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三名被俘蒙面人死在了眾目睽睽之下,令眾人大吃一驚。

對這些江湖經驗豐富的人來說,心裡自然明白,第一名蒙面人定是被暗器所殺,其他兩名受驚嚇咬舌自盡了。

張遠貴第一個走近蒙面人,他詳細檢視死因,卻找不到被殺的痕跡。他疑惑的說:“大哥、諸位英雄,賊人死因蹊蹺,卻全身無傷痕,不知為何種暗器所殺?”

楊光達也走近仔細翻查第一名蒙面人的屍體。終於,在蒙面人的後腦部位,撥開頭髮,他發現了非常細小的針眼,針眼部分呈黑紅色。

楊光達立馬把這個發現告訴眾人。

張遠山聽後大驚,他仔細觀察這針眼部位,命弟子拿來三寸超細柳葉刀,用柳葉刀很快從蒙面人的後腦針眼部位挖取出了一枚近兩寸長的梅花銀針。

看到這梅花銀針,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黃飛海高聲說:“近幾十年來,使用梅花毒針做暗器的武林人士早已絕跡,我也沒有耳聞。這會是哪個門派呢?”

董校說:“善使梅花銀針做暗器的是血雨門。但血雨門在一百多年前已被武林八大門派所滅。今幾無人會使用此暗器。”

張遠山嘆息說:“能在眾兄弟面前以梅花毒針無聲無息,殺人於無形,而且這梅花毒針深入皮肉,力道之強,實非等閒之輩。眾兄弟定要倍加小心。”

眾人馬上緊張起來,生怕從暗處再飛來一支奪命的梅花毒針。

楊海看到大家的表情,哈哈大笑說:“大家不必緊張,賊人若想殺我等,早已動手,何待現在?”

這時管家張舟來報:“老爺,我府護院和傭工死13人,傷18人;賊人死19人。對於這些死亡之人如何安置?”張遠山傷心落淚答:“這些護院和傭工都是我的族人,卻無故死在了賊人之手,我們一定要厚葬他們,我將親自為他們守靈。同時,你去給他們的家人送些銀兩,好心安慰,告訴他們以後生活若有困難,就找我張遠山。只要我張遠山在,就不會讓她們一家受凍捱餓的。”張舟領命告辭去安排人手辦理。

張遠山望著眾人繼續說:“我們得仔細翻查賊人身體,看還有沒有線索。把那些死了的賊人也埋了吧,就埋在亂墳崗吧。”大家點頭依計開始行動。

張遠山一邊忙著和眾人處理賊人之事,一邊安排家人準備宴席,招待前來幫忙的眾兄弟。

等事情忙一段落,宴席擺好後,張遠山招呼眾人圍坐起來。看到十幾桌鄉里鄉親,他舉起一杯酒說:“想我們桃花店地,幾十年來都太平無事。雖長受官府盤剝欺壓,但大家忍氣吞聲,也過了這麼多年。現在卻飛來橫禍,令我家破人亡。此仇我一定要報。衷心感謝諸位親友們前來相幫。備此薄酒,以表心意。”

眾人齊答:“張莊主客氣了,咱們都是鄉親,福禍相依,榮辱與共。以後,弟兄們定要幫助兄弟手刃賊人。”

正喝第一杯酒間,管家張舟又匆匆來到,遞給張遠山三面桃木令牌。張舟說:“莊主,遍翻蒙面人身體,只找出這點線索。這三面桃木令牌是從三名賊人身上找到的。”

只見這三面桃木令牌,有手掌大小,都是用上好的桃木精雕而成。雕刻工藝精絕,線條連貫有力。長方行的桃木令牌,經過細心打磨,並用上等漆料粉飾。香味撲鼻。令牌上刻一回字,在回字的四角刻有四條飛龍,兩兩龍頭相對。中間刻有令字。

張遠山端詳良久說:“民間無人敢使用帶龍圖形的物品,此定出自元廷。但我與朝廷素無瓜葛,何以害我?”

