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新局勢
三國:曹家浪子,龍佑華夏 參天小白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深秋的長沙,湘江水面上薄霧瀰漫,冰冷的水汽裹挾著肅殺的氣息,瀰漫在整座城池。
長沙郡衙朱漆大門在殘陽的映照下,宛如被鮮血浸染,散發著冷冽的光澤。
孫權手扶雕滿雲紋瑞獸的欄杆,身形微微顫抖,劇烈咳嗽起來,殷紅的血跡濺落在漢白玉磚上,恰似朵朵淒厲綻放的寒梅。
庭院之外,陸遜正指揮三萬吳軍進行水戰演練,戰船的桅杆在呼嘯的江風中嘎吱作響,彷彿隨時都會被狂風折斷。
“主公,魏國斥候已越過壽春!”老太監尖細顫抖的聲音,如同夜梟的啼叫,打破了庭院的死寂。
孫權猛地握緊腰間鑲嵌著寶石的玉具劍,指節因用力泛白,沉聲道:“陸遜,即刻停止操練,傳令各營,嚴守長沙各要道,魏軍此番來勢洶洶,恐有突襲!”
陸遜領命而去,他身姿挺拔,步伐沉穩,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絕。
陸遜回到營帳,立即召集各營將領。
昏暗的營帳內,燭火搖曳,將領們神色凝重。
陸遜展開地圖,手指著上面的各個要點,說道:“魏軍來勢兇猛,我們務必守住這些關隘,不可有絲毫懈怠。”
眾將領紛紛領命,而後迅速回到各自的營地,緊張地佈置防禦工事。
此時,魏軍大營內,毌丘儉與甄溫正在商議作戰計劃。
毌丘儉身材魁梧,滿臉絡腮鬍,他一拳砸在桌子上,大聲說道:“陸遜雖有謀略,但我軍士氣正盛,定能一舉攻破長沙!”
甄溫則身著一襲青衫,文質彬彬,他微微皺眉,說道:“將軍不可輕敵,長沙城堅,且吳軍已有所防備,我們需另尋良策。”
兩人一番商議後,決定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先佯攻南門,吸引吳軍主力,再派精銳部隊從東門突破。
三個月轉瞬即逝,長沙城護城河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在微弱的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陸遜身披銀色鎧甲,站在箭樓上,目光冷峻地向北岸望去。
只見魏軍的營寨連綿十里,營帳密密麻麻如蟻穴,中軍大帳的黑色軍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旗面上的“魏”字醒目而刺眼。
此時,遠處傳來沉悶如雷的戰鼓聲,節奏急促,聲聲震人心魄。
三萬魏軍騎兵身著黑色鎧甲,如黑色潮水般洶湧而來,馬蹄聲如滾滾雷鳴,大地在他們的踐踏下微微顫抖。
前排騎兵手持長槍,槍尖寒光閃爍;後排弩手嚴陣以待,箭在弦上。
“放箭!”陸遜當機立斷,一聲令下。
剎那間,城牆上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魏軍。
然而,魏軍前排士兵訓練有素,迅速舉起大型鐵盾,盾與盾緊密相連,組成密不透風的盾牆,將射來的箭矢紛紛擋下。
後面的弩手趁機從盾牆縫隙中探出身子,向城樓射擊。
利箭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劃破空氣,不少吳軍士兵中箭,慘叫著倒下,鮮血在冰冷的城牆上蔓延開來。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甄溫騎著棗紅馬,帶領五千輕騎悄無聲息地繞到東門。
他們事先準備了精良的攻城器械,迅速將攻城槌架起,朝著城門發起猛烈撞擊。
每一次撞擊,城門都發出沉悶的聲響,木屑飛濺。城門在持續的衝擊下,出現了一道道裂痕。陸遜見狀,臉色驟變,立即率領親衛殺向東門。
親衛們身著輕便鎧甲,手持長刀,緊跟在陸遜身後。剛到東門,便與魏軍短兵相接。
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聲聲震耳欲聾。
混亂中,陸遜突然瞧見一員魏軍將領揮舞著開山大斧,如凶神惡煞般衝來,正是毌丘儉。
“陸遜,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毌丘儉吼聲如雷,聲震四野,斧刃帶起的強勁勁風,颳得人臉生疼。
