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結局!
三國:朕能雙穿到仙武大秦 餘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轟隆隆——”
天空上。
山河社稷圖中,千軍萬馬殺出。
旌旗獵獵,遮天蔽日,戰鼓擂動,如雷霆震響於天地之間。
秦始皇玄衣纁裳,頭戴冕旒,眼神如鷹隼般銳利,傲立於戰車之上,一馬當先。
在秦始皇的周圍,是公子扶蘇,以及被胡亥誅殺殘害的眾多子嗣。
在他們後方,是蒙恬、王翦、王賁等或戰死、或老死、或被害死的秦國名將。
更後方,十萬大秦銳士,如鋼鐵長城,黑甲如墨,戈矛如林。
他們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眼神中燃燒著無畏的戰火、忠誠的光芒,望著秦始皇的目光,敬仰崇拜到再無他物!
一如往昔,眼神中秦始皇就是唯一!
這一幕,令全天下震動!
那些反秦聯盟、那些對秦國有些畏懼、疏離的百姓們,他們回想起了當初——
被大秦銳士支配的恐懼!
被大秦兵馬橫掃六國的威壓!
更被秦始皇氣吞山河的霸氣震懾!
那些忠於秦國、或秦國的盟友們,見此一幕,為之激動振奮!
正在鉅鹿奮戰的王離,抬首望著秦始皇、望著護駕的祖父王翦和父親王賁,淚流滿面。
三川郡正在負隅頑抗的李由,望著秦始皇更是潸然淚下。雖然他父親篡改遺詔,但他對秦始皇是敬畏不減的。
整個天下忠於秦國之人,都為之振奮激動了!
回來了!
他們的王回來了!
秦始皇率大秦銳士王者歸來!
雖然不知道這是秦始皇的殘魂?!還是秦始皇根本就沒死,透過山河社稷圖遮蔽天機、逃避生死輪迴?!
但不重要!
這是仙武世界,他們只知道秦始皇王者歸來了!
漢軍,等死吧!
劉辯,等死吧!
“殺殺殺!!!”
全天下,在那一刻爆發出響徹天地的吶喊聲,那是秦軍對漢軍展開反攻的號角!
秦始皇傲立於戰車之上,帝王鑾駕一馬當先,衝破了山河社稷圖的束縛。
他望著大秦天下,烽火四起,群雄逐鹿!
他餘光掃到咸陽城,城樓旌旗已經從“秦”變成了“漢”,改弦易轍,城頭易主!
這令秦始皇鷹隼般的雙眼越發銳利!
這一幕,秦始皇早有預料!
秦始皇修煉氣運之力,因為秦法嚴苛,萬民沸反,遭受氣運反噬,壽命不過半百。
秦始皇猜到自己駕崩後,大秦會遭受六國餘孽反撲,公子扶蘇太過軟弱,恐怕會被腐儒忽悠誤國。
壽元將至,秦始皇寄託於長生不死藥。
可結果,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直到荊軻刺秦失敗,秦始皇得到山河社稷圖後,他看到了不一樣的希望!
燕太子丹從山河社稷圖中,領悟到掩蓋殺機、藏匿甲士的秘術。
但秦始皇,從山河社稷圖中,領悟到了遮蔽天機、收斂魂魄、躲避生死輪迴的辦法。
秦始皇由此佈局,透過四塊【軒轅劍】,將秦國國運與山河社稷圖形成勾連。
軒轅劍正用扶龍、反用屠龍!
這是一把雙刃劍,正用可以扶持國家社稷。反用可以斬斷一國國運!
秦始皇將之正用!
試圖佈局躲過“壽元將至、魂歸天外”的哪個時間節點!
據傳人死後,會有生死輪迴接引,但若是可以遮蔽天機,未免不能移花接木、改天換日!
為了避免意外,秦始皇故意藉著東巡,離開佈局的京師地區,選擇在趙地沙丘附近迎接死亡!
