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三路大軍都傳來捷報,但是情況並不樂觀。摩尼教有些越搞越大的趨勢,整個江南都被陷落了。

李虞知道,這是百姓積怨已久,他也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無情殺戮一批,直待戰後再來安撫。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五月,東京城開始熱鬧,攝政王舉辦的第一屆恩科,正在如火如荼的報名中。

相比於東京的火熱,江南的戰事更加讓人揪心。吳玠的戰事並不順利,他打的最猛,受到的阻擊也最多。當然,斬獲的人頭也最多:王仁,崔彧,徐白,張道源,張韜,米泉,張儉,元興,姚義,溫克讓,黃愛,晁中,湯逢士等等。有名有姓的,他一個人就幹掉了二十多人。

杜壆的水師收穫更大,生擒了方臘之妹:方百花!方臘之女:方金枝!方臘之子方天定。

斬殺有名有姓的十幾人:方臘之叔方垕,範疇,沈剛,張威,徐方,劉永,沈濤,桓逸等等。

得知被偷家的方臘,當即吐血,差點兒就嘎了!這一波杜壆和盧俊義乾的不錯,李虞都要給他們點個贊。要是他倆不把方家兩個女子送來,乾的就更漂亮了。

陳希真採取的是逐步推進,戰況並不激烈,收穫也不多。但是他所過之處,民生恢復的挺好,幾乎不需要再派人去安撫。李虞不得不說:你是個人才!

最後是張叔夜,他的職務最高,可手上的兵最少。除了劉琦一萬的欽差衛隊,其他四萬都是地方武裝,臨時徵調的。

就這樣,張叔夜硬是一步沒退,把敵軍主力都吸引再壽春附近。讓三路平叛大軍,完成順利偷雞。

攝政王發抵報,表揚平叛三軍將士,重點提到張叔夜,劉琦,吳玠,杜壆,陳希真的功績。

張叔夜直接入閣拜相,任尚書右僕射,兼領兵部侍郎。

劉琦,吳玠正式加將軍銜。

杜壆正式任命水師提督,正二品武官。

陳希真則以三品武官,兼職四品御史大夫,這是第一個文武兼職的官員。

攝政王的軍報,如同興奮劑,迅速激勵一眾平叛將領。有的想再進一步,有的想出人頭地,一步登天。如今攝政王,是真的按軍功升職,跟原來給點錢就打發了,完全不一樣。

平叛軍士氣高漲,勝利已經可以預估了,最多還有一個月,方臘必亡!

這其實也是方臘提前起誓的原因,原水滸中,方臘是四年後才起誓,並且還有田虎,王慶等人南北呼應,所以才難以平定。如今方臘獨木難支,李虞又是傾全國敵一隅,故而能挺兩個月,已經是不錯了。

五月中旬,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員,已經基本統計了,超過七千人。也算不錯了,這將是大宋最後一次科舉。日後只有大考,人才內部消化,不需要對外錄取。

關於考題,李虞讓黛玉出一百道文學題。讓种師中出一百道軍事題。寶釵出一百道數學題。李綱出一百道時政題。張叔夜出一百道地理題。李虞自己再出一百道歷史題,還有五十道簡單的生物,物理,化學題。

李虞和黛玉,寶釵,探春等幾女最後進行篩選。

按黛玉和探春的想法,就是各選十題,合成一卷,擇優錄取。

寶釵沒有發言,只是看著李虞,她知道李虞每逢大事,必有主見,因此不發言。

李虞最後決定,每個學子自己抽籤決定考題。這樣每個人都不一樣,也就不存在舞弊的行為。

其中:

文學五題,每題十分,共五十分

軍事五題,每題十分,共五十分

數學十題,每題十分,共一百分

時政十題,每題十分,共一百分

地理十題,每題十分,共一百分

歷史十題,每題十分,共一百分

生,理,化五題,每題十分,共五十分

總分五百五十分,能考三百分的都是人才,四百以上的都是大才。能考五百分的,估計沒有。李虞也沒做那個夢,就怕多數交了白卷。

六月一號,重新翻修的貢院,不再是每人一個小隔間,而是後世的卡座,四人一桌。所有監考和巡差,都是李虞從紅樓世界帶來的人。

但凡開口說話的,交頭接耳的,統統取消資格。考試每天兩個時辰,七天考完,每場考完就可以離場,不用在裡面過夜,吃喝拉撒等。

考生以最好的狀態接受考上,不用過生死關,更不用被抬出來。

六月七日考完封卷,六月十八號放榜。

一半的題目是有標答的,比如數學,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等。文學的答案就不一樣了,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還有歷史,各人有個人的看法,這就取決於考官的標準。

