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義的先登營,算是冀州第一強軍。這貨腦子不知道是不是有病,一打起仗就上頭,不怕死,不要命,跟個瘋子一樣。

八千先登營,硬是把幾萬黑山軍打懵了,李虞的騎兵趕到時,直接傻眼了,滿地死屍。連個趟地哀嚎的都沒有,這是什麼情況?

“報主公,黑山前部三萬人,已被末將擊潰。”

李虞皺眉問道:“折損對少?”

鞠義一愣,回道:“大概四百多,傷兩千餘,都是輕傷”

李虞點點頭,這先登營果然戰力不俗,確實有點東西。

“你們留下打掃戰場,下次儘量留活口,冀州現在缺人,開荒種地,挖煤採礦都需要人力”

鞠義聽到李虞的話,立馬懂了:缺奴隸!頓時他眼前一亮,對呀!活的可以當奴隸,還可以賣錢,他發現一個來錢的路子,興奮的不得了。立刻表示以後一定留活的,堅決服從命令。

李虞見他態度很好,雖然有點奇怪,卻也沒有再說什麼。

三百親兵,加上張郃抽調的五百大戟士,每人一騎。張郃開始還擔心大戟士不會騎馬,後來李虞給他們每人弄條繩子,做個簡單的馬蹬。

張郃親自一試,不但騎馬很容易,還能輕鬆解放雙手,這下他再也不擔心了。

湊出八百騎兵,李虞只撲黑山主力。

褚燕也是頭皮發麻,這是什麼情況?借點糧食而已,你不出城,我在周邊村鎮搜刮點糧食就走,咱們互不干涉多好?

可你出城打我就前軍,你隊伍精良,我幹不過也認了。可是你幾百人,就敢衝我五萬大軍?你真當我泥捏的?叔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啊!

“給我圍住他們,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把人留下!”

褚燕很煩躁,他有點後悔不該聽袁紹的蠱惑,他現在明白,自己被人當刀子了。他心裡發誓,再見到那個世家子,一定把他碎屍萬段。

李虞的親衛隊,不是騎馬的大戟士可比的,三百人一個衝鋒,黑山軍已經潰不成軍。大戟士騎兵在後補刀,兩方配合的天衣無縫。

李虞沒有衝鋒在前,他要學會培養團隊,總是單幹太累了。

遠處的褚燕,看的咬牙切齒,手指節都捏的咔咔作響。敵強我弱,他不是衝動的人,大手一揮:“撤退”

黑山軍要退走,哪有那麼容易?

李虞的都是騎兵,緊咬著敵人不放,銜尾追擊擴大戰果!

褚燕急了,他的嫡系部曲就一萬多人,如今肉眼可見的在減員,關鍵是他拿敵人無可奈何。怎麼辦?留下來血戰,還是斷尾求生?

就在褚燕猶豫的時候,李虞已經開始發力了。赤兔一騎絕塵,眨眼間就來到褚燕身前,褚燕長槍刺出,卻被李虞一戟擋住。

還沒等褚燕緩解發麻的手臂,李虞一戟橫掃,直接將其掃落馬下。

黑山軍首領褚燕被擒,預示著這場大戰徹底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招降!

不降?不存在的,黑山軍源於黃巾軍,褚燕義父張牛角死前,將十幾萬老弱病殘託付於他,只為給他們尋條活路。如今有人願意接手,他做夢都要笑醒,找了個免費的飯碗,他算是完成了任務。

黑山的投降,是袁紹沒有料到的,不過許攸的話打消了他的顧慮。

“主公勿憂,李虞招降黑山,乃下下策!冀州雖富,可也經不住幾十萬黃巾餘孽嚯嚯。要養活這麼多人,可是不太容易的,他李虞未來五到十年,也就別想出冀州了。”

袁紹聽聞後,心情略好:“那依子遠之見,我等下一步當如何做?”

許攸捏著小鬍子思索片刻,回道:“有上,中,下,三策可取”

袁紹大喜:“哎呀呀!子遠快快教我”

“先說下冊,揚州劉繇和嚴白虎打的正烈,主公以調停矛盾為由,直接切入,某可保主公拿下揚州”

郭圖,逢紀喜歡和許攸對著幹,立馬跳出來反對:“揚州世家林立,極其排外,主公此去揚州,就算拿下了全境,也必定再難爭天下。下策,真真的下策!”

“唉!子遠計窮啦…可悲可嘆啊!”

兩人言語極盡嘲諷,讓許攸差點暴走,媽的,沒本事就算了,還他媽喜歡逼逼!

袁紹聞言不喜,板著臉一頓訓斥,出言寬慰許攸:“子遠不必在意,請說中,上策”

許攸壓下怒氣說道:“即是如此那就直接說上策吧!李虞接下來的中心肯定在冀州,那北海必然空虛。趁機拿下應該不難,不行還可故技重施,鼓動青州黃巾,再收漁翁之利!拿下北海,圖謀青徐,聯合曹孟德,雄霸中原再圖大計”

袁紹點頭同意,但是又猶豫起來,問道:“如果青州急切不可下,那我等只怕要被李虞記恨在心了,怕是得不償失啊!”

