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訓練場訓練?還是找點別的事情做?鄒瑩瑩糾結好一會,因為以前自己一個人散漫慣了的原因,鄒瑩瑩不喜歡管理,導致現在無所事事。
不過這樣無所事事的日子沒過多久,基地傳來新的訊息,基地準備建學校,收留未成年孩子。這事由顧少城提出並具體實施。
主要負責人是顧少城,具體實施則依賴鄒瑩瑩,拋開這件事情帶來的正面影響不說,更讓鄒瑩瑩開心的是,她終於有適合自己的事情可做。
建學校是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不僅要建學校,還要建工廠,鄒瑩瑩起初在城市掃蕩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恢復生產的時候,有現成的可用。另外,空間裡的自由生長的樹木也是一樣,總想著有用上的那一天。現在資源損毀嚴重,能省一點就省一點的好。
鄒瑩瑩開心的是,自己有了用武之地的同時,空間囤積的很多東西也都有了用武之地。
學校不是一朝一夕就建成的,既然要新建,首先要劃地。地方要大,位置不能太偏,更重要的是要安全,最好還要有不同的地形以便訓練。
建學校的事鄒瑩瑩最是上心,彷彿一夕之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從選地開始就操心不已。
建學校是大事,顧少城也沒有絲毫鬆懈,有鄒瑩瑩在的地方他都在,每一個細節都不假人手親自參與。有兩個這麼上心的負責人,學校的建設進度一直在加快。
每一個孩子都是人類的未來,關於孩的事從來都不是小事,現在制度還不完善,每個孩子都在做著不同的事,但每一件都是在浪費時間。早點建好學校,未來就多一分希望。這是顧少城的原話,鄒瑩瑩深以為然。
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鄒瑩瑩希望教育能做到普及,至少在京都基地這一畝三分地能做到每一個孩子都能進學校學習不同的技能。
學校建在基地東邊新圈出來的一塊地,這是顧少城承諾自己一力承擔的結果,從選地到每一個學生,每一個老師,每一個科目都全權負責。
建學校第一件事,招募工程師、建築師、土系異能和金系異能者,異能者團裡就有,只要招募普通人的工程師就好,這也很快,四面八方的倖存者匯聚而來,其中就有不少能人。
工程師經過實地的考察,測量,加上顧少城和鄒瑩瑩等人對學校的規劃,經過一週的時間才把地址落實。
圈地之後不需要報給任何人,土系異能者現場建第一道圍牆,把整個場地先圍起來再繼續加固。金系和土系配合,才能把圍牆建的跟城牆一樣牢固,甚至更牢不可破。
與此同時,另一批異能者建築隊在裡面開始按照工程師的圖紙從地基開始建造。所有用具都由鄒瑩瑩現場提供,原樣提供不了的,也能提供些零件或原料去加工完成。
鄒瑩瑩剛獲得空間異能時,曾在城市中大肆掃蕩,不管有沒有用全都收進空間,好幾座城市都被掃蕩一空,一顆螺絲都沒給人留下。那時有人覺得太過,一點東西都沒留給後來人,現在卻成了難得的精品。
那些收起來的桌椅板凳、各個單位的架子床、放著落灰的各種傢俱如今有了自己的歸屬。空間裡種植的參天大樹,都被砍來做成各種用具,鄒瑩瑩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學校依基地圍牆的外圍而建,整體為一個方形,裡面分成三個大區域,這是學校的三個分校。最左邊的是5到12歲的小學,中間是12到16歲的中學,而最右邊則是校研究院。
小學是面向基地所有適齡兒童,無父無母的孤兒或單親貧困家庭的孩子是免費入學,其他孩子想要入學則要收取高額的學費。小學生們不僅要識字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各項格鬥技能,增強體制,普通人和異能者混班,一起學習。小學為全封閉式管理,從進入學校開始,不允許出校,不允許請假,直到12歲畢業的那天。
中學跟小學一樣,無父無母的孤兒和單親貧困家庭的孩子依然是免費學習,但其他學生的費用就要高出小學很多。中學是半封閉式的管理,可以請假外出,但普通人和異能者分開學習,普通人以學習文化為主,格鬥技能為輔。異能者則要進一步學習異能的使用,以武為主,文化成績為輔。從中學畢業的異能者必須要離開基地,參加戰鬥,普通人可以自己選擇,留校或離校。
離校之後可以參加工作,自己養活自己,也可以留校,留校需要考試,自行選擇留下當老師還是去研究院進行科學研究。異能者也可以留校,但不能當老師,只能去研究院,且每年必須出基地至少兩次,總時長不得少於兩個月。
至於在校的異能老師,那是由在戰鬥中受了傷,不適合再去戰鬥的異能者來擔任,他們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不會紙上談兵,是最合適的老師。
研究院就比較自由,可以隨時出入,可分配住處,有工資,屬於工作人員不再是學生。
三個區域的佔地面積一樣大,格局相差很大,但有一點是相似的,都以室內為主,室外做校場和操場,不下雨的時候用,一應設施俱全。
整個學校所有費用全部由破曉傭兵團承擔,這是顧少城當初提議要建學校時的承諾。目的是要讓這些人類的未來大好基礎,不會因為年幼無所事事而荒廢時光。
建學校用時5個月,這段時間鄒瑩瑩幾乎是住在了這裡,盡心盡力。顧少城在學校建設進入正軌之後抽身,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學校建好之後,學校的文化課老師直接在基地招募,異能者老師選的都是真正的異能者,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殘疾,在戰鬥中嚴重受傷,不方便再戰鬥的他們,用自己實際的戰鬥來給學生們上課再好不過。
招募的資訊一發出,貧民窟一下子空出了很多,因為學校不僅招募老師,還有廚師、保安、清潔工人等。
成年人有了固定的工作,大部分孩子去了學校,整個基地都跟著空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