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浩沒有回家,直接回到辦公室中,晚上的這次小會讓他的心中再次波瀾,雖然不是殺手的事情敗露,但是這件事應該更加受到關注,他安排秘書,必須把殺手這件事情的痕跡全部抹掉,那個叫做高原的軍人,就算是自己不答應,對方也不會善罷甘休。
寧若白這兩天在李和平的別墅中呆的還算舒服,自從獲得了那神秘盒子,他便在網上搜尋有關的資訊,不過是一無所獲,四角蓮的款式造型,只有在隋朝的宮廷飾物中曾經提過,也僅僅是一種造型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但是他不死心,決定從監獄入手,丈崖監獄雖然是民國時期,但是在成為監獄之前,這些建築就已經存在,至於修建於哪個年代,網上的說法不一,在寧若白看來,一個靠譜的也沒有。
李和平如期而至,這個比自己父親小上三歲的中年男人,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熱情,為此李和平不顧出差的勞累,決定晚上在東陽市最好的五星級飯店朝陽大酒店給寧若白接風,按照他的話講,好兄弟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兒子,歡迎他回家。
寧若白執拗不過,只好同意,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晚宴上不但有李和平,他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叔叔甯浩。
甯浩像是什麼事情沒有發生一樣,簡單的訓斥了寧若白,說好好的醫院不呆,竟然跑到了李和平這裡來,還詢問病情如何,這讓寧若白有些疑惑了,難道殺手不是叔叔派的?
這頓飯時間吃的不長,大多都是甯浩和李和平在說一些生意場上的事情,到吃飯最後,才談到寧若白,這些日子該讓他出去放鬆一下,等回來的時候,再前往寧氏集團,寧若白也老大不小了,該繼承他父親的遺志了。
這是甯浩的原話,李和平猛拍大腿,這個好辦,當下便有一個機會讓寧若白出去散散心。
和平地產這些年發展迅猛,更是向其它領域擴充套件,加之李和平平日裡喜好收藏,就在幾年前,他拿出家中的收藏,與其它幾個合作伙伴聯合成立了一傢俬人博物館,因為李和平的股份最多,所以博物館以“和平”兩個字來命名,寧若白知道,這其中自然也有父親寧志華的股份。
第二日李和平的秘書葉鑫便驅車將寧若白送到了和平博物館前,此處乃是東陽市的潘陽區,也是個最近發展起來的高新區,聽說剛剛被列為國家級高新區,有重點扶持的意思,高樓大廈都在有條不紊的建設,這一路行來盡是建築工地的嘈雜之音。
和平博物館還算不錯,周圍已經有了不少的建築,皆是古典風格,那些個文人墨客之類彙集於此,這一片算是以後的文化產業駐地。
氣勢恢宏,雖然只有三層樓的高度,但是博物館佔地面積極廣,周圍的綠化帶打理的有模有樣,小篆體的“和平博物館”五個鎏金大字在初晨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葉鑫做了一個邀請的姿勢,並沒有要走的意思,寧若白緊了緊身後的揹包,點點頭,向博物館的臺階走去。
此刻剛剛八點鐘,博物館的大門已經開了,雖然是私人博物館,這裡倒是歡迎八方來客,而且不用買票,唯一的一點便是禁止拍照,在博物館的玻璃大門上,禁止拍照與禁止吸菸的標誌顯得格外醒目。
兩人踏入館內,葉鑫這才發現,大廳的高度已經達到兩層樓的高度,一塊塊隔斷將博物館分成若干的通道,映入眼簾的第一件展品,便是保護在玻璃罩中的大鐘。
“葉館長,這麼早。”一位看起來二十出頭的女子,身穿黑色的職業裝,只是一隻手背在身後,寧若白不用看,輕輕一嗅,就知道里面絕對有豆漿。
葉鑫微微一笑,館內禁制用餐,工作人員亦不能帶飯進來,不過今天他心情不錯,擺擺手,算是打招呼了。
女子悻悻離開,寧若白看了葉鑫一眼,想不到李和平的秘書竟然是這和平博物館的館長,想想也就是明白了,他旗下產業眾多,這小小的博物館哪有心思照看,貼身秘書成為館長,也算是掩藏身份的一種方法。
“小白少爺,您先在這裡逛逛,我去下辦公室,一會再喊您。”
沒有葉鑫陪伴,寧若白心裡舒服了不少,整個博物館有種淡淡的檀香味,他緩緩走到那大鐘的前面,這口鐘有半人高,其上已經有綠色的鏽跡,銘刻的文字如今也難以辨識。
“隨便看看。”也就一會的功夫,之前的女子再次出現在寧若白的身後,那一杯豆漿,估計已經下肚了。
寧若白禮貌的笑了笑,不自然的念出了大鐘前的介紹,“南陽鍾,乃是宋真宗十二年鑄造於南陽寺...”
“對,不過真正的南陽鍾可不是在這裡。”女子微笑說道。
寧若白一愣,隨之點點頭,話說如果真的是宗真宗時期的南陽鍾,應該屬於國家一級文物,這私人博物館中恐怕沒有權利擺放吧!不過這也是自己的臆測,私藏之物,哪個不是國家級的文物,這些都不是自己關心的事情,也就是湊個熱鬧罷了。
沿著通道,寧若白不知不覺已經逛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其中的展品不下百件,自己不懂文物,溜達的也快了些。
“工作區域,閒人不得入內。”通往二樓的樓梯上有明顯的警示牌。
寧若白抬頭環望,大廳為一二樓的高度,二層的辦公區域則是圍繞大廳一週,面積也不算小。我應該不算是閒人吧!寧若白這麼想著,抬頭望向二樓,緩緩的走了上去。
“研究員室”、“資料室”、“修復室”,再往前是“考古室”,可能是時間太早,也只有最後一個房間開了一道縫。
想不到李和平的博物館有如此的規模,這和東陽市的文物局的科室架構差不多吧!剛這麼想著,果然在“考古室”的門口發現一個金色的牌子,其上寫著“和平考古隊,東陽市文物局合作與支援單位”。
這便是了,沒有政府的支援,李和平估計也沒有這麼大膽搞考古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