當然,李虞也給了一個標準,比如秦始皇是暴君還是明君?隋煬帝楊廣是明君還是昏君?談談看法,功過。

還有很多軍事題目,也沒有標答,只是談看法,意見。

面對這些題目,李虞只給了幾個意見。比如重點涉及幾個意思,提到了滿分,沒提到,意思表達了給一半,完全不挨邊的零分。

封卷之後是閱卷,李綱是主考,可他任務繁重,於是推薦兩個人叫林攄,趙密。此二人正直,不徇私,可重用。李虞讓其擔任副考官,帶人加緊閱卷。

六月十八日,放榜日。前三甲最是讓人矚目,第一名東京李迒480分,第二名穎川曹勳460分,第三名東京賈環420分。

李虞一看賈環,哪還不知道這是探春。

於是在皇宮設宴,先為探春慶祝,再問問她的志向。

探春在黛玉,迎春,湘雲等幾女的注視下,說出了自己的心願:“李虞哥哥,我想嫁給你,我想做個有用的的人,諸天萬界我都想和你一起去看看,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李虞很感動,這還是第一次有女孩向他表白,這肯定是真愛!必須是!他一把抱住探春,說道:“好姑娘,等你長髮及腰,我就娶你!”

探春小臉通紅,點點頭,然後伸出小手指:“拉勾”

李虞和眾女都笑了,“好!”

六月二十一日,殿試當天。又一個女人,走進李虞的視線,而且還很眼熟。黛玉小聲提醒:“是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李清照?她來幹什麼?”

乾坤殿,文武大臣齊聚。三甲一下出了兩個女子,李虞臉都黑了,這下玩大了。李清照這娘們,一點害怕的樣子都沒有,還站在大殿裡頭,四下打量。

怎麼辦?一個探春,還可以是美談,可狀元讓個女人拿走了,這不鬧笑話嗎?李虞頭都大了,眼珠一轉,問道:“李迒是誰?人在哪裡?”

“回王上,李迒是我弟弟,他才九歲。”

“那他因何能報名?”

“正是小女子代報,代考的”

“混賬!你可知代考舞弊,乃是重罪?”

李清照腦子也不笨,立馬找到漏洞:“說錯了,小女子說錯了。是我參考,名字寫錯了,思念弟弟,便寫錯了!”

李虞見她知情識趣,也就沒有拿捏不放的意思。

“既然名字寫錯了,那也要扣分,就扣三十分,做個榜眼算了。”

滿朝文武表情好看了點,但是依舊很怪異,這前三甲,兩個女人,怎麼安排?

狀元曹勳,授九品銜,實職七品縣令。榜眼李清照,授九品銜,實職八品縣丞。探花賈探春,授九品銜,實職八品縣主薄。

新官試用期六個月,轉正後待遇提一級,一年後述職報告無問題,可以再提一次。

也就是說,狀元的試用期工資是九品待遇,轉正是八品,一年後是七品。再往後,就要靠職位補貼和升職加薪。

榜眼就差了一點,最高就八品,加職務補貼,接近七品待遇。探花和榜眼差不多,工資差距不大。這就是第一和後面無數的差距。

攝政王大大提高了官員待遇,尤其是七品下的待遇。但是又不是高不可攀,這是為了提高人們的上進心,激勵下面的人,努力奮鬥。

所有的職務,崗位職責,崗位待遇都公開透明,讓所以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是幹什麼的。

這些改革,目前只在東京實施,還沒有時間推行全國。交通,傳訊還是太落後了,所有的資訊,除了信件就是吼!

大宋帝國最後一屆科舉,兩個女性官員都被記錄到了史冊,這可比她們得受官位還高興。李清照直接就搬出府獨居,搞得趙明誠差點休妻。要不是李虞和黛玉多方苦勸,兩人估計就離婚了。

李虞說:“易安先生剛剛得受官職,興頭正盛,你讓她折騰,等她累了,煩了,就老實了。何苦如此惡言相向,畢竟你們夫妻多年,感情深厚…”

趙明誠聽進去了,跑去跟李清照約法三章,什麼休假必須回家,三年任期結束,要是沒有作為,就辭職回家。還有,工作時,要跟異性保持距離,平時要帶丫鬟婆子在身邊等等。

李清照感激趙明誠的寬容,答應了所有的條件,並且對他更加溫柔。

探春?那就更不存在問題了,不說她在跟黛玉學武,就是李虞給她配的女衛,就有不下十人。而且她的工作地點也不遠,就在東京城,可比李清照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