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輝秀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捧著一封書信他單膝跪地,雙手將書信高舉過頭頂,沉聲道:“公方大人,一色大人從大明傳回的書信。”

義輝微微點頭,伸手接過書信。他那銳利的目光在信封上掃過,便拆開書信,仔細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義輝的嘴角微微上揚,輕聲說道:“原來是藤長寫的書信啊。”

此時,一旁的千秋輝秀忍不住好奇地問道:“公方大人,一色藤長大人在書信裡都說了些什麼呢?”

義輝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抹欣慰,緩緩說道:“你可還記得,半年多前,我讓一色藤長擔任聯合艦隊總大將,率領數百艘船前往大明之事?”

千秋輝秀立刻恭敬地回答:“屬下自然記得,當時主公的這個決定可謂是意義重大。”

義輝輕輕拍了拍膝蓋,繼續說道:“按照我的吩咐,船隊先是開往朝鮮王國。

我們還專門安排了鄭舜功帶著信物上岸,去面見朝鮮國王。

這鄭舜功也確實是個有能耐的人,他帶著信物找到朝鮮國王后,朝鮮國王很是配合,當即派遣了人馬護送鄭舜功一行人前往大明。”

在遙遠的大明,鄭舜功順利返回北京城,並且和兵部尚書楊博成功會面。

在兵部尚書楊博的書房中,楊博坐在書案後,手中握著一杯熱茶,目光溫和地看著鄭舜功。

“鄭先生,此行辛苦了。”楊博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賞。

鄭舜功連忙拱手行禮,恭敬地說道:“為朝廷效力,為楊尚書分憂,是鄭某的榮幸,不敢言辛苦。”

楊博點了點頭,放下茶杯,緩緩說道:“你此次帶回的訊息極為重要,朝廷已經決定加大對倭寇的打擊力度。

不過,也不知道這件事怎麼的就被嚴黨給知道了,被嚴閣老看重的胡宗憲……似乎對你此行頗有微詞。”

鄭舜功眉頭微皺,沉聲道:“胡大人一向對倭寇之事持強硬態度,此次未能阻止我,恐怕心中不悅。

不過,鄭某此行乃是為朝廷大局著想,胡大人若有異議,鄭某願當面解釋。”

楊博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幾分安撫:“你不必多慮,胡宗憲那邊自有我去應對。

你只需繼續按照計劃行事,務必確保與日本的聯絡暢通無阻。”

鄭舜功點頭稱是,心中卻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嚴黨的勢力在大明根深蒂固,若他執意阻撓,事情恐怕不會那麼順利。

楊博微微向前傾身,眼睛裡滿是好奇與探究,繼續詢問鄭舜功:“鄭先生,你且與我說說在日本的事情,那邊如今的局勢究竟如何?”

鄭舜功神色坦然,恭敬地回答道:“楊尚書,在下在日本的經歷確實頗為豐富。

初到九州時,當地諸侯源義鎮對在下十分熱情,給與了盛情款待。

那源義鎮的領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為人也豪爽仗義,在他的領地裡,我感受到了日本諸侯獨特的待客之道。”

楊博輕輕點頭,目光中帶著思索:“哦?那後來呢?想必還有更多的際遇吧。”

鄭舜功接著說道:“後來,在下遇到了日本國王派來的使者。

那使者極為恭敬有禮,他表明來意後,就帶著在下前往京都。

一路上,使者向我講述了許多日本的風土人情和國內的局勢。”

“到了京都之後,我便見到了日本國王源義輝。”鄭舜功頓了頓,似乎在回憶當時的場景。

楊博好奇地追問:“這源義輝是個怎樣的人物呢?”

鄭舜功眼神中帶著一絲欽佩,說道:“楊尚書,這源義輝,是一個很年輕的君主。

我特意打聽過年歲,不過才二十歲。

可您莫要小瞧了他,他雖然年輕,卻是個文武雙全的厲害人物。”

楊博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哦?何以見得呢?”

