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還是楊請習武一路並非是靠自己,而是靠武仙根。
至少大部分領悟上是。
對於道,雖然迷迷糊糊有感覺,但只論武道,楊請實在說不清。
想了想,楊請道:“弟子覺得武技只是殺人一法,這算不算道?”
“算。”大怨命者微微抬起清冷的眸子。
“也不算。這是你所思所想,並不能化為道。道之本意,是通達本心。”
“武學是一種殺人技法,這種想法會讓你輕視武道,反過來也讓徒兒能放下武道,於修行來說,這是好事。”
“但若只是如此,徒兒的修行路上會很坎坷。”大怨命者頓了一下,問出一個問題。
“這大乾朝把四品中境稱之為宗師,師孃問你,何為宗師二字?”
“這——”楊請不大明白。
大怨命者極為耐心。“宗師,即前面武學已經匯聚成理,化為所成之道的根基。衍生自身武學之路。。”
“如今時代所劃分的武學層次很高明,師孃注意到幾點,為什麼是四品中境是宗師?而不是三品,四品,偏偏是在中境才是宗師境界。”
“恰好是武者所學匯聚成道之基石的時候,也就是所學能有所自悟,可以傳授於人時。”
“四品中境,過了小回天,武夫有成。”
“再進一步,是明悟之過程。六品,則是通透之時。”
說到這,大怨命者神色帶著些許黯然。
“其實師孃本不想讓小橙子學盧胖子的刀法,學盧胖子的刀,本就是走盧胖子的道,小橙子並不適合。”
“可是那只是以師孃之見,武學終歸是從模仿中逐漸通透,摸索出適合自身的道路,這天下也沒有什麼刀法能配得上小橙子。”
大怨命者微微閉目,再一次提點楊請:“但你不同……師孃不是在損你。武道之所以最為流傳於世,在於道字,而不在武。徒兒,你那臨西府學到的拳法能發揮幾成力??”
“呃——早早到八成。”楊請老實道:“再進一步,感覺怎麼也不對味,但八成摧破勁已經不下宗師之威。所以沒有管了。”
楊請想到張誠老爺子。雖然同為四品,但這老頭給楊請的感覺,單靠年齡是沉不下來的。
就連那孫劍屏也帶給楊請同樣的感覺。
大怨命者察覺到楊請臉色詫異。循循誘道:
“而徒兒你的原因,師孃想,不止是那武仙根的緣故,恐怖與你缺少磨鍊的空窗時期有關。”
“師孃再問,你可有什麼難言之隱。或是心境上的阻礙?”
“這——”暗歎不愧是百歲的人,觀察力真是絕好。
但楊請實在想不出自身在心境上有什麼阻礙。
要有,也是大壽命者的心境——
不對!應該是有的!
武仙根是武仙根。楊請是楊請,按理來說,大死命數的心境本該是楊請自己的才對。
雖然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能讓楊請窺視本心,但那山確實是楊請的心境。
那上面……有一塊……磚頭?
楊請面色一下子無比古怪。
自己的心境,是一塊磚頭?!
楊請趕緊把疑惑說出。
聞言,大怨命者狡猾的笑笑:“傻徒兒,這師孃怎麼能幫你解,師孃只能幫你找到點,真要知道是何物,還是得看你自己。”
楊請臉頓時一黑,大怨命者者負責任的找出困惑卻又解不開,這不是往楊請心底種下一顆刺,徒讓人心癢癢。
那一塊磚到底是何物,要是個女人就好了……至少還知道原因。
儘管有些不爽,楊請行禮後退,剛欲開口,忽然有人敲了敲隱魔窟洞壁。
“見過魔門之主大人。”
來人是徐脂九,他揮舞一封信,面露笑意。
“小王爺,看看這個。”
說罷,他把手中信封丟給楊請。
楊請接過信,普通的紙張,有些皺,應是用來傳遞訊息,沒有署名,印子。看不出來路。
瞧一眼徐脂九,後者沒有說話,招手示意楊請開啟信封。
楊請略帶疑惑,開啟信封。
信上只有寥寥幾字。
少林寺靜遠大師將要圓寂。
靜遠大師請靖南楊家楊請上山一見。
圓寂?
楊請愣了一想,立即翻開地命書,查閱靜遠方丈的命數。
【靜遠方丈】
【李尋勉】
【六品大宗師】
生……
死……乾康帝二十五年冬!
古怪!
楊請深深皺眉。
在殺吃劍老人時,楊請就看過靜遠方丈命數。
明明上一次看地命書顯示靜遠方丈近十年不會死。
現在,地命書卻顯示靜遠方丈要死於乾康帝二十五年?
命數流轉,楊請在隱魔窟待了四個月,到底是什麼契機導致靜遠方丈將死?
難道是那一天吃劍老人引下天掌鎮壓時,用掌者是靜遠方丈。
無論如何,靜遠方丈都與這事有關。
楊請收回思緒,淡淡道:“你怎麼知道靜遠方丈要死了?”
徐脂九笑道:“有一些魔門舊友知道後帶給徐某訊息。順便說一句,邀請是靜遠大師親口說的。”
楊請目光才落到第二句話上。
堂堂武道巨擘,邀請楊請?
楊請盯著信紙,想從那薄薄的紙頁中看透靜遠方丈的想法。
見面?會談?
所有人聽聞這個訊息的第一感覺,都覺得這是個個陷阱。說是一見,其實已經說的無比委婉。
靜遠方丈想在圓寂之前了結和楊請的恩怨。
說得好聽,實則明眼人都知道,靜遠方丈想殺了魔頭楊請,以護少林,江湖周全。
而楊請有那麼傻嗎?
天下前十的少林寺靜遠方丈請一個小輩到少林寺,這不等於狼入虎口,到時候不論結果如何,能不能走出少林寺還是個未知數。
楊請也不例外。
可地命書確實顯示靜遠方丈將死,活不過今年。
這一來一去,儘管楊請也非常困惑,但就衝靜遠方丈要死,楊請也有必須要去的理由。
既然要去,楊請注意力放到第二行字。
要了結恩怨……靜遠方丈想和楊請比試麼……
還是說是怕他死後,楊請遷怒少林寺?
數千年的名門大派,恩怨無數,會怕楊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