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擂臺。
一處湖泊環境的地勢,湖面上舟船並行,蕩起一層層漣漪。
“哈哈,太好了,我們沒有被淘汰。”
待第一輪毒圈收縮之後,發現自己竟還留在擂臺,周瑜、呂蒙等東吳將領站在甲板上齊齊歡呼了起來。
“嘔....”
曹操、典韋、夏侯惇、張遼等魏國旱鴨子吐得稀里嘩啦,北方不善水戰,整天呆在船上,也是難為他們了。
“丞相,光圈既已出現,我們得棄船而行,往擂臺深處走了。”
蜀國的劉備、諸葛亮、關羽、趙雲等人影響不大,水性哪怕比不上週瑜等人,卻也比來自北方的曹操等人好得多。
仔細看了一眼湖邊的光圈,劉備開口對曹操說道。
“呸呸呸....呼....”
曹操用清水漱口一番,又深吸了口氣,強忍著頭暈腦脹的感覺,回道:
“傳令,將船開往光圈相反的方向,沿岸停靠,棄船登陸。”
...
一處丘陵地帶的地勢。
一萬名步兵精銳朝著光圈相反的方向急行軍,他們的旗幟掛著一個大大的‘嶽’字。
“爹,之前那號稱來自明朝之人所說的話,您到底是怎麼想的?”
所有人埋頭趕路,隊伍的氣氛有些壓抑,少年岳雲看著前方的父親,開口問道。
“軍營之中無親眷,請稱本將為嶽將軍!”
隊伍前方的岳飛聞言,臉上閃過一抹哀痛,沉聲回道。
“將軍,咱們乾脆反了吧,趙家皇帝既然不仁,就別怪咱們不義了。”
“兄弟們,你們說對不對?”
隊伍裡的楊再興、王貴、張憲等‘四猛八大錘’對視一眼,楊再興高呼一聲。
“不錯,嶽將軍南征北戰,趙家皇帝老兒坐享其成,未來竟然還要殺了將軍,這特麼的也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就是,若不是有咱們岳家軍抵擋金兵的入侵,這趙宋江山早就滅亡了,既然趙家皇帝無情無義,咱們就不跟他講什麼忠君仁義了。”
“乾脆咱們嶽將軍當皇帝,天下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一萬宋軍齊齊歡呼,看向前方岳飛的眼神充滿了崇拜和不甘。
卻是因為,他們之前曾經遇到一支來自未來‘大明’的軍隊,雙方相遇,本來打算廝殺一場,決一勝負。
但當對方得知宋軍一方竟然是岳飛率領的岳家軍之時,那名明軍將領好像看到了偶像一般,收兵罷戰。
不僅如此,對方還講述了從南宋朝、元朝到明朝時期發生的大概歷史,重點講述了岳飛之死。
【紹興十一年,金國在無力攻滅南宋的情況下,準備重新與宋議和,宋廷乘機開始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堅決主張抗金的岳飛、韓世忠二人;完顏宗弼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
【於是,七月十八日,即張憲從臨潁殺向開封之時,第一道班師詔送達,岳飛鑑於當時完勝的戰局,上書爭辯,大略為:“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隔了兩三日,大軍先鋒已進抵朱仙鎮,完顏宗弼已逃出開封之時,岳飛卻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詔旨措辭嚴峻,命大軍即刻班師回朝,岳飛本人去臨安朝見。】
【岳飛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憤惋泣下:“臣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非臣不稱職,權臣秦檜實誤陛下也。”然而在朝廷高壓鉗制之下,岳飛不得不下令班師,百姓聞訊攔阻在岳飛的馬前,哭訴說擔心受金兵報復:“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岳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吾不得擅留。”】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等透過秦檜上報奏狀,提出將岳飛處斬刑,張憲處絞刑,岳雲處徒刑;宋高宗趙構當日批覆:“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岳飛受‘拉脅(猛擊胸脅)’之刑(一說為飲鴆服毒),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岳雲和張憲被斬首。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字絕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他們進入擂臺的時間已是紹興九年,距離嶽將軍冤死的紹興十一年還有兩年的時間。
岳家軍計程車卒們聽到岳飛準確的死亡時間以及前因後果之後,全都義憤填膺,為嶽將軍打抱不平。
趙家皇帝軟弱無能,為了與金國議和,竟然聽從金國人的話,無罪冤殺嶽將軍,真是叔叔能忍、嬸嬸不能忍。
反正都是要死,不如反特孃的,大不了就是一死,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肅靜!”
