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太極而言,袁崇煥一直是他繞不過去的一個坎。雖然他打心眼裡看不起袁崇煥,但不得不承認,袁崇煥在遼東確實做了不少事情。

至少在袁崇煥坐鎮遼東的時候,他手底下的兵馬既拿不下寧遠,也拿不下山海關。儘管這些戰果,從根本上來說與袁崇煥或許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也足以證明此人在遼東確實有一定能力。

如果能在這次針對宋凡的戰事中除掉袁崇煥,對皇太極來說,無疑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何況袁崇煥已經來了,他麾下的遼兵必然也會隨之而來。

根據之前從范文程那裡得到的訊息,這些遼兵此次出兵,目標正是宋凡手中的漢陽造。皇太極深知,絕不能讓漢陽造落入他們手中。

一旦落入,皇太極一方的生存將面臨嚴重威脅。到了那個時候,這些遼兵會放過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所以,他必須竭盡全力阻止遼兵奪得宋凡手中的漢陽造,同時還要想盡辦法在這次戰事中消耗遼兵的實力。

當然,這些想法他並未表露。他佯裝一臉平靜,對著孫傳庭點了點頭:“你放心吧,孰輕孰重我還是能夠分清楚的。”

孫傳庭當然知道皇太極心裡另有盤算,但此刻並未點破,只是隨意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行了,事情就是這樣,我先走了。”說罷,孫傳庭便離開了此處。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兩天後,遼東的兵馬終於抵達。

整個靖安堡瞬間像一個巨大的菜市場,人聲鼎沸,人馬雜亂。雖然兵力眾多,但彼此間並不和諧。皇太極與遼兵素有磨擦,如今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即便上層將領和官員能夠剋制,但底層士兵卻難以壓制情緒,彼此間時不時就會爆發衝突。幸好這些摩擦都在可控範圍內,不然還沒等進攻宋凡,他們自己就要先亂了陣腳。

與此同時,宋凡也得知了這些訊息。此時在大同鎮的書房中,宋凡看著手下傳來的訊息,臉上盡是興奮的笑容:“哈哈,沒想到這次來了這麼多人,除了孫傳庭的兵馬,還有建奴和遼兵。只要能將他們一舉擊破,對我軍而言就是大好局面!”

站在他對面的盧象升也是一臉興奮:“大人此言極是!只要能夠擊敗他們,天下就穩了一半。不過,咱們還得好好謀劃謀劃。”

宋凡放下手中的軍報,看向盧象升:“你說得不錯,必須要好好謀劃,爭取將他們一舉擊破。不知你心裡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出來。”

盧象升想了想,開口說道:“其實在下早已經想好了幾個辦法,只不過不知道是否可行。”

“說出來我聽聽,看到底怎麼樣。”宋凡說道。

盧象升點了點頭,繼續說:“在下有三個方法。第一,按兵不動,吸引那些兵馬進攻大同鎮,然後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埋下伏兵。等他們來到大同鎮外時,伏兵盡出將其合圍,再借助大同鎮的優勢兵力,一舉將其殲滅。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最大程度迅速消滅敵軍,然而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主動權並不在我軍手中,不能保證敵軍會按照咱們的設想進軍。”

“第二個方法是主動出擊。在敵軍向我軍進攻時,統領兵馬迎頭痛擊。這樣做的好處是主動權在咱們手中,可以隨時出兵,也能對敵軍進行有效打擊,然而缺點是難以將他們徹底消滅。敵軍在遭受突然打擊後肯定會潰敗,一旦他們四散奔逃,咱們的兵馬想要追上只怕沒那麼容易。”

“第三個方法就是將前兩個方法結合起來,先派遣一部分兵馬主動進攻,然後佯裝失敗,誘敵深入,將他們引到大同鎮外,再出動主力將其一舉消滅。”

