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皇帝急了
明末:讓你監國,你怎麼登基了 救贖小艾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跪下!”
當崇禎帝拿出皇帝威嚴的時候,作為太子的朱慈烺可沒打算真跟他頂著幹。朱慈烺清楚,崇禎帝這種性格屬於吃軟不吃硬的,你越是跟他犟,那他就越是擰著來。
這對於未來的計劃沒有任何好處!
咚。
朱慈烺果斷跪在地上。
崇禎帝沒想到朱慈烺的動作會這麼利索,本來還打算訓斥一番,可此時心底裡又有些心疼起來。這麼多年,自從他成為皇帝以後,他都沒有好好疼愛過這個兒子。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沒時間。
朝廷的政務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哪裡還有心思去理會其他的事情?
“烺兒,你......唉!”
崇禎無奈地嘆息一聲,“王承恩,快把太子扶起來。”
朱慈烺衝著王承恩擺擺手,而後自己爬起來。他走到崇禎帝身邊蹲在步輦前,“父皇,都是兒臣的錯......若是兒臣能早日替父皇分憂,父皇也不至於成了現在這樣子......”
朱慈烺的柔聲細語讓崇禎帝很受用。
他伸出那隻還能動的手拉住朱慈烺,“烺兒,這不怪你!要怪就該那些該死的大臣,還有那些不聽話的勳貴和宗室......”
“朕只是擔心你!”
“松錦大戰剛結束,這該死的韃子便又南下入侵,萬一出了什麼岔子,我大明朝的江山可就全完了啊!到時候我們父子倆有什麼臉面去地下見太祖高皇帝......”
崇禎說著差點兒哭了起來。
朱慈烺拍了拍崇禎的肩膀以示安慰。
“父皇,不必擔心,我大明朝還沒到亡國的時候!”
“其實我早就跟孫傳庭商量好了,北方各州府已經堅壁清野,即便韃子攻破薊鎮,他們南下也搶不到任何東西......韃子兵鋒太甚,朝廷現在沒有能與之野戰的兵馬,所以我們必須在初期避其鋒芒......”
“等到韃子無法靠劫掠補充軍需之後,朝廷再馬上派兵襲擾,同時在他們撤退的路上設伏......這時候韃子必定士氣低下,朝廷大軍完全可借地利之勢打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至於京師的防禦父皇更加不必擔心!城中現有存糧足夠支撐半年時間,若是省著吃的話,支撐一年也完全不是問題......韃子此番前來進犯的兵力應不是皇太極等人所率領的主力,所以,兒臣料定他們在劫掠無果後不可能逗留太久.......”
朱慈烺一陣訴說,看起來對於此事頗有謀劃。
然而一切落在崇禎眼中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烺兒,父皇十幾年前跟你一樣,那時候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以為自己也能像太祖和成祖爺那樣在馬背上打天下.......可後來父皇清醒了!這天底下的事情實在太過複雜,有些事情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一點兒都不簡單......”
“你能有這份心當然很好!父皇不是想給你潑冷水,父皇只是想告訴你,治國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崇禎用一副語重心長的語氣跟朱慈烺說。
朱慈烺雖然心底裡不認同,可表面上也沒有反駁,任由崇禎說完自己的話。
“王承恩。”
“陛下,奴婢在呢!”
“朕讓你準備的事情怎麼樣了?”
王承恩見皇帝問起,靠近父子倆壓低聲音回道,“陛下,您放心!臣已經安排好了!一旦京城出了什麼岔子,皇城禁衛和宮內組成的淨軍便會馬上護送您二位和皇后娘娘等人出宮......”
“天津那邊已經備好了快船,到時候陛下一聲令下,奴婢們就能將陛下護送到南京去.......”
“南京?”
朱慈烺臉色凝重起來。
“父皇,您這是?”
“烺兒,若是京城守不住了,我們就往南京跑。那裡還有太祖爺留下的皇城,也是我大明的賦稅重地,到那裡的話朝廷肯定能把銀子都給收上來......”
崇禎的話讓朱慈烺陷入沉思。
他本來還想說點兒什麼,可他卻沒有開口。
“兒臣聽從父皇的安排。”
“不過兒臣請父皇放心,這一次京畿內外的準備都很妥善,想來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還有一件事情。”
“朕告訴你,孫傳庭此人你要用可以,卻不能大用。此人看似忠誠實則奸詐,此前在陝西剿匪的時候就是如此......本來他一早就能把闖賊剿滅,可他一直都在養寇自重!”
“要不是朕屢次派人催促,恐怕闖賊早就把陝西打爛了......”
崇禎一邊說著,一邊對孫傳庭咬牙切齒。
朱慈烺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火氣!總之都順著崇禎的話說下去,“父皇請放心!兒臣會記住父皇所說的話。”
好不容易送走了崇禎,朱慈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此時他也沒心思繼續跟六部的臣子們掰扯,簡單收拾了一下之後,便帶著李定國跟孫傳庭一同朝宮外走去。
京師戒嚴之後,京營已經全面接收了城池的防禦工作。
此時城內人心浮動,朱慈烺作為儲君必須在眾人面前露臉才可以穩定人心。
——薊鎮。
在北直隸一帶人心惶惶之時,這裡已然成為了兩軍對壘的前線。韃子抓住機會不斷猛攻,薊鎮的守軍也拼死抵禦。
雙方在城池之間來回廝殺。
“弟兄們,給我守住了!”
“太子爺說過,殺一個韃子給十兩銀子官升一級......誰要是能砍幾個韃子將領的腦袋,或者抓個活的回來,官升三級還賞賜一個娘們兒......”
副總兵白廣恩站在城頭上不斷喊話。
為了鼓勵將士們他一直站在最顯眼的地方!儘管知道韃子人多勢眾援軍也在不斷增加,可白廣恩仍然想繼續抵抗下去。
按道理來說,薊鎮糧食充足,士氣也還算不錯,堅守下去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薊鎮的情況卻不太妙。
“快!把工事修起來!”
“把新造好的紅夷大炮拉上去!”
一隊八旗兵冒著明軍的箭矢不斷把紅夷大炮往上推。
自從登州之亂孔有德投降了清軍之後,清廷方面在火炮技術上就已經不輸大明。當初孔有德所率領的那支部隊可是有不少的工匠和西洋火炮,甚至還有鑄炮師。
“快!對準薊鎮的城頭!”
“給老子開炮!”
轟。
一道炮聲響徹天際,在無數明軍驚愕的目光中,薊鎮的城頭上倒下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