鄭舜功手輕輕抬起,比劃著說道:“楊尚書,您且聽我細細說來。

日本國內如今動盪不安,諸侯割據的局面極為嚴重,就說這源義輝吧,之前都已經被趕出了京都。

可是他呢,僅憑著兩千多兵馬就開始了征戰之旅,那是何等的勇氣和謀略,在短短不過幾年的時間裡,他一路披荊斬棘,竟又殺回了京都,然後開始重整朝綱。”

楊博不禁感嘆道:“兩千兵馬便能有如此作為,這源義輝果真是不簡單啊。”

鄭舜功連連點頭,表情嚴肅地說:“是啊,楊尚書,此番我還看到他組建聯合艦隊,他在國內一呼百應,各地諸侯紛紛響應。由此可見他如今的權勢之大。

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日本國內紛爭的結束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源義輝有著非凡的領導力,他對日本的未來似乎有著清晰的規劃。”

楊博摸著鬍鬚,沉思片刻後說道:“鄭先生,那你覺得這源義輝對我大明是友是敵呢?”

鄭舜功微微皺眉,思考了一會兒才回答:“楊尚書,依在下之見,目前源義輝對大明表現出友善的態度。

此次他派遣船隊前來,也有想要與大明交好的意圖,但日本國內局勢複雜多變,未來之事還難以確切判定。

不過只要我們大明保持自身的強大,在外交上謹慎應對,無論局勢如何變化,我們都能處於有利之地。”

楊博緩緩地點點頭,眼神中帶著一絲疲憊,對鄭舜功說道:“鄭先生,你一路奔波,定是十分勞累了,且先下去好好休息吧。”

鄭舜功恭敬地行禮,說道:“多謝楊尚書關心,那在下就先行告退了。”說完,便轉身緩緩退下。

楊博看著鄭舜功離去的背影,微微皺了皺眉頭,似乎在思考著鄭舜功帶來的訊息。

片刻之後,他轉身快步走向內室,迅速換了一身莊重的朝服,整理好衣冠後,他便匆匆趕赴西苑。

西苑道觀內,嘉靖帝正閉目靜修,周圍靜謐得只能聽到輕微的風聲。

黃錦小心翼翼地邁著步子,試圖不發出一點聲響地走進去,然而,哪怕他再小心,還是弄出了些許響動。

嘉靖帝耳朵微動,便聽到了動靜,他嘴角微微上揚,卻故作嚴肅地說道:“朕聽到了,是誰如此大膽,竟敢打擾朕的清修?”

黃錦一聽,趕忙小跑到嘉靖帝跟前,“噗通”一聲跪下,臉上滿是惶恐,說道:“主子爺,奴婢知錯了,只是有件極為重要之事需要向主子爺彙報,奴婢深知此事關乎國事,可不敢有絲毫耽擱啊。”

嘉靖帝呵呵一笑,那笑聲在安靜的道觀裡迴盪,他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你且說說,到底是何事?”

黃錦慢慢起身,彎著腰,恭順地回答道:“主子爺,兵部尚書來了,說是有關於倭寇的事情要向主子爺稟報呢。”

嘉靖帝輕輕地點了點頭,神色變得認真起來,說道:“哦?那便讓他進來吧。”

楊博跟在黃錦身後,腳步帶著一絲急切。

他走進殿內,一眼便看到了坐在白紗之後的嘉靖帝,那白紗如同朦朧的霧氣,使得嘉靖帝的身影看起來有些虛幻,卻又因著那高高在上的位置,散發著一種讓人不敢直視的威嚴之感。

楊博趕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然後恭敬地行大禮,朗聲道:“陛下,臣之前向陛下提議對付倭寇之事,如今已經有了眉目。”

嘉靖帝坐在上方,微微傾身,聲音從白紗後傳來,平靜中帶著一絲期待:“哦?愛卿速速道來。”

楊博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興奮,說道:“陛下,那鄭舜功不負陛下所望,成功抵達日本,他見到了日本國王,那日本國王源義輝對於剿滅倭寇這一事宜欣然應允。

陛下,源義輝還表達了一個意願,他希望能恢復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嘉靖帝聽聞,輕輕撫了撫衣袖,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慮,問道:“那這日本國王打算如何剿滅倭寇呢?總不能空口說白話吧。”

