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會議進行中。

關於江夜明提出的,將始祖共生體制造的生物兵器加以控制的建議,引起了爭論。

各國代表贊同控制生物兵器藉以打敗始祖級共生體的計劃,卻不認同將生物兵器運用於日常生活和和工作中。

因為意見不一致,場面很激烈。

一些代表站起來,揮舞著手中的檔案,激動地表達他們的立場:“我們認同江夜明先生的觀點,但僅限於應用於對付始祖共生體。這些生物兵器被控制後,是我們加快取得戰爭勝利的有效手段,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並不現實。即便是戰爭結束後,也必須嚴格的控制生物兵器流向社會。我們不能讓這些危險的武器失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另一些代表則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位來自歐洲的代表皺著眉頭,緩緩地說:“吸血鬼的危機是在我們歐洲爆發,因此我們深刻理解控制生物兵器的必要性。據我所知,共生體是太陽系外的外星生物,即便是消滅了月球上共生體,依然還會有外星共生體潛入太陽系繼續危及民眾。我們需要給與民眾一個切實有效的自保手段,如果在下一次共生體危機出現後,我們的民眾都有生物兵器作為保護手段,這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

來自亞洲的一位女代表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我們同意加強生物兵器的控制,但我們必須明確,這些武器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更加和平、持久的方式來解決與共生體的衝突,而不是依賴這些危險的生物兵器。”

會議現場,各國代表們紛紛發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立場。一些代表強調了對生物兵器控制的必要性,而另一些則對生物兵器的使用表示了深深的擔憂。

這種爭論是常態,聯合國的大多數決議都是這麼產生的。

江夜明靜靜的聽著他們的爭執,直到這個環節結束。

會議主持人道:“現在,請議案發起人江夜明做出總結性陳述,陳述完畢,將會進行表決。”

江夜明起身,走到發言臺。

“謝謝各位提出的建議,你們的建議都非常有建設性,我都認同。”

“其中有很多代表人為生物兵器會造成新的社會危害,我想他們可能是誤會了。”

“開創集團將會推出的,並非是寵物貓,寵物狗,那種可能失控的生物寵物。而是一種可以變型、附著在體表的生物裝甲兵器。”

江夜明的話讓大家極為震驚。

接下來,江夜明做出進一步說明。

他轉身指向身後的大螢幕,螢幕上顯示出一幅幅生物裝甲兵器的設計圖。“這種生物裝甲兵器,不同於傳統的生物兵器。它們不僅擁有極高的可控性,而且能夠緊密地附著在士兵的體表,形成一層保護裝甲。更重要的是,這些生物裝甲兵器具備變形能力,可以根據戰鬥需求變化形態,提供最佳的保護和攻擊手段。”

全場代表驚訝看著那些生物裝甲兵器設計圖,不能將其與正在討論的生物兵器聯絡起來。

會議主持人出聲代表大家詢問:“請你說明下生物裝甲兵器和我們目前討論的共生體生物兵器之間的關係。”

“好的,請大家看影片,這段影片是關於我們生物實驗室解刨研究生物兵器的一些資料,從這些資料裡,可以看出始祖共生體制造的生物兵器,有兩種功能,一種是自主攻擊,另一種是變型著裝。”江夜明說明著。

所有與會者的目光看向那段影片。

...........

影片是在開創產業園的生物實驗室中拍攝。

當時研究人員正在操作機械臂對生物兵器進行解刨。

鋒利的手術刀刨開生物兵器機體,露出裡面的結構。

在生物兵器的體內,並沒有消化系統,而是一個個囊狀組織。

這是它們的能量和維持機體養分的儲存裝置。

而除了囊狀組織外,裡面空空蕩蕩。

這種奇特的內部結構,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懷疑,並展開了研究。

研究人員繼續深入探索生物兵器的內部構造,他們注意到在囊狀組織的周圍,分佈著複雜的神經網路和肌肉纖維。這些神經網路似乎不是簡單地為了控制生物兵器的移動,而是有著更高階別的功能。

他們利用顯微鏡仔細觀察,驚訝地發現這些神經纖維和肌肉纖維能夠以一種極其精細的方式相互協作,形成一種類似於人類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但這種結構更為靈活和高效,幾乎可以在瞬間改變形狀和大小。

進一步的測試表明,這些生物兵器能夠感知到外部環境的刺激,並透過調整內部的神經網路和肌肉纖維來改變自己的形態。研究人員嘗試將生物兵器放置在模擬戰鬥環境中,並觀察到它們能夠迅速變型,形成一層緊密的裝甲,緊密地貼合在模型士兵的體表。

這一發現讓研究人員興奮不已。他們意識到,這種變型著裝的能力不僅增強了生物兵器的適應性,還大大提高了其作為保護裝備的有效性。在戰鬥中,士兵們可以依靠這些生物裝甲兵器來抵禦敵人的攻擊,同時利用它們的攻擊能力進行反擊。

..........

