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真身並實行殲滅,是最簡單有效的摧毀手段,這一點初代儒聖有著絕對的把握。

他很慶幸,慶幸六慾魔君過於託大,竟然派了分身來到他面前,這就相當於直接給了他六慾魔君的座標。

勝券在握的情況下,繼續動武實在是下策,儒家的精髓從來都是在於同化而不是毀滅,所以初代儒聖此刻不急於對六慾魔君進行滅殺,反而要跟他坐而論道。

“你自稱六慾魔君,也是下界一方大佬,也是需要管理一群人吧?那我問你,秩序是善的吧?那我為三界設立的秩序平穩執行了這麼多年沒出問題,也可以說明這套秩序至少是合格的吧?那你為什麼要跟我作對呢?”

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也曾是荒蕪一片,人文是蠻荒中突兀崛起的,它所帶來的最大功能就是秩序。從此人間有了代表固定含義的聲音,有了傳遞表達固定含義的文字,文明才得以延續和傳承。

懂得蠻荒殘酷的人一定會讚揚文明的美好,然而物極必反,文明也是一樣。隨著物質世界的發展,文明逐漸由智慧工具變成分割管理社會的規則制度。

“秩序沒有善惡的屬性,只是一種規則意志,強行賦予秩序過分審美,只不過是你的自戀而已。你覺得管理三界就是成就嗎?仙神佛魔各有其序便是功績了嗎?別忘了,每一個生靈的靈魂屬性都是一樣神聖永恆的,但是現在卻分成了三六九等!”

秩序在文明初期的價效比是極高的,成熟的禮法制度可以讓一個管理體系加速度過虛弱期進入強盛時代。可是秩序最終還是要為管理層意志服務的,而管理層的管理慾望只會不斷增強,不斷細化,最終讓底層人生活在層層迷霧看不清的牢籠之中。

“你是在抱怨不公嗎?可這世間哪有公平!天道最公,可天道不站在生靈一方,它的公於我們生靈有何意義!我才是在為生靈謀福祉呀!

你可知道開天闢地之初,本界沒有太多生靈,所以管理寬鬆,人人自由逍遙。後來生靈漸多,作為管理者,總不能永遠一視同仁,也要講個先來後到吧!跟我關係好的,對我有用的,我讓他們繼續輔佐我管理三界,也是情理之中吧!後來生靈再多,連圈內人都不夠用了,我就設立了各種修煉考核晉升渡劫模式,給了人們努力的方向,讓他們有可以去努力一輩子的事情,這也算是一種公平吧!

再後來生靈爆炸式增多,我總也要給他們安排一下進入六道輪迴規則之中,努力維持三界秩序吧!

就比如你,如果三界對於你這樣的外來生靈沒有絲毫包容,從一開始就斬盡殺絕,現在你也不可能出現在我面前的!”

秩序的好處就是能讓很多事物的執行規則化,減少很多混亂變數,就比如馬路的出現,讓交通有了秩序,減少了各種地貌以及其他環境變數的影響。對於社會的管理也是這樣,越加詳細的社會規則配合強力的執行手段,會讓社會管理在一定秩序下執行,減少影響統治的變數。

是的,儒聖口中社會管理,是統治階級管理社會的工具,其下限就是不能發生推翻統治的造反,而上限則要看統治者的智慧當然更多的其實是心情。

“怪不得人間界的儒家這麼虛偽,原來初代你也好不到哪裡去,還是說你吞噬後來幾代儒家教首,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受到他們思想的影響甚至同化而不自知呢?

儒家專注於人之需,需字的象形為在雨中淋雨的人,這個人需要等天晴或者需要一把傘,既沒有傘又等不來天晴,只能接受被雨淋溼全身。

人們的耕種需要雨水,這是自然法則,可是沒人喜歡淋雨。而在儒家的後續發展中,不斷完善甚至越加繁多的禮法,其實就是這樣的雨滴。

這個需字,在被規則化去了象形之後,更像是圍在柵欄裡的四頭豬,整天嗷嗷叫著等待投餵,每日只求吃飽喝足,渾然不關心命運走向。

而這一切,才是儒家治世所追求的境界。

至於我能夠倖存並發展到如今,並不是秩序的寬容,而是你的秩序還有空隙可鑽。

萬人之中,可能出一人,能夠覺察到世間的種種規則牢籠。這些人中可能萬萬人才會有一人,能夠想到破除這些牢籠,重構世間法則的方法,也就是一個能威脅到你的存在。

因為這種機率太低,低到為此來時刻維持最高警覺掃視三界都是價效比極低的事情。你只能透過不斷完善規則來層層降低這樣的人出現機率,努力將所有隱患扼殺在制度牢籠之中。

所以說,你接管三界管理秩序的目的,並不是讓三界的所有人都能活在規則體系之中,只是為了減少隱患變數的出現,說到底是因為恐懼。

包括所謂的仁愛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儘可能的麻痺更多人,讓更多人一生渾渾噩噩,在六道輪迴中迷失,這樣子才會有一個更安穩的環境,但是也恰恰是安穩的久了,才給了我這樣變數成長的機會。”

