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們縣令大人在城外的農田裡挑水?”

顧雲霄和卯兔對視一眼,兩人都沒有想到沈初身為縣令竟然會不務正業!

二人這一次就是為了沈初來的,既然在農田之中,兩人便立刻馬不停蹄趕往農田。

“公子,那人應該就是沈初了。”

來到農田後,卯兔指著一個在田野中忙碌的身影,此人約莫三十來歲,身材樣貌皆是普通,如果不是身上還穿著官服,頭頂上還頂著一定烏紗帽的話,誰會相信這樣的人竟然會是縣令!

“走吧,過去看看。”

看著挽著褲腿肩挑著水的沈初,顧雲霄心中起了興趣。

兩人剛走進農田,就被一旁的兩個衙役給攔下了。

“前面不許過,我們大人正在挑水搶救這些枯死的莊稼呢!”

“既然已經枯死,澆再多的水又豈能活過來,你們大人豈不是在做無用功?”

卯兔有些疑惑。

聞言,其中一個衙役笑道:“這你可就不懂了,別看這些莊稼枯死,但是我們大人有自己的辦法,看到那邊那些莊稼沒有?”

衙役指向另外一塊田地,兩人也順著衙役的手看去。

只見在那塊田地之中,有不少莊稼正聳拉著腦袋,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看到了,不過是些被太陽曬蔫的莊稼,這個有什麼?”

“你別看著那些莊稼蔫,實話告訴你,那些莊稼可都是我們大人一顆顆搶救回來的,在如今這個災年中,每多出一顆莊稼,農民度過這個災年的希望就要大上幾分!”

說到這裡顧雲霄也算是明白了,與其說沈初在這裡不務正業,倒不如說那縣令一職對沈初也不過是個副業而已。

“這個沈初,是個人才啊,讓他當一個縣令可真是屈才了。”

顧雲霄不由感嘆了一句。

一旁的兩個衙役連連點頭附和道:“誰說不是呢,可就是這樣一個青天大老爺,如今卻待職在家,等待朝廷的責罰,你們說這還有天理嗎?這還有王法嗎!”

“待職在家?誰敢讓他一個為民的好官待職在家?”

“當然是李……”

“你不要命了,那個大人的名字也是你我能說的!”

其中一個衙役還沒有說完,就被另外一個衙役捂住了嘴巴。

他神色不善的看著顧雲霄二人,冷冷說道:“要是看夠了就趕緊走,不要妨礙我們大人的事情。”

說著就要把顧雲霄二人趕走。

對此,顧雲霄微微一笑,對那衙役說道:“你去告訴你們大人,就說一位從京都遠道而來的顧公子來訪,請他上來一敘。”

“你們居然是從京都來的?”

那衙役詫異的看了兩人一眼,隨後小路小跑到了沈初的身邊,指著顧雲霄二人複述了一遍。

“京都來的顧公子?”

沈初有些疑惑,他可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認識過這樣一號人,別說京都的顧公子,他壓根就沒有去過京都,身邊更沒有姓顧之人。

見沈初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那衙役當即就明白,顧雲霄二人根本就不認識沈初,他連忙把剛才兩人問東問西的事情說了一遍。

“大人,如果不是我剛才反應快,那王五就要把李成陽的名字說出去了,萬一他們是李成陽派來的人,恐怕又要藉著這個由頭為難大人你了!”

沈初讚許的看了衙役一眼,隨後還是決定親自上前去看看。

他將肩上的擔子放下,然後就這樣赤著腳走到田埂上朝著顧雲霄而去。

然而等到他來到距離顧雲霄不遠的地方時,他神色瞬間變得無比激動!

看著顧雲霄那俊俏的相貌,他已然已經認出顧雲霄的身份,他連忙對身旁的衙役說道:“張三,快打點水來給我洗洗,不能讓顧大人被我這模樣汙了眼睛。”

“顧大人?”

就在張三愣神之際,沈初看到顧雲霄竟然親自下了田埂一步步朝這邊走來。

“沈縣令你可真讓我好找啊!”

“下官平陽縣縣令沈初拜見……”

“這裡沒什麼上官下官,有的只有顧公子和沈農夫,你說呢?”

顧雲霄還不想那麼快暴露自己的身份,畢竟朝廷那邊還沒有異動傳來,能多隱瞞一天身份那他說不定就能多蒐集到一份罪證。

“下官明白,顧公子怎麼下來了?”

沈初有些疑惑。

顧雲霄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你是如何認出我來的?”

沈初撓撓頭,眼裡帶著回憶:“當初我進京趕考,大人正是我們那一屆的考官,大人考校狀元榜眼探花三人的情景,至今都還讓我歷歷在目!”

“原來是這樣,我若是再不下來,豈能看到你們的辛苦泥濘?”

顧雲霄輕笑道。

這話一語雙關,不僅僅指沈初如今做的事情,同樣也在說朝野下面隱藏的事情。

“顧公子若不嫌棄,不妨去家中一敘。”

沈初接過衙役打來的水清洗了一番手腳,向顧雲霄邀約道。

顧雲霄自然自無不可,隨著沈初回到家中。

沈初雖然貴為一縣之尊,但是自身居住的地方也不過是一間茅草屋而已。

看著如此簡陋的環境,顧雲霄忍不住嘆道:“沈縣令真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啊!”

“侯爺謬讚!”

回到了家中,沈初自然以禮相待,這裡更沒有什麼外人,不怕會暴露顧雲霄身份。

“不知沈縣令待職在家是怎麼一回事?”

落座之後,顧雲霄開門見山。

“侯爺,不瞞你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我頂撞了李成陽,這才落得這個下場。”

沈初微微嘆了口氣。

“李成陽,沈縣令你說的莫非是渝州太守李成陽?”

顧雲霄和卯兔互相對視一眼,沒想到這件事竟然牽扯到了李成陽的身上,此人正是顧雲霄這一次渝州之行的目的之一!

“是的,就是李成陽。”

沈初點點頭,隨即緩緩說道:“三個月前,渝州糧價不穩,李成陽對此無動於衷,於是我為了保護平陽縣的百姓,私自開放糧倉用來平衡糧價。”

“然而此舉,卻直接惹怒了一心只想搜刮民脂民膏的李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