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全面轉向
喪屍橫行:我有一艘避難船 吃鱉的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幫忙倒是不用,你們做好接收沖繩基地的準備就行了,只要阿美莉卡人不犯傻,退出亞洲是唯一的選擇。”
謝飛隨口交代道。
聽到這句話,豐田章男頓時滿臉激動:“謝總,只要能把阿美莉卡人驅逐出西太平洋,那屬於咱們亞洲的時代…將再無阻攔……”
“你說得沒錯,沒了阿美莉卡人拖後腿,整個南洋,未來還有紐西蘭和澳洲,都將是咱們亞洲人的天下。”
謝飛同樣有些振奮。
“澳洲?”豐田章男不由得一驚,“謝總,咱們有能力拿下澳洲嗎?”
在謝飛的拉攏下,同時作為南開集團的大股東之一,扶桑人已經深度參與了馬來半島的重建與開發。
雙方利益早就捆綁在一起了。
相比之下,阿美莉卡人對他們只有訛詐和掠奪,特別是最近兩年,對岸為了收集口糧,雙方矛盾越來越大。
謝飛信心十足道:“澳洲雖然面積廣闊,但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或者荒漠地型,收復難度並不大,關鍵是持之以恆的投入,中間不能斷。”
“如果真能拿下澳洲……”
豐田章男瞬間憧憬了起來。
他曾經看過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說,名字叫做《三體》,是一位遠東作家寫的,記得裡面有這麼一段情節。
當三體人成功偷襲地球,把所有人類都趕到了澳洲,作為地球文明的“土著保護區”,裝了整整四十億人口。
然而事實上,澳洲作為一塊孤懸於南半球的荒蕪大陸,要想養活四十億人口,那幾乎是天方夜譚。
但如果打個三折,只養活十幾億人口,還是有可能的,根據他們收集到的資料,澳洲的種田潛力,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要知道,在喪屍危機爆發前,澳洲的年均糧食產量就高達5000餘萬噸,加上牛羊肉,足夠養活兩億人口。
如果加大力度開發澳洲,以400毫米降水線為標準,整個澳洲大陸能夠種田的土地,總共有三百萬平方公里。
在極限開發之下,這片大陸能夠種出6億噸的糧食,足以養活當下所有幸存人類,甚至還有富餘。
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未來誰掌握了澳洲,誰就控制了世界。
這絕非虛言。
所以,當豐田章男聽到謝飛打算收復澳洲的時候,才會如此興奮。
謝飛見豐田章男陷入瞎想,趕忙打斷道:“好了,收復澳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從長計議,回頭等拿下了爪哇島,咱們再來詳談。”
“謝總,我能不能問個問題?”
豐田章男按耐不住道。
“你問吧!”
“假如收復了澳洲,是不是跟南洋一樣,最後都要交給南開集團開發?”
“這是當然的,南洋和澳洲距離很近,沒必要分開。”
謝飛毫不猶豫道。
豐田章男聞言,暗自鬆了口氣。
……………………………………
用一時間,古巴島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同時也是阿美莉卡臨時首都。
為了應對空前的核戰危機,阿美莉卡大統領迅速召集了若干政要、軍方高層、情報部門,以及幾大財團,所有人坐在一起,召開了一場緊急會議。
某種意義上,這場會議將關乎整個人類的命運。
會議一開始,情報部門首先向與會者們普及了光復軍和謝飛的背景資料,然後重點介紹了關島基地的當前形勢。
“如果咱們再不干預,以光復軍的作戰能力,頂多再過一個星期,他們就能佔領整個關島。”
阿美莉卡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威廉·伯恩斯,滿臉凝重道。
“咳…威廉,關島基地已經無法挽回,這件事以後再說。”大統領桑德拉·漢德森清了清嗓子,隨即鄭重道:“咱們現在要討論的只有一個議題,要不要向光覆軍宣戰?”
