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如血,黯淡的光輝無力地傾灑在交州城的每一個角落,將這座飽經滄桑的城池籠罩在一片壓抑而昏黃的氛圍之中。

曾經意氣風發、坐擁江東半壁江山的孫權,此刻卻被困於這狹小的交州城內,如同被困在牢籠中的猛虎,空有壯志卻難以施展。

四周悶熱潮溼的空氣彷彿一張無形的巨網,緊緊地包裹著他,讓他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沉重與焦灼。

曹囧的勢力如同洶湧的潮水,以勢不可擋的姿態迅速擴張,無情地吞噬了吳國大片廣袤的疆土。

曾經繁華富庶的城鎮、沃野千里的農田,如今都已落入敵手,成為了曹囧的囊中之物。

東吳的輝煌已然不再,交州成為了孫權最後的棲身之所,也是他試圖力挽狂瀾、實現翻盤的唯一希望所在。

孫權在那略顯簡陋的府邸中,像一頭被困住的野獸般來回踱步。

腳下的石板路早已被他的鞋底磨得光滑發亮,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是他內心焦慮的迴響。

他的眉頭緊緊地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憂慮與不甘。

每一步的邁出,都彷彿承載著東吳的命運,沉重而艱難。

終於,他停下了腳步,深吸一口氣,胸腔中爆發出一聲低沉而有力的命令:“傳顧雍、陸遜前來議事!”

這聲音雖然威嚴依舊,但卻難掩其中的疲憊與焦慮,彷彿是一個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急切地渴望找到一絲光明。

不多時,丞相顧雍和大都督陸遜匆匆趕到。顧雍年事已高,身形微微傴僂,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他的眼神依然深邃而睿智,透露出一種歷經滄桑後的沉穩與從容。

他率先行禮,聲音不疾不徐地說道:“陛下,喚臣等前來,可是為了應對曹魏之事?”

陸遜則身姿挺拔,一身鎧甲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眼神堅定而銳利,彷彿能夠洞察一切。

他緊跟在顧雍身後,目光緊緊地注視著孫權,等待著他的指示。

孫權微微點頭,長嘆一聲,緩緩說道:“如今我東吳僅剩下交州這彈丸之地,曹囧那賊子野心勃勃,對我們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揮師南下。

我東吳如今處境艱難,諸位可有良策,助我東吳擺脫這絕境?”

他的目光在顧雍和陸遜的臉上來回遊移,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渴望。

陸遜向前一步,毫不猶豫地說道:“陛下,依臣之見,當務之急,唯有尋求外援,共同對抗曹魏。

環顧天下,能與我們並肩作戰、共抗強敵的,唯有蜀漢。”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充滿了自信與決心,彷彿是在黑暗中點燃了一盞明燈。

孫權的神色微微一動,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被猶豫和擔憂所取代。

他皺了皺眉頭,語氣沉重地說道:“伯言,你所說的,我又何嘗不知。

只是昔日我們與蜀漢因荊州之事,結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關羽喪命,劉備興兵伐吳,那場大戰讓雙方都死傷慘重,此乃血海深仇,他們又怎會輕易放下成見,與我們結盟呢?

如今我東吳落魄至此,主動前去求和,他們恐怕只會認為我們是走投無路,又怎會相信我們的誠意?”

顧雍輕撫著自己那已經斑白的鬍鬚,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陛下,時移世易,如今的局勢與往日已大不相同。

蜀漢雖然對昔日之事耿耿於懷,但曹囧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妄圖吞併天下,蜀漢也同樣深受其威脅。

若我東吳不幸覆滅,唇亡齒寒,下一個遭受劫難的便是蜀漢。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他們不會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只要我們能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十足的誠意相邀,或許能夠打動他們,讓他們放下過去的恩怨,與我們攜手合作。”

孫權低頭沉思,內心在理智與情感之間不斷地掙扎。

他深知顧雍所說的道理,但昔日的恩怨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他的心頭,讓他難以釋懷。

陸遜見狀,接著說道:“陛下,為了表明我東吳對此次聯盟的誠意以及對蜀漢的尊重,臣願親自出使蜀漢。

臣定會竭盡全力,向蜀漢君臣陳明當下的局勢以及聯盟的重大意義。

臣會鄭重承諾,在聯盟期間,東吳將嚴守邊界,絕不侵犯蜀漢分毫,甚至在一些事務上,我們還可以給予他們必要的支援與協助。

以臣的身份前往,也能讓蜀漢感受到陛下對聯盟的重視和決心。”

說罷,他單膝跪地,右手握拳,重重地捶在地上,以表自己的決心。

孫權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猶豫。他深知陸遜在東吳的軍事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若他出使蜀漢,東吳的軍事排程將會面臨一定的困難。

但陸遜的堅定和誠意也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希望,他沉思良久,最終緩緩點頭,說道:“好,既然伯言你如此堅定,那此事便託付給你了。

但你務必要在出發前,將軍事部署妥善安排好,與諸位將領詳細商討,制定出應對各種情況的策略,確保東吳的安全。”

陸遜連忙說道:“陛下放心,臣定會安排妥當。此次出使,關乎東吳的生死存亡,臣自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隨後,孫權又將目光轉向地圖,說道:“即便能夠與蜀漢成功結盟,我們的兵力有限,又該如何部署,才能有效地抵禦曹魏的進攻呢?”

