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328,聯合國陳述會,數千億投資款到賬,全球分工合作
重生後,我成了超級生命 命運榴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二代太空作業機器人全面推出。
但光有這些機器人並不能完成地月電梯專案。
太空中每三公里一個的動力站,需要耗費大量的物資和生產力進行建造。
想要1年內完成建造,開創集團目前擁有的生產力還做不到。
畢竟開創集團現在已經全力以赴的生產第二代太空作業機器人,無力在其他物資生產上發力。
為了儘快建成地月電梯,江夜明決定將動力站零部件技術外包。
但為了防止技術外洩,所有的零部件都單獨找企業生產,數十萬的不同型號規格的零部件,只有開創才知道其中正確的組裝排序。
這樣也就防止了地月電梯的技術因為外包生產而洩密。
但想要做到這些,江夜明必須去聯合國一趟,向月球開發銀行的所有股東,既聯合國各國代表進行專案改變陳述,以獲得那幾千億的投資資金提前支出。
........
江夜明申請的專案改變陳述會,很快就獲得聯合國透過。
在聯合國會議上,江夜明站在巨大的會議廳演講臺上,面對著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心中充滿了決心和信念。
他腦中浮現準備的草稿,開始了他的陳述。
“尊敬的聯合國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站在這裡,滿懷激動和信心,向大家介紹目前地月電梯工程的進展。”
“目前,地月電梯專案的地球端電梯井已經建造完成,並且延伸到了太空中,建造長度3萬公里,動力站1萬個,投入資金1000億,所有參與人員10萬人。”
各國代表很認真的聽取江夜明的演講,對於地月專案目前的狀況非常感興趣。
當聽到已經完成了3萬公里建設後,大為震驚,有代表按下提問鍵。
會議主持人出聲:“有代表想要提問,是否可以暫停表述,回答問題?”
江夜明點頭:“可以。”
那位代表出聲道:“你們是如何在一年時間內完成3萬公里的建設的?”
江夜明如實回答:“一開始,我們嘗試在太空中先行建設中段反重力通道。但那樣需要大量太空作業人員不斷往返地球與太空,耗時耗力,效率也不高。為此我們改變了這個計劃,先行建造地球端電梯井,在以電梯井為基礎,在其上方每隔3公里的高度,建設一個動力站,不斷延伸。”
那位提問代表追問道:“你們是如何保證動力站不受到地球自然環境的影響,比如颱風,雷雨等自然現象?”
江夜明解釋道:“每個太空站重達數噸,之所以能在大氣層內以及太空中穩固,是因為它們借用的是地球的引力。星球引力是目前我們已知最大的力源,只要地球引力在有效作用範圍內,你說的那些自然現象是沒法撼動動力站的。”
這個回答,為所有代表釋疑,全場傳來陣陣掌聲。
主持人問道:“還有人提問嗎?如果沒有,陳述繼續。”
各方代表沒有再提問,江夜明繼續陳述。
“我們在不斷摸索建築過程,試圖縮短建設程序,讓地月電梯專案儘快完工。為此我們做了很多改變,包括為施工人員配備各種科技裝置,以求提高建設進度。但這種進度還是太慢,畢竟人類的精力是有閒的,沒法長期剛強度的在太空作業,幾個小時的工作後,就必須進行輪換。為此我們研發了一種輔助太空作業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配合太空作業人員將進度大幅提升。這才有了目前的專案進展。”
江夜明頓了下,環顧四方,語氣加重。
“大家也看到了我們開創集團致力於全球智慧化,在地月電梯專案上,自然不會放棄我們的技術優勢。隨後,採集了大量太空作業資料後,我們開發了第二代太空作業機器人。並且準備大規模生產,按照我們的測算,只需要生產出60個太空作業機器人工作團隊,就能在一年時間建成地月電梯專案。”
“等等。”會議主持人主動出聲叫停江夜明的陳述。
他一臉嚴肅的問道:“我記得上次會議,你說過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十幾年才能完成地月電梯專案。現在卻說一年就可以,這不是開玩笑吧。”
“當然不是。”江夜明回覆:“我們開創已經透過智慧機器人工廠向全球展示了智慧生產力的巨大優秀。在全面使用智慧機器人進行太空作業後,他們24小時無休,保持高強度、高精度的工作狀態,這才能將工時縮短10倍。但就算是我們製造出60個太空作業機器人工作團隊,以及配套的太空飛船工作站,這需要耗費大量的物資和生產力用來生產動力站的各種零部件。而開創集團目前的生產力主要集中在機器人的生產上,無法同時滿足其他物資的生產需求。為了能讓專案在一年內完工,我改變了原有計劃.......”
在接下來的陳述中,江夜明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將動力站零部件技術外包給各個企業。他解釋說,這樣做可以大大加快生產速度,確保在1年內完成動力站的建造。但為了防止技術外洩,他將採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所有的零部件都將單獨找企業生產,而開創集團將負責最終的組裝和除錯工作。這樣,即使每個企業只生產一小部份零部件,也無法窺見整個專案的全貌。
對此,各國代表提出疑問。
“這種方式真的可以一年內完工嗎?”
