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篤定的事實
苟在漢末,我能手搓精兵 不喝奶茶的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看著眼前這個自從落座後就目不轉睛地盯著劉備打量的陳氏大公子,劉紹恨不得拽住他的衣領罵一句,你懂不懂禮貌啊。
而現在的陳群似乎還沒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反而那雙眼裡全是對劉備的好奇,他是士子不錯,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也不錯,但涉世未深也是真的,能和陳氏在一塊玩的不是累世豪門就是名士大儒,像劉備這樣頂著漢室宗親的名號卻混得如此悽慘的傢伙陳群還真沒見過。
“玄德公能夠率軍前來庇佑潁川,我陳群代表陳氏在此先行謝過。”
眼見氣氛冷淡,劉備坐立不安不敢開口,陳群身為主人自當挑起話題。
“哪裡,備受之有愧,潁川能夠無恙,全賴皇甫將軍。”劉備搖了搖頭,回答道。
“雖如此,但玄德公遠道而來,難道不是為民討賊、心念我潁川子民嗎?”陳群笑了笑,反問道。
此言一出,劉備的說辭頓時被卡了回去,習慣了放低姿態的他面對陳群的讚譽顯得手足無措。
“長文所說,也不無道理,玄德公仁義愛民,只恨力不能及,無法為朝廷以及皇甫將軍分憂,實乃遺憾。”劉紹面色淡然,替劉備接過話。
說話的同時,劉紹也在無奈,看這樣子,陳群雖然年齡尚幼,但還真不能把他當小孩來看,也對,在漢末這個年代,七八歲的世家小孩子都能背詩詞樂賦了。
“足下是?”陳群這才發現,原來劉備身邊還帶著一人,而且看上去氣度非凡,但是有些病懨懨的,不太像隨身侍衛,估計是親信,不然也沒資格在這樣的場合下越殂代皰。
“在下劉紹,字子奕,久聞長文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非同凡響。”劉紹笑著恭維道,但言外之意卻很明顯了,我已經看破你的小心思,論事就論事,別動不動就讓人難堪。
“子奕兄過譽了,陳群不才,能得玄德公上門拜訪,是群的榮幸。”陳群的語氣依舊不驕不躁,彷彿沒聽出劉紹的暗諷,他收斂笑容,神情認真起來:“不知二位登門所為何事,若有需要幫助處理政務,群倒是可以協助一二,可若是行軍打仗,群恐怕有心無力。”
“只是前來見見長文……”劉紹也不著急,越是這種高智商的小朋友,越有毆打的必要,想讓陳群心服,那就必須讓他在最擅長的地方吃癟:“然後和長文談一談對如今天下亂世的看法罷了。”
古人的辯論方式很簡單,怎麼直接就怎麼來,除了引經據典、比拼文采、戰略兵法亦或是政略謀國,都是能看出一個人資質的好辦法。
“和我?”陳群帶著懷疑的目光看過去。
雖然他在潁川同輩之中名聲不錯,但也不至於這麼快就名揚海內,還有,你確定你不是來找我爹的?
“長文是覺得紹不配,還是覺得自己沒那個能力?”
劉紹可不管這些,鑽空子他可是很擅長的,你陳群政略在行又怎樣,我不和你拼細節,就跟你比大方向的政治眼光。
按照劉紹對於日後三國曆史的瞭解,對未來風雲變幻的局勢那壓根就不是猜測,而是在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在講述事實,在這樣的前提下,別說你是陳群,就是荀彧和諸葛亮這樣的治政大才來了都得碰一鼻子灰。
“子奕兄有如此興趣,群自當奉陪。”
見劉紹口出狂言,陳群也不再猶豫,作為陳氏的門楣人物,要說沒有一點驕矜是不可能的,更何況,作為既定的天才文臣,他自負不弱於人。
話出,劉紹收起小覷之心,率先開口道:“黃巾之亂就不必提了,想必以長文你的眼光來看,也能窺見其敗亡之勢。”
“咱們不論其他,且各自發表一下對中原未來十年的展望如何。”
陳群面露凝重,點了點頭。
“我先來!”
