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楊青山便到了山頂。

自山頂往下看去,不遠處,便有一大片墳塋。

月光太過清冷,對映在墳塋之上,其上的石塊,似乎都要滾落下來。

楊青山繼續邁步,朝著亂墳崗走去。

至亂墳崗前,右側的第一座墳塋,忽而顫動了一下,滾落下來幾塊石礪。

一道深紅的血跡,從墳塋頂端滾落而下。

嗤的一聲輕響,一隻乾枯至皮包骨頭的手,直挺挺的鑽出了墳頭。

楊青山眉心緊蹙,面容瞬間都嚴厲無比。

“押鎮神咒在墳前,先道注視在此,還安不下那霍亂之心?”楊青山的呵斥,更為嚴厲。

他踏步至墳塋前,手中取出一個小小的銀色盒子,開啟後,裡頭是硃砂和道士血液混合的硃砂墨。

再取出來一支筆,沾了硃砂墨後,便朝著墳頭前方,一道略有黯淡模糊的符上描繪!

這張符,是羌族的押鎮神咒!

若是還有人在此,便能看見。

每一道墳塋之前,都有一張押鎮神咒!

能反叛羌族之人,都絕非弱者,也只能葬於此地鎮壓。

每隔一段時間,柳家就會派遣人手來補符。

此次,本來三日之前就應該有人來。

可楊青山要進山,柳三元便將這件事情交予他手。

遲了三天,果然,這亂墳崗便不再安寧。

楊青山的動作速度很快,他補全了那一張符之後,又繼續去下一座墳頭補符。

半夜的時間過去了。

銀盒子中的硃砂墨快要耗盡,墳頭到了最後一座。

楊青山勾勒完了最後一張符。

他耳邊忽而聽到了一個輕微的咳嗽。

這聲音乾啞,似是一個老人在咳。

起身,他順著咳嗽傳來的方向走去……

離開亂墳崗,往下方又走了一段路。

在一塊巨石之下,有一個洞口,曝露在巨石底部。

咳嗽聲,似是那洞口中傳出。

楊青山抬手,抽出腰間拂塵。

他猛然一揮,噼啪的破空聲傳來。

一個漆黑的身影,忽而從那洞口穿出!

落至幾米外後,那身影上傳出咔的一聲,似是老人咳嗽……

楊青山的眉頭鬆緩了一些。

他還以為有什麼詐屍化煞的屍體,沒想到,是個時間長了,活在墳地中,沾染了陰氣的癩蛤蟆。

他又看了那洞口一眼,搖搖頭,便朝著山上走去。

等回到營地之中,大多數先生早已經入睡。

楊下元斜著依靠一塊岩石,似是已經入眠。

岩石邊緣有個篝火,篝火上邊吊了一口鐵鍋。

鍋中的湯汁還剩下一半,已經熬得乳白濃稠。

楊青山撿起來地上一塊布毯,朝著楊下元肩頭披上。

楊下元身體微顫了一下,他緩緩睜開了眼睛。

手壓住了肩頭的毯子,他語氣柔和不少:“青山,先吃點東西,然後便快休息,天要亮了。”

楊青山用兩根樹枝架住鍋邊緣,將其取了下來。

吃了一些食物果腹。

他再扭頭看楊下元。

此時,楊下元已經睡著了。

他在旁側打坐,也沉沉的睡了過去。

次日,陽光穿透雲層,有一縷落在了楊青山的頭頂。

他睜開了雙眼。

楊下元剛好也醒來。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楊下元便去指揮那些先生行動。

大多帶上了隨身的器物,又拿上了挖掘所需要的工具,眾人這才準備好出發。

楊下元再一次帶路往前。

一邊走,他一邊說道:“止龍,是氣脈停蓄,結穴之山,二十四山向中,止龍結穴,匯聚龍氣。”“龍氣,是生門所在。”“墳墓之外的風水局,必定有暗河,暗河會使得這些龍氣遊走。”

“這位置,不只是為父選擇,也是你爺爺分析所得。”楊青山點點頭,示意聽明白了。

後方那些先生也都側耳傾聽,暗暗點頭,露出恍然所思之色。

又是整整一天的趕路。

臨天黑的時候,眾人便只能隨口吃上一些乾糧,飲水。

大家都沒有休息。

半夜之時,楊下元停下腳步。

在眾人面前,是一座巍峨連綿的山脈。

山腳之下,山勢逐漸拔高。

迭起山勢之間,主峰更是厚重大氣!

一條寬闊的河流,正在山腳之下流淌。

一座石拱橋,佇立在河上!

楊下元面露興奮之色,他踏步,繼續朝著前方走去。

一轉眼,眾人便走過了拱橋。

至此,楊下元便讓大家停下,在這裡休息一夜了……

雖說他很興奮,眾人也格外興奮。

但這座壠山太高,想要到地方,少說還需一天的時間。

現在連夜趕路,到了也是白天,無法行動。

倒不如現在養精蓄銳。

大家席地而坐,就此休息。

楊青山在山腳下駐足眺望了許久,他也盤膝而坐,繼續打坐。

楊下元沒有睡著。

他躺在地上許久,還是睜開了雙眼。

手,不由自主的又摸到了自己的臉上。

他嘴唇微動,也不知道再說些什麼。

一整夜的時間,過的格外的快。

次日天剛亮,大家便又開始啟程趕路。

上山的過程,自不用多提。

止龍山脈太大,結穴在山腰,正因為山體過大,山腰極為不好尋覓。

饒是有楊下元,楊青山領頭,還有眾多先生在。

還是到了近乎天黑之時,眾人才停在一片空地之前。

這時,眾人眼中才出現幾分欣喜。

楊下元站在人群最前方,他掃過空地,喃喃道:”支壠之止,平夷如掌!這片地方,一定是龍氣匯聚,陰河平穩流淌的地方!”說著,楊下元又取出來一塊羅盤。

他往前走了幾步,所有四掃。

甚至,他還感覺到了空氣中隱隱有些暖風吹拂。

“生氣凝結……沒錯了……”

他極為謹慎仔細的尋找,最後停留在一個位置,沉聲道:“從這裡挖!見水為止!”

那些先生已經休息了一會兒,此時又精力充沛起來。

眾人上前,手中操著鏟子,鋤頭,就開始奮力挖掘!

一轉眼,這洞就下去了近乎十米。

先生來回輪換,都累得精疲力竭,氣喘吁吁……

深洞下方,傳來了大喊聲:“堪輿前輩,還沒有見到陰龍水,還要挖嗎?!會不會動了此地風水,引動山崩?”楊下元目光一凝,他走至洞口旁邊,沉聲道:“挖!再挖五米,必定見陰龍!”

楊青山也在旁邊,他閉著眼,感受著這裡生氣的變化。

溫熱的感覺,變強了,這就代表,他們挖對了。

……

可是,他們看不見的,是在那土層之下的漢白玉棺槨……

棺槨之上,還有幾個刻字。

“陰龍水,眷陽行,見棺者亡。”

漢白玉棺槨浸泡在水中,上方,便是越來越薄的土層。

水,正在顫抖。

流淌的速度,在逐漸的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