岳飛怒吼一聲,眾人瞬間鴉雀無聲,安靜了下來。
由此可見,岳家軍治軍之嚴,令行禁止。
“若本將軍起兵造反,豈不是成了亂臣賊子?”
岳飛轉過頭來,看著一個個目露憤慨的副將和士卒們,沉聲說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本將軍自打從軍以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人生自古誰無死?本將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有光幕降臨,陛下勢必不會如此短視,自毀長城,定能銳意進取,收復河山,再造華夏。”
兩宋加起來三百來年,農民起義多達四百多次,平均一年一次有餘,但卻從未有人能造反成功。
為什麼宋朝能夠在如此頻繁的內部動亂中屹立不倒,這裡有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宋朝的經濟實力為鎮壓起義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國家都擁有雄厚的財政收入,這使得朝廷有足夠的資源來應對各種內部威脅。
其次,宋朝採取了靈活的招安政策,透過給與經濟利益和官職,朝廷成功地瓦解了許多起義軍的鬥志,這種策略不僅成本較低,還能有效地化解危機。
再次,宋朝文人的宣傳力量不容小覷,他們往往將起義軍描繪成為禍亂民的惡勢力,從而削弱了起義軍的群眾基礎。
而最後,面對外敵入侵時,民眾往往會更加團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規模起義的發生。
岳飛也曾考慮過是否要造反,他默默計算過,造反的成功率不足1%,可謂得不償失。
因此,他最後還是打消了造反的念頭。
他現在賭的就是,宋高宗趙構能回心轉意,一改以往軟弱的性子,清除求和派,力挺主戰派,收復河山。
“將軍!”
眾將齊齊怒吼,充滿了不甘。
“造反之說,休得再談!誰若再提,休怪本將不講情面,將他拿下,送往臨安治罪!”
岳飛大手一揮,毫不猶豫的說道。
...
一隊隊倖存的隊伍開始朝光圈內行軍,期間有彼此相遇者,都默契的沒有動手。
他們都知道,現在不是動手廝殺的時候,此時動手只會白白便宜了別人。
現在他們的目標就是生存下去,挺到最後一輪,進入最終的大決戰。
虛擬擂臺之中,各種地形隨機生成,可能看上去是一片平原,實則暗藏兇險,一不小心就全軍覆沒。
因此,這一次的比賽,不僅考驗將領的領兵能力,還考驗他們的耐心、觀察能力和運氣。
運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哪怕是一步一步度過了危機,可如果倒黴的沒有遇到補給點,那也白搭,還是得餓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幾乎每天都有倒黴蛋被淘汰。
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十五天,從進入擂臺到現在,已經是第二十天。
【最後一輪,開始收縮擂臺範圍!】
到了第二十一天的凌晨時分,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
緊接著,一道光束從天而降,落入擂臺之中,劃出一個比前兩次更小的圓圈,正好籠罩了以擂臺中心為起點的方圓296裡。
剎那間,身處於光圓之外的數十支隊伍第一時間冒出白光,全軍覆沒被淘汰。
擂臺上空的實時顯示,此刻也變成:【目前剩餘隊伍數量:72】
七十二支隊伍共有五十餘萬人,很多隊伍都在前面的二十天裡有所減員,無法保持滿員無損狀態。
這五十餘萬人落入一州府之地,彼此已能看到對方,隊伍裡高高懸掛著一道道旗幟,有漢、隋、唐、宋、明、清等各朝各代的名字,非常顯眼。
但眾人都非常剋制,沒有誰會率先動手,生怕引起其他人的圍攻。
“楊世民,看樣子你運氣不錯啊,孤還以為你死了呢。”
大唐太子李世民看著遠處的‘隋’字旗,高聲喊道。
“你都沒死,孤又怎麼會死?”
