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洛都太和宮金碧輝煌,烈日當空,宮殿上琉璃瓦熠熠泛光,殿內兩排大臣靜默肅立,夏仁宗在御寶上眯縫著眼說話。
“平原郡公文急奏,上天突降隕石,引發大地動,平原郡內八縣十數萬民眾受災,郡太守王益民上書懇求朕派欽差賑災,哪位愛卿願接此重任,出使平原郡。”
“陛下容稟,天降隕石,屬不祥凶兆,平原郡乃是平原王封地,普通大臣難勝此任,老臣建議由太子代天巡察,比較妥當。”湯太師出列奏道。
夏仁宗笑道:
“太師所奏有理,平原王脾氣暴躁,但對太子一直寵愛有加,就派太子出使平原郡,上天降此不祥凶兆,昭示朕德行有虧,朕要大赦天下,以平天怨。”
許雅之出列稟道:“臣願陪太子同行平原郡,一路為太子馬牽馬墜蹬,為國盡力。”
“准奏!”夏仁宗點頭應允。
洛都街道經過數代京兆尹精心修繕,寬敞平整,各坊市間井然有序。
退朝後的許雅之策馬居中穿行,驀然間心念一動,頓時想起天牢中的葉雲儀。
夏仁宗大赦天下,按大夏律,十惡之罪,三減其一,謀殺親夫罪,在大夏朝屬於十惡大罪,仁宗判葉雲儀勞役十五年,如三減其一,便是五年,如此演算法,不用十年便能平安回家。
大夏王朝由八騎開國,除吳氏尊為皇族外,其餘七騎後代均被封王封侯,世襲功勳,王朝內外,稱八騎後世子弟為“王族侯門”。
許雅之祖輩便是八騎之一,八族弟子身份榮耀尊貴,只在八姓之間攀結姻親,從不與朝中大臣或普通豪紳大族人家通婚。
葉雲儀清澈倔強的目光,在許雅之心頭浮現,據個人經驗判斷,紅葉谷員外岑世壽強婚不成,被少年葉安所殺,葉雲儀為保護弟弟,才自承一口咬定殺死岑世壽。
“紅葉谷這兩名鄉下姐弟是對妙人兒,一個為保姐姐不受汙辱,持刀殺人,一個為換弟弟一命,捨身取義,手段雖不可取,但心思勇氣稱得上俠肝義膽。”
許雅之望望天空舒展自如的白雲,心中強烈升起一探葉雲儀近況的衝動,主意拿定,提韁掉轉馬頭,向天牢馳去。
洛都居天下之中,北倚濁河,四周關山重疊,城外有洛水環衛,險關道道,易守難攻,城中有兩座牢獄非常出名,一處是天牢,一處名叫金墟城。
天牢只關押天子與刑部判決的重犯,由普通千牛衛派軍看守。
金墟城神秘莫測,據傳以黃金築成,由金鷹銳士負責看管,只關押大夏王朝皇族與將族中犯有重罪之人,和無間海一樣,從來無人生出金墟城。
天牢總獄頭姓崔,也屬八騎侯門之後,與許雅之自小熟識,小號崔胖子,聽報許雅之來訪,撩起青色袍襟便跑了出來,上下打量許雅之兩眼,興奮嚷道:
“許老五,升了御史後也不來尋哥哥吃酒,今兒那股風把你吹來了。”
“數月未見,崔兄臉上的肉肥的冒油,嫂夫人從來不嫌棄你肉多油膩麼。”許雅之伸手捏捏崔胖子的圓臉,戲謔道:
“她敢嫌棄,老子一巴掌呼死她。”崔胖子吹完牛,然後把許雅之拉到僻靜處,問道:“老五你跑來天牢尋我,定有什麼急事,到底有什麼事?”
許雅之笑道:“當然不是來看你這張胖臉的,來看一位故人,她的名字叫葉雲儀。”
葉雲儀一身黑紅相間囚衣出現在許雅之面前時,窈窕身材在大號囚衣中左右晃盪,如一株翠竹亭亭玉立,眸色閃爍遲疑,望著許雅之不敢說話,神色極為楚楚可憐。
“本官許雅之,以前乃歷山郡太守,數月前在刑部大堂上親自審過你的案子,咳、咳、你可曾還有記得本官否?”許雅之自報家門,心中沒來由的一痛。
葉雲儀眸中一亮,施禮道:“罪女葉雲儀見過許大人,多謝許大人當日替我申冤辨白。”
“你無罪,岑世壽非你所殺,但你執意要替弟抵罪,本官不會橫加干涉。”
許雅之說完後,忽然發現此行大是冒昧,自已一名御史大夫,總不能對葉雲儀一名民女直說,只是一時好奇想見一面而已。
葉雲儀聽許雅之一言點破自已心中的秘密真相,眸中頓時一熱,滿眼圈跑淚,心中感覺遇到知音一般親切,但自己必竟是一名囚犯,與許雅之只是第二次見面,更不知許雅之來意,便忍住淚,閉口不說話,靜等許雅之開口,堂中一時沉默起來。
“許大人,民女有一事相詢。”片刻後,葉雲儀鼓足勇氣打破僵局。
“有話直說,不必和本官客氣。”許雅之吐出一口氣,連忙應道。
“民女的母親岑氏和弟弟葉安,今在何處,一切可好?”葉雲儀小心翼翼問道。
“岑氏早被遣返紅葉谷,何時走的,本官倒是不知情,葉安至今下落不明。”兩人一搭上話,許雅之頓時放鬆起來,接著說道:
“本官此次來天牢,是想告訴你一件事,當今萬歲下詔大赦天下,你按律罪三減一,在牢中待上七年左右,便能與你母親見面。”
葉雲儀頓時喜出望外,雙腳並立,如小熊般上下蹦跳,問道:“這是真的麼,許大人。”
“此事千真萬確,詔書很快便會傳達到天牢,話已傳完,本官這便告辭回府。”許雅之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一朵迎山紅在清風中徐徐開放,牢房中一時花意流溢。
葉雲儀一呆,感覺瞬間失去主心骨,低下頭,輕聲道:“若有弟弟葉安訊息,許大人能否來轉告一聲?”
“行,本官答應你,若有葉安訊息,一定讓你知曉。”許雅之說完後,看了眼垂眉斂目的葉雲儀,轉身出牢房。
崔胖子送到天牢門前,悄聲問道:
“這個葉雲儀有什麼好處,難不成是你的相好,才能讓老五你親身入牢探訪?”
許雅之想了想,應道:
“春風得意皆親人,若有危難誰靠前,崔兄若有危難,身邊有幾人肯捨命相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