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我就給你半年時間。”

“在外面不要跟人打架,有麻煩就來機關大樓找我。”

父母吃完早飯就急著出門上班,朱湘平遞給王安10塊錢說道。

這年頭,你要不工作父母最多罵罵你,計劃生育實行了許多年。

夫妻都在單位中的家庭,都是隻有一個孩子,啃老他們不怕。

最擔心的還是走歪路,一點小偷小摸,就得給你判個三五年的。

一轉眼八點半了,王安將家裡收拾好,也準備出門。

但他並不是直奔工地去應聘。

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地上,你去幹活,電工工具可能還能給安排,發一份用用。

畢竟電動工具價格高昂,工人也買不起。

手動工具全得自帶。

那些農民工大包小包裡面可不僅僅是衣物。

包工頭都愛買皮卡和麵包車,也是因為得裝各種工具。

要說都重生了,為什麼不乾脆去股市或者等兩年開始做倒房客。

那是非常不現實的,這年頭還不適合倒房,週期長。

商品房與貸款都剛起步,買房就全款,貸款很難。

而股市,你以為重生了就能在裡面翻雲覆雨,那可就真血本無歸。

且不說王安就記得那幾年那幾只股票,就算都記得。

小打小鬧還可以,真當資金量上來了,原本漲價的股票,可不是一塵不變的。

這種市場加上人為操作的東西,會因為變數而改變。

人,永遠不要貪圖認知以外的錢,嘗試嘗試可以,要懂得知難而退。

王安剛下樓樓梯口,迎面就撞上一人。

他看著對方有點眼熟,驚訝之間就想了起來,這是他初中同學王偉,沒讀高中,讀的職高。

後來他家裡聽說焊工會得職業病。

便讓他重新讀書試試,他也非常努力與王安一起進了單位,兩人還是死黨,剛開始工作沒有分在一起。

年紀大了以後的他,滿臉胡茬,啤酒肚,還地中海,現在一時間沒認出來。

也是一個苦命人,感情不順後,只能追求事業。

一米七的身高,留著平頭,臉頰有些肉,濃眉大眼,五官端正。

和他一樣穿著淺色的短襯衣,寬大的西褲腳底捲了邊,就是太不合身了,西海岸的味道。

“王安,你這是去哪?”

王安一把摟過王偉就往外走。

“走,帶你發財去。”

“發財?發什麼財?我是來跟你學習的。”

“偉人說過,實踐出真知,我帶你去工地學習。”

王偉腦袋都要搖掉。

“工地發不了財,我幹了一年,我也沒發財,工資是高,就是太累。”

“那是因為,你的方法不對。”

“你才從學校畢業,你能知道哪門子方法。”

王安在王偉的耳邊嘀咕起來。

邊說王偉還邊點頭,最後王偉眼睛都亮了起來,道。

“聽著很有搞頭。”

“走吧,我高中畢業都不去參加招工考試,你就跟著我幹個半年,保準你不後悔,這次考試回頭你就和你娘說,王安都沒考上,這樣的話你沒考上,保準你娘不會罵你。”

“那你得幫我瞞著我娘。”

“放心,咱倆誰跟誰。”

碰見王偉,算是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前世王偉也是跟著他一起學習。

兩人一路步行,就前往五金雜貨鋪,就在早上南門口的巷子裡面就有。

“扳手,手鉗、一字螺絲刀、十字螺絲刀、鋼鏨、墨斗、畫籤、線墜、水平尺、鋼捲尺。”

“差不多就這些,對了,老闆,再加個自攻鑽多少錢?”

王偉看著目瞪口呆。

剛開始聽著王安說那麼多,一時間被忽悠得熱血沸騰,跟著他就來了。

但在路上已經有些後悔,抱著也就浪費半天的想法跟著王安。

他是在工地幹過來,見他買的東西,沒想到他這麼專業。

“欸,你啥時候還去過工地幹活?”

“我沒去過,實踐出真知我沒騙你,但前提是得學會理論。”

老闆用算盤劈里啪啦的算完了。

“5塊7。”

“自攻鑽是2塊?”

“是的,這玩意貴是貴點,比手動可快多了。”老闆看兩個年輕小夥,瞅著也不太懂,就解釋道。

“成,除了自攻鑽,其他的再給我弄一套,再幫我裝兩個帆布包。”王安也不計較幾毛錢。

但實際幾毛錢可有大用。

這會兒物價非常玄乎。

比如大眾的生活用品。

油條1毛一根,鹽3毛5一斤,白砂糖7毛8一斤,大米的價格為3毛2一斤,豬肉價格1塊1一斤。

而一頓肯德基就得7元,更不說大哥大,那玩意標標準準的2萬8。

全國發布的平均月工資是137塊。

實際像王安家,算是比較富裕的,父母都在單位。

月工資也只有100塊出頭。

從南門口去星城體育館不算遠,直路,1公里多點,步行10多分鐘也就差不多到了。

就是一路上不太好走,有一段城中鐵路正在拆除,還要過一段泥巴路。

星城體育館很早就已經建成,這次是屬於擴建改造的專案。

此刻,一塊被圍牆圍住的工地,門口被大鐵門給攔住,只能從門衛室進出。

從外可以看到幾十名木工正在支模,已經建到一層樓高,屬於是已經開工的專案。

王安目測圍住的地,大概佔地有11.5畝,7000多平方米。

正常如果是房建,實際建造面積大約要乘個3倍。

體育館的話,頂上是空的,但起碼也有將近2萬的建築面積。

“大爺,請問專案部怎麼走?”王安拿出煙給大爺遞上,問道。

門衛大爺猶豫的沒接這煙,反而把房門給拉上一半,警惕道。

“你們幹啥的,啥事,這工地一般人不讓進。”

“過來招工的。”

“招工,招啥工,我們這裡不招。”門衛大爺擺了擺手。

“唉!我說,明明登報說招人,這會不讓進什麼意思。”王偉衝了上來。

“說不招就不招。”

王安給王偉攔住,自給自點燃煙,抽了一口道。

“這報紙上有電話號碼,日期還是昨天的,您說不招人了,那我去電話亭打個電話問問?”

“哎,你等一下,那我去問問。”門衛大爺有些認慫道。

王安可是從底層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這些門門道道自然知道。

“他怎麼突然慫了”王偉道。

王安給他解釋道。

“已經開工的工地招工無非兩種情況,一種缺人,一種就是換人。”

“我們與門衛大爺第一次見,不讓進,那就是有人和他打過招呼了。”

工地上,要說誰最門清,那一定是門衛大爺。

他要裝糊塗,監管部門都能讓他攔住,進不去大門。

唯一怕的就是專案經理。

這種政府專案,別說現在,到了後世,基本上能接下專案的總包方都是國企。

或者評選了各種獎項,有非常成功業績的私人企業。

這大爺的行為,看來事情沒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