因為隔壁就是長平之戰舊址,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的地方,哪裡的殺伐之氣、戰死將士的怨氣等等,可以起到遮蔽天機的效果。
只要躲過那個時間點,生死輪迴出現後消失,不過一兩年時間,秦始皇就能王者歸來!
屆時,秦始皇就將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完全是生死輪迴劃定“已死”的存在!
這將是另類的長生!
哪怕扶蘇在軟弱,不可能這麼短時間就導致秦國覆滅!其母楚人,反秦勢力最強大的楚地,也必將因扶蘇執政而安息!
為了避免屍身出現意外,秦始皇還在皇陵中,部下週天星斗大陣和江山社稷大陣,勾連山河社稷圖,試圖達到萬無一失!
只是!
秦始皇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趙高和李斯這兩位他最信任的屬下,聯手篡改遺詔,發動了沙丘之變。
即位的胡亥喪心病狂,將兄弟姐妹盡皆誅殺!
更加沒想到,公子扶蘇會那麼軟弱,一紙詔令讓他自盡就自盡。
邊關有著蒙恬這位猛將,三十萬長城軍團這些強兵,只要一聲令下,殺回咸陽,扶蘇完全可以加冕為王!
身為嫡長子,連這種魄力都沒有!
結果,讓秦始皇很失望!
果然,最後一切都要靠自己!
秦始皇透過山河社稷圖,佈置的“遮蔽天機、掩蓋生死輪迴”的陣法,由此來收斂子嗣殘魂、將領們的殘魂,他王者歸來,也需要強兵猛將!
這些年戰死的、老死的、冤死的大秦銳士,全部收斂其中,他們在山河社稷圖中,隨著秦始皇南征北戰,征服了圖中的世界。
秦始皇一直在等!
等那些叛逆造反!
他駕崩後,六國餘孽肯定會反撲,扶蘇難以鎮壓。他甚至傳出“得軒轅劍者得天下”,那些叛逆肯定會趨之若鶩。
秦始皇等的就是他們造反!
只要這些叛逆尋找【軒轅劍斷刃】,就將觸發他遺留下來的陣法,勾連秦國國運,陰陽顛倒,將山河社稷圖遮蔽天機、掩蓋生死輪迴的束縛解除。
只是!
秦始皇沒想到,他死後不過一兩年,發生那麼多事情,胡亥繼位後,胡作非為,橫徵暴斂,萬民沸反,以至於秦國國運衰退!
當初“天降隕石”上刻“亡秦必胡”,原來不是胡人蠻夷,而是胡亥!
或者說,既是胡人也是胡亥,因為其母是胡人血脈!
天命早已註定!
秦國國運衰退,也意味著萬民沸反,烽煙四起。
劉辯在大澤鄉起義,在蘄縣挖掘出【軒轅劍斷刃】,沒有觸發秦國國運,項氏一族在淮南得到【軒轅劍斷刃】,同樣也是如此。
這完全意味著……
這些地方,秦國的民心氣運,已經衰退到微乎其微,難以凝結成為國運了。
不過幸好,在陳縣的時候,終於觸發了!
秦始皇在山河社稷圖中,感受到了大秦天下的哀鳴,不曾想他離開不過兩年,天下已經到了這種生死存亡的時刻,大秦也走到了亡國的處境!
沒關係!
大陣已經觸發啟動,他將王者歸來!
只要秦始皇回來,哪怕一切重啟,都沒關係!
只是!
劉辯率漢軍兵臨咸陽…大秦傳國玉璽和大漢傳國玉璽之戰…漢軍攻破咸陽城…
這一幕幕的畫面,都在刺激著秦始皇!
大秦,不如大漢?!
這令秦始皇有些憤怒!
但也藉著漢軍攻破咸陽,秦二世禪讓退位,秦朝國運分散天下的契機,終於完全激發山河社稷圖。
王者歸來!