楊光達插話說:“聽家師諸葛漢水講過,今皇上元惠宗酷愛木工技術,常常雕刻各種器械,雕刻精美。此定出自元惠宗之手。這回龍令我也有耳聞。元惠宗為了保護自己,成立了龍騎軍。龍騎軍每每行動之前都拿有元惠宗親賜的回龍桃木令牌。龍騎軍自成立來,燒殺淫掠,無惡不做。只不過他們每次行事,都穿戴盔甲,大張旗鼓,從不化妝蒙面,也不害怕人們知道。因為他們執行的是皇帝的命令。”

黃飛海也道:“楊兄弟所言不虛。自元惠宗登基以來,荒淫無道。朝中許多大臣都死自龍騎軍之手。聽說龍騎軍行事詭秘,心狠手辣。而且,他們個個武藝高強,很難對付。”

張遠貴接過話茬說:“龍騎軍我也有耳聞,只不過我們張家素來與朝廷沒有矛盾,龍騎軍因何來下此殺手?”聽此一說,眾人心情更加沉重。

張遠山問張舟:“放號炮的人找到了嗎?我當重謝。”張舟答:“老爺,是二公子張月明。”眾人疑惑。張遠山告訴眾人:“我第二子月明從小不愛武術,獨愛舞文弄墨。老夫只好送他到興元路府城漢中學堂上學。前日剛回家。不想還有些膽識。”眾人齊賀。

張遠山命丫鬟告訴夫人拿青月劍來。不多時,王夫人親捧一把寶劍出來。張遠山接過寶劍,拔出利刃,寒光閃閃,頓時大廳內鴉雀無聲。他朗聲對眾人說:“這是我的恩師古陽真人送我的無價之物。此劍名曰青月劍,聽家師說是大唐高宗皇帝親賜祖師之物。此劍由百鍊精剛所鑄,鋒利無比,吹毛斷髮,削鐵如泥。我密藏這把劍二十多年,從捨不得使用。今楊光達兄弟在我家危難之時捨命來救,才使我們轉危為安。我無以為報,只有先師的這把臨別所贈之劍了。人都說,名劍贈英雄。楊兄弟少年英才,自合使用此劍,我特贈與,聊表謝意。”說完,張遠山親手把青月劍放到楊光達手裡。

楊光達拒不接受,堅辭說:“我們都是親戚鄉鄰,互相幫助此乃天理,怎求報答?更不能奪大哥家先師之物。”

張遠山再三相贈,楊光達堅決不受。無奈,張遠山說:“那我就替楊兄弟暫且保管,楊兄弟何時需要,只需知會一聲,我親自奉送。”王夫人只好拿劍退回內室。

楊海高興的說:“我們楊家後繼有人,光達兄弟不僅學得一身好武術,而且飽讀詩書、兵書,文武全才,以後大家還要仰仗你,前途無量啊。”

楊光達被楊海誇獎的臉色發紅,羞澀的輕聲說:“大哥過獎了,各位長輩和大哥才是我學習的榜樣。希望你們以後要不惜賜教,多多教誨和幫助我。”

胡人發打趣說:“楊兄弟正當風華正茂,還未成親吧?將來老夫為你介紹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如何?到時楊兄弟可要請我吃喜酒吆。”

董校也開玩笑說:“楊兄弟眼界高了,只怕這些山裡妹子暖不了楊兄弟的心。聽說江南妹子很溫柔、漂亮,等我到江南做生意時,為楊兄弟物色一個如何?”

大家哈哈大笑,氣氛頓時輕鬆多了。

喝酒正到興頭時,張遠貴卻突然發問楊光達:“光達兄弟趕來的也太及時了吧,怎麼第一時間就來到了桃花山莊?”

聽到這裡,大家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楊光達。

楊光達慌忙放下酒杯,尷尬的解釋說:“昨晚,我在牛三家下棋,深半夜才準備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聽到有黑衣蒙面人在行走說話,就悄悄跟蹤他們,發現他們向桃花山莊趕來,我也就跟著他們來了。原來如我判斷,他們都是壞人。若不信,大家可以去問牛三。”

張遠山似有所悟,忙岔開話題說:“兄弟們,請喝酒吃肉,我再敬大家一杯,請都乾杯。”

大家紛紛起身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正在大家歡笑喝酒興趣正濃之際,有護院驚慌來報張遠山:“老爺,興元路將軍恩思康帶領官兵前來,不知為何?”眾人馬上緊張起來,紛紛起身拿起兵器。張遠山鎮定的對眾人說:“兄弟們別慌,我先去會會恩思康,看他來這裡何意?再做計較。”說完,張遠山拱手告辭眾人,穩步走出忠義堂,向前門外走去。張遠貴、楊光達等眾人隨後跟隨魚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