陸遜反應敏捷,側身閃過攻擊,反手一劍刺向毌丘儉咽喉。
但毌丘儉久經沙場,瞬間用斧柄擋住了這致命一擊。兩人你來我往,激戰數十回合。
陸遜劍招凌厲,每一次出劍都帶著破風之聲,試圖尋找毌丘儉的破綻;毌丘儉則力大無窮,斧法剛猛,每一斧都蘊含著千鈞之力,將陸遜的攻擊一一化解。
漸漸地,陸遜因體力消耗過大,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動作也開始有些遲緩。
此時,孫權聽聞東門告急,親自帶著親衛趕來支援。孫權的親衛身著金色鎧甲,手持長戟,氣勢不凡。然而,甄溫早已算準這一步,提前在必經之路埋下伏兵。
當孫權的隊伍進入埋伏圈後,伏兵從四面八方湧出,喊殺聲震天。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鮮血四濺。孫權的親衛雖奮力抵抗,但因寡不敵眾,逐漸陷入混亂,被魏軍殺得七零八落。
孫權在親衛的拼死保護下,仍難以突出重圍。他望著眼前的慘狀,心中悲憤交加,大喊道:“我東吳兒郎,豈會輕易屈服!”
然而,現實殘酷,隨著親衛們一個個倒下,孫權漸漸力不從心。
陸遜見大勢已去,長嘆一聲,緩緩抽出佩劍,準備自刎以謝東吳。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毌丘儉快馬衝上前去,一把奪過他手中的劍:“陸大都督,還是跟我回洛陽吧!”
與此同時,孫權也在混亂中被魏軍生擒。數日後,孫權和陸遜被押解至洛陽。
洛陽的金殿之上,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巨大的宮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在曹囧身上。
曹囧端坐在龍椅上,龍袍在燭火的映照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他開懷大笑:“毌丘將軍、甄將軍,此次立下大功,本王定當重重封賞!”
說罷,曹囧轉頭看向階下的孫權和陸遜,微笑著說道:“孫仲謀、陸伯言,你們才智過人,若能歸降我大魏,本王必當重用,享盡榮華富貴。”
陸遜目光堅定,毫無畏懼地望著曹囧:“我深受主公厚恩,此生絕不背叛東吳。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孫權也冷哼一聲,別過臉去,眼中滿是不屑,拒不投降。
曹囧聽後,微微皺眉,眼中卻閃過一絲對二人忠義的敬佩。
此後,孫權和陸遜被軟禁在洛陽。
洛陽城中,曹囧雖取得了對吳作戰的勝利,但朝堂之上,新舊勢力的鬥爭從未停止。
毌丘儉因戰功赫赫,在朝中威望日增,引起了一些老臣的嫉妒和不滿。
太尉郭淮,白髮蒼蒼,城府極深,在朝堂上聯合數位重臣,多次在曹囧面前進讒言:“毌丘儉手握重兵,如今又居功自傲,長此以往,恐成大患。”
他們試圖削弱毌丘儉的權力,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
甄溫則在暗中謀劃,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他一面討好曹囧身邊的親信,一面拉攏朝中的年輕官員,形成自己的勢力。
而被軟禁的孫權和陸遜,雖身處困境,卻心繫東吳。
他們暗中聯絡東吳舊部,等待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天夜裡,洛陽城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原來是東吳舊部派來的使者,帶來了東吳國內的訊息。孫權和陸遜得知,東吳新主孫亮在幾位老臣的輔佐下,正試圖整頓軍隊,積蓄力量,準備奪回失地。
孫權和陸遜聽後,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之火。與此同時,曹囧也得到了東吳的情報。
他召集毌丘儉、甄溫等大臣商議對策。毌丘儉身著華麗的將軍服,腰佩寶劍,上前一步,慷慨激昂地主張再次出兵東吳:“陛下,東吳新主年幼,內部尚未穩定,此時正是我們徹底消滅東吳勢力的絕佳時機!”