劉紹有些詫異,但也沒有拒絕。
“朝廷中奸佞不斷,戚宦之間的爭端愈加嚴重,雖有名臣在側、名將掌權,卻也只是徒勞,導火索不在世家、寒門,而在於大漢多年的積蓄虧空,若有人此時趁虛而入,稍做部署和計劃,便能夠輕而易舉地權傾朝野,借天子之名以令群雄。”陳群面不改色,認真講解著自己的看法。
“這個人生逢亂世,若是明主,可如周公,輔佐大漢天子以延其國祚,若是奸雄,必心懷野心,如此,大漢便會傾覆。”
聽著這些言論,劉紹雖然吃驚,卻沒有半分懼怕。
倒是劉備,聽是能聽懂,但對此卻難以認同,在他眼裡,估計覺得平完黃巾後,大漢朝還能像武帝時代那樣攘外安內一把抓,以絕對的實力鎮壓西域諸國。
“長文兄的確眼光獨到,紹雖認同,卻還有一事不明?”劉紹笑著問道。
“子奕請講。”陳群皺眉。
“依長文所說,挾天子之名以實現偉業的人,為何只能是一人?”劉紹反問道。
“因為天子只有一個。”陳群有些不明所以。
“迂腐。”劉紹冷笑道,拂袖起身:“天下豪傑不計其數,有的起於青萍,有的家世顯赫,但如果有人獨斷朝政、卻殘害忠良,成為眾矢之的,割據的群雄們以勤王之名來朝,如之奈何?”
“另,若有人敢挾天子,觸及漢室尊嚴,我主玄德公乃漢室正統,為何不能借此之名前去討賊,甚至,若是大漢凋零,天子昏庸,我主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劉紹一番話下來,最震驚的並非是作為辯駁物件的陳群,而是坐在一旁傾聽的劉備,此刻的他已經被嚇得面如土色。
“子奕,莫要胡說了。”劉備拉住劉紹,有些慍怒。
彼可取而代之,這是誰說的話?那是楚王項羽,而非他織蓆販履的劉備,而且,就算是真的待在天子身邊,以他的能力,周公已經是極限了,他是漢室宗親,又不是正統繼承人。
“不可能,真如子奕你說的那樣,那位掌權的人物難道是傻子嗎?都控制了天子了,還做此招惹眾禍之事。”陳群忍不住發問。
誰知道呢。
劉紹也想在數年之後去問問董卓。
說真的,在涼州那種吃人的地方,從一介武夫打拼到力壓群雄的地步,除了手下的西涼鐵騎足夠悍勇、手下的謀臣足夠給力以外,董卓自身也絕對算得上是英明神武,只可惜,進了洛陽,享受了酒池美色後,直接被毀了一半,然後迴轉長安,另一半也毀了。
“長文若是不信,靜待天下之變便可。”劉紹也沒啥好辦法去證明,反正到時候都能見分曉。
“子奕之話,群會銘記於心。”陳群苦笑一聲,雖然不願意相信,但劉紹說的後半句話絕對是內心話,一點沒摻假。
人家是真的認定了劉備,帶著打天下的志向來誠心邀請他的,念及此處,陳群不免有些自慚形穢,自己何時變得如此狹隘了,果然,書讀久了是會傻的,等老爹回來後還是商量看看能不能出去遊歷一番。
至於劉紹以為的出仕,陳群還沒這個念頭,準確來說,這個時候的所有世家子弟都和陳群一樣,要麼還在豐滿自己的羽翼,要麼就在觀望。
正事談完了,陳群則以身體不適為由結束了這場上門對話。
劉紹也明白了對方的意圖,他倒是沒什麼感覺,只要給陳群吃顆定心丸就行了,拉士族入夥不是現在的他該考慮的。
出了陳氏,劉備一路上都有些心不在焉。
“玄德公是在遺憾陳長文?還是在生紹的氣?”劉紹不想因為這事在劉備心中留根刺,越早解決越好。
“子奕,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嗎?我大漢朝真的如此命運多舛嗎?”
劉備仰天長嘆一聲,握著劉紹的手,迫切地想要得到答案。
PS:(在走簽約流程,有投資的朋友可以支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