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英國陸軍第一裝甲師戰鬥裝備損失四分之三,我們陸軍第一、第二、第三裝甲師損失M1A1坦克337輛,裝甲車被摧毀517輛?各型戰機損失21架,武裝直升機損失47架?”

斯瓦茨科普夫以為自己聽錯了。

滿臉不可思議地盯著彙報的參謀。

這樣的訊息,實在是太不可思議。

M1A1的防護力多強,誰都清楚。

雖然,從最初第一裝甲師遇到了麥地那光明裝甲師的小股部隊被包圍,然後那邊就成了戰場中心,周圍的雙方裝甲部隊快速向著交戰區域增援,使得在交戰區域狹小的空間裡,彙集了雙方部隊超過1000輛坦克。

可眼前的彙報,卻讓聯軍總司令根本無法相信。

“是的,司令閣下,這是前線剛剛傳來的統計資料……”

參謀看著司令臉上神色難看,猶豫了一下,才回答,“我們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

“對方呢?”

斯瓦茨科普夫頓時咆哮了起來。

他無法相信這樣的結果,不等參謀回答,便又說道:“華夏賣給他們的坦克,能有這麼先進?僅僅一個裝甲師,100多輛華夏的坦克帶著T-72以及69坦克,能給我們造成這麼大的傷亡?”

“他們在那一區域射擊好了伏擊圈,利用69式坦克跟T-72坦克作為誘餌……參戰的不只是麥地那光明裝甲師,也有提克里特重型裝甲旅……他們的裝甲步兵太瘋狂了……”

參謀把事情做了詳細的彙報。

原來,在第一裝甲師下屬先遣裝甲營發現被包圍後,立即呼救,周圍的幾個裝甲師迅速接近,雙方展開了一場規模龐大的裝甲對戰。

當雙方的坦克糾纏在一起的時候,麥地那光明裝甲師的69式坦克以及T-72坦克直接擋在前面,給後方的82式主戰坦克擋著炮彈。

雙方的開火距離,直接被拉近到了1000米範圍內。

這就導致空中的直升機、對地攻擊無法支援地面裝甲部隊的進攻,於是只能去尋找麥地那光明裝甲師的陸航部隊的直升機,結果同樣受到了伏擊:伏擊區域中,不少步兵扛著前衛-1防空導彈,直接打了聯軍武裝直升機一個措手不及,短短時間,損失了超過20架直升機。

後來出發的對地攻擊,直接被防空系統擊落……

“我們的坦克防護裝甲那麼厚,之前不是做過分析,華夏的82式主戰坦克主炮根本無法擊穿主裝甲嗎?”

斯瓦茨科普夫胸膛急劇起伏,咆哮出來這句話後,雙眼通紅。

“主裝甲確實能抗住,可側面裝甲以及後方裝甲無法抗住……該死的伊駝瘋子,把裝甲步兵埋伏在交戰區域,那些不用先用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摧毀我們坦克的履帶,讓M1A1無法行動,然後他們才用82式主戰坦克的主炮打M1A1側面裝甲……”

“我們的裝甲步兵呢?”

斯瓦茨科普夫覺得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對方有裝甲步兵,難道聯軍沒有?

坦克叢集作戰,後面都是跟著裝甲步兵,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坦克不被敵人的步兵靠攏,悍不畏死地用命來淹沒坦克。

“從一開始我們的步兵就被他們的火力壓制得無法抬頭,對方裝備了很多火箭筒,裝甲車大部分都是損失在對方的單兵火箭筒下……他們的步兵手裡有著步兵炮,射程非常遠,殺傷力也非常大……”

聽到這裡,斯瓦茨科普夫整個人無力地癱坐在了椅子上。

這不是他指揮失誤,而是前線部隊太過大意、輕敵造成的。

在之前,就有情報顯示伊駝的共和國衛隊跟其他部隊不同,在接連輕易擊潰了大量伊駝國防軍部隊後,加上伊駝的T-72根本無法對M1A1造成威脅,步兵更不用說,也就沒有太過謹慎。

哪裡想到,麥地那光明裝甲師這種打法,同樣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英軍第一裝甲師更是在集結的時候,被對方的遠端火箭炮覆蓋,這些火箭炮全部使用的集束炸彈……另外,根據訊息,對方佈置了至少五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對第一裝甲師的坦克進行炮擊……戰爭結束後,我們的前線部隊發現,他們的炮管全部被打廢了……”

說到這裡,參謀停頓了一下。

不等司令問,就繼續說道:“他們的火炮,有法國的,有奧地利的,有我們的,也有華夏的……”

“……”

渾身無力的斯瓦茨科普夫眼裡的光芒甚至都暗淡了下來。

好不容易,他以為仗著另類的新式打法,在獲得制空權的情況下,能輕易摧毀對方的鋼鐵洪流。

可實戰告訴他,即使高科技投入下,光靠著技術先進,也是不行的……

“立即收集對方裝備的情況……”

······

“鋼鐵洪流並不是沒用!我們完全可以整合力量,能展現出來的戰鬥力絕對會比伊駝的軍隊強,不管是武器先程序度,還是後勤保障……”

