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過後,在四大美人的幫助下,侯爺又成了風流瀟灑的公子哥。

今天要進宮送禮,必須穿戴整齊。

賈芸親自駕車,李虞今天坐車。有美女,誰他娘去騎馬!他們先去接元春,然後去接秦可卿。

原定的三輛馬車,五輛貨車,結果後面兩輛,都留給了丫鬟。陪同出行的賈璉和秦鍾都淪為了車伕!

不要臉的侯爺,一手摟住一個,兩女紅透了臉,硬是不敢吭一聲。

李虞還不停的,把要送的禮物,一一跟她們講清楚。什麼毛衣,圍巾,披風。還有皮衣,皮靴,皮包,手套,皮大衣等等。這就是為他的商品,做推銷和廣告。

許有田帶著親兵們,牽著四十匹駿馬,一千頭羊,直奔皇宮。兩路人,在宮門口碰頭。

老許看著身後,二十個做衛生的雜役,還有糞車,不得不佩服侯爺的心細。這些牲口一路拉過來,要是不做清理,好事也變壞事了。

只是這送禮的方式,有點太,那什麼了。一點都不貴族,世家就沒有這樣的。他也試著勸說過,但是侯爺的回答,他現在也沒搞懂。簡單,粗暴,體現的就是一個字:俗!這是什麼意思?自嘲嗎?他理解不了。

進宮很容易,咱宮裡有人。李順兒跑的飛快,通報戴荃,轉呈皇帝,兩個時辰或一天的流程,一炷香搞定。

雍帝看著這位年輕的臣子,又好氣又好笑。就這麼明晃晃的,趕著牲口來皇宮送禮,古往今來怕是第一個!

你說他不懂事,人家一來,就知道給主子送禮。送點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心意,何況這禮也不算輕了。

可是你不能學別人嗎?送個帖子,朕派人去接受就行,幹嘛搞得…這麼特別!他真的是無語了,伸手不打笑臉人,總不能把送禮的打一頓吧。

“行了,你的心意到了,朕…算了,回去好好辦差。五城兵馬司,荒廢已久,要想整頓也不容易。有什麼麻煩就來找朕。戴荃,給冠軍侯一面金牌,以後進宮,就無需通報了。”

“謝陛下恩典”

“戴荃,派人去後宮,跟皇后說一聲,今日午膳,留冠軍侯夫婦一起進膳”

“是”

“謝陛下恩典”

“你自去龍首宮吧,牲口朕讓人接收,就不要到處趕了。味道太大,太上皇不喜。”

“是,臣告退”

李虞退出御書房,跟李順兒一路往龍首宮而去。

皇后的坤寧宮裡,秦可卿和元春,並排而坐,對面坐的是皇后。

元春還好,畢竟在宮裡待了五年,皇后也見過很多次。秦可卿就不好了,她太緊張,生怕哪裡不好,惹皇后不喜。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學著元春,一言一行,都努力和元春保持一致。

皇后心裡好笑,也對這個心思單純的侄女,頗感興趣。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你平時在家幹什麼?你喜歡什麼顏色?女紅怎麼樣?等等…

直到戴荃派人來傳話,中午留她們一起進餐,皇后才開始重視起來。

認真聽,認真看看她們送來的禮物。皇帝禮遇冠軍侯,她就要同等規格,對待他的夫人,這是定例!

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皮衣,白皮靴等物品,打破了皇后,對皮質品的固有印象。元春和秦可卿要不是提前見過,也會為之吸引。

以往的皮質品,不是粗糙,就是有異味,而且顏色,也不會有這好看。

皇后拿著一條紫色狐狸圍脖,愛不釋手。還有毛線織的衣服,披肩,都讓她很滿意。

元春本來想,去甄太妃宮裡去行個禮,畢竟在那裡待了五年,多少受其庇護。李虞不同意,他是皇帝的人,不應該和其他人來往過密,這會讓皇帝誤解。

秦可卿和元春是他的人,同樣不能私下和別人接觸。進宮只見皇后就行了,其他人,不見最好。

元春沒辦法,嫁女從夫,她還沒嫁,但是聖旨以下。這輩子,她不可能再嫁他人了。

龍首宮

太上皇這次接見了冠軍侯,陪同的還有太后。

“你今天,幹什麼來的?”

