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人民路立交橋。

就是早上王安詢問報刊亭老闆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位置。

橋周邊都是低矮的房子,路上行人比車還多。

橋體是三層分離式,上層東西走向通車,下層南北走向通車。

中間則是類似環島,除了南向,三面通行。

這條立交橋對於星城意義重大,是由市區通往郊區的必經之處。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是沒錯的。

這也是星城高速發展的一條道路,大大縮短了城郊距離。

環島層橋墩下。

王安一個人來的,至於王偉,則是去認圖紙去了。

他將各種線路與代稱都標記用本子給記下來,王偉則一一去對照。

這裡上到四五十歲,下到十六七歲。

各行各業的工人站著或者靠橋墩坐著,手上拿著一塊紙板。

上面寫著各自從事的行業,工種以及價格。

到了下午,還有大幾十人,最多的就是小工。

膽子大一些的,就會去向那些穿著乾淨,腋下還夾著皮包的老闆去推銷自己,但不多。

這年頭,都還是要點面子又或者太老實。

老實的這些人,大部分出來找工作的都是有點手藝的農民,也被稱為農民工。

尤其是建築行業,農民在老家多多少少都會蓋房子。

圖紙技術再不懂,手上那點活還是有的。

砌個牆,抹個灰,手拿把掐。

厲害木工更是招不到,木工與其他行業不同,都是師傅傳徒弟,一代傳不了幾個。

這些農民工只要包吃包住,工資給到位,幹起活比企業出來的年輕子弟要賣力。

這也是個體戶到私人企業能有競爭力的一大原因。

王安目標是找個小工,眼睛掃視著這些小工的手。

一點點的走著,沒想到還真讓他找到一個看著不錯的。

手的面板非常粗糙,沒有傷痕,指甲縫裡面黢黑,不是垢。

而是沾染了工業油汙,這種很難洗乾淨。

只要一直處於髒兮兮的工作環境,暫時是沒辦法的。

面板黝黑,穿著一件白背心,染了各種油漬在上面,腰部位置還破了個大洞。

褲子也一樣,黑褲子,就是用黑布自己做的。

一雙綠色膠鞋,沒穿襪子,大夏天看著都難受。

頭髮亂糟糟的,狗啃,整個人精瘦精瘦,身高目測也就168左右。

“你好,多大了?”

“18。”

“說實話。”

“18。”

“你這樣子是18?想找個長期穩定的事做,就說實話。”

男孩這會才抬眼看向王安,打量半天才回答。

“已經滿16了。”

問清楚年紀了,王安才放心,再小一點,他是不敢用的。

“叫什麼,哪裡人?”

“李飛,山城人。”

“行,那跟我走,年齡你騙我是沒用的,我招人工作的位置非常正規,是需要身份證的。”

“多少錢一天?包吃住嗎?”

“住工地,吃飯每天和我一起,工資,不低於16,前提是你做的事不能比另外一個同事少,不然就扣錢,做的好,給你加到18。”

聽到答覆,李飛背起地上的帆布包就等著王安帶路。

王安自然得將他安排在工地住宿。

這個和楊勇說一聲就行。

王安還挺滿意的,話少,要求低。

這是他前世帶徒弟的經驗。

這裡有不少懂水電的工人也在找工作,按理選他們更好。

王安需要一張白紙,他要教更高效的安裝工藝。

老師傅有手藝,方式方法都固定了,改變起來不是一時半會,需要時間改進和學習。

並且,身有一技之長的人,很多時候不願意聽別人安排,找個不利手的又幹得太慢。

不要小看小孩哥小,學啥都快。

重點是李飛聰明,工地上幹活沒有手不糙的。

很多人幹活蠻幹,圖快,小傷小痛無所謂,手上很多小傷口。

而李飛,一雙幹活的手,傷疤少。

說明吃了虧會反思,會琢磨什麼方法更好。

不懂不要緊,王安可以教。

要幹好活聰明也很重要,光吃能苦是不夠的。

......

下午4點半。

王安安排好李飛,給他買了床涼蓆,臉盆等生活用品,再給了他2塊錢的伙食費後。

自己就買了點菜就回到了家中。

一天就將自己以前攢的幾塊錢,連帶著母親今天給的10塊錢用的所剩無幾。

他得好好表現,做餐飯,從父母手上弄點錢。

一個月內,在工地發工資之前肯定是囊中羞澀。

工地發錢是不會一次性給的,通常都是發生活費,用完了可以預支一點,也有上限。

星城六建企業的工人,他們是有食堂的。

王安這種外包形式住沒問題,吃就得自己花錢。

湘楚這一帶的人,從小就愛吃辣椒。

追溯到根源來說,溼氣重,冬天冷,辣椒發汗,吃了讓人舒服精神。

王安手藝還算不錯,上輩子剛去燕京後就經常自己開灶。

食堂的飯菜油輕,都是吃豬油,豬油價格並不便宜。

所以往往食堂不好吃不說,總覺著吃不飽。

燉了個蘿蔔排骨湯,辣椒炒肉,辣椒炒香乾,西紅柿炒蛋。

花了半個小時,父母應該在下班的路上了。

夏天,就用碟子將菜扣起來,一時半會涼不了。

閒來無事便看起報紙,一沓報紙都是王嶽松整理的。

往年的都是一捆一捆紮起來了,隨手抽了上面的兩張,都是近期的。

《一架飛機從星城航空口岸升空,直飛香江,我省第一個國家一類口岸宣告開放》

《籌備亞運火炬傳遞,五一路道路兩旁已完成擴寬》

《芙蓉路4期工程即將開工》

正在看著,母親先回來了。

聞到飯菜的香氣道。

“今天是怎麼了,早上會出門買早餐,還做了晚飯?”

“這不是給你們分擔分擔嘛。”

朱湘平翻個白眼,忙道。

“說吧,這回犯什麼錯了。”

“哪能犯錯,這不是出門找到工作了,明天就能正式上班了,慶祝慶祝。”

“這麼快?哪?別被騙了。”

“你兒子沒那麼蠢。”

“你不蠢,好好的單位不考,要去外面闖,不說這個,但我和你講,不要惹事,不要打架鬥毆,外面和你在學校不一樣,社會上的人沒輕沒重的,聽到沒?”

王安也不和他娘爭,那都是過去的事。

讀書時,社會上不少遊手好閒的年輕人,俗稱街遛子。

總愛蹲在校門口找麻煩,不還手難道等著被欺負?

“洗手,等爸回來就吃飯。”

王安洗手時,還在想報紙上的新聞。

星城的一類口岸開放以後,半年到一年時間,大量香江投資開始進入星城。

到那時候想要與他們投資的建築公司競爭,就太難了。

房產行業的預售制與公攤就是他們從香江帶到內地來的。

一時間席捲湘楚,星城就被拖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得加快積累資金成立公司,有一套自己的施工班組。

王安坐在桌前,拿起報紙,在芙蓉路4期上重重的標記了一下。

還得去找點能做事的勞力。

怪不得前世那些領導總是覺得他不夠努力。

前世給企業創造效益。

現在自己做包工頭賺錢。

王安也覺得牛馬越多越好,越努力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