莫斯科。

聯邦國防部,一群大佬正在全盤地對被命名為“麥地那戰役”的坦克大戰進行復盤。

麥地那光明裝甲師展現出來的戰鬥力,震驚了全世界。

“將軍,我們現在已經不再是蘇聯,雖然有著先進的裝備,可這種部隊對於各種先進裝備的需求太大了……這是機械化部隊的升級。根據我們情報顯示,對方稱這是合成化部隊,僅僅建設一個旅,傻大木就投入了超過20億刀……”

眾人頓時沉默。

現在的聯邦,在蘇聯解體後,經濟困頓,絕大部分的軍工單位停止了生產,人們飯都吃不起了。

要整合新的部隊?

得要錢啊!

······

五角大樓。

國防部一大群將軍此刻神情嚴肅地聽取著彙報:

“……根據我們對運回來的殘骸進行檢測分析,透過逆向分析,並不是因為華夏的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們的坦克炮主炮因為膛壓太高,材料太差,加上工藝落後,使用壽命只有140~160發;而內部的火控系統,資料處理器大約能達到我們十年前的水平,但是他們採用的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雖然同樣可以在行進中開火,但是需要把速度降低到一定範圍……”

“至於裝甲,確實採用的複合裝甲,這是融合了喬巴姆跟剛玉的複合裝甲,防禦厚度可以達到480毫米均質裝甲……”

“而動力問題,是他們的坦克最大的缺陷……”

彙報的人神色輕鬆。

“這麼說來,這一次我們的坦克並不是因為華夏的坦克才出現如此大的傷亡?”

一名上將擰著眉頭問道。

語氣中,帶著質疑。

“對!如果正面對決,在同樣2000米的距離上,82式主戰坦克的防護裝甲不如M1A1,即使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也沒法跟M1A1的貧鈾穿甲彈的穿透力相比……”

另外一名少校站起來回答將軍的問題。

“那為什麼我們一場戰役就損失一個裝甲師的坦克?而且這些坦克大部分都無法修復!萊德先生,之前你們可是吹噓,M1A1各種效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效能能跟這款坦克比的,這是為什麼?”

既然不是華夏的技術太過先進,那麼,就是通用動力陸地系統提供的產品資料有問題。

甚至在生產過程中做了手腳。

“將軍,不是我們的坦克效能不夠先進……根據我們的調查,被摧毀的坦克,有三分之二都是被從頂部攻擊從而摧毀的……”

……

整個聽證會接連舉行了好幾天的時間。

各個提供武器裝備的單位準備都非常充分。

美國軍方在這些聽證會後也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次損失這麼嚴重——是伊駝共和國衛隊的打發太過另類,尤其是那些悍不畏死的步兵。

這跟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都差不多了。

“雖然我們的部隊損失慘重,不過,這次的戰爭也充分證明了高科技武器對未來戰爭的改變。雖然蘇聯已經倒下了,但是我們需要一個敵人……”

軍方很清楚,蘇聯倒下後,強大的美國已經沒有敵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會已經開始提出裁撤海外軍事基地,削減軍費。

甚至聲音越來越大。

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軍工複合體的利益。

美軍,才是美國軍工複合體最大的利益來源,要是沒有了鉅額軍費,軍隊的武器裝備不消耗,軍工單位沒有訂單,掌控著軍工系統的軍工聯合體還怎麼賺錢?

同樣,歐羅巴的那些小弟也開始長反骨了,在沒有了蘇聯鋼鐵洪流威脅後,居然想要脫離美國的控制。

要真脫離了,還怎麼收割他們?

在這之前的91年12月,歐共體各國首腦在馬斯特裡赫特透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條約規定,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到那時候,歐洲聯盟將會正式誕生。

真的繼續下去,美國還怎麼當老大?

要真選擇一個敵人,社會主義的華夏才是最合適的,可惜,華夏不管是科技水平還是工業基礎,都太落後了,有些擔當不起這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共同的敵人。

在這之前,美國的智囊團隊就經過詳細的分析,蘇聯倒下了,華夏卻又太過落後,還好,傻大木跳了出來,在海灣地區的原油可是能影響到整個美國跟西方的經濟發展。

即使沒有傻大木入侵科威特的事情,黴國也準備介入的。

現在,海灣戰爭中伊駝從華夏採購的武器,讓美軍損失慘重,本來想要以此做文章,奈何,所有的證據都表明,不是華夏的科技對他們造成了威脅,而是華夏的打法……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再向華夏提供任何先進技術,更不能提供他們欠缺的材料技術,要不然,到時候他們將會成為下一個蘇聯……雖然可以以此從國會獲得更多軍費……”

智囊團代表公開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其實不用他們說,早在幾年前,發現蘇聯不行,無法再跟美國競爭,他們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就已經開始撕毀了跟華夏的技術合作協議……

“這也是理由……”

將軍想了想,很認真地說道,“現如今,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海灣的石油,否則,再出現之前歐佩克聯合起來,用石油作為武器,將會對我們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

將軍的態度很明顯:那就是目前控制海灣地區的石油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

這也是為為什麼國防部在明明獲得了戰爭勝利,沒有推翻傻大木的統治,反而撤軍一樣。

目前,他們需要有敵人。

不只是讓國會給予更多的經費支援,甚至還為了把歐洲的小弟綁在站車上,避免他們聯合起來推翻老大的統治……

說到底,華夏,真心當不了敵人的。

······

“麥地那光明裝甲師全軍覆沒?”