許攸嘴角抽了抽,他知道袁紹這是慫了,也不好再勸。他和袁紹,曹操幾人少年相識,彼此瞭解很深,知道他的缺點: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眼珠一轉,笑道:“那就只有中策了!咱們去幽州,鼓動刺史劉虞廢帝自立,成,主公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敗,則清君側,以繳不臣!至於公孫瓚,他沒有大義名份,只能當條狗。”

袁紹眼前一亮,對呀,大義名份!關鍵是那句: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多麼霸氣的名頭,這才是我袁本初該走的路嘛!

他拍拍許攸的肩膀,滿意的說道:“子遠果有王佐之才,就選此計,明日出發,去幽州”

鄴城,李虞是真的忙暈了,他沒想到的是,打敗黑山主力容易,可收降卻如此麻煩。

黑山軍都盤踞在太行山上,往山下遷徙就是一個巨大工程,不為別的,他媽一共四十多萬人,全是老,弱,病,殘,孕。

李虞都看傻眼了,在冀州邊境看了一個多月,每天上萬人往山下走,成年男丁就沒幾個。這要養活他們一時還不是問題,可要一直養著就難了。

即使李虞有一個京城的糧食,也養不活這些生產低下的老幼啊。怎麼辦?

田豐和沮授建議他放棄,還是趕到山裡自生自滅吧。

李虞心裡很難受,道德讓他不要放棄,可理智告訴他,這樣會被拖死。

崑崙鏡有複製能力,可是寶鏡靈力有限,他知道總有一天會枯竭,不敢隨便亂用,可是現在非常時刻,他也沒的選了。

大不了,就在這個世界老死去球!活了幾個世界了,不虧。

如果為了一點私心,捨去心中的道義,他怕自己,變得不在是自己。

想通了就不再糾結,讓沮授安排人,給黑山登記戶籍,分田地,建房屋,發糧食,發農具,分配耕牛。

這一忙活就是半年,半年時間,天下風雲變幻。

孫堅還是死在了襄陽,被黃祖射死的。孫策帶著家將投靠了袁術,為其征戰四方。

劉岱還是死了,死於黃巾軍之手,被流矢射中要害。小婉就是再有本事,也沒辦法在萬軍中救人,她回來哭的稀里嘩啦的,李虞勸了好久才安撫好。

李虞意識到有很多事情,根本不可控,乾脆召回眾女,取消各方監視。三國是個權謀,兵法最為璀璨的時代,他想和天下群雄,公平較量一下。

曹操,劉備,孫策,看看這個天下,到底誰輸誰贏!

冀州經過半年的安頓,總算步入正軌,下一步田豐把目標盯在了青州。可是青州同樣有三十萬黃巾餘孽盤踞各地,還要一部分泰山賊,剿不盡,滅不絕!

李虞根本不當回事,讓張郃領兵兩萬做前鋒,李虞領兵兩萬做中軍,褚燕領兵一萬做運糧官。

五萬大軍剿滅青州,連剿帶撫,連拐帶騙,一個月就搞定了三十萬人。

其實沒有想象的複雜,糧食往哪裡一放,投降就有吃的,反抗就有軍隊圍剿,根本沒殺幾個人全降了。

李虞自表青州刺史,車騎將軍,領冀州牧!

李虞升官了,手下的人,也不能不提拔一下。

田豐領青州別駕,褚燕領北海太守,鞠義任平原太守,高覽任渤海太守,戲忠任清河太守,孫乾任高陵太守。

讓戲忠在清河設立招賢館,專門收納中原過來的豪傑人物。

別說,招賢館設立不久,就迎來了三個人才。

戲忠高高興興的把人領來,李虞開始不以為意,只是禮貌的請到大廳就坐,先喝茶。可當戲忠介紹三人的名字時,李虞直接就蹦了起來,光著腳丫就跑了出去。

三個來投奔的人,見了李虞光著腳就跑出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很滿意他的態度。

“在下孟浪了,久聞三位大名,今日得見,心情激盪失禮了,失禮了!”

李虞連連行禮,戲忠跑進來,手裡還拿著李虞的鞋。笑道:“三位勿怪,我家主公求賢若渴,連鞋都忘了穿。”

他把鞋遞給李虞身後的侍女,然後介紹眾人:“這位是穎川荀氏,有荀令君之稱的荀彧,字文弱。這位是他的同鄉,郭嘉,郭奉孝。這位壯士,是我冀州真定人,趙雲,字子龍。”

李虞差點樂瘋了,這是什麼配置?開局四個二加王炸!

郭嘉和荀彧怎麼來冀州了?對了,最早他們是來投奔袁紹的,後來覺得袁紹不行,改投了曹操。他趕走了袁紹,這才意外碰上了兩位大才,他真想抱著袁紹親一口。

趙雲,是袁紹和公孫瓚打界橋之戰時,加入公孫瓚的,因為仰慕公孫瓚白馬將軍的威名,可今天怎麼來了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