“拋開一切恩怨不談,你探索出來比我設計的三界規則更好的秩序體系嗎?如果有的話,我不介意跟你平分權力,讓你也加入到三界治理的體系之中。

管理三界的這個權力我從來沒想著要獨攬在自己身上,不管是人是人族曾經的三皇五帝還是妖族東皇,我都曾經邀請過他們一起參與治理,並給予他們足夠的資源和權力。

一開始他們還會兢兢業業以天下為己任,後來發現隨著制度的完善,他們所能提出的意見越來越少,於是就慢慢退出管理序列,在仙界過上了無病無災無憂無惱的逍遙生活。

此刻,這三界管理許可權依舊是開放的,只要你的建議能夠符合各方利益繼續維持秩序體系,那就沒有不採納的道理。

我可以給你展示智慧的舞臺,我也相信你不是一個腦子裡只想著毀滅一切的瘋子。毀滅是懦夫做的事情,真正的智者敢於直面慘淡的現狀,並想盡一切辦法來改善現狀。”

“你一手造成的坑,有什麼理由讓我來填平。我可不玩你們儒家那一套,既不做你不可或缺的助手,也不依靠拿捏關鍵來獲取利益。

坐丞相非我所願,聚義江湖換取封王鎮疆也非我所願。今天來到這裡,我就沒想著要妥協,只有一條路就是鬥爭到底。

你自己其實也早已沒有辦法了,均衡術用多了,就會多出很多不能觸碰的領域。最開始的時候使用自我革命重鑄秩序還有效果,可是現在你能施展自我革命的地區僅僅剩下人間界一點地方。

你早已不是十翼飛天的逍遙派,體型臃腫得已經讓你飛不動了。而如今這一切狀況,是你選擇與仙界天樞合體造化封神體系的必然結果。”

“身在三界局中,豈能絲毫因果不沾,你可知一心求逍遙天道的道祖,最終也不過是混成了半天道的存在,喪失自己一般意識,在天道與自我之間反覆橫跳。

太過執著追求大道的下場就是如此,倒不如像我這樣保留三分世俗自我!你以為你自己成長的這些年就一身孤清了嗎,要知道你所接觸過的一切事物皆為萬事萬物生靈因緣。路邊一株花草與你的眼緣,是幾世因果才能達成。你所吃喝的東西都是如此,每口水都是無數生靈與你的因果。更別提那些與你有魚水之緣的女人,與你有親緣的人們。這是無數輪迴因果積累才有你此生一切經歷,豈是你說想斷就能斷掉的!

有一點你說的不錯,這三界秩序早已不是我所能精準掌控的,此界因緣法則之複雜,甚至隱隱超出天道運算之極限!你只不過三界一塵埃,有什麼資格來這裡討伐我,我才是這一切秩序的建立者,秩序就是三界最大的善!”

這個世界如果只有一個生靈,那麼不存在什麼因果糾纏。兩個生靈的話,就是兩人之間的一條糾纏。三個生靈就是三種糾纏,四個生靈則是六種糾纏,現如今三界生靈何止億億萬,糾纏更是多到無以計數!

“秩序已經失序,均衡來均衡去,卻造就了一個龐大的高高在上的仙界階層,你的三界,可還是最初想象的樣子嗎?”

是呀,縱觀現在的三界,一切都是初代儒聖的意志顯現的結果,其他生靈皆是沉寂輪迴之中的渾噩參與者。

“既然真心不肯加入,那你可知自己的命運?”

“你可知道祖身化天道之後,道門中某些天才出了個天心演算的技能,而即使擁有這樣能力的修士也做不到全知全覺。至於你,在三界其他的地方,你基本上可以做到全能。可唯獨在這裡,你做不到!”

雙方此刻均動了真正的殺意,對於無法同化吸收的意見,抹殺是最好的方式,連同他的一切因果都應該挖坑埋掉。可是六慾魔君又憑什麼說這話呢?他手裡還有什麼底牌,能夠威脅這三界最大的boss呢?還得是致命威脅!