大家對於過程並沒有興趣瞭解,要的就是江夜明的一個承諾。
江夜明進一步闡述了這種方式的優點和必要性。他說,透過外包生產,不僅可以減輕開創集團的生產壓力,還可以促進全球範圍內的科技合作和資源共享。這將有助於推動整個人類太空探索事業的發展。
最後,江夜明向月球開發銀行的所有股東提出召開這次陳述會的真正目的。
他請求他們提前支出未來陸續才會支付完的那幾千億投資資金,以支援地月電梯專案的順利進行。他承諾,開創集團將全力以赴地推進專案程序,確保每一分投資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江夜明的陳述結束後,會場展開了討論。
大部分代表都認可這種專案計劃的改變。
畢竟等待十年,和等待一年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如果一年時間能夠建成,那麼他們這一代人就有機會看到更多地球人在太空的進展。
從科技的發展來看,科技發展越快,對全地球所有人類都是受益的。
獲得了全面認同後,會議廳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各國代表紛紛表示支援和讚賞。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援開創集團的決定,並儘快將投資資金撥付到位。
..........
隨著數千億資金的到賬,開創集團開始了全球分工。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開創集團向全球各地擁有資質的企業發去了邀請函。
數千億的大蛋糕,將會分散到上萬家企業。
這些企業為了吃到蛋糕,紛紛派出代表前來探討。
因為開創產業園正在重新建造,合作探討會議在河西開創cbd的商務中心進行。
在那裡,開創集團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技術研討會,邀請了各國頂尖的企業家、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們探討地月電梯零部件的技術標準與規格。
隨後,開創集團將專案拆分成數十萬個不同的零部件生產任務,並與各國企業簽訂了詳細的合作協議。這些企業遍佈全球,包括科技巨頭、精密製造工廠和中小型創新企業。他們按照開創集團提供的詳細技術規格和設計圖紙,開始了各自的零部件研發和生產工作。
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開創集團與各國企業保持了密切的溝通和協作。他們透過視訊會議、線上論壇和實地考察等方式,分享最新的技術進展和生產經驗,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挑戰。開創集團的工程師們還定期前往各國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和培訓,確保零部件的質量和精度符合專案要求。
同時,開創集團還建立了一套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檢測標準。他們要求所有生產的零部件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測和測試,確保它們能夠在太空中正常執行並承受極端環境的考驗。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為地月電梯的安全執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全球分工實施後,數千億的訂單分化出去,地月電梯超級大專案,讓2012年的製造業全面豐收。
這一年,所有參與地月電梯零部件專案的製造企業,財務資料爆發,一個個利潤增長几倍數十倍。
在這種經濟刺激下,所有參與企業的動力無限,加班加點的試製零部件,隨時保持與開創的監督員進行溝通。
開創集團與各國企業展開了緊密的合作,
三個月後,他們生產了數十萬的不同型號規格的零部件。
這些零部件透過驗收後,批次生產並運往已經建成的開創產業園。
在開創產業園中,智慧機器人的組裝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些機器人被精確程式設計,能夠高效且無誤地完成動力站的組裝任務。每當一個動力站組裝完畢,它們會立即進入下一階段——檢測。
檢測動力站的過程是地月電梯專案中最為關鍵的一環。開創集團深知,動力站作為地月電梯的核心組成部分,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直接關係到整個專案的成敗。因此,他們特別設計了一套完善的檢測流程,確保每一個動力站在投入使用前都經過嚴格的測試和驗證。
在地球專用測試場地,動力站的反重力裝置被啟動。隨著裝置的執行,一系列複雜的引數和資料被實時收集和分析。開創集團的工程師們會密切關注這些資料,一旦發現有任何異常或不符合預期的地方,就會立即停止測試,並對動力站進行詳細的檢查。
這個檢查過程非常細緻,工程師們會逐一排查可能的問題點,從裝置的硬體到軟體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會放過。他們利用先進的檢測裝置和儀器,對動力站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檢測,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被及時發現並解決。
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某個部件存在缺陷或故障,工程師們會立即通知製造企業進行更換或修復。他們會與製造企業保持緊密的聯絡和溝通,確保問題能夠迅速得到解決。同時,開創集團也會將這些問題和解決方案記錄在案,為今後的生產提供參考和借鑑。
經過嚴格的檢測和修復,動力站最終會達到預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這時,動力站會被重新拆開變成上千份構造件,然後透過地球電梯井運往太空。
而在太空中,這些構造件會被智慧飛船運往不同的施工場地,由那裡的二代太空作業機器人團隊進行建造。
現在,太空中,已經佈置了60個智慧機器人作業團隊,每天都能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動力站的組裝建造。
反倒是地球的生產力跟不上節奏。
畢竟地球上的那些製造企業,絕大部分還是人力工作,時間長了會疲勞,疲勞了就沒法制造高質量產品。
如此反覆,地球的生產力竟然開始了衰減,反而達不到了一開始的那種產量。
如果這麼進行下去,想要一年完工,又變得不切實際了。
而且持續高強度生產,會導致工人們的疲勞厭倦,從而讓質量下滑。
必須改變這種情況。
為此,江夜明正好向這些企業推廣開創的智慧機器人工廠。
這倒是一個讓智慧化在全球擴張的好契機。
如果全球各地上萬家制造企業用上了開創的智慧化機器人工廠,就算地月電梯專案結束,他們還是可以用於建造別的產品,如此不正好加速地球的智慧化進度嗎?
江夜明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可行,立刻便著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