望著咸陽城城頭,改弦易轍,飄揚著“漢”的旌旗,秦始皇拔劍指天,聲如洪鐘: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
“而今刀兵再起,亂賊重來,大秦銳士,今日出徵,蕩平賊子,掃平四海,揚我大秦之威!”
話語未落,萬軍齊吼,聲浪衝天,彷彿要將蒼穹震碎!戰鼓再次擂響,節奏激昂,如催徵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地面上的秦軍,也在齊聲吶喊,呼應著天空中的大秦銳士。
整個仙秦世界,都在迴盪著秦軍的戰歌。
這令漢軍、以及漢軍盟友們,為之驚恐!
完了!!!
徹徹底底完了!!!
哪怕他們攻破咸陽城,生擒秦二世,逼迫他禪讓退位,建立了新王朝大漢。
甚至!
大漢傳國玉璽擊敗了大秦傳國玉璽,證明大漢的國運比大秦的國運更強、更得民心!
但是!
當秦始皇王者歸來後,一切都沒有意義!
因為那是秦始皇!
華夏大地上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功蓋三皇五帝的秦始皇!
整個天下,籠罩著灰敗的氣息!
就在秦軍即將展開反攻的時候!就在漢軍將士瑟瑟發抖的時候!就在所有人看不到未來的時候!
劉辯透過雙穿門歸來!
他望著天空中,千軍萬馬從山河社稷圖殺出,遮天蔽日、旌旗飄揚、擂鼓齊鳴、聲振寰宇!
就算是劉辯都不得不感嘆——
不愧是統一天下的大秦銳士,不愧是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
他麾下那些漢軍將士、墨家等反秦聯盟的盟友,看到秦始皇,發自內心的恐懼!
這就好像老鼠見到貓似得,是來自血脈之中、骨髓深處的恐懼!
一種本能!
這種情況下,哪裡有戰鬥力可言?!
甚至,已經未戰先怯了!
劉辯身為大乘期,神念感應天下。
他看到劉邦這位西漢開國皇帝、項羽這位西楚霸王,都在驚恐震動!
原本烽煙四起、群雄逐鹿的天下,一下子都安靜下來,都在驚恐於秦始皇的王者歸來!
這一刻,那些反秦勢力、那些起義軍將士們,已經放棄了反抗!
這種軍隊,面對聲勢浩大、氣勢驚人的大秦銳士,必敗無疑!
沒有一戰之力!
不過!
劉辯可是大漢之主!
兩國傳國玉璽之戰,就已經證明——大漢比大秦更強!
起義軍眾將士驚恐秦始皇和大秦銳士,那是因為秦軍橫掃六國,給他們打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不過,漢軍將士,卻沒有!
不是仙秦世界的漢軍,而是大漢世界的漢軍!
劉辯一揮手,【混元乾坤袋】中,頓時百萬大軍殺出。
來自大漢世界的千軍萬馬,出現在了仙秦世界。
呂布、趙雲、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許褚、張遼、張頜、徐晃等等猛將名帥,一個個氣血驚人、殺氣凌冽。
劉辯在大漢世界創造修煉規則後,又透過改變時間規則,讓這些強兵猛將實力突飛猛進。
再加上劉辯種種能力加持——
【御駕親征】:天子親自率兵征討,三軍將士整體實力得到50%提升。(每多1萬兵馬提升10%,上不封頂)
【風林火山陰雷】:
速度提升50%、戰陣配合提升50%、士氣和勇氣提升50%、防禦力提升50%、行軍、奇襲、埋伏、資訊保密等,隱蔽增加50%、戰鬥氣勢和戰鬥力提升50%……
這些強兵猛將,實力超乎想象!
呂布已經達到了武夫一途【七境半聖】之境,護體罡氣爆發,無雙戰神,如神似魔!
其餘諸將雖然不如呂布,但【六境大宗師】、【五境宗師】,都是在仙秦世界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存在,密密麻麻,多不勝數!
