琳的話,領頭打架的四人互相看了對方一眼。

林央與寧君玉同時鬆手,各自從地上坐了起來,一臉愕然:對哎,我們兩家怎麼打起來了?

傅強道:“二十殿下聽了他們私底下的議論不樂意,說十七殿下您討好的是衛瑾兄!”

“前兒那衛姜不是無辜死在您的皇子府裡了,您在殿前跪了三天,都說您差點跪死過去,兩位殿下心疼您,就和人吵了起來。”

“後面的話我就不學了!”

江曉琳腦補了一下,寧君玉既然能說出衛瑾白得了護國公世子身份這句話來,雙方怕是都沒有什麼好話說出來。

他右手撐著身子半爬到寧君清身側,扯著人衣袖道:“四哥,起不來,你抱我!”

寧君清一臉無可奈何,只得彎腰躬身把人半抱著扶了起來。

衛瑾悄無聲息起身,站在江曉琳身側。

江曉琳指著衛瑾道:“子櫻兄,把你上身衣裳解了!”

衛瑾聞言微愣,旋即失笑道:“你當真讓我當眾寬衣?”

江曉琳不耐煩道:“廢什麼話,趕緊脫!”

衛瑾挑眉,當真把上身衣裳解了,在諸人眼前露出寬肩窄腰大長腿的完美身形來。

小麥色的肌膚,結實緊緻的肌肉,幾道猙獰的傷痕顯得無比突兀。

卻令衛瑾稍嫌俊美的模樣憑添了幾分男子氣概。

這傷疤,提醒著諸人,他身為北境主帥的身份。

江曉琳捂著眼深吸了一口氣,指著衛瑾肋下一條稍淺的疤痕道:“這條刀痕,是衛瑾十三歲時為了救他二叔鎮威將軍林源,以一腔孤勇,誅殺十數名南疆死士後留下來的!”

“如果你們對這個事蹟不熟悉,我四哥當年在南疆舌戰群雄,智退南疆君臣,提著人頭返回邊界看望林源將軍的事蹟,你們肯定都聽過!”

當年,寧君清也不過十六歲,奉命出使南疆,聽說衛瑾與林源在路上遇襲,差點丟了性命,當場翻臉,自己被南疆扣下為質。

但寧君清軟硬兼施,不僅成功脫險,還令南疆國主交出幕後主使,拎著主使的人頭返回南疆。

此事成功奠定了寧君清在軍中的威望,在諸皇子中一時風頭無兩。

聽江曉琳提起此事,衛瑾與寧君清互看了對方一眼,寧君清淺淺一笑,衛瑾笑著點首。

“嘀,目標寧君清與玩家友好度上升為299!”

咦,怎麼衛瑾沒動靜,四哥的友好度倒漲了?

江曉琳令衛瑾轉過身子背對眾人,衛瑾後背之上,四五條傷疤觸目驚心。

江曉琳眸光不知為何,突然覺得有幾分溼熱。

他指著肩上那道傷口道:“這個,箭傷,衛瑾十六歲時在北境擔任軍中斥侯,越境跑敵方後營燒人糧草時受的傷。”

“這幾道,他十七歲時在長門關,以五千守軍死守關口,身先士卒衝殺在前,陷入重圍突圍之時所受的傷!”

指完這幾處,江曉琳接著道:“我記得你腿上好像還受過箭傷,你們想看衛大世子脫褲子不?”

眾人鬨笑,衛瑾白了江曉琳一眼,心中卻甜蜜滿溢:連我身上的傷都一清二楚,還偏生裝出一副對我渾然不在意的模樣。

寧君塵,你還真是,藏得夠深的!

衛瑾斜睇了江曉琳一眼,江曉琳垂眸裝瞎,衛瑾在一片鬨笑聲中自顧自的將衣裳穿好。

江曉琳看著寧君玉道:“你現在,還覺得衛瑾兄的世子之位是白得的麼?”

寧君玉撇了撇嘴,沒說話。

江曉琳知道他這會兒不會心服,他看著寧君玉道:“阿玉啊,你上回去尚武殿的英魂殿是什麼時候?”

寧君玉答:“今年大年十五啊!”

尚武殿內的英魂殿,故名思義供的全是大翰開國以內戰死的大小將士,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寧亦神都會親率諸皇子與在京的皇親國戚前往英魂殿祭奠英魂。

江曉琳點頭轉身向謝太傅揖了個禮,道:“恩師,學生想帶他們去一趟英魂殿,不知恩師能否答應?”

謝太傅起身道:“老夫也有許久沒去過英魂殿了,十七殿下既然想去,那便同去!”

英魂殿,長明燈燈火搖曳,正中近百牌位呈階梯狀排列,兩側及四壁牌位林立。

眾人先持香致禮而後依次上香。

江曉琳給自己滴了兩滴大補丹化的水,將剩下的給了衛瑾,打起精神站在寧君清身側,一臉肅然。

"永順八年,北境大月國犯我邊界,衛潢,即老護國公祖父,時任北境守將,率兵守衛蘭城,以三萬駐軍抵抗對方十萬鐵騎!"

"此戰,衛老將軍守城戰死!"

"其子衛翎將軍率一萬精騎奔襲大月國第一關城,迫使大月國退兵!"

"永順十五年,衛翎之兄威遠將軍衛誠戰死長門關!"

"永順十八年,驃騎將軍衛翎戰死金城,追封護國公,其妻謝氏送年方十四歲的世子衛照東駐守蘭城!"

"定安三年,鎮遠將軍衛照南及其子衛星其女衛琳戰死長門關!"

"定安四年,神威將軍衛照勇戰死長門關!"

"永靖十六年,護國公世子衛震、次子衛衡戰死奔狼原!"

"泰安十年,護國公世子衛敏戰死在大月國關城!"

江曉琳正色說完這些,沉聲道:"以上,便是我為何會被罰在殿前跪三天差點跪死的原因!"

護國公府滿門終烈,唯一的獨苗流落民間,好不容易長大成人,卻不明不白死在皇子府上,此事寧亦神若不重罰,說不過去。

"十九弟,你說衛瑾白撿便宜,你問一問你的同窗,問一問那些武將,誰願意撿這種便宜?"

"永靖十年,南疆叛亂,護國公之婿衛國侯林良遭暗算遇害,時年衛國侯世子林棟十五歲,獨擔大局,力衛南境,苦守半年之後,終等到鎮國公自西境調去的五萬援軍!"

"南疆之危歷時兩年方解!"

"永靖十六年,奔狼原之役,鎮國公傅勁調兵五萬前往奔救,被流矢所傷,因戰事緊張,未及時治療,拖成重傷,死在班師回朝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