聽完盧象升所說的這些話之後,宋凡點了點頭:“你給出的這三個方法都不錯,只不過我更看好第三個方法。咱們先派遣一支兵馬引誘他們,只要他們上鉤,咱們的優勢就起來了。不過,僅靠這樣恐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計劃還得好好完善,才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實宋凡並不疑惑盧象升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拿出三個方法。畢竟盧象升是常年領兵之人,又飽讀兵書,對這些軍事策略非常瞭解,能快速提出方案也屬正常。只不過這第三個方法確實有些粗糙,想要實施下去,還必須仔細打磨。

盧象升接過宋凡遞來的茶,說道:“不錯,在下也是這樣想的。但這個方法確實有些粗糙,還得再商議。”

宋凡點了點頭:“說得好,那就暫定第三個方法。這樣吧,把其他人全部召集過來,先好好討論討論。”

“得令!”盧象升領下宋凡的命令,急匆匆地退了出去。很快,書房中坐滿了人,趙虎、範福、李春以及宋凡的其他手下盡數在場。

宋凡環視一週,開口說道:“諸位,現在孫傳庭、建奴還有遼東的兵馬齊聚靖安堡,想來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向我大同鎮進發。我現在有一個方法,只不過有些粗糙,說出來大家可以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意見。”

說著,宋凡便把盧象升所說的那些方法說了出來。

當最後一句話落下之後,眾人紛紛陷入了沉思。其實在場的這些人當中,真正懂得兵法的人沒有幾個,絕大多數人直接上陣殺敵還行,但涉及謀略之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不過李春之前一直跟隨盧象升,能力還算不錯。

書房內陷入短暫的寂靜,沒有任何人開口說話。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趙虎,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盞都跳了起來:“大人!這誘敵之計雖妙,但末將擔心那些韃子和遼兵狡猾得很,萬一他們不上當,咱們豈不是白白暴露兵力?倒不如按第二個法子,直接殺出去,憑咱們的兵力還有漢陽造,定能沖垮他們的陣腳!”

範福卻輕輕搖頭,慢條斯理道:“趙將軍所言差矣。敵軍此番集結,孫傳庭老謀深算,皇太極更是野心勃勃,正面交鋒肯定能贏,但問題是,咱們未必能把他們消滅乾淨。要是消滅不乾淨的話,對我軍而言,這次的戰事就沒有多大的必要了。

咱們若想以最小代價拿下此戰,同時對他們進行有效殺傷,誘敵深入才是上策。只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這佯裝敗退的細節必須周密籌劃。若露了破綻,反被敵軍咬住,後果不堪設想。要是敗的太快,容易被人識破,要是敗的太慢,會讓他們有所忌憚。這是不行的……”

李春沉吟片刻,接過話茬:“範大人所言極是。在下跟隨盧將軍多年,參與過多次誘敵之戰。依我看,咱們可從兩方面入手。其一,選派熟悉地形的小股精銳佯裝主力,邊戰邊退,沿途故意留下‘潰逃’的痕跡,比如丟棄旗幟、兵器,甚至散佈‘軍心渙散’的假訊息;

而且,那些敵人肯定會趁機偵探我大同鎮,到時候,還可以放出一些百姓,讓他們裝作慌亂的樣子,將城中已經出現問題的訊息傳遞出去,讓他們上鉤。

其二,在預設的埋伏圈外圍設下多重障礙——砍伐樹木阻斷道路,挖掘暗溝遲滯騎兵,再配合漢陽造。如此一來,敵軍即便察覺有異,也難全身而退。”

趙虎聞言,摩挲著下巴嘟囔:“話是這麼說,但萬一他們分兵繞開埋伏圈呢?咱們總不能把整個大同鎮周邊都布上陷阱吧?要知道,這次建奴和遼兵出動,加起來可有好幾萬人,這麼多的人,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處理好,只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趙將軍這個顧慮,恰恰是關鍵,我之前就考慮過這些事情。”盧象升終於開口,他走到牆邊懸掛的地圖前,用指尖點了點靖安堡與大同鎮之間的一處峽谷,