‘隋’字旗隊伍之中,少年楊世民策馬而出,冷聲回道。
“呵呵,孤倒是沒想到,年輕的孤竟如此口齒伶俐。”
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難道是你成了隋朝太子,人也跟著變了?”
【大決戰之中,不設規則,不限手段,十天之後,剩餘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將奪得本次十大傑出帝皇榜最後一名的名額。】
【最終大決戰開始!】
隨著熟悉的威嚴聲落下,最終大決戰終於開始了。
“殺!”
大唐太子李世民和大隋太子楊世民對視一眼,兩支隊伍合而為一,朝著周圍其他人殺去。
兩人心意相通,哪怕沒有明言,也在第一時間就結成同盟。
先聯手清除其餘隊伍,兩人再決一死戰。
“哈哈,諸界大混戰,殺殺殺殺殺!”
箭矢如飛蝗流星,槍炮聲轟隆隆炸響,方圓296裡大小的擂臺中央,瞬間就亂成了一鍋粥。
前一刻你打我、下一刻我打他,沒有真正的隊友,所有的隊伍都各自為戰,其他隊伍都是敵人。
無時無刻都有人身死,化為白光消失,無時無刻都有隊伍被淘汰,血流成河,人命如草芥。
幸好本次爭奪戰只是虛擬的演習,死去的人會在擂臺戰結束之後重新復活,而非真的死去。
“快看,是嶽將軍,他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為我大宋揚名諸界。”
“嶽將軍威武,岳家軍威武!”
南宋世界的百姓們紛紛歡呼。
“丞相帶著諸位將軍好生勇猛,殺得敵軍落花流水,大漢威武!”
三國世界的百姓也在為曹操等人助威。
“二郎,你可要小心啊!”
兩個世界的太子妃長孫無垢都在默默的為自家夫君擔憂不已。
“有我無敵,將士們,隨朕殺敵!”
明宣宗朱瞻基親自領兵,帶領京師三大營征戰。
“父皇,兒子用火銃親手殺了三個敵人,哈哈。”
明英宗朱祁鎮跟在一旁,興奮的滿臉通紅。
兩個世界的明軍合併,神機營的火槍和火炮砰砰響,殺得其他隊伍人揚馬翻。
只是一瞬間的功夫,他們就清除掉了幾支隊伍,令其他隊伍心驚膽寒。
“嘶,這就是後世的武器,此乃我等之強敵也!”
遠處,楊世民瞳孔猛然一縮,心中一凜,不敢有絲毫小覷。
“諸位,孤乃大唐太子李世民,孤建議我等先聯合起來,將那兩隊明軍清除出擂臺。”
李世民看了楊世民一眼,高聲對周圍的隊伍喊道。
“什麼,竟然是太宗陛下?老臣郭子儀,叩見太宗陛下!”
老將郭子儀策馬而來,看到李世民的時候,當場翻身下馬,朝他行禮。
“原來是十大傑帝皇的唐太宗,本相同意與你聯合!”
曹操與諸葛亮等人商量一番之後,出聲響應李世民的提議。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有十數支隊伍響應。
“哈哈,咱們先將明軍清除出擂臺,再來決一死戰!”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一聲,帶著聯盟的十數支隊伍朝著朱瞻基父子的隊伍殺去。
很快,雙方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廝殺。
很可惜,哪怕其他隊伍的將軍再勇猛、士兵再精銳,也被兩個大明世界打得抱頭鼠竄,死傷慘重。
這是熱武器對冷兵器的碾壓!
大戰七天七夜之後,一支又一支隊伍被淘汰,擂臺上只剩下慘勝的兩支明軍。
“父皇,兒臣恭祝父皇奪冠!”
見此,朱祁鎮聰明的率先退出了爭奪,將最終的勝利讓給了父親朱瞻基。
【擂臺戰結束,由明宣宗朱瞻基奪得十大傑出帝皇榜最後一名!】
【恭喜明宣宗朱瞻基位列華夏十大傑出帝皇第十,獎勵:‘仙氣’一道、‘諸天令’一枚、〈武經〉一部、‘九州堪輿圖’一份、〈華夏五千年史〉一部、高產良種‘紅薯’、‘土豆’各十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