甄溫則身著文官長袍,手捋鬍鬚,沉穩建議:“陛下,國內新舊勢力紛爭不斷,若此時貿然出兵,恐後院起火。依臣之見,先鞏固國內統治,安撫各方勢力,方為上策。”
曹囧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無論做出何種決策,都將對三國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在朝堂上爭論不休之時,洛陽城外的局勢也愈發緊張。
鮮卑部落的首領軻比能,野心勃勃,親率大軍南下,在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
邊境守將接連告急,戰報如雪片般飛至洛陽。曹囧看著堆積如山的戰報,眉頭緊皺,意識到魏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曹囧緊急召見了朝中的幾位老將,商議抵禦鮮卑的策略。
老將們雖年事已高,但經驗豐富,他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
有的主張堅守城池,等待援軍;有的則建議主動出擊,打軻比能一個措手不及。
曹囧權衡再三,最終決定採取兩者結合的策略,一面加強邊境城池的防禦,一面派一支精銳部隊繞到鮮卑軍後方,進行突襲。
而在東吳,孫亮在老臣們的輔佐下,日夜操練軍隊,積極籌備糧草。
他廣納賢才,試圖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奪回孫權和陸遜,恢復東吳的尊嚴。
孫亮還派遣使者前往蜀漢,希望能與蜀漢聯合,共同對抗魏國。
蜀漢方面,後主劉禪在諸葛亮的繼承者們的建議下,也在考慮是否要趁機出兵,分一杯羹。
在這波譎雲詭的局勢下,新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隨時可能再次席捲這片古老的大地。
各方勢力在黑暗中等待著時機,一場更加激烈的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鮮卑大軍已經逼近邊境重鎮雁門,雁門太守張翼緊閉城門,組織軍民堅守。
鮮卑軍的攻城器械不斷撞擊著城門,城牆上計程車兵們奮力抵抗,箭矢、石塊如雨點般落下。
張翼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鮮卑軍,心中充滿了憂慮。
他知道,僅憑雁門的兵力,難以抵擋軻比能的進攻太久,只能寄希望於朝廷的援軍。
而此時,毌丘儉主動請纓,要求率領大軍前去抵禦鮮卑。
曹囧權衡利弊後,同意了毌丘儉的請求。
毌丘儉回到軍營,迅速整頓兵馬,準備出征。
他深知此次任務艱鉅,不僅要抵禦鮮卑的進攻,還要防止東吳和蜀漢趁機發難。
陸遜在軟禁的居所中,透過秘密渠道得知了魏國的局勢。
他心中暗自思忖,這或許是東吳的一個機會。
他與孫權商議後,決定派人將訊息傳回東吳,讓孫亮做好準備,一旦有合適的時機,便出兵北伐。
甄溫在朝中則忙著鞏固自己的勢力,他利用毌丘儉出征的機會,拉攏了一些原本支援毌丘儉的官員。
他還在曹囧面前進言,建議削弱毌丘儉的兵權,以免他功高震主。
曹囧聽後,心中也有些動搖,但他也明白,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不能輕易對毌丘儉下手。
在邊境戰場上,毌丘儉與軻比能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毌丘儉身先士卒,鼓舞著魏軍計程車氣。他巧妙地運用戰術,多次擊退了鮮卑軍的進攻。
然而,軻比能也不是等閒之輩,他不斷調整戰術,與毌丘儉周旋。
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一時難分勝負。而在東吳,孫亮接到了陸遜傳來的訊息後,立即召開了軍事會議。
老臣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主張立即出兵,有的則認為應該再觀察一段時間。
孫亮最終決定,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魏國國內局勢出現更大的動盪,便果斷出兵。
蜀漢方面,也在密切關注著魏、吳、鮮卑之間的局勢。他們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收集各方的情報。
丞相費禕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趁機削弱魏國的實力,但他也擔心東吳會獨自行動,因此建議與東吳加強聯絡,協調行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越來越緊張。毌丘儉在邊境的戰鬥中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魏國國內的糧草供應開始出現問題,朝堂上的爭鬥也日益激烈。
東吳和蜀漢都在等待著最佳的時機,準備給魏國致命一擊。
而被軟禁在洛陽的孫權和陸遜,也在默默地等待著局勢的變化。
他們堅信,東吳一定能夠重新崛起,奪回屬於自己的榮耀。
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中,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