視屏播放完畢。

“各位,如你們所見,始祖共生體制造的生物兵器並非只是簡單的攻擊武器。它們擁有變型著裝的能力,可以緊密地貼合在士兵的體表,形成一層保護裝甲。這種生物裝甲兵器不僅具有極高的可控性,而且能夠根據戰鬥需求變化形態,提供最佳的保護和攻擊手段。”

全場的代表們被這一發現深深震撼,他們意識到這種生物裝甲兵器可能會徹底改變未來的戰爭形態。

不光是戰爭形態,還是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可能出現大變化。

意識到這個後,他們更想知道開創集團在研發過程中,如何規避各種風險。

江夜明解答道:“在研發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到了生物兵器可能帶來的風險。因此,這些生物兵器將會失去自主行為能力,只能充當生物裝甲來使用。並且,為了保障安全。這些生物裝甲兵器內建了嚴格的控制系統,只有經過特定授權的人員才能啟動和操作。此外,我們還設計了一套複雜的銷燬機制,確保在不需要時能夠迅速且安全地銷燬這些生物兵器。”

江夜明頓了一頓,目光掃過會場中的每一位代表:“各位,我知道和平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面對始祖共生體這樣的威脅,我們不能坐視不理。這些生物裝甲兵器,不僅是我們對抗始祖共生體的有力武器,更是我們保護民眾安全的重要手段。”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生物兵器可能帶來的風險。未來也不會只有我們開創集團一家參與生物兵器的研發製造,光是我們開創來維護全球生物裝甲的安全性並不切實際,因此,我建議聯合國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負責監管這些生物兵器的研發、生產和使用。我們將與各國政府緊密合作,確保這些生物兵器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

江夜明的發言結束後,會場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各國代表們紛紛交換著意見,思考著江夜明的提議。最終,會議主持人宣佈進行表決。

...........

聯合國會議表決,大票數透過了開創的生物裝甲議案。

按照協議,開創將會提供給月球士兵生物裝甲,作為第一代戰鬥性生物裝甲武器。

同時,他們也考慮到了開創提出的技術監管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卻又無法繞過的難題。

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監管機制,未來肯定是會出事的。

但用專門的監管委員會,大家心裡都明白,效果不會好。

有個代表提議,不如就像可控核聚變裝置那樣,大家都別插手,就由開創獨家提供。

這樣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技術大面積傳播後的不可控問題出現。

因此,生物裝甲議案後面,附加了一個決議,由開創集團作為生物裝甲的全球唯一供應商。

同時,在消滅了月球始祖級共生體後,說有的生物兵器巢穴,將會由聯合國特殊部隊接管,只有開創集團允許的研究和工作人員才能進入啟動生物兵器巢穴,往外運輸物資。

........

獲得了聯合國的同意後,江夜明開始組織展開對生物裝甲的研發。

主要是生物兵器的變形功能深入瞭解,生物兵器的各種機制效能,還有其內建的進攻手段。

其中,生物兵器的變形功能是他們研究的首要任務。

在研發團隊的指導下,研究人員首先對生物兵器的變形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他們發現,生物兵器內部的神經網路和肌肉纖維系統是其變形的核心。這些系統透過接收外部訊號,然後轉化為內部指令,使得生物兵器能夠迅速地改變形態。

為了更直觀地瞭解變形過程,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影像技術,捕捉生物兵器在變形時的細微變化。他們發現,變形不僅僅是簡單的形狀變化,還涉及到生物兵器內部結構的重新排列和組合。這種變化是如此的複雜和精細,以至於需要高度精確的控制才能實現。

為了掌握這種控制方法,研發團隊開始對生物兵器進行大量的實驗。他們嘗試使用不同的訊號刺激生物兵器,觀察其變形的效果和反應。透過反覆的實驗和調整,他們逐漸掌握了生物兵器變形的規律和控制方法。

然而,這只是第一步。為了將生物兵器的變形功能應用到實際的戰鬥中,研發團隊還需要考慮其在實際環境中的表現。他們開始模擬各種戰鬥場景,測試生物兵器在不同環境下的變形能力和適應性。這些測試不僅包括物理環境,還包括生物兵器與其他武器系統的協同作戰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研發團隊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生物兵器的變形速度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不夠快,或者其變形後的形態可能不夠穩定。針對這些問題,他們開始對生物兵器的內部機制進行進一步的最佳化和改進。

經過數月的努力,研發團隊終於成功地掌握了生物兵器的變形功能,並將其應用到了實際的生物裝甲兵器中。

.....

隨後就是關於生物裝甲的各種機制效能,和內建進攻手段研究。

不同的生物兵器變化的生物裝甲,有著全然不同的機制效能和攻擊手段。

以目前收集的生物兵器,主要是三種。

巖甲蟲變形的生物裝甲,注重防禦,可以再著裝後持續吸收岩石物質,在體表附著又一層防護戰甲。多層防護戰甲和對著裝者的力量增幅,就是這款裝甲的特色。

翼影蟲裝甲,則擁有短暫噴射式飛行跳躍能力,毒液噴射和注射能力,主打一個行動敏捷,毒屬性攻擊。

還有孢子樹,變化後的生物戰甲,則是完全輔助型別。

孢子樹生物戰甲的著裝者,能夠生成飛射型爆裂果實,果實內的孢子能夠在附著物上快速生長形成網狀絲囊,將目標困住。

至此,生物戰甲的研發算是大部分完成。

還差最後一項,如何杜絕共生體以後透過寄生分體又將生物戰甲的控制權奪回去。

這非常重要,必須改變透過寄生分體來控制生物戰甲的方式。

並且這種改造完成後,開創才能徹底掌握生物戰甲這項技術。

該如何去除寄生分體,並用開創自己的控制手段呢?

當然是使用人工智慧來代替寄生分體。

相對而言,江夜明更相信自己研發的人工智慧的忠誠。

自從異時空未來世界回來後,他就意識到人工智慧不能無限制的成長,那樣一旦形成了個性化思維,就是控制者和整個人類的末日。

因此,他掌控的高階人工智慧小智,已經停止了更高程度邏輯思維的模仿,轉而向其他的科技領域發展。

這樣雖然會導致科研速度慢一些,但安全性更好,江夜明也可以放心使用無後顧之憂。

做出這個決定後,江夜明立刻著手最後的研發。

他將這一系列的生物戰甲命名為:刑天。

刑天是沒有頭的,意思是,去掉寄生分體這個頭,由人工智慧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