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兩年時光
夢遊江湖:從紅樓開始 仙隱小鹿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新華二年的春節,大明國宴舉辦的很隆重。軍政要員都有出席,尤其是晚會節目,不同與以往的靡靡之音,大明皇帝全部改成軍歌,還有小品,相聲,雜技,內容只有一個:強國強軍!
對一般的婦人來說,這是一場慶祝宴會。但是對於官員來說,這是一場述職報告。他將決定你,明年之後的發展方向。
宴會期間,各級官員,將帶著妻兒依次覲見皇帝和皇后。然後宮人帶著其妻女去西宮皇后處,觀看歌舞,食物酒水,類似自助餐,可以自己取用。唯一的規矩,就是嚴禁喧譁,吵鬧!
官員留下給皇帝,做一個簡單的工作總結。比如他現在就職於某地方,做了什麼事,發現了什麼問題,暫時沒有辦法解決。這個時候,皇帝會讓人記錄一下,回頭派人去核實,然後找專家會談,研究處理方案。
對提出很多難題的人,李虞都是加以關注的,這說明你是真心在辦事。對什麼事都沒有的人,要麼你狂的沒邊,要麼就是混日子,這種人只配去種地!
宴會要持續很多天,家眷可以免費看節目,享用美食,交朋友!官員則各不相同,幹事情的,肯定能得到提拔,調到更高的部門。混日子的,那對不起,明年你可能進宮的資格都沒有。
述職報告完畢,皇帝的秘書團就有的忙了。大量的資訊要匯總,人事調整方案要趕緊出臺。
大明朝廷的辦事效率提高不少,李虞和黛玉一起,刪除了許多不必要的流程。以前皇帝的聖旨,最快半天才出宮門,現在一柱香出不了門,誰設卡,誰擔責。
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都是一樣,當天的事,當天必須要有一個解決方案。推諉,怠惰的直接可以去職審查!
各地方都已經成立了反貪,審計部門,舉報箱,舉報處,到處都是。層層監督,一方出問題,全部連坐。
時間匆匆,兩年一晃而過,大明新華四年。
大明經過兩年多的修養生息,人口快翻了一倍多。百姓家裡富裕了,吃飽喝足,自然就要娶媳婦。娛樂活動又少,就只能不停生娃娃。
以前是擔心養不活,現在是愁生太少了,被人欺負。
律法再嚴,總有漏洞,古代沒有攝像頭,取證困難。因此地方管理方法,就有些粗暴,不管你打架罵人,只要不出人名,官府一般不怎麼追責,否則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這就導致,誰家人多,誰家就有禮!你家四口人,一兒一女,這在現代絕對是祖墳冒青煙的。
可在古代,那你只能夾著尾巴做人。哪一家,拉出來沒有七八個壯小夥子,那說話底氣都不足。家境好的,祖孫三代,能整出幾十,甚至上百人。一個村子一個姓,那是再正常不過的。
兩方一旦發生口角,人多的家族肯定佔優,把你打了也多半白打。等官府來了,根本說不清誰有理,要麼調解糾紛,要麼一起收拾,最後這種事情,肯定不了了之。
因此,現在老百姓就關心一件事,趕緊給自家男孩娶媳婦,多生娃!
可是大明朝廷又出新政策了,女子十七才能結婚,十八歲以後才能生孩子。為此各地還搞出了萬民請命傘,要朝廷收回成命。古來女子十三嫁人的,比比皆是,偏偏大明還管這麼嚴?
然後朝廷釋出了一則統計資料,十幾歲生孩子的死亡人數,對比十八歲以上的。近親結婚的殘障兒童,對比沒有血緣的。用事實證明,歷史是錯誤的!百姓的喊聲很快平復,人口基數也相對穩定下來。
大明對內的優撫政策,使得百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數量提高。義務教育,使得老百姓大多都能認幾個字。高產糧食,使得國內糧食堆積如山,甚至大量出口遼國。
遼國幸虧有大明的資助,硬是跟金國打的不上不下。金國越大越強,遼國卻是越打越窮。
對外,大明幾次想跟金遼碰一下,可是總有人出來攪局。去年吐蕃出兵襲擾西部,大明皇帝一怒之下,出兵十萬,在轟天雷,手榴彈的威力下,吐蕃割地一半求和。
吐蕃跪了,他的小弟大理國,派使節來請求聯姻。
大明皇帝把使臣趕了出去,讓他看看大明宮前的石碑。
使臣莫名其妙的跑去看,結果第一句就傻眼了:不合親?
使節灰溜溜的走了,只是他身後跟了十萬大軍。
面對大明的軍隊,大理國君段正嚴表示,大理國雖小,但絕不屈服!
