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占卜,歷來沒有什麼意外,都是吉卦,更別說是李雲這當朝王爺求取。
龍虎山雖然是當代道家執牛耳,獲得朝廷認可的道門聖地,可無冤無仇,也不敢在這件事上故意噁心李雲。
除卻玲瓏郡主的日子已由欽天監定下,後續流程明年臨近婚期再操辦,其他十位姑娘的占卜結果,全都是大吉。
如此第二禮“問名”完成,李雲緊接著便進行第三禮“納吉”。
納吉乃卜得吉兆後,男方去女方家報喜,並送第二次禮物過去,正式確定婚約。
事先各家都已同意,自然不會有人反對,順利完成。
第四禮“納徵”,這才終於到了李雲一開始思考著給多少的下聘禮環節。
而至此,距離他最開始提親,已過了整整七日,這其中耗時最久的便是親兵快馬往返距離神京城最近的龍虎山分觀。
聘禮多少需要男女雙方長輩上商量著給,李雲這邊因要娶林黛玉,所以不能讓林如海代為出面,只能自己上。
於是地點設在榮國府,各家姑娘長輩,也就是李雲的岳父岳母們齊聚一堂,一起商量聘禮和訂婚。
賈母也參與了此次商議,寧國府方面,賈蓉沒來,由尤氏出面。
榮國府正堂內,賈母居上首,依次座下是賈政、王夫人、賈赦、邢夫人、尤氏、薛姨媽、封氏和金釧兒父母。
因金釧兒即將為李雲側妃,父母親自然不能再是賈家奴才,早在提親那日便恢復了良籍,並離開賈家。
不過可以看出與昔日高高在上的主子貴人們坐在一起,金釧兒父母顯得十分拘束緊張,臉色都有些發白。
賈母見了,當即笑道:“你們不用這麼緊張,說來以後我們都算是一家人。”
有賈母安慰,封氏也在一旁暗自鼓勵,兩人這才情緒平復了些。
而在眾人對面,則單獨坐著李雲和六位早先尋的媒人。
雖然是他商量,但他卻是真什麼都不懂,沒這些媒人提醒,可要出醜的。
待丫鬟上了茶離開後,李雲抬眼看向林如海,眼神略顯討好。
林如海忍住別過頭的衝動,撫須輕聲道:“雲哥兒,你原本的打算是多少花費,說出來也好讓我們有個心理準備,各家若覺得不合適,再做商議。”
見林如海肯幫他,李雲著實鬆了口氣,暗自做了個深呼吸,平復激動的心情,將秦可卿給她事先準備的禮書拿出。
三書之“禮書”,上面記載了聘禮的種類和數量,正是“納徵”禮要遞交的東西。
同時三書之“聘書”,也在此次訂婚時交換,男女雙方都有。
此前的婚書只是提親時的東西,類似拜帖,不算在三書中。
這上面的東西,他不僅請教了義忠親王,還專門跑了官媒和禮部諮詢,才和秦可卿商量著定下。
賈赦自然拿到一份,開啟一看,瞳孔微縮。
黃金一百斤,白銀五千兩,馬匹五十匹,錫紋精雕金銀茶筒兩對,銀盆兩個,蜀錦五百匹,琉璃彩紗鍛一百匹,金銀玉器二十件,玉如意四柄,龍鳳呈祥琺琅盤一套及名家字畫十幅,金銀寶石材質各類首飾三十件,各類精緻糕點,野味山珍若干,還有良田山莊房契地契若干,整整一百二十八抬。
賈赦一隻手放在桌下粗略算了算,這些東西換算成銀錢,往少了算,都起碼在萬兩以上。
不算玲瓏郡主和鴛鴦,十位姑娘,光聘禮就是十萬兩白銀。
而嫁妝至少得是聘禮的兩倍,也就意味著他們各家最少要出兩萬兩彩禮。
眉頭微挑,賈赦抬頭看向賈母等人,見他們也都被這大手筆震驚。
別看日常他們這些勳貴開銷每月都需幾千兩,但那是整個府裡所有人的開銷。
十萬兩對任何一個世家都不是一筆小數目,當初修建大觀園總共花費也沒幾個十萬兩。
當然他們這等勳貴人家的家產,自然遠遠不止十萬兩,可大都是固定資產,比如他們腳下的這座榮國府,換算成銀兩,那至少是百萬兩以上。
可這府邸不可能拿去賣錢吧,皇帝知道他們有這個心思,第一個就要宰了他們不可。
看來他這位便宜女婿,資產不少啊。
念及此,賈赦眼中不由閃動貪婪之色。
至於在座的封氏和金釧兒父母,早就被這大手筆的聘禮驚呆了,愣在原地久久無法回神。
就是富貴如林如海,也不由微皺眉頭,暗道花費有些大了。
鴛鴦也在場,看見這禮書上的東西,心跳得飛快,金釧兒、平兒她們都是這麼多,這也意味著她不會少。
雖然她自問不是貪財之人,可這些黃白之物,卻也能側面反映李雲的誠心。
同時她也知道賈母為幾個姑娘預備了多少嫁妝,一人一萬兩,這完全不夠啊。
可要大房和二房再拿出一萬兩來,怕也是不能行。
果不其然,接到賈母眼神暗示的林如海,當即打破沉默。
“正德。”
“小王在,林伯父請指正。”
“指正談不上,只是眼下朝廷四處改革,提倡節儉之風,你立業也不過幾年,怎可打腫臉充胖子,硬擺場面,這聘禮太多了,必須減。”
李雲神色一怔,隨即接觸到林如海眼神,立刻道:“是,小王一時得意忘形,愧對皇恩,幸得林伯父點醒,當知有多大本事辦多大事,這聘禮,你們看該如何削減為好?”
這時候封氏和金釧兒父母才回過神,放下婚書,眼觀鼻,鼻觀心,默不作聲。
他們也知道自己此次就是來陪坐的。
之前李雲就派人暗中告訴過他們,到時候以老太太他們商議的為準,他們家出不起的,李雲這邊會暗地裡補上。
其實別說他們,就是薛姨媽都不太插得上話,只能等著賈母他們做決定。
林如海滿意的點點頭,轉頭看向賈母,沉聲道:“老太太,您看這多少合適?”
賈母裝模作樣翻了翻禮書,放下後,沉吟道:“須知富貴不易,切不可養成驕奢之風,這些禮實在太多,我看就這般吧……”
隨著賈母的削減,禮物種類未變,但數量都各自減少,最終聘禮被降到每份六千兩的標準。
這意味著每家的嫁妝至少是一萬二千兩,賈母這補貼一萬兩,賈政和賈赦則各自出兩千兩即可。
這個標準合適,林如海也點頭同意,封氏和金釧兒父母自然也不會反對。
於是聘禮標準便被定在六千兩,共計八十一抬。
再商量了一些細節的東西后,各家交換聘書,李雲派人去削減聘禮數量,然後送去各家,留下禮書,再接受女方家回禮。
女方回禮並不貴重,主要是寓意好。
如茶葉,生果,蓮藕,芋頭和石榴各一對,寓意長命富貴的長褲一條,寓意同偕到老的鞋一對等。
如此三書六禮,便完成了兩書四禮。
李雲雖然想一口氣再進行第五禮“請期”。
也就是男方家擇定良辰吉日,徵求女方家同意,便定下大婚之日。
可這事急不得,今日之行只能作罷,改日再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