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萬安寺塔任迴翔
開局笑傲:衡山大師兄 秋後賬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時蒙古人的鐵騎已經踏足數萬裡之外,他們征服的領土之廣,歷史上沒有哪個大國能夠與之相比。
大都乃是後世的BJ,作為帝王之都。
各國各族的使者和貢品,源源不斷地湧入這座城市。
當李長河等人進入城門後,立刻感受到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其中不乏有許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找到一家客店住宿,楊逍出手大方,偽裝成富商大賈的樣子,訂下了十來間上等客房。
面對這樣的大客戶,店小二自然是竭盡全力地討好和服務。
不久之後,客棧裡陸陸續續來了一些其他客人,有的是僧人,有的是道士,看起來彼此並不相識。
然而,夜幕降臨後,這些人卻紛紛聚集在同一個房間裡。
直到深夜時分,突然有一道身影如同幽靈般悄然潛入客棧,一隻手抓住屋簷上的瓦片,另一隻手在窗戶上輕輕敲擊出三長兩短的聲音。
楊逍開啟窗戶,那道身影瞬間飛進屋內。
當今世上,能擁有如此高超輕功的人,除了青翼蝠王韋一笑還會有誰呢?
楊逍探出頭四下環顧,再迅速將窗戶關閉。
韋一笑與李長河、楊逍以及五散人等相互問候了下,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當即說道:“張真人被關押在了萬安寺內。”
當初韋一笑暗中跟蹤汝陽府的車馬,一路跟到了大都。
這段時間,他留在大都一直在打探張三丰的訊息,如今明教高層齊聚一堂,他自是第一時間彙報。
“萬安寺?”楊逍等人初來乍到,顯然對這個地方很陌生。
李長河聽了,卻絲毫不覺意外。在原著中,各大門派高手被趙敏虜獲,正是關押在萬安寺內。
而今各大門派高手逃過一劫,惟獨張三丰被抓獲。
要知道,張三丰可是當世武林第一人,他在江湖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和威望,抓他一個人的價值,比起抓百位甚至千位普通江湖豪傑都要重要得多。
彭瑩玉急忙追問道:“那萬安寺在何處?”
韋一笑神色嚴肅地說:“這座萬安寺坐落在西城,四周環繞著一大片茂密的叢林,寺廟規模宏大。如今,這裡住著一群來自西域的僧人,他們極其蠻橫無理,隨意打罵路人,看到漂亮的女子便強行擄入寺內。自從張真人被囚禁於此,朝廷派遣了大量兵力嚴密看守,大約有五百人之多……”
周顛忍不住笑著說:“五百人而已,數量並不多嘛。”
然而,韋一笑臉上的神情卻愈發凝重,他緩緩說道:“五百名官兵或許不算多,但朝廷還調遣了許多江湖高手前來鎮守,其中包括當日在衡山上出現過的玄冥二老。”
當提到“玄冥二老”時,楊逍等人的臉色不禁微微一變。
畢竟,他們都曾在鹿杖客和鶴筆翁手下吃過苦頭。這兩位老傢伙的武功著實厲害,尤其是他們的玄冥神掌,令人難以抵禦。
據韋一笑所言,除了玄冥二老之外,還有多達數十位的武林高手參與守衛萬安寺。
由此可見,汝陽王府對於張三丰何等看重!居然派了這麼多高手鎮守萬安寺,想要救出他,難度可謂是巨大無比。
李長河心中暗自思索著,過了一會兒,開口問道:“那趙敏也在萬安寺嗎?”
“趙敏?”韋一笑聞言不禁一愣。
李長河連忙解釋道:“這是她取的漢名,她的蒙古名字叫敏敏特穆爾,被封為紹敏郡主。”
韋一笑仔細想了想,回答道:“哦,我倒是聽那些手下提到過這位紹敏郡主,聽說她年紀不大,但卻很有計謀,張真人就是她帶人抓走的。不過,我一路跟蹤他們來到大都後,卻從未見過她,也不知道她是不是一直沒有露面,或者已經去了別的地方。”
李長河繼續追問:“那萬安寺現在是誰統領的呢?”
