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義的及時趕到,讓諸位大臣都鬆一口氣,包括蕭龍義也不例外,只是蕭龍義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失望,偌大的朝廷,出征之時居然只能靠蕭明義一人。
“明義,你來的正好,朕打算讓你擔任此次南征的主帥。”即使失望,蕭龍義還是熱情的招呼道。
只見蕭明義拱手上前,“陛下,臣弟在殿外就聽到了你與諸位大臣商議之事,但這次的南征的主帥,恕臣弟不能擔任。”
不能擔任?蕭王居然拒絕掛帥。
蕭明義的話,無異於一塊巨石,扔進平靜的湖面。
原本安靜下來的眾臣躁動起來,若是蕭王拒絕掛帥,有誰能保證必勝呢?又有誰為赤陽死去的百姓報仇呢?
若是南征失敗,赤陽將無翻身之日。
“不能擔任?明義,你這是何意?”蕭龍義的聲音也低沉了幾分,在場的人都能看出蕭龍義已經有了幾分怒意。
“臣弟不能擔任主帥,並非是臣弟推脫,而是有比臣弟更為合適的人選。”蕭明義沒有受到旁人的任何影響,徐徐說道。
“還有比你更為合適的人選?”蕭龍義又在腦海中思索了片刻,還是沒有想到一個能比蕭明義更為適合帶兵打仗的人選。
“微臣推薦,前鎮國將軍唐君昊之女,唐芸為此次南征的主帥。”
蕭明義說出此話,周圍突然安靜下來,他的話勾起了眾人的記憶。
唐芸嫁給蕭明義來到上京後,旁人都是對她王妃相稱,對於唐芸這個名字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今日蕭明義提及,才讓那些模糊的記憶重現。
“唐芸?名字好熟悉,那不是王妃?”
“居然讓王妃掛帥,蕭王殿下難道一點都不擔心王妃的安全嗎?”
“若不是蕭王此時提及,誰還會記得王妃當年也是一名帥才,年紀輕輕就是半步武尊,若是沒有嫁給蕭王,想必鎮國將軍的位置就是她的吧。”
蕭明義的提議倒是讓蕭龍義眼前一亮,唐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若論實力,在年輕一輩中算是翹楚。
若論資歷,唐芸雖然沒有正式的帶兵打仗,但是她有另外一層身份,就是蕭王妃,看在蕭王的面子上,反對唐芸為主帥的人肯定很少,況且唐芸還是將門之後這樣一來,反對的人就更加少了。
更重要的是,唐芸自幼在柳州長大,對於那裡的一切都很熟悉,現在緊急的是將失去的柳州收復,所以柳州是主要戰場,唐芸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
蕭龍義自問著,為什麼沒有想過唐芸,興許是如今唐芸乃是蕭王妃身份,讓他第一時間就忽略了這個想法。
雖是心中想這般安慰自己,但蕭龍義也不免苦笑,這皇帝當的多少有些不稱職。
蕭龍義正要說什麼,卻發現正在爭論的眾人,不免的皺了皺眉頭,沒有主帥人選的時候,連句話都不敢說,等蕭明義推薦唐芸後,他們又商討的很激烈,頗有馬後炮之嫌,若朝中大臣都是這樣,那自己這個皇帝當的才是真失敗。
若養的臣子只會在自己有了決策之後,來錦上添花一番,這樣的臣子還有什麼培養的必要。
蕭明義察覺到蕭龍義的不滿,便轉過身,面向眾人,朗聲道:“諸位大人,還請安靜一下,聽陛下怎麼決策。”
全場立刻安靜下來。
“如今的情況,唐芸確實是最佳的人選,朕沒有任何的異議,諸位愛卿可有什麼想說的嗎?”蕭龍義沉聲問道。
好不容易有了主帥的人選,這些大臣怎麼會有反對的想法,還是給自己少惹一些麻煩,便紛紛跪地口稱陛下聖明。
蕭龍義眼中的不滿更甚。
“即是如此,工、兵、戶部尚書。”
三名戶部尚書一齊站出,“微臣在。”
“戰前的準備可準備妥當?”
“一切妥當,可隨時出兵。”
“好,傳朕旨意,暫封唐芸為南征將軍,為此次南征主帥,統領二十萬軍隊。
章子石為副帥,即刻起,出兵柳州,收復柳州邊境,進而討伐南蠻。”
下方大臣皆高呼萬歲,縱使這些人其中有少數還是對女性有歧視的官員不贊成唐芸掛帥,但是皇帝旨意已下,且蕭明義就站在這裡,他們可不想因為說反對而被蕭明義惦記上,便很順從的同意了。
蕭龍義都未等梁寺人向2諸位大臣宣佈退朝,便拂袖離開。
殿下眾臣皆是面面相覷,如此這般,傻子都看得出來,陛下生氣了,只是眾人都不知道陛下是因為什麼生氣,還以為是因為南蠻惡行,絲毫沒有考慮到是自身原因。
如今南征一事既定,他們這些人平安無事,已經算是萬幸了,眾臣叩謝後,紛紛起身向殿外走去。
蕭明義看著面帶慶幸說笑著向外走的眾臣,皺了皺眉。
縱使在真武帝國來使時,他們的表現就已經讓蕭明義清楚他們的品性,但看到此番景象還是讓他略感失望。
權利的中心居然是這般,這些人還是和平的太久了,忘記了,他們的和平是戍邊將士們用生命換來的。
這些人現在想的恐怕只剩下自己升官發財了。
縱使蕭明義對這些大臣失望不滿,但是他不能說出來,若是說出來,先不說有心人會給他扣上一個逾越的帽子,他說出這些便是對蕭龍義這些年治國的否定,畢竟這些人算是權利的頂端人物了。
蕭明義也退出大殿,步伐略顯急促,他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南征元帥一事倒是確定了,但是他出來的急,忘記和唐芸說這件事,更沒有徵求唐芸的意見,自己三言兩語便將這南征元帥之位確定下來,不知道他回去和唐芸說起這件事,她該怎麼想自己。
帝令已出,就沒有反悔的道理,這南征元帥之位非唐芸莫屬。
蕭明義現在只想回王府,將這件事同唐芸解釋清楚,希望唐芸不要多想。
蕭明義還未走出中門,便聽到後方有人追趕自己。
“蕭王殿下!蕭王殿下,還請留步。”
蕭明義駐足,是梁寺人。
“梁寺人追本王這麼遠,何事?”
梁寺人追趕上來,喘了一口氣,“蕭王殿下,陛下要您去御書房,陛下有事與您商談。”
“可本王還要回府同王妃交代。”蕭明義犯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