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路是狹窄的,一個人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所以你應該繼續在這一條狹路上邁步前進,因為無數競爭的人都在你背後,一個緊隨著一個。

——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

主後1344年1月1日清晨,於澤斯城門的青銅號角吹響三次。

當卡洛踩著戰靴踏上比武場高臺時,鋼甲摩擦的鏗鏘聲甚至蓋過了萬人歡呼。

“在上帝見證下,我們締結的不僅是比武契約——是騎士精神的聖殿,是勇士美德的豐碑,是讓所有正義者都能找到榮耀的應許之地!”

一時間,上萬名參與者紛紛莊嚴立誓,決心以最虔誠的態度謹遵“騎士精神”,就此義無反顧地成為這場盛大比武盛會的一員。

卡洛順勢鄭重宣稱自己就任首屆論劍英雄會的會長,並信誓旦旦地許下承諾。

必將傾盡全力維護此次比武的秩序,讓公平與正義的光芒照亮賽場的每一個角落。

同時,他還激情澎湃地高聲呼籲所有參賽者一同擔當起監督的重任。

務必讓騎士精神如同熊熊烈火,在這世間燃燒不息,共同捍衛拉丁世界的秩序。

如此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盛事,在拉丁世界著實難得一見。

眾所周知,比武大會與騎士制度皆起源於法蘭西。

因而,比武大會中的主要專案——馬上長槍比武,也被人們稱作“法蘭西式爭鬥”。

回溯至13世紀之前,彼時的比武大會極為野蠻殘酷,幾乎與真實的戰爭毫無二致。

參賽的騎士們所使用的,皆是戰場上的實戰武器,傷亡事件頻繁發生,屢見不鮮。

起初,比武大會主要以實戰訓練為目的,旨在透過模擬戰爭場景,讓參賽者提前適應戰場的複雜狀況。

所以,在那個時候,除了長矛與劍,戰斧、狼牙錘、鐵棍等各類武器,都能在比賽中看到它們的身影。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賽事逐漸走向規範化。

有些比武專案開始限定只能使用長矛與劍,那些過於血腥、殺傷力過大的武器被逐漸摒棄。

發展到如今,許多地方為了避免傷亡,開始採用鈍頭武器,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禮貌”武器。

比武大會也由此逐漸轉變為兼具慶典與儀式性質的活動。

參賽者更多地是藉此機會展示自身的英勇身姿與高超武藝,力求在眾人面前大放異彩,贏得世人的讚賞與欽佩。

在各地,騎士比武頻繁舉行。

無論是加冕、冊封、慶祝,甚至是單純的娛樂,都會舉辦比武活動。

單法蘭西王國境內,一年便能組織數百場各類比武,已然成為一項極為重要的娛樂活動。

當下,多數貴族都對軍人生活滿懷熱愛,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期,騎士比武便成了他們最重要的消遣方式。

在比武場上,他們既能盡情滿足自己對戰鬥的渴望,又能贏得無上的榮譽,更能吸引貴婦們傾慕的目光,收穫浪漫的愛情。

然而,這一切在大體上僅僅是貴族男性的專屬消遣。

但此次的“賽文山論劍英雄騎士比武大會”卻別具一格。

它既不限制參賽者的出身,無論你是高貴的貴族,還是平凡的平民,皆可報名參賽。

也不約束武器型別,各種奇形怪狀、小眾罕見的武器都能在賽場上一展身手。

不僅如此,這場比武大會還有一個極大的吸引力,那便是不收取任何報名費,甚至還為獲勝者提供高額獎金。

這一舉措,點燃了無數人的熱情。

無數戰爭狂熱者早就受夠了“禮貌”武器的種種限制,此次終於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他們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賽場上釋放自己的熱血與激情。

許多平民,以往因身份低微,被拒之於此類賽事的門外,如今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機會。

他們紛紛報名參賽,渴望在這片賽場上證明自己。

更為關鍵的是,不收取報名費這一規定,讓那些囊中羞澀之人也能鼓起勇氣,踏入賽場一試身手。

訊息一經傳出,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結果,不僅西南地區的勇士們踴躍參與,周邊地區乃至他國的眾多貴族與武士,也紛紛慕名而來。