韋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那汝陽王的兒子王保保,據說這個人非常精明強悍,曾經還屠殺過我們明教不少兄弟。”
“王保保!”彭瑩玉忽然臉色一變。
楊逍奇道:“怎麼了?”
彭瑩玉嘆息一聲,滿臉無奈地說道:“前些年,我在廬州組織起義,本來都快要成功,結果遇上這王保保,傷亡慘重,差點我這條小命也不保了。”
周顛笑道:“那這次正好,你有機會報仇雪恨了。”
李長河聽後,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看向韋一笑,說道:“韋蝠王,你現在就去畫一張萬安寺的地圖給我,然後繼續留在那裡,嚴密監視那王保保的一舉一動,千萬記住,不要輕易行動。”
韋一笑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是!”
雖然李長河並不是明教的教主,但他實力超群,武功高強,並且還幫助自己治癒了困擾多年的寒毒,所以他心甘情願地聽從李長河的命令。
很快,韋一笑便繪製出一幅萬安寺的地圖,並將其交給了李長河。
李長河仔細地看了看這幅地圖,隨後又開口詢問道:“那些來自各大門派的人是否已經抵達大都了呢?”
自從他們決定營救張三丰以來,再加上大家對蒙古朝廷的深仇大恨,原本彼此敵對、水火不容的各大名門正派和明教開始互相合作,共同交流資訊。
而韋一笑則是第一個到達大都的人,成為了大家之間的聯絡人。
“空性、空智大師率領少林弟子已經抵達大都,此外還有華山派、崑崙派、崆峒派、伏牛山劍派、金刀門……”
韋一笑如數家珍般的,將各大門派的動向詳細地向李長河彙報著。
李長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說道:“等武當和峨眉兩派到達後,我們就開始行動。這兩天大家就在客棧裡休息調養,同時也要熟悉一下週圍的環境。”
楊逍附和道:“李掌門說得很對,就按照這個計劃執行吧。”
身處元朝都城,這裡有重兵把守,必須小心謹慎行事。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或差錯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韋一笑離開後,不久五散人也各自散去。
三天後,武當和峨眉派的人終於趕到了大都。透過秘密聯絡,他們得知這兩派在路上遭遇了蒙古官兵的追殺,歷經艱難才得以脫身。
經過一番商議,眾人決定當晚二更時分動手。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眾人都是從窗戶躍出,悄無聲息地朝著萬安寺的方向進發。
到了西城,片刻之後,老遠就看見一座十三級的寶塔矗立在那裡,高聳入雲。再往前行,只見一片茂密的叢林,枝葉繁茂,遮天蔽日。
而在這片密林之中,有一條筆直的青石板鋪成的道路,蜿蜒向前。
如果這裡埋伏著敵人,那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不過幸運的是,韋一笑早已打探過周圍的情況,並消除了這個潛在的威脅。
因此,眾人決定分散開來行動。他們留下峨眉、崆峒等門派的高手守在外圍,以備不時之需和接應。
其他人員則進入密林,每隔一段路程,便留下一批人作為後援。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後續的支援力量,又能減少被發現的風險。
最終,當到達萬安寺前時,只剩下了李長河、楊逍、韋一笑、宋遠橋、空性大師五個人。
畢竟,這次行動的主要目的是救人,而不是與敵人正面對抗。所以,人數過多反而容易暴露目標。
李長河等人小心翼翼地前進,每一步都顯得格外謹慎。
他們藉助一棵棵參天古樹作為掩護,悄悄地向萬安寺靠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時刻保持警惕,不敢有絲毫鬆懈。
因為任何一點失誤,都可能導致整個計劃的失敗。
李長河仰望著眼前這座高達二十來丈的巍峨寶塔,仔細觀察著,就見每層塔上都閃爍著火把的光芒,隱約可見人影晃動,粗略估計大約有二三十人負責看守。
如果按照這樣的人數計算,那麼這五百多人多半都集中在寶塔周圍。
然而,關鍵問題在於,他們並不清楚張三丰究竟被囚禁在哪一層。因此,只能逐一排查,而這項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李長河身上。
他仔細觀察著那些看守人的巡邏規律,耐心等待著他們離開。
終於,等到時機成熟,他縱身一躍,穩穩地落在了第二層上。緊接著,他又如蜻蜓點水般施展輕功,迅速登上了第三層和第四層。
正當他準備繼續往上探索時,突然發現了一張驚愕的面孔。
那是一名蒙古士兵,可能是開小差,只單獨一人,此刻猛然見人闖入,自是感到十分驚訝,一時間愣住了。
面對這種情況,李長河展現出了非凡的應變能力。
他毫不猶豫地揮出一掌,擊中了那名蒙古士兵的要害部位。
那蒙古士兵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呻吟,便已經失去了生命跡象。
隨後,李長河正打算將那蒙古士兵的屍體藏匿起來,但就在這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入了他的耳中。
他意識到,這是巡邏隊即將到達的訊號。
若是將那蒙古兵屍體置之不理,定會被發現,藏屍又來不及了。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個黑影倏地一下出現在眼前,定睛一看,正是韋一笑!