楊威從範志宏口裡聽到這訊息後,即使心中早就有準備,終究還是愣了一下。

歷史的車輪,終究是擋不住的。

“對,全軍覆沒,112輛82式主戰坦克,112輛87式裝甲車,全部被摧毀,連一輛完好的都沒有,155自行榴彈炮也全部毀了……唯獨就只有距離戰場有著超過兩百公里距離的遠火營,打空了所有的火箭彈,發射車倒是完好……”

“聯軍的傷亡呢?”

楊威嘆了一口氣,原本的歷史上,麥地那光明裝甲師確實在聯軍的進攻下,大部分部隊都被殲滅。

這也是整個海灣戰爭中,聯軍遇到的最大的阻礙,只不過歷史上,麥地那光明裝甲師沒有給聯軍造成太大的威脅。

“英國陸軍第一裝甲師基本上算是被全殲,裝甲車輛損失超過四分之三;美國三個師,都被打殘,如果嚴格算起來,他們至少有一個裝甲師會被取消番號,相當於三個裝甲師,其中一個全軍覆沒了……”

範志宏也沒有隱瞞,把得到的訊息向楊威做了詳細的介紹。

他來的目的,可不只是這個。

“這……”

聽到麥地那師給了聯軍如此大的打擊,就連楊威也是一時間不敢相信。

要知道,伊駝部隊官兵的戰鬥素養令人堪憂,哪怕是傻大木最鐵桿的部隊,即使經過了冠鷹旅多年的培訓,也不咋樣的。

“合成化部隊的戰鬥力超乎我們的想象……但是也因為麥地那光明裝甲師的這次戰果,讓我們被架在了火上。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咱們部隊,到現在,連一個完整的合成旅都沒有,更不知道我們部隊各種型號的82式主戰坦克,總裝備數量也不足一百輛……”

說到這裡,範志宏有些心虛。

82式主戰坦克的效能跟戰鬥力,他們是知道的。

可軍方沒錢,就指望著紅星所提供給冠鷹旅呢。

“還有啊,之前在南邊小池塘的海戰時候,咱們的護衛艦擊落了蘇-22,當時就讓黴國人上頭了,他們一直想要了解我們的真實技術水平……甚至,這兩年,跟我們的軍事合作方面,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有了這樣的事情,我們以後引進先進技術,怕是更加困難……”

“戰忽局該成立了。”

楊威聽完,輕嘆一聲。

此刻,戰忽局的成立,確實刻不容緩了。

“戰忽局?”

範志宏愣了。

時分不解地看著楊威,對於這個名字,都陌生無比。

“戰略忽悠局。也就是利用沒提進行輿論戰,一方面,要讓國際上知道我們技術落後,不能暴露我們真實實力……根據我的瞭解,這功能有些類似目前你們成立不久的軍事裝備與對外關係研究及輿論引導辦公室……”

楊威直接把戰忽局的事情說了出來。

作為曾經的軍工專家,他很清楚,戰忽局實際上,並不存在。

只不過是廣大網友給予的名稱,只因為幾個被軍方安排的“軍事專家”太能吹了,甚至也因為局座的忽悠,使得美國人認為,F-22已經找不到敵人,領先太多,以至於最後把F-22的生產線都給關閉了。

等到華夏殲-20列裝後,黴國人發現,MMP!上當了。

可那個時候他們想要重新恢復F-22的生產線,成本高得讓他們無法接受……

“戰忽局?這能行?你這,太不靠譜了吧……”

聽完楊威的介紹,範志宏陡然瞪大了眼睛。

楊威說的,太過離譜。

離譜到他一時間無法接受,CPU都有些冒煙。

“輿論戰嘛,就是如此,真真假假的,也符合兵法不是?虛則實之,實者虛之……當外國人認為我們先進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讓他們放心,告訴他們,我們其實很落後……而當外國人認為我們很落後的時候,為了給國人名族自信心,我們就必須放出真實訊息,那時候,就應該是戰略恐嚇局上線的時候……”

啥玩意兒?

戰略恐嚇局?

範志宏的腦子,真的被楊威的這些新鮮說辭給燒掉了。

鬧呢。

戰略恐嚇,不就是蘑菇彈加上洲際導彈的組合拳?這玩意兒,五常都有,大家相互恐嚇著。

“跟核威懾不一樣……就如同八十年代美國人提出來的新球大戰計劃……也就是因為他們的恐嚇,加上他們有這樣的基礎,結果把蘇聯這樣一個巨無霸給恐嚇瘸了……當對手有,自己沒有,首長,您想想那滋味……”

範志宏陡然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