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好的是,當洪秀把對於汞的需求說出來之後,兵工廠的廠長程明生就表示汞這種材料還是很容易獲得的。
當然雖然程明生表示汞十分容易獲得之後,但是想要在這個被小鬼子所佔領的敵後獲得還是十分不容易的,透過小鬼子的層程封鎖送進來最少還需要十天的時間。
因此洪秀在這時間的時間裡也是沒有閒著,而是開始製造雷酸汞的前期工作。
首先就是需要提取肖酸了,製造肖酸的辦法有兩種可以,第一種就是洪秀穿越之前的化工業所使用的氨氧化法,這種辦法就是將氨氣於空氣混合然後透過灼熱鉑銠合金網進行催化,最後獲得二氧化氮,然後再利用二氧化氮入水就可以獲得肖酸了。
不過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大量的量產肖酸,但是這種方法可是需要一定的化工業基礎的,並不是想弄就能弄的。
別看這種方法很是簡單,但是就在洪秀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在藍星的一百九十七個國家裡,仍然有近一半的嘓家沒有掌握現代化的製造肖酸的工藝。
當然除了第一種便宜且量大,但是對於工業要求比較高的製造肖酸的辦法之外,還有第二種製造肖酸的辦法。
而這第二種製造肖酸的辦法就比較簡單了,只需要透過流酸和肖石混合加熱之後產生的蒸汽就能夠得到肖酸了。
當然這種辦法也是最早發現肖酸的手段,這是在十七世紀由得嘓化學家所發現的製造肖酸的辦法。
很顯然和第一種複雜的化工流程以及裝置相比,第二種方法顯然是更為適合黃崖洞兵工廠的簡陋條件。
就比如這肖石,兵工廠的倉庫裡就有很多,因為黑火藥這種東西不說家家戶戶都有,但是也大差不差了,而肖石這玩意除了專門的肖石礦之外。
農村裡每家每戶的廁所邊上的磚頭上就有許多,並且很多農村裡的人也掌握了土法制造肖石。
當然肖石的問題解決了,製造肖酸最為關鍵的流酸則也是比較容易製造的。
最早的硫酸也是由得嘓的化學家所發現的並且這種方法被命名為肖化法制造流酸。
這個肖化法就是將肖石和硫黃攪和在一起放在金屬容器裡乾燒,然後就可以產生三氧化流這種氣體了,在然後將這種氣體通入水中就可以冷凝結成為流酸了。
而有了流酸之後,肖酸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並且這種製備流酸和肖酸所需要的肖石以及硫黃,在黃崖洞兵工廠裡就有很多,根本就不用擔心材料的來源問題。
當然其實這種有關於肖酸和流酸的製備方法劉秀穿越前的時候,只要九年教育沒有白學,初中化學課上認真學習了就能夠輕鬆明白的。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個年代雖然說文盲率有百分之九十,也就是十個人裡還有一個是認識字的。
但是奈何這些有關於這些化工知識可不是學會認字之後就能夠學習到的,在這個年代能夠熟練的看文章就算是讀書人了。
而有關於這些化工知識甚至到大學專業也未必能夠學習的到,甚至還得看專業對不對口才行。
當然由於兵工廠裡並沒有大量的鉛讓洪秀來製造鉛室,之所以要用鉛來製造流酸的反應室,主要還是鐵會被流酸腐蝕,而玻璃在進行加熱之後又會顯得很脆弱。
不過還好的是洪秀想到了利用陶瓷缸來代替鉛室製造硫酸。
畢竟在東方的大地上,別的不多,但是陶瓷要多少,那是有多少的,幾千年的燒陶工藝早就了熟於心了。
而這種代替的方法其實也不是洪秀想到的,其實在抗戰歷史上就已經被八路的軍工蔀想出來了。
由於在抗戰初期,八路軍填裝手榴彈、地雷的炸藥,都是民間生產的黑火藥,爆炸威力明顯不足,偶爾能從戰場上繳獲一些無煙火藥又非常有限。
於是上面指示要盡一切可能發展工兵炸藥,製造無煙火藥,然後八路軍的軍工蔀在一九四零年三月份就要求廣泛招收人才,研製生產火藥、炸藥,要做到彈藥自給。
硫酸的製造工藝並不複雜,但由於硫酸的強腐蝕性,整個生產過程必須在能夠防止強酸腐蝕的鉛室中進行,而鉛室需要大量的鉛板來建造,可晉察冀根據地裡連一塊鉛板都很難找到,很多人甚至是透過鉛筆才知道什麼是鉛。好在邊區的軍工技術人員很快找到了鉛板的替代品,那就是老百姓用來盛水和儲存糧食的陶瓷大缸。陶瓷大缸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完全可以代替鉛板。
隨後,在抗戰的歷史中,八路工業蔀研究室的技師張方、韋彬、季剛等人就地取材,土洋結合,運用鉛室法制造硫酸的原理,把同樣大小的陶瓷缸兩個一組,口對口壘成塔形,再把幾個塔用陶瓷導管連線起來組成缸室,經過多次實驗,用於製作硫酸的“缸塔法”成套裝置就這樣誕生了。
接著在一九四零年七月,半碗類似於硫酸的液體試製成功,試製出來的液體正是硫酸。但是濃度太低,並不宜用於工業生產。此後,技術人員總結前期試驗生產的經驗,一邊試製一邊改進,不僅重建了缸塔,而且採用了玻璃爐式的保溫措施,提高了缸塔溫度。經過晝夜試驗,於當年十一月,成功試製了四十公斤濃度為百分之八十的硫酸。制酸試驗取得成功,硫酸產量日益上升,不久便實現了日產幾百斤甚至上千斤。
制酸試驗的成功,不僅是太行抗戰根據地軍工、化工上的重大突破,也使得太行山根據地的火藥生產由原來的黑色炸藥轉向現代化的烈性炸藥,並逐步由槍彈發射藥延伸至炮彈發射藥,結束了八路軍只能生產黑火藥的歷。
但是在原來的歷史中,等到硫酸能夠大規模的製造的時候已經是十一二月份了,而後在將硫酸轉化為肖酸以及製造成為炸藥的時候已經來到了一九四一年了。
然而在抗戰歷史中,八路所發動的最為龐大的主動攻擊的戰役,百團大戰則是發生在四零年的八月份到四一年的一月份結束。
所以說在這場規模龐大,交戰雙方人數加在一起超過百萬人的戰役中,八路所使用的武器彈藥還是大規模的繳獲敵人的彈藥。
所以在缺少彈藥的情況之下,就註定了這場百團大戰就算取得了預定的效果,但是缺少彈藥的八路其傷亡依然會很大。
因此如果洪秀能趕在百團大戰之前,進行大規模的彈藥生產,那麼肯定會讓百團大戰輕鬆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