“此處名為黑虎溝,地勢險要,兩側峭壁如刀削,僅容三騎並行。若能在此設伏,敵軍即便想分兵,也只能派出小股試探。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在此處設下伏兵,等他們過去之後,截斷其退路。

當然,除此之外,也有好幾天從靖安堡過來的道路,咱們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將他們的退路截斷。等到我軍在大同鎮進行猛攻時,將他們往這邊驅趕,到了那個時候,將他們一舉殲滅,也不是什麼問題。”

趙虎微微頷首,目光在眾人臉上逡巡:“李春的誘敵之策,盧大人的設伏之選,都切中要害。但還有一處隱憂——敵軍中必有能人,他們若遲遲不追,與我們對峙消耗,該當如何?”

範福眼中閃過精光,突然笑道:“趙將軍,這您就多慮了。這次咱們可是要誘敵深入的,他們要是不動彈,咱們不妨派一支死士小隊,趁夜潛入靖安堡,假意刺殺皇太極。

當然,這支隊伍肯定是要失敗的,失敗之後,再透過他們的口供,讓敵軍誤以為我們兵力不足,想要用這種法子來擊敗他們。如此一來,他們定會被激怒,同時放下警惕,主動追擊。到了那個時候,我軍就能從容應對。”

“好!”宋凡眼前一亮,倒是沒有想到這個範福也有幾分本事。

之前以為他是晉商出身,也只能做一些買賣之事,沒想到也有一些計策,這個方法也確實不錯。

“此計甚妙,既擾敵心神,又能製造戰機。只是死士小隊必須隱秘行事,絕不能暴露主力意圖,必須要好好行事,不能留下任何隱患。”宋凡不斷的點頭,讚許著範福。

範福見宋凡不斷的誇讚他,臉上也多了些笑容。

趙虎聽聞這話,撓了撓頭,憨笑道:“我不懂這些彎彎繞繞,但只要有仗打,末將第一個衝在前頭!不過……這誘敵的‘魚餌’,大人打算派哪支隊伍?”

李春看向宋凡,沉聲道:“若大人信得過,卑職願三百士兵擔此重任。”

其實李春非常明白,自從他投降了宋凡之後,雖然也被宋凡委以重任,但是若論重用程度,那肯定是不如盧象升的,甚至也不如宋凡手底下的那些士兵以及將領。

而現在宋凡的勢力又非常強大,拿下整個大明也不過是探囊取物罷了,可是在宋凡這邊這麼長時間他並沒有立下什麼功勞,日後一旦宋凡拿下整個天下,那麼他的位置就比較尷尬。

到了那個時候,他又將以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宋凡呢?

而這次的事情又至關重要,倘若能夠將這些兵馬一舉擊敗,那麼也就奠定宋凡能夠拿下整個大明的基礎,所以他想要在這次的事情當中立下一些功勞。

而這次領軍行刺皇太極可謂九死一生,但同樣的功勞也很大,只要能夠完成,就不用再擔心這些問題了。

“好!就作為誘敵先鋒。”宋凡站起身,踱步至眾人中間,

“範福即刻著手挑選死士,制定夜襲計劃;趙虎負責調配武器,加固各個路口的防禦工事;盧將軍統籌全域性,隨時調整部署。三日後,待敵軍立足未穩,咱們便開始行動!”

其實,這些事情宋凡也能自己來,但手底下的這些人還是要培養的,不然光靠宋凡,肯定是不行的。

“得令!”

這些人紛紛領下宋凡的命令。

散會後,宋凡獨留盧象升。“建鬥(盧象升字建鬥),你覺得此戰勝券幾何?”

盧象升凝視著宋凡,緩緩道:“兵法雲‘多算勝,少算不勝’。今日眾人各抒己見,已將諸多變數納入考量。但戰場瞬息萬變,唯有隨機應變。不過……

只要將士用命,謀略得當,末將願立軍令狀——此戰,必讓皇太極有來無回!”

宋凡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長笑出聲:“好!有你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傳令下去,全軍秣馬厲兵,待明日日出,便是我軍揚威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