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就這麼完成業績了?
半島:我和偶像互穿了 愛情不太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釜山電影殿堂三樓的國際交易中心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各國片商的名牌在玻璃幕牆的映照下,折射出細碎且耀眼的金光。
李璨宇單手插兜斜倚在“靈犀影業”的展位前,漫不經心地用指尖敲著《七月與安生》場刊上的極光劇照,對身旁的製片主任低聲叮囑道:
“待會兒要是霓虹人來壓價……”
話還未說完,一陣馥郁的香風撲面而來。
“李導!我們對雙女主題材可是垂涎已久!”
一位穿玫紅色西裝的金髮女士踩著十厘米細高跟,“咔嗒咔嗒”地快速逼近。
她胸前的工牌隨著身體的動作晃出一道奪目的銀弧:
“聽說雪莉小姐的逃婚戲在試映會哭溼了三包紙巾?我們連宣發文案都選好了:比《小時代》更疼痛,比《雪花秘扇》更熾烈!”
李璨宇餘光瞥見李知恩正被霓虹購片代表圍在咖啡機旁。
她今天穿了件珍珠白襯衫裙,袖口捲到手肘,露出一截瑩白手腕,正用日語回答:
“安生對七月的感情?就像櫻花墜落時抓住最後一片花瓣……”
她磕磕絆絆的日語像被壓扁的糯米糰子,帶著一種別樣的憨態。
但特有的婉轉尾音卻讓幾位東京購片人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抱歉,誠意我們感受到了。”
李璨宇忽然截斷金髮女士的長篇大論,抬腕看了眼錶盤,道:
“但十分鐘後企鵝影片的人要談流媒體獨家,或許……您願意和他們競價?”
對方臉色一僵,轉向助理說道:
“立刻聯絡總部,就說半島人坐地起價!”
……
“李導,久仰。”
穿藏青色中山裝的中年男人帶著翻譯款款而來:
“我們想買斷華夏大陸院線加網路版權,翻拍權另算。”
他推過一張支票,數字後的零多得像泡菜壇裡的辣椒籽。
李璨宇輕笑一聲,指尖在支票邊緣點了點,道:
“您不如直接說看中了崔雪莉真空西裝引發的熱搜效應?”
“觀眾就愛看閨蜜扯頭花,我們平臺年度報告顯示,雙女主劇使用者黏性比BG高37%。”
藏青色中山裝的男人將支票又往前推了半寸,道:
“翻拍版稅另加5%分紅,足夠體現誠意了吧?”
“聽說貴平臺買《暗殺》花了30億韓元?”
李璨宇突然用字正腔圓的中文開口,驚得對方袖釦上的翡翠都顫了顫。
“我們七月扯內衣的戲份,可比全智賢穿旗袍開槍的點選量高兩倍。”
“您的中文比我們平臺某些流量明星的臺詞還標準。”
中山裝男人輕輕摩挲著翡翠袖釦,不緊不慢地回應道:
“30億買《暗殺》是因為全智賢+河正宇+李政宰的海外號召力。”
“但《暗殺》是戰爭片,我們這可是能讓熱搜爆三回的‘蕾絲美學’。”他忽然傾身壓低嗓音,“聽說貴平臺最近被《小時代4》的差評淹了評論區?”
中年男人臉色微變,指節不自覺地在桌面上輕輕敲了幾下:
“三十億韓元,涵蓋院線與流媒體版權,翻拍權我們保留。”
“‘破碎感’‘BE美學’這些關鍵詞,您猜熱搜能掛幾天?夠不夠讓平臺會員數漲兩成?”
李璨宇突然轉頭對製片主任挑眉:“奇異果剛開價多少來著?”
“三十五億。”
主任面不改色地扯謊道。
翻譯低聲將對話內容轉述過去後,中年男人眯起眼睛,目光中帶著審視:
“所以李導……您到底想要多少?”
“40億韓元,翻拍權另算。”
見對方微微皺眉,李璨宇又補充了一句:
“《暗殺》的槍戰戲固然精彩,但屬於快消品,而閨蜜之間細膩動人的情感可是永不過期的催淚彈。您購買的可是五年內的翻拍壟斷權,怎麼算都不會虧。”
中年男人陷入了片刻的沉吟,隨後突然爽朗地笑出聲來:
“李導談生意的手段與拍電影的才華相比,真是不遑多讓。”
“您過獎了。”
“條件我可以接受,但我要求主創團隊全力配合路演宣傳,並且開通微博,為電影進行線上推廣。”
“呃,家明的扮演者快要去服兵役了......”
“他不重要。”
李璨宇在內心為任時完默哀半秒後,伸出手掌:
“成交。”
鋼筆劃過合同紙頁發出沙沙聲。
他趁機瞥了眼不遠處的李知恩。
她正在為幾位東京購片人添咖啡:
“是的,逃婚戲是導演親自給雪莉腳底塗番茄醬哦~”
霓虹大叔們頓時發出“斯國一”的驚歎。
李璨宇收回視線,蓋完章後與對方代表握手錶示合作愉快。
“下次去京都,一定要嚐嚐我們公司樓下的滷煮火燒。”
“一定!”
等華夏團隊去跟別的影片談購買版權後,端著拿鐵的霓虹購片代表便擠了過來。
李知恩也在一旁跟了過來充當翻譯。
她身上的香水似乎瞬間沖淡了交易場的銅臭味。
“李桑,七月與安生的情感就像《NANA》裡娜娜和奈奈未說出口的羈絆,這種東亞式姬情我們非常喜歡。而且……”
霓虹購片代表指著場刊上七月赤足奔跑的劇照感嘆:
“雪莉醬這種破碎美學,簡直是為東京文藝院線量身定製的!我們願意以12億韓元買斷霓虹院線發行權。”
“您的誠意似乎……我記得東寶為《海街日記》開價可不止這個數。”
“……”
“15億!”
當霓虹購片代表咬牙拍桌時,法國MK2的代表正巧路過。
留著絡腮鬍的皮埃爾吹了聲口哨:
“嗨,親愛的李,還記得《你的名字》在香榭麗舍大街的LED屏嗎?這次我們要讓IU的眼淚流進戛納沙灘——25億韓元買斷歐洲發行權,附贈明年春季盧浮宮露天放映!”
“……”
當最後一位泰國片商捧著合同離開時,展廳電子鐘正好跳向18:00。
夕陽透過落地窗將交易資料表染成蜜糖色,展位後方的實時交易屏展現著當日資料:
【《七月與安生》海外版權累計預售】
東瀛:15億韓元(東寶映畫)
華夏:42億韓元(企鵝+翻拍權)
歐洲:25億韓元(MK2)
東南亞:18億韓元(GSC影業)
……
製片主任盯著螢幕報表直咽口水:
“啊這......電影還沒上映就完成當年對賭協議的業績目標了?”
李璨宇笑了笑,並未答話。
電影節展映所帶來的收益利潤,在戛納電影節時他就嚐到甜頭了。
這就是他夜以繼日趕工《七月與安生》的目的。
只不過,釜山電影節相比其他電影節的影響力還是差了些。
若是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首映,額度估計要翻倍。
“嗡嗡嗡——”
李璨宇拿出手機,鎖屏上是李知恩剛發的kakao訊息:
【知恩】:翻譯費結算一下?期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