陸遜走到地圖前,指著上面的山川關隘,詳細地說道:“陛下,交州地勢複雜,山川縱橫,這是我們天然的防禦優勢。

我們可以以鬱林、蒼梧等地為前沿防線,派遣精銳部隊據險而守。

鬱林地區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只需少量兵力,便可抵禦數倍之敵。

蒼梧則扼守著交通要道,我們可以在此設下伏兵,對來犯之敵進行突然襲擊。

同時,在交州城周邊佈置重兵,構建起堅固的防禦工事,作為我們最後的核心防線。

一旦曹魏大軍壓境,我們便可以憑藉這些有利地形,與之周旋,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他頓了頓,又指向地圖上蜀漢與交州接壤的地方,繼續說道:“與蜀漢結盟後,我們可以在邊境地區與蜀漢軍隊相互呼應,形成掎角之勢。

若曹魏進攻蜀漢,我們便從側翼出兵,騷擾他們的後路,打亂他們的進攻節奏。

若曹魏攻打交州,蜀漢也可以出兵牽制其兵力,使他們腹背受敵。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化被動為主動,在這場對抗中佔據一定的優勢。”

孫權微微頷首,神色稍緩,但又提出了一個擔憂:“我軍兵力分散,防線漫長,若某一處防線被突破,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顧雍介面道:“陛下勿憂,臣以為可以設立一支機動部隊,由忠誠勇猛、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統領。

一旦某一處防線告急,機動部隊便迅速馳援,填補缺口。

同時,加強情報傳遞系統的建設,確保各防線之間資訊通暢,以便能夠及時做出反應。

我們可以在各防線之間設立烽火臺,一旦發現敵軍來襲,便點燃烽火,周邊防線便能迅速得知敵情,做好防禦準備。

此外,還可以訓練一批擅長長途奔襲的輕騎兵,作為機動部隊的補充,他們行動敏捷,能夠迅速支援受攻擊的區域,有效地應對突發情況。”

孫權聽後,點了點頭,說道:“二位所言極是,就按此方案進行部署。

東吳的命運,就全繫於此了,希望你們能夠竭盡全力,助我東吳渡過難關。”

數日後,陸遜將軍事事務妥善安排完畢。他與諸位將領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戰略部署,並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反覆的推敲和完善。

出發前,他再次來到孫權面前,鄭重地說道:“陛下,臣定當不辱使命,若不能促成聯盟,臣無顏再見陛下。”

孫權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滿是信任與期待,說道:“伯言,我相信你。

東吳的未來,就靠你這一趟了。路上多加小心,早日歸來。”

陸遜帶著孫權的重託,踏上了前往蜀漢的征程。一路上,他馬不停蹄,日夜兼程。

沿途的山川景色在他眼中都變得無足輕重,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促成聯盟,拯救東吳。

他不斷地思考著與蜀漢君臣談判的策略,如何說服他們放下過去的恩怨,與東吳攜手抗曹。

終於,他抵達了蜀漢的都城。在蜀漢的朝堂之上,氣氛異常緊張,蜀漢君臣對東吳充滿了敵意。

陸遜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大步走進朝堂,單膝跪地,高聲說道:“蜀漢陛下,臣乃東吳大都督陸遜,今奉我主孫權之命,前來商議聯盟抗曹之事。”

一位蜀漢大臣站了出來,怒目而視,大聲斥責道:“陸遜,你們東吳背信棄義,當年奪取荊州,殺害我大將關羽,這筆血債我們還未清算,如今你們還有何顏面前來求和?”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陸遜身上,充滿了憤怒和質疑。

陸遜不卑不亢,站起身來,神色誠懇地說道:“諸位,昔日之事,實乃形勢所迫,我東吳亦深感愧疚。

但如今曹囧勢力如日中天,野心勃勃,妄圖吞併天下,我東吳與蜀漢皆為其眼中釘、肉中刺。

若我們繼續深陷於往日的恩怨之中,相互內耗,只會讓曹囧坐收漁翁之利,最終導致我們兩國都走向滅亡。

唯有攜手合作,並肩作戰,方能抵禦這強大的外敵,恢復漢室江山,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當年的那場戰爭,讓我們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如今,我們難道還要讓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嗎?

東吳願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的誠意,我們願意開放邊境互市,促進雙方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

同時,我們還可以在軍事上相互配合,共同制定作戰計劃,確保聯盟的有效性。”

又有大臣質疑道:“你說的好聽,可如何保證你們東吳不會再次背叛我們?當年的教訓,我們可不能再輕易忘記。”

陸遜連忙說道:“我東吳願意立下盟誓,若有違背,天地共誅。

在聯盟期間,東吳必定嚴守邊界,絕不侵犯蜀漢分毫。若曹魏進攻蜀漢,東吳必定毫不猶豫地出兵相助,與蜀漢同仇敵愾,並肩作戰。

為了讓貴國更加放心,我們還可以交換質子,以表我們的誠意和決心。

我們深知,只有相互信任,才能真正實現聯盟的目標。”

在陸遜的努力下,經過數日漫長而艱難的談判與溝通,蜀漢君臣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打動。

劉禪雖然對昔日的恩怨仍然難以釋懷,但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也深知聯盟的重要性。

最終,在一眾大臣的勸說下,他同意與東吳結成新的孫劉聯盟。

陸遜圓滿完成使命,懷著激動的心情,迅速返回交州。

孫權得知聯盟已成,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他激動地握住陸遜的手,說道:“伯言,你不負孤望,東吳有救了!”

隨後,孫權與陸遜等人按照之前商議的軍事部署,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

他們徵集了大量的民夫,日夜不停地修築防禦工事,護城河被拓寬加深,城牆被加固加高,城牆上擺滿了各種防禦器械,弩炮、投石機等一應俱全。

糧草物資也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個防線,確保軍隊的後勤供應充足。

士兵們日夜操練,士氣高昂,他們深知,這是一場關乎東吳生死存亡的戰鬥,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交州城內,百姓協助修築工事、為士兵們洗衣做飯。老人們在城門口為士兵們祈福,希望他們能夠平安歸來。工匠們加班加點地打造兵器和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