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昭寧元年(189年)九月初一,董卓在崇德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詔書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廢黜少帝劉辯為弘農王。

“請陛下退位!”

太傅袁隗一臉悲痛哀慼的上前,似乎迫於董卓淫威,只能冒犯君上似得,準備解下劉辯的璽綬。

然而,回應袁隗的是,劉辯冷如寒冰的聲音:“朕不退位!”

正伸手取璽綬的袁隗一愣!

滿朝百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董卓不敢置信,他廢帝的理由,可是“皇帝闇弱,威儀不類人君,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

可誰知道,廢帝立威,滿朝百官無人敢反對,卻偏偏這個“少帝”出現意外,自行反對了?!

“陛下,董卓手握重兵,權傾朝野,逼迫太后下詔,臣等無能,為了陛下龍體著想,為了大漢江山著想,還請先行退位!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臣等會努力與賊子周旋,勢必匡扶漢室,還大漢朗朗乾坤!”

袁隗驚醒過來,情真意切的輕聲說道,似乎為劉辯著想似得。

劉辯只覺得諷刺!

這話說得好像是忠君愛國,以大局為重!妥妥一個漢室忠臣啊!

如果劉辯不是穿越者,知道袁氏的狼子野心,知道自己被廢后又被毒殺身亡,他都要感動的哭了!

這些世家文官,兩面三刀,利用軍閥打擊皇權,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真當劉辯看不出來?!

“朕,絕不退位!”

劉辯冷冷的回道。

董卓行廢立揹負罵名,你幕後黑手袁隗還想獨善其身?揹負逼宮的惡名遺臭萬年吧!

“譁——”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

“來人!”

董卓一臉陰沉,正想喚人過來幫劉辯退位,他現在控制京師兵馬大權,權傾朝野,豈能任由劉辯這小兒破壞他的大計?!

但一旁的李儒卻幽幽說道:“董公,稍安勿躁,我們先靜觀其變!”

“文優,這是為何?!”

“董公,我們廢帝是為了立威,為了打擊袁隗為首的世家力量,而今少帝雖然性情大變,但大局已定,不足為懼。我們可借刀殺人,利用少帝打擊袁隗的名譽!”

李儒不愧是毒士,陰惻惻的說道:

“我們廢帝立威,天下必定口誅筆伐。但如果加上袁氏逼宮呢?這可以幫我們分擔火力,甚至在袁氏遍佈天下的門生故吏粉飾太平下,我們不至於被天下針對!”

聞言,董卓瞭然,揮退了侍衛!

西涼軍坐山觀虎鬥,這反而讓袁隗下不來臺了。但他立刻推卸責任,啪嗒一聲,跪地哭嚎道:

“嗚嗚嗚,陛下,西涼軍虎視眈眈,太后已下詔書立陳留王為帝,臣等也無可奈何,嗚嗚嗚,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啊!”

太后錯了、董卓錯了,反正就他袁隗沒錯!

劉辯心中冷笑!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設計讓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兩敗俱死,而後奪下何進兵權,又殺光了宮中宦官。

皇權兩大勢力——外戚和宦官,全滅!

這才給了董卓趁虛而入!

袁紹控制西園軍兵馬大權,明明可以趁著董卓立足未穩誅殺,但袁紹在朝堂上裝了一個嗶,說了一句“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然後跑了!

這才讓董卓逐漸吞掉京師兵權,而後設計利誘呂布,誅殺丁原等外軍將領,自此控制京師兵馬大權!

你袁氏沒錯?!

這不就是你袁氏一手操辦嗎?!

對了,董卓可以入京,正是袁紹向何進提議的!董卓還是袁氏故吏啊!

最佳導演,非袁氏莫屬!

劉辯心中一肚子火氣!

剛穿越就要被廢帝毒殺,任誰都平靜不下來!

袁隗還在這裡惺惺作態,哭哭啼啼。劉辯越想越氣,騰的起身,直接一腳踹翻袁隗!

“哎呦。”

袁隗猝不及防下踉蹌倒地,四腳朝天!

滿朝百官皆震!

就連董卓等西涼軍都沒有想到,劉辯的反應會這麼激烈!

“太傅,你是在逼朕退位嗎?!”

“陛下,臣不敢!!!”

袁隗還想苦肉計博同情,聞言後立刻大驚失色,翻身跪地狡辯道。如果坐實逼宮,袁隗和袁家,都將名譽掃地,遺臭萬年!

“呵呵,不敢?!”

劉辯望著袁隗,又看向敢怒不敢言的滿朝百官,滿臉嘲諷道:

“你們這些臣子,平日裡左一句‘君父’,右一句‘忠君愛國’,怎麼董卓行廢立的時候,你們全都啞巴了?像條狗一樣跪地不敢反抗了?

“你們這些廢物!孬種!懦夫!廢帝的理由還說朕‘威儀不類人君’?妄議君上,此乃死罪!朕也輪得到你們指手畫腳嗎?!

“你們的‘三綱五常’學到哪裡去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父君父,朕是你們的爹!子廢父,臣廢君,禮樂崩壞,無君無父!

“你袁隗堂堂當朝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師,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如今助紂為孽,竟跑過來讓朕退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你有何顏面苟活於世?!”

全場死寂一片!