只見他身手敏捷地一把將那蒙古兵屍體背起,如飛鳥一般向著遠處飛奔而去,眨眼間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李長河見狀,心下一鬆,知道已無後顧之憂,當即繼續向上攀登。
他打算一路攀登上這座高塔的第十三層最頂端,因為根據韋一笑多日來的暗中觀察,那王保保經常居住在那裡。
俗話說得好:擒賊先擒王。只要能夠成功將王保保拿下,就是解救張三丰的最佳時機。
然而,正當李長河來到第八層塔的時候,他突然停下腳步,運起“紫霞神功”,敏銳地感覺到在一間封閉的石室內,傳出一股奇特的氣息。
那氣息若有若無,似乎非常微弱,但是仔細感受後,可以發現其中蘊含著深厚的內力。
難道說,張三丰被關押在這裡?
想到這裡,李長河心頭猛地一跳,立刻小心翼翼地躲藏在暗處,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果然,那石室內傳來輕微的呼吸聲,顯然裡面的確有人,而且這個人應該是被人下了某種毒藥,導致一身渾厚的內力無法發揮出來。
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敵人不會讓張三丰這樣的絕世高手保留實力。
張三丰何等人物!若是內力尚存,恐怕想要關住他並不太容易。
想到這一點,李長河趁著一批巡視隊伍經過後,立刻身形一閃,來到石室門口。
他看到門上並沒有鎖,但推了幾次都沒反應,又拉了幾下也打不開。看來很可能安裝了機關,只有啟動按鈕才能把門開啟。
李長河心中略微猶豫了一下,但很快便下定了決心。
他立刻施展出“乾坤大挪移”的絕技,將手掌緊緊地按在石門上。隨著他的動作,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轉移到石門上,只聽見“嚓”的一聲脆響,機括已經被徹底破壞。
緊接著,他迅速地開啟石門,留出一條縫隙,然後敏捷地閃身進入了石室內。
石室內瀰漫著濃厚的黑暗,伸手不見五指。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烈的血腥氣味,令人不禁心生疑慮。難道張三丰遭受了酷刑折磨?李長河心頭一緊,小心翼翼地輕聲問道:“可是張真人?”
儘管他心中焦急萬分,但仍然保持警惕,以防敵人狡詐多端,故意設下陷阱引他上鉤。
因此,他在問話時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戒備和提防。
然而,對方沉默了許久才緩緩回答道:“我不是張真人,閣下是什麼人?是來救張真人的嗎?”
聲音中帶著幾分警惕和疑惑。
李長河暗自皺起眉頭,自從進入石室後,由於光線昏暗,他無法看清對方的面容。但透過氣味,他可以判斷出這個人並不是一個年過百歲的老人。
不過,既然此人被囚禁在此處,想必與蒙古朝廷也並非同路人。
想到這裡,李長河坦誠地回答道:“在下衡山派掌門人李長河,此次前來的確是為了營救張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