哪怕就是章邯,都不過只有【五境宗師】之境。
而劉辯麾下的漢軍將士,卻一大堆的【五境】、【六境】!
這些猛將名帥的背後,那些大漢強兵,也是一個個氣血驚人,洶湧澎湃!
他們中沒有一個弱者!
最差的都有【二境武徒】,多得是【三境武士】、【四境武師】。
最重要的是,百萬大軍!
誇張嗎?!
不!!!
因為劉辯的背後,站著一個大漢帝國!
一個漢隨秦制,有著四百多年曆史的大漢帝國!
一個已經開啟靈氣復甦、橫掃世界的大漢帝國!
而天空之上。
秦始皇麾下的王賁、蒙恬,也不過只有【六境大宗師】之境。
大秦銳士,十萬大軍!
根本無法與漢軍相提並論,雙方差著一個數量級!
因為——
這畢竟是透過山河社稷圖匯聚的殘魂,而不是真正的大秦帝國的精銳!
如今王離率二十多萬長城軍團交戰鉅鹿,三川郡守李由率兵負隅頑抗,整個大秦天下,還有很多很多軍政官吏將士,正在對抗反秦勢力。
烽火四起,群雄逐鹿!
秦軍是處於分散狀態,而漢軍……劉辯將大漢帝國搬過來了!
兩相對比,至少秦始皇麾下的兵馬,是根本無法與劉辯麾下的兵馬,相提並論了!
至於秦始皇召集天下秦軍?!
劉辯不會給他們機會的!
“殺!”
劉辯言簡意賅的直接下令!
百萬漢軍,頓時令行禁止,號令如山,向著天空中撲來的大秦銳士殺去。
“殺!!!!!!!!!!”
兩軍衝殺的吶喊聲,響徹雲霄!
哪怕漢軍數量數倍於自己,大秦銳士依舊不曾怯戰,一往無前。
就如同當初他們橫掃六國一般,勇往直前!
兩軍對峙之中,秦始皇和劉辯四目相對,眼神中似乎在進行無形的較量!
這是兩位皇帝的較量!
這也是兩國國君的較量!
這更是兩位帝王之道強者的較量!
整個天下,都在這一刻望向天空,望向正在交戰的漢軍和秦軍!
仙秦世界那些起義軍將士們、反秦勢力的盟友們,原本驚恐懼怕的神色,頓時為之改變!
他們不敢置信的望著天空,不明白劉辯從何召集如此強兵猛將!
百萬大軍!
這根本是不可能暗中秘密訓練的!
“天降聖君!”
凌霄道人等人聯想到劉辯的來歷,頓時驚為天人,那些難道就是天兵天將嗎?!
他們陛下,召集了天兵天將?!
這令他們驚恐、對秦軍未戰先怯、對秦始皇發自內心的恐懼,都因此而得到撫平!
“殺——”
恐懼消失,怯戰退卻後,仙秦世界的漢軍將士們,也緊隨其後,奮勇殺敵。
整個天下,那些起義軍將士們,也因此壓下恐懼,對秦軍展開了反攻。
那些秦國盟友、秦國死忠們,想要馳援秦始皇,但卻被天下各地的起義軍拖住。
王離的長城軍團,在鉅鹿之戰中,被項羽和劉邦拖住。
陳勝吳廣等將士,對三川郡展開猛攻,郡守李由負隅頑抗,難以脫身馳援。
這一刻,整個仙秦世界的反秦勢力,拖住了仙秦世界的秦軍勢力!
只剩下秦始皇率十萬大秦銳士,孤軍奮戰!
他們面對的,是劉辯統帥的百萬漢軍!
劉辯帶著大漢帝國的底蘊,與仙秦世界的底蘊,迎戰秦始皇統帥的十萬兵馬!
兩軍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鬼哭神嚎,驚天動地!
最後,漢軍大獲全勝!