黑暗星域處列排場的仙人神將們,此刻突然爆發起來衝向六慾魔君的老巢輪迴空間。至於剛才還不斷提升標準的排場遊戲,在這頃刻之間又再次崩散,因為決定命運的獵殺時刻到了,利益面前,其他的都是浮雲。

儒家的困局,六慾魔君真的解不了嗎?其實也不是的,只不過他的方案與初代儒聖本心有著根本性的違逆。

在無數的虛擬輪迴中,儒家的困局出現過很多次,往往均衡之策用久了,就會出現反腐亡政,不反腐亡國的狀況。

六慾魔君最後其實是找到了解決辦法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上而下的徹底改變。先是統治階層要破除圈子裙帶利益體系,選拔公平而不是任人唯親唯利,以職選人,人盡其職。並配以全面的監督體系,讓所有當權者財務透明,行為公開,這需要時代科技配合,在大資料時代,這種情況可以實現。

接下來就是要從根源上斷絕圈層裙帶,凡是最低階管事之吏,皆需要異地任職,這在科技時代也可以輕易解決交通與通訊問題,解決異地任職的困難。

當然最主要的不僅僅是上層有監管,還需要下層也有監管,營造一個全民皆為反貪耳目之社會現狀,民意可直通監管層,落實之後比例分成,餘者充實國庫。

這需要強大的社會法制體系與民眾自我覺醒意識,在那些民眾甘心為奴的時代,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個世界什麼都不缺,就是缺少能夠看清世間繁雜誘惑之後依舊能保持自我的自由靈魂,這才是世間最珍貴的。

至於那些求得長生的仙神魔怪,自以為逍遙一生,萬劫永存,其實只是三界之附庸,自身早已習慣安居於牢籠,不再思望生靈本質之自由。

萬劫永存實際上也就變成了永劫沉淪,只不過那些傢伙自以為佔了便宜,下意識忽略掉這本質區別而已。恩賜本就是詛咒,兩者一體兩面。

黑暗星域的戰鬥已經爆發,而六慾魔君也終於動手,只不過動手的並不是本體,而是仙界樞紐處的分身投影。

只見六慾魔君眼瞳中出現九道輪迴印,輪迴印瘋狂旋轉,幻化成形,在左右眼中分別呈現出冥界與人間界樞紐的樣子。這還沒完,六慾魔君眉心生出第三目,目中出現的竟然是仙界樞紐的輪廓。

三目的樞紐同時轉動,當轉動到某一角度之時,仙界樞紐大放光芒,直接將初代儒聖以及秩序超神器封神天書給排斥出去。

這是無數年來,初代儒聖第一次被逼出這個烏龜殼。本該是值得慶祝的事情,畢竟在發現道祖已經不成威脅之後,他嘗試過多次,可惜那些後代儒聖都撐不起來,完不成替換便被毀滅。但是此刻儒聖卻是被六慾魔君以這種鳩佔鵲巢的方式硬逼出來的,這可很沒面子。

封神天書在手,初代儒聖依舊是實際上的三界之主,掌握著三界最強橫的戰鬥力。

然而黑暗星域卻不是想象中的那麼摧枯拉朽,攻擊還沒到達輪迴空間所在星域,便因為三界法則的劇震而被迫中斷消散於無形。

初代儒聖不可置信的看著六慾魔君,他萬萬沒想到六慾魔君竟然真的讓三界樞紐全力運轉,甚至將三界屏障給開啟了。

要知道三界屏障之外就是域外天魔,這一舉動無疑是要給整個三界帶來滅頂之災的。大批域外天魔未經輪迴系統便進入三界,必定帶來無數混亂,直接將原有秩序破壞殆盡。

初代儒聖盯著六慾魔君,怒髮衝冠,怒目圓睜,他以人類文明無數年來最優秀的學識瞬間凝聚成一部檄文,痛斥六慾魔君給三界生靈帶來的惡果,可以看出這次他真的怒了。

六慾魔君沒有搭理他的引經據典,堆詞疊藻,只問了一句,“你可知道域外天魔的本質是什麼?”

儒聖啞然,他知道域外天魔的可怕,所以設計了一整套三界壁障體系來防禦入侵,卻沒有詳細研究過域外天魔的本質。不是因為難度高,而是單純的認為研究之後也帶不來對三界有益的東西。既然是純粹負面的東西,乾脆便抵制到底,這就是三界的基本政策。

看著儒聖不說話,六慾魔君繼續說道,“那是被所謂的修行者所打壓拋棄甚至斬去的七情六慾。修行者在斬紅塵階段,以為徹底斬滅乾淨了,甚至仙神也無法在三界搜尋到,便以為真的是徹底消散了。

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和消滅,情慾能量也是如此。實際上修行所排掉的能量在三界之外依舊存在,這些漫無目的的遊蕩能量成為宇宙中的黑暗力,不斷匯聚並侵蝕其他界域系統。

這些散亂的能量形成的意識有些類似於量子意識,依靠冥冥中的本能行事。所以在不斷壯大之後,又返回來到三界系統壁障之外,這是迴歸本體的本能在引導。”

初代儒聖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難道還能讓自己人吃屎嗎!