結果轟天雷一出,段正嚴立馬同意投降,表示,他願意出家為僧。
大明皇帝同意了他的請求,不過出家地點要在東京白馬寺,而且大理各族,要接受大明政府管制。
段正嚴只求活命,哪還顧得上其他各族。
大明軍隊從此駐紮大理,大理國改為大明雲南行省,吳用,擔任第一任YN省長。
至此,大明周邊的四大惡鄰,已經收拾了三個。西夏,大理都沒了,吐蕃被幹掉一半。剩下一半地處高原,一下很難適應,只能再等等。
剩下一個遼國,已經成了雞肋,國內窮困,民不聊生,皇帝窮兵黷武。
下半年,李虞打算一口氣解決遼國,最後處理金國,然後是高麗,三韓,扶桑。
一開始,李綱等文官還想聯名勸解一下皇帝,不要窮兵黷武。可是李虞拿出了一些資料,這些資料顯示,大明百姓沒有因為戰爭而生活困難,相反,很多地區百姓生活反而更好了。
於是李虞的戰爭發財理論,又派上了用場。
打仗是什麼行為?就是搶劫的行為。說白了,就是搶錢,搶地,搶礦藏,搶女人!除了打敗仗,否則怎麼能虧欠?
新華四年二月初二,正是黛玉十八歲的生辰。皇后秦可卿,趙瑾瑜,貴妃王熙鳳,任如意,趙盼兒,賈迎春,史湘雲。好友:薛寶釵,賈探春,李清照,等人聚在一起,為其慶生。
李虞讓人做了一個大的雞蛋糕,當做生辰禮,可惜沒有奶油。
秦可卿拉過李虞,問道:“夫君!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李虞一臉問號:“什麼問題?”
秦可卿白了他一眼,說道:“你怎的沒發現?黛玉妹妹,湘雲妹妹,探春妹妹,她們幾人年紀相仿,都是十七八的大姑娘了,可是模樣一點沒長大!”
李虞眼睛瞪大,他和黛玉朝夕相處,竟然完全沒有注意。再仔細看看,果然是,明明已經十八歲了,可是還是十二歲的樣子。等等,不對,不止黛玉。
李虞說道:“你有沒有發現,你們所有人都沒有變化!準確來說,進過崑崙鏡的人,好像都沒有變化”
可卿想想,搖搖頭說道:“不對,不是所有人,歡兒就長大了。我們帶他走的時候,才一兩歲多,現在都八歲了,長的還挺高。”
李虞有點無語,嘴硬道:“可是我看你們幾人也沒有變化,說不定這就是長生不老了呢”
秦可卿又白了他一眼,說道:“我們又不老,怎麼看的出來?可是黛玉妹妹她們三人,太過明顯了,得趕緊想辦法”
李虞緊皺眉頭,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可卿沒好氣地捶了他一下,說道:“我哪知道!不過,我有個猜測”
李虞趕緊催問:“說說,說說看!”
可卿道:“我們這些人,都是跟你圓房,或生了孩子的。就她們三個,因為小所以…”
李虞打斷道:“那歡兒怎麼解釋?”
可卿說道:“你傻呀!寶鏡認你為主,歡兒是你的血脈,流著你的血…”
李虞恍然大悟,沒錯,只能這樣解釋了!可問題又來了,怎麼解決黛玉的問題呢?
“血,血脈,要不喂她們喝點我的血?”
秦可卿一陣無語:“你直接和黛玉圓房不就可以了嗎”
李虞瞪了她一眼:“你看她那樣子,跟個孩子似的,讓我怎麼下的去嘴?”
秦可卿捂嘴偷笑:“還有爺,下不去嘴的時候?那沒辦法了,只能喂點血試試了”
李虞也不磨嘰,把三女叫到身邊,把情況一說,三女這才發現自己的情況。
“你們也別太擔心,我剛才跟可卿商量了一下,歡兒能正常長大,可能是我的血脈的原因。現在咱們做個實驗,我放一點血你們每人喝一點,看看效果。”
讓人取來三個酒杯,李虞割破手指,每一杯擠滿一半。
“喝吧,可能有點腥,捏緊鼻子,一下就好了”
三女強忍著不適,嚥了下去,果然,肉眼可見的長高了不少。
看著小了許多的衣服,三女趕緊去換裝,李虞仔細觀察了一下,黛玉像是長大了兩到三歲,已經有十五六歲的樣子了。
“怎麼樣,好看吧!要不今晚就辦了?”
李虞嚇了一跳,回頭看到是王熙鳳,她不知什麼時候湊了過來。
“你在說什麼呀?”
“裝的還真像,等了這麼些年,好容易成年了,你能忍得住嗎?”
李虞色眯眯一笑:“你知道個啥,好飯不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