“回太上皇,臣在漠南搞了點土特產,這不進京了嗎。想著給您送點來嚐嚐鮮,純屬一點心意,別無他想。”

“嗯!還算你小子,有點孝心。婚期定了嗎?”

“還沒呢,剛到京,事兒有點多。沒來的急看日子。”

“嗯,婚事要趕緊。你們父子都是忠臣,血脈傳承不可耽誤。讓欽天監給看個黃道吉日,再讓禮部去看看,把不需要環節都免了,熱鬧就行,糜費太多不好。”

“是,謝太上皇恩典”

“嗯,聽說,你把媳婦也帶進宮了?”

“呃,是,即是送禮,後宮也不好不表示一下嗎!”

“哈哈哈,你小子,倒是什麼都敢說。中午一起用膳”

“呃…皇上那裡也…”

“哦,那就一起吧,老夏,去傳旨,請皇帝和皇后,中午過來用膳。把李小子家的兩個小媳婦,一起帶過來。”

“謝太上皇,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一直沒說話,開始一直打量李虞,看來還算滿意。如今聽聞,中午一起用膳,這才有個笑臉。

太后只有前太子一個兒子,也就是老義忠親王。如今太子亡故,僅存的血脈,只有小義忠親王。不對,還有一個:秦可卿!

看來太后是故意在這裡等他的,一來給秦可卿把關,二來看看這個孫女。

這麼說來,皇帝賜婚他和秦可卿,也有拉攏太后的意思。

“李小子,會下棋嗎?”

“下棋?呃,臣只會下象棋”

“象棋?那是什麼棋?”

嗯?難道這個世界,沒有象棋?

“象棋就是…”

李虞把象棋的棋子,走法,棋盤大致講了一遍。太上皇興致頗高,夏守中很快帶來一個工匠,現場就做出一副,不愧是御用匠師,厲害。

車,馬,炮,雙方擺開陣仗,李虞一邊下棋,一邊重複走法。第一局,毫無疑問,太上皇輸了。

第二局,就殺了個半斤八兩,李虞險勝。第三局,李虞就陷入了苦戰。不愧是玩了一輩子鬼心眼兒的人,這智商,不是一點點高啊。

當雍帝和皇后,還有元春,秦可卿走進大殿的時候,就看到李虞在抓耳撓腮的,和太上皇對弈。太上皇明顯遊刃有餘,愜意的品茶,李虞額頭已經見汗了。

幾人正要行禮,被夏守中示意不用了。雍帝見了,下的不是圍棋,也來了興趣,走到一旁觀看起來。

太后則拉著秦可卿,直接去了偏殿。皇后和元春也只好跟了過去。

第三局,以李虞投子認輸結束。李虞不想下了,他本就不善下棋。可太上皇剛起了興致,能由著你?

第四局,李虞見雍帝看的起勁,就又開始了新手指導。可悲催的是,他這個棋博士下不過自己學生。

第五局,雍帝嫌棄他沒用,自己又手癢,直接將他扒拉到一邊。

雙聖第一次對弈!這對父子,幾十年第一次下棋,居然是因為眼前這個少年人。夏守中看著,還在擦汗的李虞,玩味的笑了笑。

這第五局,居然神奇的殺了個和棋。太上皇也驚訝的看著皇帝,估計是低估了他這個兒子。

雍帝心裡很爽,怎麼樣?叫你瞧不起我,我不能把你怎樣,棋盤上我可不讓你。

“陛下,該用膳了”

“好,傳膳吧”

皇家用的是分餐制,每人一個桌。每人一個份菜品,端來的菜,平分給每個人。

味道?真難吃,除了鹽味,沒有其他味道。醬油,醋,辣椒,糖都沒有!

