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

李斯等人瞬間低頭一拜道:“陛下聖明,大秦才能有今日盛況!”

秦始皇繼續開口道:“說到經濟,就離不開民生,近些時日,朕不敢說整個大秦子民都生活得到了改善。”

“可是朕可以明確地說,我們老秦人的生活都提高了不少。”

“甚至有的已經不用幹活,光是靠著補貼就能自給自足。”

“可是,這樣的情況,卻是將我大秦的財政給增加了不少的壓力,我們還需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強物資和資金的管理。”

“不知諸位發現了沒有,在經濟,民生,軍隊三個方面,一直離不開一個人!”

“誰?”吳公以為說自己呢,趕忙挺起了胸膛,問了出來。

李斯趕忙瞪了一眼吳公,然後笑了笑。

他身為大秦左丞相,幾乎抓住了民生和經濟這兩塊,這一年多來也是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若是說誰付出得最多。

李斯是當仁不讓的。

右丞相馮去疾也是吹了吹鬍子,他覺得自己跟李斯干的事情差不多,好像陛下在誇他啊!

於是。

馮去疾故意站到了一個顯眼的位置,生怕秦始皇沒有發現他。

秦始皇的目光在所有人的臉上掃過,每個人的表現盡收眼底,他笑了笑說道:“當然,我大秦能有今日,是離不開三公九卿們的付出。”

“每一個人都在關鍵的時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能夠打破困局,真正能夠讓我們看到新天地的人。”

“沒有這個人,我們可能很多的努力和辛勤付出都會變得無足輕重,也可能適得其反。”

這話一出。

趙高立馬心領神會,這還用說嗎?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於是,他立馬給李斯使了一個眼色。

李斯瞬間明悟,剛要開口,只聽趙德立馬開口道:“我大秦自陛下繼承以來,興農業,搞經濟,強軍隊,富民生,不僅延續了商鞅變法的可取之處。”

“更是在統一六國後,能夠及時調整方略,開始修養民生!”

“微臣覺得,沒有陛下,就沒有大秦的今天,更沒有我等能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的結果!”

吳公頓時找到節奏了,也是激動地開口道:“微臣這些時日將陛下的言行舉止,全部記在了心中,反覆琢磨,反覆推敲後,微臣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有很多欠妥的地方。”

“俗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

“君王就好像海上明亮的燈塔,等航船找不到方向,亦或者困惑的時候,抬頭就能看到燈塔,讓船長和水手們重新找到希望,再度遠航!”

“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也!”

吳公說完,所有人都下意識地看向了他。

一時之間,所有人臉色都有些古怪起來。

這特麼還怎麼誇?

燈塔都用上了,你讓我們這些人怎麼說?

李斯也是猶豫了下,直接不說了。

本來蒙毅也想誇讚下的,聽到如此描述,他覺得若是再開口,就是畫蛇添足了。

秦始皇看著眾人有些悻悻然的樣子,似笑非笑地搖了搖頭道:“諸位愛卿可能誤會了。”

“朕雖然也是做出了貢獻,可朕大多數都是主大家準備好施展才能的空間而已,真正在這些時日為我大秦做出貢獻的人另有他人。”

另有他人???

所有人目光微微一凝。

忽然。

有人喊道:“陛下,說的可是扶蘇殿下?”

這一句話說出,所有人都看向了章邯的身後,年邁的胡秦強正一臉試探地看著秦始皇。

秦始皇一聽這話,猛地拍了下大腿道:“總算說到點子上了!”

“沒錯!”

“就是扶蘇!”

“不知諸位愛卿覺得是不是呢?”

在場的三公九卿,一時之間沉默了。

秦始皇自問自答地開口道:“經濟有蘇楠紙業,民生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軍隊打造出鋒利堅固的武器裝備!”

“如今又是創立嶺南府,屢建奇功,打得十幾萬羌人抱頭鼠竄,搞得西南域四國卻是深陷貢銀旋渦之中,無心發展!”

“你們說,除了扶蘇,還有誰可稱得上這種殊榮???”

……

另一邊。

扶蘇彷彿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又回到了現實世界。

好像不是夢,而是夢到了大秦。

他還成為了大秦嫡長子,為大秦謀取一條生路。

忽然。

他睜開了雙眼,一切都不存在了。

就宛如鏡中花水中月般,只是曇花一現…….

本書完!

「唉,下本不寫歷史了,寫一本都市,想出成績,好難,謝謝支援的讀者大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