秦始皇試圖利用大神通反擊!
他凝聚秦國國運,妄圖鎮壓天下,可惜如今秦國國運衰退,又因為劉辯的背後,站著大漢帝國。
一個漢隨秦制、有著四百多年底蘊的大漢帝國!
秦始皇力有未逮,眼看著就要被劉辯殺回山河社稷圖,封印起來的時候。
忽然之間。
驪山秦始皇皇陵中,忽然傳來了一陣陣霸氣的聲浪: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
“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秦始皇的龍軀,正手持軒轅劍劍柄,霸氣的宣誓著自己的抱負和決心。
棺槨順著水銀鑄造的江河,流淌在秦始皇陵之中,似乎一直在巡視著自己的江山社稷。
而今似乎受到召喚,屍身與龍魂即將合二為一!
這也令劉辯取出了【軒轅劍劍身】!
【軒轅劍劍柄】似乎受到了召喚,自動脫離秦始皇的龍軀,飛回到劉辯身旁,與【軒轅劍劍身】合二為一!
這令秦始皇頓時有些意外!
劉辯,竟然受到了【軒轅劍】認主?!而不是他這般利用封印控制?!
【軒轅劍】終於合體!
這把從黃帝傳承至今的聖道之劍,也是一把人皇劍。
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其內蘊藏無窮之力,隱藏著一道仙術——正用扶龍、反用屠龍!
如今軒轅劍集齊合體後,劉辯終於知道這個仙術是什麼了!
【人皇道典】
成千上萬的字型,瞬息之間組成一篇道德文章,蒼勁,古樸,文字玄奧,如同一條條蝌蚪在遊弋,呈現上古天書。
這是人道教化之篇章的銘文,蘊含了上古人道教化,億萬上古子民凝聚而成的大義,道德,秩序,仁愛。
這是從古至今的氣運凝結!
眾生之力!
劉辯頓時心有所悟,於冥冥之中揮出了一劍!
秦始皇頓時如臨大敵!
皇陵中的周天星斗大陣、江山社稷大陣,以及山河社稷圖和秦國國運,互相勾連,相輔相成!
形成了一座防禦陣,試圖抵擋【軒轅劍】的攻擊!
然而!
這一擊是無形之力,任何的陣法防禦都難以阻擋,直接劃過了這座防禦陣,擊中了秦始皇!
傳言中可以斬斷一國國運的軒轅劍,並沒有直接誅殺秦始皇。
只是讓秦始皇看到了從上古至今的人道教化,何為治國?!
大義,道德,秩序,仁愛……
只是讓秦始皇看到了劉辯背後的大漢帝國,看到了這個帝國漢隨秦制後的仁政。
“漢隨秦制……”
秦始皇幽幽嘆息一聲,回想著扶蘇的軟弱,胡亥的殘暴,眾多子嗣的難以為繼。
他終究沒有掙扎,選擇了放手!
就如他曾經的誓言——
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
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
既然大秦亡國勢不可擋,那將他的意志傳承下去,或許也是一種另類的長生!
秦始皇化為了星星光點,消散於天地之間!
天空中迴盪著秦始皇的龍吟,他沒死,不過是化為龍魂庇佑華夏!
這一幕,令天下動容!
連秦始皇都選擇了放棄,那些負隅頑抗的秦軍軍政官吏,繼續抵擋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他們一個個的繳械投降,臣服在秦始皇都認可的劉辯之手,也是雖敗猶榮!
兩軍交戰,打得天崩地裂,日月無光!
戰火摧殘之下,生靈塗炭,社稷丘墟,這一幕令劉辯為之動容!
劉辯手握【軒轅劍】,感受著【人皇道典】中的力量,施展了大神通!
殘破的山河恢復,戰死的將士復活,毀壞的土地恢復,殃及的百姓復原……
一切恢復原樣,甚至更勝往昔!
至此,天下歸一,天下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