楊博再次恭敬地回答:“陛下聖明,那日本國王源義輝已經派遣了一支頗為龐大的聯合艦隊,陛下,這艦隊的規模可不小,船隻有近三百艘呢,人數更是多達上萬。

而且,源義輝十分有誠意,他們剿滅倭寇並不需要朝廷資助,只是,他們希望朝廷能夠與他們貿易船上的貨物。”

嘉靖帝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這聽起來倒是不錯,不過這貿易之事,可不能馬虎,愛卿且說說你的看法。”

楊博沉思片刻,然後說道:“陛下,臣以為,這日本國王既然有此誠意,我們不妨先應允其貿易之事。

畢竟倭寇肆虐多年,一直是我大明沿海的心腹大患。

如今日本願意出兵剿滅,且不需要我們出資,只是些許貿易之事,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利無害。

而且,若能借此機會恢復與日本的正常貿易,日後也可從貿易稅收等方面增加國庫收入。”

嘉靖帝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幾分果斷,說道:“既如此,那就見一見日本使者吧。一切按照正常的渠道來辦理,這件事你去和嚴嵩說一下,他做事向來謹慎,讓他把此事辦得穩妥些。”

楊博聽了,心中一動,連忙恭敬地說道:“陛下,微臣還有一事要稟報,此番鄭舜功並不是按照常規路線回來的,他是從朝鮮回來的。”

嘉靖帝原本端坐著的身子微微一震,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說道:“他不是從廣東出發的嗎?怎麼繞了這麼一大圈回來?”

說完這話,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慮,看著楊博說道:“楊博,你這般說法,莫不是想說嚴嵩想要阻礙此事?”

楊博心中一驚,趕忙用力地搖頭,神色極為誠懇地說:“陛下,臣絕無此意。臣並非是指嚴閣老,而是南邊的胡宗憲。

此番鄭舜功走朝鮮回京城,乃是那位日本國王源義輝的建議,與嚴閣老並無關係。”

嘉靖帝輕輕哼了一聲,神色稍緩,說道:“朕知道了。那這胡宗憲又是為何要阻攔鄭舜功呢?他難道不知道倭寇之事關係重大嗎?”

楊博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微臣以為,胡宗憲大人或許有他自己的考量。

他在南邊一直致力於抗擊倭寇,可能擔心鄭舜功此次出行會有什麼變數,影響到他原本的抗倭計劃。

但他也許並不知曉鄭舜功此次出行對剿滅倭寇全域性有著重要意義,還請陛下明察。”

嘉靖帝沒有回應楊博的解釋,而是微微歪著頭,目光中帶著審視的意味,問道:“楊博,你說朕都不知道的事情,這個源義輝怎麼就知道了呢?”

楊博頓時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他瞬間繃緊了身子,不敢有絲毫懈怠,趕忙搖搖頭,恭敬而又謹慎地回答道:“臣並不清楚其中緣由,陛下。

不過臣斗膽猜測,可能是因為南邊走私頻繁的緣故。

那些走私之人來來往往,訊息也隨之傳播,說不定就將大明的一些事情透露出去了。”

嘉靖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透著幾分惱怒,說道:“是啊,南邊的走私已經猖獗到了這種地步,一個海外小國都能知道我大明的事情了。

朕的大明,朕的沿海之地,難道就這麼毫無防備嗎?那些走私之人簡直無法無天,邊防官員都是幹什麼吃的!”

楊博低著頭,額頭上隱隱有汗珠冒出,輕聲說道:“陛下息怒。此事確實是臣等失職,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加強沿海的監管,嚴厲打擊走私行為,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了。”

嘉靖帝重重地哼了一聲,說道:“朕看也是,這走私之事不僅關乎朕的顏面,更關係到大明的安危。

楊博,這件事你也得給朕出份力,去和嚴嵩商議商議,看看如何才能徹底杜絕這沿海的走私亂象。”

楊博連忙應道:“是,陛下。臣一定竭盡全力,與嚴閣老共同商議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