哪怕蓋克蘭遠在布列塔尼,波恩身處英格蘭,勃艮第的菲利普,甚至波西米亞王儲、摩拉維亞公爵查理,都毅然踏上了奔赴賽文山的征程。

最終,此次比武大賽報名參賽人數多達上萬人,其中不乏家世顯赫的大貴族和許多成名已久的著名騎士。

其中,地位最高的當屬年輕的安茹支系首領、匈牙利國王拉約什。

最為著名的騎士是卡斯蒂利亞的“鐵碗”阿瓦羅・佩雷斯・德・卡斯特羅和波西米亞劍聖德爾貝克。

不過,頗為怪異的是,瓦盧瓦家族竟無一人前來。

這一現象讓眾人議論紛紛,卻也無人能道出其中緣由。

“不是說諾曼底公爵最愛騎士比武嗎?以往但凡有此類盛事,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此次卻不見蹤影,實在令人費解。”

“是啊,布列塔尼如今都休戰了,按常理來說,這樣的比武盛會他肯定不會錯過。”

“說不定他就是個膽小鬼,平日裡只敢參加那些使用‘禮貌武器’的比武,遇到這般真正能展現實力的大賽,就嚇得不敢露面了,哈哈。”

有人調侃著,引得周圍一陣鬨笑。

比賽中使用各類奇特、小眾武器的豪傑眾多。

最終統計發現,比賽所用武器種類多達八十餘種,其中光劍依據長度、用途、形狀的分類就有近五十種。

最後大致將其分為劍類、斧類、槍矛類、弓弩類、長柄武器類、鈍器類這六大類比賽,再加上傳統的馬上長槍比武,合稱為“七大比武”。

各小項的比武會決出名次,分類進行賞金。

相較於往常比武只有三四項比武,這次的豐富賽制讓參賽者們大呼過癮。

他們在各自擅長的專案中全力以赴,每一次進攻與防守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而“七大比武”會再決出勝負,勝者獲得金制勳章,被尊稱為“神佑七武冠軍”。

這場盛會猶如一場盛大的狂歡,前後持續了十五天才緩緩落下帷幕。

卡洛為舉辦此次活動,加上賞金,總共花費了十萬弗洛林,不過對於得到的盛名而言,他覺得倒是物有所值。

蓋克蘭那傢伙天生就是馬上騎士的料,在馬上長槍比武中又一次奪得冠軍。

他騎著駿馬,手持長槍,衣袍肥大,卻在賽場上如同一顆耀眼的明星,無人能敵。

“鐵碗”阿瓦羅這個曾經全勝戰績的馬上長槍冠軍,這次只得了亞軍,路加只拿到季軍。

弓弩類的射箭冠軍是卡洛的手下塔洛斯,亞軍是匈牙利人阿拜爾,波恩僅獲得季軍。

阿克斯在雙手斧專案上毫無爭議地奪得了冠軍,其勇猛的身姿和精湛的斧法讓眾人驚歎不已。

此外,鉤戟、鏜耙和戰戟的冠軍也都被他收入囊中。

要不是卡洛及時出面阻攔,說不定狼牙棒、流星錘的冠軍也會被他一併包攬。

因為怕“七武冠軍”只有五人,最後也只讓他爭奪了斧類的“神佑七武冠軍”。

至於卡洛,他只參加了雙手劍的比武,他一路披荊斬棘,銳不可當,輕鬆將冠軍殊榮攬入懷中。

即便是當代享有盛譽的波西米亞劍聖德爾貝克,面對卡洛,也唯有敗下陣來。

最終的“神佑七武冠軍”分別是:

馬上長槍:布列塔尼的貝特朗・杜・蓋克蘭(“布列塔尼的刻耳柏洛斯”)

劍類:尼姆男爵查理・佈列納(“朗格多克捍衛者”)

弓弩類:塔洛斯(“怒矢”)

斧類:阿克斯(“磐石”)

槍矛類:卡斯蒂利亞的萊莫斯領主阿瓦羅(“鐵腕”因單手操縱重達8.5公斤的鑲金板甲作戰得名)

長柄武器類:阿拉貢海軍統帥、卡布雷拉男爵貝爾納特・德・卡布雷拉(“地中海的波塞冬”)

鈍器類:匈牙利國王拉約什(“雷霆”)