李虞強忍著反胃的衝動,堅持吃完了。還違心的,說了幾句美味的話。不過他那表情,估計誰也沒騙過。

臨走的時候,太后要求他們要常進宮走動。秦可卿不敢點頭,只能看向李虞。李虞一時沒反應過來,太后的臉,眼見的黑了下來。

皇帝咳嗽了一聲,李虞連忙答應,只要您老人家不嫌煩,隔個三五天就來。

太后這才滿意的笑了。又賞賜了兩個小媳婦一些首飾,而且秦可卿的明顯多一些。手上戴的那一對鐲子,尤其耀眼。

皇帝還想下盤棋,太上皇卻沒了興致。只和李虞閒聊幾句。

“你還有幾百匹馬,打算怎麼處理?私儲戰略物資,那可是重罪。”

“臣想建個跑馬場,這兩天正準備看地方。”

“跑馬場?”這是皇帝問的。

“對,我大楚,會騎馬的人不多,這可不行。打起仗來吃虧啊!可是普通家庭又養不起馬,怎麼辦呢?臣就想著,建個跑馬場,收個門票,隨便騎。還可以組織個馬球賽,騎馬,賭馬比賽什麼的。我大楚年輕人,要是都能騎馬,那就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而能勝!那才是臣心裡想要的結果。”

這話一出,不光是太上皇,就是皇帝,皇后,太后,乃至夏守中都為之側目。好一個人胸懷天下的年輕人!

雍帝心中一片火熱,對李虞的印象好了不少。貪花好色也不是不能接受了,就衝這一點愛國之心,那點瑕疵不算什麼。

“呃,是臣輕狂了。對朝廷律法不瞭解,若有不當之處,臣願意接受處罰。”

“倒也不是什麼大事,既能說清用途,便不算私用。朕給你下道聖旨,過了明路也就沒事了。馬場選好了嗎?”皇帝輕描淡寫的接過。

“城南門外,有片空地,只是還有些民居和菜地,回頭臣讓人去商談。多花點錢,應無大問題。”

“建好了,記得叫朕去玩玩啊”

太上皇玩味的說著最嚇人的的話。

“那是臣的榮幸,建好之日,臣親自來請。”

“嗯,朕有些乏了,你們回吧”

“臣告退”

皇帝和皇后直接回了,只留下李順兒帶著李虞三人出宮。

不同於來時的兩手空空,回去時,兩女各抱兩個小箱子,滿滿的珠寶首飾。還是太后,皇后賞賜的,鳳釵什麼的都可以明著戴,沒有違制。

來到宮門口,馬車都等在這裡。兩女很自覺的,上了第一輛車。

李虞一人吧唧了一口,惹得二女又紅了臉。左右手各摟著一個,這個親一下,那個又親一下。

“還早,要不今天先去我那裡轉轉,看看你們以後的家。有什麼不如意的地方,好早些改一下。”

兩女彼此互望一眼,然後點頭同意。

於是,成功忽悠二女到冠軍侯府一遊。

女主人駕到!冠軍侯府中門大開,門口持戟衛士站的筆直。

進了大門,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很是莊嚴肅穆。

有別於前院的莊嚴和厚重,後院就顯得非常別緻,典雅。

先去見過老夫人,他娘正在和五個美妾玩麻將,這是李虞專門為她發明的。老母親賞了兩女,一人一個鐲子,就打發她們自己去玩去了。

領著二女繼續逛園子,主院叫海棠院,位於中院正後方,是女主人的標配。來到這裡,兩女都不說話了。

“這裡可卿的院子,你自己做主,有哪裡不順心的,你可以寫下來,我讓人改。你先自己看看,青鳥,伺候好夫人。”

“是”

“元兒,我帶你去看看,給你準備的地方”

海棠院側後方,有個院子,取名:梧桐苑。院子不大,但是這裡有座高樓,樓高五層,是侯府最高的建築。李虞取名:攬月樓。

元春只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裡!站在樓頂,整個侯府景緻一覽無餘。甚至可以看到,榮國府的部分景色。

李虞支開丫鬟,摟著元春,來了個深情一吻。

李虞的風花雪月沒人感興趣,但是冠軍侯一家,被二聖相邀共進午膳。未過門的妻子還得了,太后和皇后的雙重賞賜,聖眷之隆,令人羨慕嫉妒恨。

所有在京勳貴,又要重新定位,這位侯爺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