所以初代儒聖畫圈為障,護三界不受侵染,才有了現在秩序之下的舒適仙界環境。人人都覺得好,慢慢的他自己也認為本該如此。

黑暗星域此刻也是處於震動狀態之中,持續不斷地震動並不是來自空間,而是來自法則。

就像是平靜的湖面不斷被投入巨石,湖內出現了極大地震動。法則受到影響之後,原本這些三界強者恃之橫行的法術能力也受到了極大影響。這個世界的基本公式運演算法制出現了問題,那麼計算結果肯定要出現問題。

於是乎,曾經能夠翻天覆地的大神通在仙神隊伍中不斷出現反噬,引起持續不斷的大爆炸。

但是這些仙神也不是如此好對付的,很快就有人發現基本法則發生混亂的事,並以犧牲部分道友的代價來換取重新熟悉法則的時間。

熟悉之後,基本全體仙神實力大打折扣,這也讓初登臺的朱蒂等人在星際浮空堡以及世界樹的加持下,獲得了與仙神戰鬥的短暫平衡。

當然這一支突兀入場的小丑隊伍,僅僅一支十神小隊過去便打得他們險象環生。

仙神聯軍大部隊收起輕視,畢竟此刻實力受到削弱,絕大多數超強神通難以施展,但是人員優勢仍在,繼續朝向六慾魔君老巢進發,畢竟靠蠻力也能拆掉這一片星域。

突然輪迴空間前面區域開始顯現出無數魂影,經過仔細確認,這些人確實都只是魂魄狀態,但是數量極多足足有一兩億。

當然魂魄本身戰鬥力不足為懼,隨便一個仙神拿出洞天法寶都能將這些生魂收走。

然而很快震驚三界的一幕發生了,原本應該混亂無序的域外天魔此刻卻像一支訓練有序的軍隊,甘願成為這些生魂手中的兵器,為他們提供神通能力。

接下來就是縱橫三界的仙神們一生的夢魘景象,數倍於己的域外天魔和生魂一起衝擊仙神隊伍,專攻心神。

這些天魔在那些魂魄指引下,不再是漫無目的的攻擊,原本被仙神研究出來的缺點也被規避,很容易便能找到心神薄弱之處,進而被天魔弒心,取而代之。

於是乎,曾經縱橫無敵的仙神們,就這樣被六慾魔君隱藏的手段給陷了進去,而這些精通仙神後門短板的的人們,才是六慾魔君準備許久一直不曾露出裡的特別組織—刺虎者!

每一位刺虎者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這些早已名列仙界的仙神們,輕車熟路的避開其所有擅長的神通型別,並對其內心破綻也是瞭如指掌。即使有一些仙神後續修煉有所進展,也大都難逃後續刺虎者們的聯手超載攻擊。

類似的戰鬥也曾經在其他虛擬輪迴中出現,只不過在那個輪迴中並沒有修仙文明,只是簡單難渡儒法政權,這些參與者的試煉任務就是用各種手段突破所有當權者的心防,使其陷入自我崩潰之中。

這個副本通關的難度,是要比現在攻擊仙神心神的難度要大的,畢竟俗世權力體系之中,不乏頂級斯文敗類,心思縝密且毫無道德底線,手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曾經在廣袤肥沃的蜀州盆地有著近億人世代生活於此,可是這些人突然一夜之間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原來他們全都是被六慾魔君挪移到虛擬輪迴之中,進行無盡時光的輪迴歷練。在無數次輪迴中,基本所有人都曾經在三界的輪迴模擬劇本中達到過很高的層次,三界高層也遍佈他們的足跡。甚至後期許可權高了,還可以針對某一位知名仙神進行專屬輪迴,陪伴他們成長時期,甚至直接參與這個劇本,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瞭解。

所以這些仙神們面對的敵人是極其瞭解他們生平的,再配合域外天魔的強力心靈突破能力,基本上是一面倒的戰局。

而初代儒聖的面前,出現了一個令他毛骨悚然的人物,那就是三界壁障外的天魔母神的分身。這是一位對初代儒聖有著致命威脅的存在,但是此刻他依舊不慌,畢竟三界最強戰力還在他手中。

仙神隊伍最終只剩下了少有的一些強橫仙君神尊能夠勉強掙扎。給佛門的求援訊號也早就發出,可惜佛門此刻也是自顧不暇,絕大多數的佛國都出現了大型叛亂。這是之前六慾魔君和十殿閻王聯手送給彌勒的禮物,冥界的緣也不是那麼好化的。

“你費盡心機接近三界樞紐,想著開啟三界屏障引域外天魔進來,這一點我能預料到。但是為什麼域外天魔這種近乎完全不可控的存在,會在你這裡如此聽話。並且還能被那些沒什麼能力的魂魄輕鬆駕馭!”