勃艮第的菲利普與波西米亞王儲查理實力有限,此番前來,純粹是參與這場盛會,權當體驗一番比武帶來的樂趣。

之所以在比武中使用“禮貌”武器,主要是因為君主們心懷顧慮,擔心大面積的死傷會嚴重影響自身的戰力。

不過,那些敢於參與使用更兇猛武器比賽的人,本就人數稀少、技藝超群,身體素質更是出類拔萃。

值得一提的是,卡洛為這些參賽者們準備了比賽用的胸甲。

同時,他還大力推廣消毒、包紮和急救方法,在賽場周圍設定了專門的醫護區域,安排經驗豐富的醫者隨時待命。

正因如此,比武結束後,死傷人數大為減少。

比武落下帷幕,現場氣氛卻依舊熱烈非凡。

如此豐厚的賞金,如此強大的騎士君主,如此炙熱的騎士精神。

讓許多小貴族和平民,紛紛渴望能留下為卡洛效命。

然而,全部留下顯然不切實際。

一方面,如此龐大的人員數量,會給卡洛帶來沉重的負擔,無論是物資的供應,還是日常的管理,都將面臨巨大挑戰。

另一方面,人員混雜,可靠度難以保證。

卡洛只挑選了表現最為出色且家世清晰的百人並讓他們行了最為莊重的臣服禮。

隨後,卡洛依據他們各自的能力與特長,將他們分散編入自己的部隊。

忠誠與信任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那就在日後漫長的相處中慢慢培養與發現吧。

只要卡洛始終秉持最純正的騎士風範,就無需擔憂他人會在明面上對自己不利。

在這場比武大會中,還有令人驚喜的收穫。

許多年輕且位高權重的貴族,如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以及波西米亞王儲、摩拉維亞公爵查理,他們本就對騎士精神充滿熱忱。

在勃艮第的菲利普極力勸說與熱情拉攏下,深受觸動,最終也結盟加入了“正義兄弟騎士盟”。

這場比武大賽,也將卡洛的“朗格多克捍衛者”和“正義騎士比武大會會長”的名頭傳遍了整個拉丁世界。

也正是在這裡,卡洛意外地發現了女扮男裝的艾琳・德・洛林-布洛伊。

劍類“神佑七武冠軍”的爭奪,堪稱一場勇士與強者的巔峰對壘。

劍,兵器中的多樣品類,引得無數豪傑齊聚,參賽人數遠超其他兵器諸般。

而卡洛使著他那把誇張的雙手巨劍,直面各路劍類冠軍。

他的招式,大開大合,又藏著精妙劍藝。

砍殺、突刺、劈斬、敲擊,每一次揮動巨劍,都帶著千鈞之力,空氣為之震盪。

多數對手,在他凌厲攻勢下,不過三招,便紛紛敗下陣來,徒留驚訝與欽佩。

這場賽事裡,最為精彩、令人熱血沸騰的,當屬卡洛與德爾貝克的宿命對決。

德爾貝克,波西米亞劍聖,手持一把獨特的手半劍——“鐵砧刃”。

此劍刃部超寬,使其能夠承受高強度衝擊,卻依舊堅韌無比,不易捲刃。

全龍骨結構設計,搭配寬厚的劍脊,讓它在劈砍時能如同犁具翻土一般,能夠輕鬆破開鎖子甲與板甲的接縫,威力驚人。

其靈活性與實戰性更是達到了極高的水準,非劍術登峰造極者不能駕馭。

德爾貝克正是憑藉這把“鐵砧刃”,以其獨創的“大師反”招式,縱橫世界,打敗了無數強敵,成為了眾人公認、當之無愧的劍聖。

僅僅對決了幾招,卡洛便猛地發難。

只見他以左腳為軸,身體如同被捲入了一場狂暴的旋風之中,快速旋轉起來。

手中的巨劍,在這高速旋轉之下,劃出了一道令人膽寒的致命弧線,要將整個空間都撕裂開來。

這一招旋轉攻擊,一氣呵成,利落無比,攜著排山倒海之勢,精準無誤地擊中了德爾貝克手中的“鐵砧刃”。

只聽“鐺”的一聲巨響,“鐵砧刃”竟被這股強大的力量擊飛,在空中劃過一道淒涼的弧線,最終“哐當”一聲,掉落在地。

他心中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狂呼:

“主啊!我竟如此輕易地在劍術上敗於他手!

看來腓力國王交付的任務,我已無力完成。”

一時間,全場陷入短暫死寂。

眾人皆瞪大雙眼,驚愕望向賽場,難以相信眼前景象。緊接著,如驚雷般的呼喊聲瞬間響徹賽場。

“上帝啊!卡洛這等武藝,堪稱逆天!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波西米亞劍聖德爾貝克,竟被他如此輕易擊敗!”一位觀眾滿臉漲紅,扯著嗓子嘶吼。

“這般劍術,莫非是天神賜予之力?卡洛絕非凡人,定是劍中神明降世!”另一位觀眾滿眼驚歎,高聲叫嚷。

“卡洛,他就是天生的劍王!他便是當之無愧的主宰,無人能及!”人群中又有人大聲呼喊。

周圍人紛紛附和,呼喊聲此起彼伏。

德爾貝克喘著粗氣,努力平復內心波瀾,萬分感慨:

“查理爵士,你如此年輕,卻已遠超巔峰時期的我。你的威名,定會在歲月長河中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