西涼軍鷹視狼顧也變成目瞪口呆了!

哽咽哭泣、敢怒不敢言的文武大臣也不哭了!

何太后難以置信的望著自己的兒子,一時不敢相信!

陳留王劉協瞠目結舌,呆愣當場!

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位少帝劉辯嗎?!

這還是那位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看到董卓等彪悍勇武的西涼軍,宛如老鼠見到貓似得,說不出話來的少帝劉辯嗎?!

太傅袁隗更是不敢置信,此時劉辯震怒的喝罵,竟散發出一股帝王威儀,令他感受到身心震懾!

“董公,不能讓少帝繼續下去了!”

李儒的聲音沉聲響起。

董卓正一臉得意看戲,看到袁隗和滿朝百官被劉辯喝罵,他心中別提多麼開心了,往日裡這些文武官員可是高傲的很,看不起他這位西涼外將。

“文優,不讓少帝繼續罵嗎?撕下這些偽君子的清高虛偽的面具!”

“董公,這反而會激起那些漢室忠臣的決心。您看百官中,已有不少文武忍無可忍,若是繼續放任,對我們反而不利!”

董卓循聲望去,滿朝百官,面紅耳赤,羞愧難當,已經有了熱血上湧的趨勢!

漢朝的“名聲”極其重要!尚氣節、崇廉恥,一個人可以死,但絕對不可能丟了名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這就是漢朝的氣節!

如今被劉辯當庭喝罵,揹負著助紂為虐逼宮的罵名,滿朝百官不可能無動於衷下去了。

“文優所言有理,來人,去幫少帝退位!”

“諾!”

董卓下令後,立刻有西涼軍侍衛上前,那殺氣騰騰、目無君上的姿態,只要劉辯稍有反抗,就將喋血朝堂,他審時度勢,心下一嘆,不得不暫避鋒芒!

劉辯被逼退位,陳留王劉協被扶立登基,袁隗將璽綬進奉給劉協,他坐上龍椅接受百官朝拜,眼神卻看著被押走離殿的劉辯的背影。

孤立無援,但卻如標槍般傲然挺立!

“皇兄!”

劉辯在侍衛刀槍脅迫下,面不改色,一步一步向殿外走去,滿朝百官正向新君劉協稱臣,上身趴得很低,似乎要將腦袋埋進地縫裡,如同鴕鳥似得。

滿朝百官自知羞愧難當,沒有臉看向廢帝劉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他們不能匡扶漢室,卻在逼宮助紂為虐,無地自容啊!

劉辯似乎看出這些百官的窘迫,離去前又捅了一刀,只聽他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道:

“漢統衰落,官宦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涼州之亂,董卓霸京,殘暴生靈。

“皆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滿朝文武,袞袞諸公,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一群斷脊之犬,有何作為?!

“你們世受漢祿,不知忠君愛國,匡扶漢室,卻在助紂為孽,逼朕退位,你們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你們不配為漢臣!”

言畢,劉辯離殿,聲音猶在殿中久久迴盪,振聾發聵!

俯首向新君劉協稱臣的滿朝百官,滿臉漲紅,無地自容,不少漢室忠臣,緊握雙拳,指甲都掐進肉縫裡面,恨不得直接撞死當場!

但他們知道,如今尋死無用,他們必須委曲求全、忍辱負重,設法匡扶漢室,這才可以報效國家社稷,才可以向劉辯說一句“臣無愧於君”!

劉辯離殿後,望著豔陽高照,卻只覺得徹骨冰寒!他剛才在殿內怒罵百官,哪怕可以激起漢室忠臣的熱血,可對他當前處境也於事無補。

董卓控制京師兵馬大權,袁氏在背後推波助瀾,皇權旁落,已經難以對抗這股勢力。

劉辯已經被廢,真有漢室忠臣反抗,董卓肯定最先拿劉辯人頭殺雞儆猴,避免別人打著為劉辯復辟歸位的旗幟討董。劉辯的怒罵,最多隻能出一口惡氣,噁心噁心董卓和袁隗。

“老天爺真是看得起我,這地獄式開局怎麼去對抗?!”

劉辯神色凝重,但就在此時,他精神一個恍惚,腦海之中忽然出現了一個神秘莫測的門戶,散發著大道的氣息,他略微感知,一股股資訊傳了出來。

這是一座可以往返兩界的雙穿門——一邊是當前的大漢世界,一邊是一個仙武世界!

他可以自由往返,沒有任何的限制。

兩界時間流速一致,不過一個是白天、一個是黑夜,晝夜顛倒。

這讓劉辯精神振奮!

仙武世界!

飛天遁地、劈山斷海的仙武世界!

在這裡他說不定可以找到破局的辦法!

“快走!”

西涼軍侍衛催促道。

劉辯收斂思緒,被押解到北宮章德殿。

“董公有令,任何人不得與弘農王接觸,違令者斬!!!”

“諾!!!”

這些西涼軍侍衛把守章德殿四周,不敢越雷池一步,這顯然是董卓害怕劉辯裡通外合,有漢室忠臣設計為他復辟歸位,而進行的軟禁。

但這正合劉辯之意!

又等了一段時間,發現連送餐都被止步殿外,完全沒有人接觸交流後,劉辯終於安心的使用雙穿門,前往仙武世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