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文臣榜吧,這大概是最難評判的榜單了,因為三國時期的謀臣幾乎氾濫,有能力的文臣數不勝數。

許劭起初也頗為頭疼,但辦法終歸是想出來了,那就是在除了個人能力外,加入一些忠孝禮義層面的因素綜合來看,於是榜單一經公佈就引發了軒然大波。

文臣榜的榜首毫無疑問是劉紹,無論是心性品德亦或是能力功績,都讓人無可反駁,然而往後就有爭論了。

第二:荀彧。

如果說是為人處世,荀彧的友誼圈大概就是和盧植的文武圈差不多大。

哪怕是郭嘉、戲志才這些在劉備集團中舉重若輕的謀臣,對於荀彧也是抱著亦敵亦友的感情,從來沒有太多的是非糾葛,相反,對於荀彧的能力他們也是相當認可,如果沒有劉紹的插手,有荀彧輔佐的曹操怎麼也不可能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但也正因如此,荀彧這一世的功績沒有歷史上那麼大,可以說是嚴重縮水,根本沒有展露出來自身的天縱才智。

第三:郭嘉。

因為有定遼東的奇策在前,所以許劭把郭嘉放在第三位沒有多少心理負擔,而且對方本身也是不弱於人。

第四:賈詡

哪怕賈詡在董卓死後投降了劉備,但也算得上情有可原,而且黑歷史不是那麼深,鑑於他是袁劉大戰中最終的決策人,算是瑕不掩瑜。

第五:戲志才。

總攬了前期劉備所有的內政政務,當之無愧的劉備文臣集團二把手,如果不是因為後面調往幷州協助李儒,恐怕郭嘉的位置就得易主。

第六:諸葛亮。

諸葛亮排在這也是有一定的非議的,不是能力和功績有問題,而是因為年紀有些偏小,但面對反駁,許劭一口回絕:“甘羅十二拜相,孔明亦可封侯。”

第七:周瑜。

平江東,滅劉繇,整改揚州世家風氣、審改制度,但因為不是勝利者,所以排名稍微低了一些。

第八:荀攸。

徐州一戰為曹操戰陶謙,後獨自硬抗劉紹不落下風,最終因為曹操兵力和後方空虛,無奈只能敗走,有謀主之風。

第九:顧雍。

繼任戲志才的內政大能,後以定青州,興盛一方為功,只論文治已無遺憾,但沒有武功的戰績,只能位列第九。

第十:法正。

破渤海、戰河間、直擊中山國,後穿越鉅鹿郡,參與袁劉決戰,以白馬牽制袁紹注意,奠定結局。

至此,前十席位已然見了分曉。

縱然有很多的不完美,但大部份人也是接受的,包括和劉備敵對的那些人,諸如荀諶、田豐等都無話可說,如果不是許劭,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敗在了哪裡。

可以說,這份榜單不光是類似官方認證,也是專門給天下人圍觀的。

劉璋的臉色青白,看著在端詳紙幣圖案的劉巴,忍不住有些埋怨:“我益州文臣居然沒有上榜的?”

劉巴沒有搭理他,心想什麼原因您自己心裡不清楚嗎?主公混得太厲害啊,我們當臣子的,哪有精力幹活?

“公瑾,你怎麼才排七名啊!”孫策看到的時候也覺得很不合理。

“不錯了,我原以為我榜上無名呢。”周瑜面露微笑,他到不介意名次低了點,那些排在他上面的,也都確實是實至名歸。

正在動員準備從益州開拔北上的龐統瞪大眼睛,看著一臉春風得意的諸葛亮,臉黑成了鍋底:“憑啥啊?”

“因為你太弱。”

諸葛亮的話總是那麼富有攻擊性。

諸葛瑾看著陳群,深深地嘆了口氣,如果說他沒上榜是因為能力原因,那陳群真的就是因為政治原因,他和荀彧的能力是全面覆蓋的,但論差距,也在這些年來不斷縮小。

沒有上榜的原因是,劉備一方佔的人數太多了,許劭只能擇優選取。

陳群自己並沒什麼抱怨,因為他和荀彧那傢伙,確實還差了一點點。

雖然上了榜,但法正此刻一點都不高興,甚至有些鬱悶,因為他是被安排最後前往戰場的,白馬的損失一時間補充不來。

“恭喜孝直了。”

趙雲自然也得陪著,但他沒有爭功的意思,如果不需要他們支援更好,那意味著匈奴很菜。

“唉,可惜這次只能看著戰功溜走了。”法正無奈地小吐槽了會,隨後饒有興趣地看向趙雲問道:“子龍,你覺得武將榜裡你能排第幾?”

“爭前三,保前五吧。”趙雲沒有吹噓也沒有自謙,除了黃忠和呂布外,其餘人他都能打一打,而且不會落敗。

事實證明,趙雲沒有猜錯。

文臣榜結束後,武將榜也隨之公佈。

但這次沒有評語,直接就是個人勇力,簡單且粗暴。

並列第一:呂布和黃忠

第二:趙雲。

第三:關羽。

第四:典韋。

第五:張飛。

第六:許褚。

第七:顏良。

第八:馬超。

第九:甘寧。

並列第十:太史慈和孫策。

“靠,太史慈又是從哪冒出來的。”

本來對於身處末端就很不爽了,結果還有人跟自己並列,孫策登時大怒。

“馬超又是誰啊?”

甘寧有些不解,這人他都沒咋聽說過,居然能力壓自己一頭榮登第八。

不等眾人反應,美女榜、武器榜、名馬榜也都逐一放出。

諸如貂蟬、蔡琰、甄宓乃至糜貞、黃月英、大喬、小喬等等一眾女子都上了榜。

武器榜、名馬榜和武將榜的排名沒區別,就是誰厲害,誰的武器和坐騎就遙遙領先,這一點沒有質疑。

最後的……兵家榜。

說實話,這玩意許劭本來是不想弄的,但沒辦法,誰讓徐州出了個舉世聞名的琅琊學宮,又開設了一個兵家將堂呢。

皇甫嵩斷檔第一。

往後就是盧植、朱儁、徐榮為一個層次。

再往後是李儒、田豫,劉紹、周瑜。

最後是諸葛亮、曹操。

“這些人就算不是大軍團指揮,也是無限接近,也就是說,在許劭的認知裡面,大軍團指揮是個分水嶺。”坐在馬車上的皇甫嵩侃侃而談。

自兵家榜後,就沒有下文了。

其實要排的話也有很多,農生、醫學、俠者、仙人、機械能力甚至精銳的戰力等等都能排一排,但許劭覺得沒必要,比如為世人解除瘟疫,那麼大的功績根本不需要他宣傳,人們會不知道治病救人的良藥出自何人手中嗎?

而且,你就排華佗和張仲景兩個人也不好排啊。

“恭喜。”

李儒面無表情地看了看戲志才。

“嗯,如果你不是有從賊經歷,肯定也能上榜的。”戲志才笑了笑,由衷地替李儒感到惋惜。

李儒淡然地回答:“賈文和和皇甫義真已經替我上去,也算是給了關西一方一個體面,而我自己,已經沒那個必要了。”

論戰績,他輔佐董卓橫掃西涼、席捲天下,足以和劉紹爭一爭榜首了,縱然不敵,也能把荀彧給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