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急
被指控剽竊後:醫學天才重獲新生 雪花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但如今葉景軒和林氏集團步步緊逼,我們實在是不得已才拿出這份協議。”
“希望能夠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記者會結束後,陸氏集團公佈的轉贈協議以及陸氏夫婦的解釋。
再次在網路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陸明哲的這場直播,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將網路輿論攪得翻天覆地。
他精心編織的“農夫與蛇”故事,成功矇蔽了不少網友的雙眼。
一時間,針對葉景軒的罵聲在各大網路平臺上如潮水般湧來。
那些不明真相的網友,在陸明哲及其請來的所謂“證人”的誤導下。
義憤填膺地對葉景軒展開了激烈的口誅筆伐。
林文淵看到網路上一邊倒的輿論形勢,心急如焚。
他深知陸明哲此舉不過是惡意抹黑,企圖混淆視聽,轉移公眾對陸氏集團負面新聞的注意力。
作為葉景軒的摯友,他怎能坐視葉景軒遭受如此不白之冤?
於是,林文淵立刻聯絡葉景軒,堅定地表示要利用自己的資源和人脈,迅速展開反擊。
揭露陸明哲的陰謀,還葉景軒一個清白。
然而,當林文淵找到葉景軒,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時,卻遭到了葉景軒的阻攔。
葉景軒面色沉靜,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深邃,彷彿早已胸有成竹。
“文淵,我理解你的心情,但現在還不是反擊的時候。”葉景軒緩緩說道,語氣沉穩而有力。
林文淵一臉錯愕,著急地說道,“景軒,你瘋了嗎?”
“現在網路上全是罵你的聲音,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你的聲譽會毀於一旦的!”
“我們必須馬上採取行動,不能讓陸明哲的陰謀得逞。”
葉景軒輕輕搖了搖頭,目光望向遠方,彷彿在思考著更為深遠的事情。
“文淵,你仔細想想,陸氏集團和陸明哲現在如此急切地想要扭轉輿論。”
“說明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我們如果現在急於反擊,反而可能落入他們的陷阱。”
“讓這場輿論戰陷入無休止的口水仗。”
林文淵眉頭緊皺,還是有些難以理解。
“可是,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你被他們汙衊,承受這些無端的指責嗎?”
葉景軒微微苦笑,說道。
“暫時的委屈不算什麼。我打算添一把火,讓針對我的網暴更加猛烈一些。”
林文淵瞪大了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說什麼?還要讓網暴加劇?景軒,你別衝動,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葉景軒拍了拍林文淵的肩膀,說道。
“文淵,你聽我說。現在公眾的情緒已經被陸明哲調動起來,我們強行反駁。”
“他們未必會相信。不如順著他們的情緒,讓這場風暴來得更猛烈些。”
“等他們的情緒達到頂點,而陸氏集團又拿不出更多實質性的證據時。”
“就是我們反擊的最佳時機。那時候,真相一旦揭露,輿論的反轉將會更加徹底。”
“對陸氏集團的打擊也會更加致命。”
林文淵聽了葉景軒的解釋,心中雖然仍有擔憂,但也不得不佩服葉景軒的深謀遠慮。
他深知葉景軒向來沉穩,既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於是,在葉景軒的授意下。
他們不僅沒有對網路上的罵聲進行反駁,反而採取了一些看似“推波助瀾”的舉動。
這使得針對葉景軒的網暴愈發升級,各種難聽的話語鋪天蓋地。
甚至有人開始對葉景軒進行人肉搜尋,試圖挖掘更多所謂的“黑料”。
而葉景軒則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他知道,這是一場危險的博弈,但也是揭露陸氏集團醜惡嘴臉的絕佳機會。
在陸明哲直播成功煽動輿論、引發對葉景軒的網暴後。
陸氏集團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不明真相的公眾在對葉景軒的聲討中。
似乎對陸氏集團的負面印象有所改觀,陸氏股票也隨之狂漲。
陸氏夫婦看著不斷攀升的股價,心中暗自竊喜,認為這是挽回局面的大好時機。
為了進一步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同時徹底為兒子陸明哲挽回名譽。
陸氏夫婦決定趁熱打鐵,策劃一場看似“正能量”的公關活動。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以陸明哲的名義成立一個鄉村救助基金會。
試圖塑造陸氏家族熱心公益、關愛社會的正面形象。
陸氏夫婦動用了大量資源,邀請了眾多媒體記者參與基金會的成立儀式。
活動現場佈置得溫馨而莊重。
舞臺背景上印著基金會的標誌和“關愛鄉村,傳遞溫暖”的標語。
陸明哲身著筆挺的西裝,臉上洋溢著自信而親切的笑容,站在舞臺中央。
彷彿真的是一位心懷大愛的慈善家。
儀式開始,陸明哲清了清嗓子,對著臺下的媒體和嘉賓們說道。
“各位朋友,這段時間,我和我的家人經歷了很多。面對外界的質疑和誤解。”
“我們始終堅信,真相總會大白。而今天,我站在這裡,是想透過成立這個鄉村救助基金會。”
“向大家表明我們陸家的態度和決心。”
他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情”。
“鄉村地區一直是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那裡的人們生活艱苦,需要我們的幫助。”
“我從小就深受父母的影響,深知關愛他人、回饋社會的重要性。”
“所以,我決定成立這個基金會,致力於改善鄉村地區的教育、醫療和生活條件。”
“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帶去希望和溫暖。”
臺下響起了一陣掌聲,一些媒體記者紛紛拍照、記錄,準備將這一“善舉”報道出去。
陸明哲接著介紹了基金會的初步規劃和未來願景,聲稱將會投入大量資金。
開展一系列具體的救助專案,如建設鄉村學校、醫療站等。
然而,這看似美好的背後,卻隱藏著陸氏集團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們成立基金會,並非真心想要幫助鄉村地區發展,而是為了利用公眾的善良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