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城已經呆了快半年,很快就到了冬天,這是鳳曦言來鳳城過得第一個冬天。
剛入冬明顯感覺這邊溫度比京都高些,可能是臨江的原因,氣候溼潤,溫度也適宜,聽說鳳城很少下雪,要是哪天下一場,整個大街小巷都會歡慶。
入冬後廚房的膳食就開始以溫補食材為主,鳳曦言還特意去找了鳳城一位退休的太醫,要了張滋補藥膳,準備親自做給老太君,畢竟她年紀大,經常會犯老毛病,鳳城這邊氣候好,適合調養身體。
鳳曦言還了解到,冬季對五臟中腎的功能活動有一定幫助,所謂“腎氣旺於冬”。
又因鹹能入腎,腎主蟄藏。鹹多傷腎,故冬季藥膳不宜用鹹過多。
冬季藥膳尤要注意溫補腎陽,以助腎藏精氣,從而化生氣血津液,促進臟腑的生理功能。
但要注意製作藥膳選擇藥物和食物時應溫而不散,熱而不燥。
廚房每天都要採辦,或去菜地採摘各種蔬菜瓜果,是以廚房儲備很是全面,鳳曦言這次要做的是蓮子西米粥。
這道蓮子西米粥具有健脾胃、潤肺燥、養心神、消水腫的功效,冬季食用可以維持各種營養在人體中的正常代謝,有益於增強免疫力。
原材料是白蓮子200克,西米200克,百合100克,赤小豆500克,水發陳皮絲6克,天然冰糖適量。
西米——性溫,味甘,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養胃、益肺化痰的功效,且營養豐富、易於消化,適合冬季進補之用。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歸心、小腸經,可利水消腫、解毒排膿,適合久咳不愈,身體瘦弱的人食用。
因為是鳳曦言親自下廚,廚房自然在一旁幫忙,按照方子所寫,眾人都分工明確,各自開始行動。
先有人在一旁生火燒水,等水開再把白蓮子放入開水中汆燙10分鐘,撈出晾涼後去除蓮子心。
因為西米要用清水浸泡2小時,所以這個廚房早早就備下,等到鳳曦言來的時候就差不多了,緊接著把西米放入開水中汆燙至透明,撈出晾涼。
這邊就用清水把百合洗淨,放入開水中汆燙5分鐘左右,撈出晾涼,然後用清水把紅豆淘洗乾淨。
到這就因為涉及到火,眾人不敢讓鳳曦言上手,就由廚娘親自處理,把砂鍋置於火上澆熱,倒入適量清水,置於武火上燒沸,再下陳皮煮紅豆、蓮子、百合,用文火煮2小時左右。
最後下入冰糖至溶化後下西米,待湯水再度煮沸後即可盛出食用,大功告成,鳳曦言就端著這個自己下手,廚房眾人幫忙的成果,往老太君的房間走去。
去的時候老太君剛起來,正準備用膳,恰好看到鳳曦言端著一碗粥過來。
“言言,這天變冷了你怎麼起來那麼早,不再多休息會”,老太君慈愛的看著鳳曦言。
“老祖宗,您不是也起的那麼早,還說我呢!”
“老祖宗是歲數大了,這睡覺時間也變短了,自然不能跟你們年輕人比啊”。
“老祖宗,你先趕快嚐嚐這個蓮子西米粥,這是我特意去城裡顧太醫拿的藥膳方子,
今天特意早起去廚房下廚,讓他們幫忙一起做出來的,走了這一有些涼了,現在吃正好”,鳳曦言趕忙把托盤放到老太君桌前,讓其趕快吃完。
“是的,老太君,大小姐特意早起去廚房煮粥,就是要趕在您起來時候喝呢”,芳姑姑面帶笑意說著。
“難為你起那麼早親自下廚啊,那我可得全部吃完才行”,老太君歡喜的接受鳳曦言的孝心,拿起勺子就開始吃起來,邊吃邊誇讚鳳曦言,喜得鳳曦言直說,如果喜歡以後會經常下廚的,只要老祖宗不嫌棄就好。
這邊祖孫兩其樂融融,京都那邊鳳府鳳元帥就擔憂起來,現在入冬了,不知道老太君在那情況如何。
讓老太君一起回去,自然是那邊氣候適合調理,留在京都這些年,那些個老毛病年年都犯,希望這次回去有用。
等鳳元帥收到鳳城那邊送來的信,直覺得女兒長大獨立了,但心裡總想她慢點長大,可惜這是不可能了。
皇宮裡,太后這兩年身體不好,太醫們一直在調理中,景帝和眾妃嬪就經常來看看太后,陪著說說,吃個飯。
“母后,您這身體太醫說了得靜養,就不要再勞神了,宮裡事情直接交給貴妃她們管理就好了,您身體才是重要的”,景帝勸說著太后。
“皇上,哀家的身體哀家自己最清楚,畢竟是歲數大了,左右就這樣維持著,
倒是秦老夫人那邊情況如何,可有來信說明,她早期跟隨先帝上過戰場,身上也落下些隱疾,這次去鳳城也是想讓她休養”,太后嘆息後,忙問道秦老太君。
“母后,您放心吧,青翰進宮給朕說了,鳳城來信了,那邊氣候比京都暖和些,老太君待的挺好,那裡還有退休的老太醫坐鎮呢,
還有言言很有孝心,跑去找老太醫要了滋補方子,自己親自下廚去做”,景帝笑容滿面的給太后慢慢說道所得情況。
“哎,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不枉小墨等待著,對了,小墨現在在何處,是時候該回來了”,太后問道。
“嗯,他最後一封信提到,現在在各國巡查賬本,處理完那些,就會在年關前趕回來”。
“那就好,這次回來哀家要好好給他說下,關於他和言丫頭的事情是時候昭告天下,不能再拖了”,太后堅定的說道。
“好,一切依母后意思,等小墨回來兒臣會跟他談談的”,景帝心裡是認同太后這個想法,早點確定下來也好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