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約翰不等眾人開口,第一個表態道:“大統領、諸位,我希望大家放棄幻想,光復軍態度很強硬,在我看來,戰爭已不可避免。”
國防部長奧斯汀趁機發難道:“約翰,這是你們海軍的失職,沒有你們的縱容,光復軍根本沒資格挑戰咱們。”
約翰沒有推脫,當場認罪:“這確實是我們的失職,其實早在兩年前,我們就已經認識到了威脅,同時也下定了決心,準備嚴格限制光復軍。
只可惜事與願違,因為本土爆發了旱災,並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最終導致所有計劃功虧一簣。”
“約翰,你不用給自己找理由,如果我是你,根本沒臉參加本次會議。”
奧斯汀針鋒相對道。
約翰看了一眼大統領,當即給出了一個交代:“等到事情徹底結束,不用你們催,我也會立即上交辭呈的,並且願意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
“好了,都別吵了。”大統領桑德拉擺了擺手,然後打起了圓場:“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最需要的就是團結,只有團結起來,咱們才能跟對岸抗衡。”
“沒錯……”
“說的對……”
會議室裡的眾人紛紛附和道。
現在確實不是“逼宮”的時候,畢竟像約翰這種手握重兵的軍中主帥,真要把對方逼急了,結果只會兩敗俱傷。
待氣氛緩和了下來,桑德拉直接看向了奧斯汀,開門見山道:“奧斯汀,我想知道,光復軍手上的核彈到底從哪來的?數量大概有多少?”
“大統領,儘管不想承認,但各項證據都表明,墨西哥灣上空的那顆核彈,確確實實屬於關島基地。
照此推算,光復軍手上起碼有五百枚以上的核彈,想要靠核武器讓對方屈服,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奧斯汀嘆了口氣,回答道。
約翰心中大駭,忍不住插嘴道:“我不明白,他們是怎麼破解核彈密碼的?難道我們當中有內鬼?”
大統領桑德斯連忙辯解道:“諸位,自從本土淪陷後,核彈密碼一直由我、副大統領和國會議長三人共同保管,除非我們三人都叛變了,否則沒有任何洩密的可能。”
“大統領說得沒錯,洩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是暴力破解,光復軍的首領謝飛,這人一向很神秘。
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對方手上似乎掌握了一支很厲害的技術團隊,之前的超級探魚器,以及這一次的無人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奧斯汀幫著解釋道。
桑德斯心頭頓時一鬆,他可不想背上洩密的鍋,雖然他這個大統領沒多少實權,但再怎麼樣也不想下臺。
現在下臺,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接下來,終於進入到了本次會議的中心議題,要不要對光復軍宣戰?
答案很明顯,現場大多數人都投出了反對票,那五百多枚核彈不是開玩笑的,都可以消滅他們上百次了。
約翰看到表決結果,滿臉不甘心道:“諸位,一旦對光復軍讓步,等於拱手讓出南洋,甚至是澳洲,而沒有了這兩個地方,咱們拿什麼跟遠東聯邦競爭?”
要知道,南洋擁有地球上最多的島嶼,澳洲的潛力也是眾所周知的,失去了這兩大寶地,等於輸掉了未來。
奧斯汀當場反駁道:“約翰,我覺得你搞錯了一件事,光復軍是光復軍,遠東聯邦是遠東聯邦,不能簡單地把他們倆混為一談。”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約翰皺了皺眉頭。
“我的意思很簡單,託你們海軍的福,光復軍如今擁有了核武器,他們已經獲得了自保能力,於公於私,他們都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依賴對岸。”
奧斯汀耐心分析道。
約翰立馬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想了想提醒道:“奧斯汀,再怎麼說,光復軍都是由遠東人組成的,他們天然跟對岸親近,咱們遠遠比不了。”
“這不能說明什麼,咱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只要咱們讓出的利益夠大,不愁光復軍不動心。
而且據我所知,對岸一直試圖把南洋當做糧食生產基地和原料市場,雙方遲早要爆發衝突。”
奧斯汀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大統領桑德斯頓時眼睛一亮:“沒錯,一旦讓光復軍佔領了整個南洋,他們絕對不甘心再屈居人下。”
副大統領越想越憋屈,趁機提出了異議:“大統領,如果對光復軍放任不管,恐怕過不了多久,這個世界就是黃種人的天下了。”
一個遠東聯邦已經讓人頭疼了,如果再加上扶桑和光復軍,那麼這三股力量結合在一起,絕對可以和整個西方世界相抗衡,而且越往後優勢越大。
“世事艱難,如之奈何?”