“因為你從來只將圈內人當作眾生,對飄散三界之外的存在只有一個域外天魔的統稱。”

頃刻之間,初代儒聖在三界積累了無數年的仙神勢力便支離破碎,剩下的這堆爛攤子,只能是重新聚集天地聖人再來重造三界。這又免不了一場算計和籌謀。

“你真是個瘋子!但是進入三界之內,可就再也別想那麼容易出去了,包括這位天魔母神。”

一切損失都在初代儒聖的承受範圍內,其實所謂仙魔不過也是一種百無聊賴之中製作的

的造物均衡遊戲罷了。只要三界還在掌握,他有能力藉助現有秩序繼續重開。

道祖、佛陀、仙帝、魔主到現在都沒有任何反應,其實就是對儒聖管理三界秩序的預設。

殘存的仙君神尊等仙界高層戰力,此刻仍能勉強維持。也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只是這些人都是與初代儒聖手中的封神天書是強繫結關係。封神天書本就是秩序造化極致的產物,所以這些人仍能夠發揮出大部分的威能,但是此刻也是陷入重重圍困之中。

只要給初代足夠時間,進入到三界的所有域外天魔遲早都會被三界秩序所同化。是的,同化才是初代最強的法則能力,只要加入三界秩序,便等同於斬了爪牙。

域外天魔母神分身其實是最懵逼的,她知道三界壁障開啟必然是個圈套,自己是順勢而為扔進個分身,隱蔽精幹,猥瑣發育,圖謀以後的。沒想到竟然直接被人抓到本體,挪移到仙界核心之中。

這漫天的浩然氣息和秩序神輝,快要把她照成傻子了,她現在這個狀態一身能力盡在隱藏上,結果還是被揪出來,此時出現在這種高階局,跟白送也差不多。

強烈的氣息逼得她無處可藏,身體幻化的虛影卻是下意識的想要朝向六慾魔君靠攏,可是她與六慾魔君眼神對碰的時候,卻感受到一種震撼心靈的刺痛。

隨即她便明白過來,眼前這個貌似反派的身影,內心中掩藏著無盡的滄桑,而在他內心深處必然是有著絲毫不亞於她的暗能量等級。

因為同頻,所以在這個人眼前,縱使三界無比浩瀚,她也無處可藏。可是這樣一個人心中時刻承載著超出這個三界界域極限的暗能量,內心該是痛苦糾結到何等程度呀!為什麼這樣的人還能活著,還沒瘋魔呀!

在初代儒聖眼裡,六慾魔君可能是魔。可是在天魔母神分身眼裡,這是一個不可理解的存在,早已超出邏輯可解析的範疇。

當然,在她的眼裡,秩序神輝內的初代儒聖也是無敵的存在,起碼暫時是。因為她的感知下,根本沒找到可以依附的著手點,只能說初代儒聖將自己的心靈雕刻的過於圓滑,完美級別的圓。

初代儒聖其實自己對於各種定義型標籤的防備已經做到極致,至今都沒人知道他的名字,不僅是他,儒家後代的每一位教授,都在繼承儒聖的時候隱去了原來的名字。

儒家擅長對世間事物進行概念定義和邏輯梳理,但是貼標籤的同時也就留下來可攻擊的後門。這一點初代儒聖不希望他人用在對付儒家上,所以儒家在修內聖法的時候就刻意重點加持了這一點。

儒家的所有概念都是一把把工具,用來開啟對方心房並在對方心中設定牢籠的,這就是養奴的過程。

當然儒家後來者在修行時是做不到絕對完美的,否則初代的天賜神術—仁者無敵,也應該落不到這些人間界儒家精英身上才對。所以才會一直存在破綻,並在之前被王厚仁直接擊碎依附的王庭。

天魔母神分身意識到不對想要逃離奔六慾魔君向初代儒聖的時候已經晚了。六慾魔君僅僅是一揮手,天魔母神分身的虛體幻影便被抓進手中。

他捏著她,一如曾經她捏著他,這一幕似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