桑德斯仰頭嘆了一口氣。
一場喪屍危機,重新塑造了世界格局,如今回頭再看,至少在抗擊喪屍方面,對岸的集體主義要明顯優於他們國內的個人主義,對比十分明顯。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可能擁抱集體主義,想到這裡,桑德斯看了一眼幾位財團代表,一切盡在不言中。
約翰本來想說幾句硬氣話,但一想到光復軍手中的幾百枚核彈,所有豪言壯語都化為了一聲嘆息。
老牌的洛克菲勒財團代表,現任族長戴維·洛克菲勒,見時機成熟,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諸位,不用我說,大傢伙也都知道,現如今世道已經變了,國難當前,兩岸不可能再重蹈冷戰的覆轍,這是對整體人類文明的不負責。”
“戴維先生,您的意思是?”
見大金主開口了,大統領桑德斯連忙配合道。
戴維·洛克菲勒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大聲道:“是時候做出改變了,用遠東話來說,這叫與時俱進,否則咱們所有人都要被無情淘汰。”
“怎麼改變?”
杜邦財團的代表冷聲道。
這位同時也是軍工複合體的代言人,對他們這些人而言,無論什麼時代,只有戰爭才能帶來財富。
“之前,不是一直有人呼籲成立地球聯盟嗎?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倡議,既然無法走向對抗,那乾脆合作到底,再也沒有你我之分。”
戴維·洛克菲勒語不驚人死不休。
資本家沒有國界,只要對岸守規矩,能夠保證他們的既得利益,願意開放市場,那麼沒有什麼是不能談的。
此言一出,會議室裡瞬間沸騰起來,這是一條非常出人意料的建議,甚至超過了大部分人的想象。
如果謝飛在場,肯定會有感而發,顯而易見,這是美版的'打不過就加入',阿美莉卡人終於認清了現實。
戴維·洛克菲勒繼續補充道:“有了地球聯盟這個平臺,兩岸不僅能化敵為友,避免走向毀滅,咱們同時也能正大光明地分享南洋和澳洲的利益。”
大統領桑德斯面帶擔憂:“戴維先生,我有一個疑問,按照您的意思,地球聯盟肯定由對岸主導,別到時候便宜沒佔到,反而連本土都保不住。”
“不用擔心,所謂的地球聯盟肯定不會一步到位,具體可以參照歐盟,一開始只是煤鋼共同體,後來用了幾十年才慢慢發展成了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
戴維·洛克菲勒耐心解釋道。
言外之意,如果勢頭不對,或者損害了己方利益,中途退出就是了。
作為盟友,摩根財團的代表戴蒙,按照事先約定好的,立馬鼓吹道:
“好辦法,一旦成立了地球聯盟,關島問題將會迎刃而解,咱們也不用擔心因為妥協,從而引發民憤,簡直是一舉兩得。”
杜邦財團的代表,看著一唱一和的兩位老朋友,當即明確表示反對:
“你們倆是在開玩笑嗎?眾所周知,對岸國企林立,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巨頭,咱們拿什麼跟人家競爭?”
“咱們的主要目標是南洋和澳洲,光復軍不是傻瓜,肯定不會讓對岸一家獨大,咱們多點耐心就是了。”
戴維·洛克菲勒隨口安撫道。
摩根財團的戴蒙,緊跟著附和道:“南洋和澳洲又不是對岸的地盤,他們的優勢並不大,只要公平競爭,那些國企根本不是咱們的對手。”
PS:求推薦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