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館後,他坐在車內喝水,回想著剛才發球速度、旋轉力度之驚人,暗感若持之以恆地練,配合金手指9個月消化完畢,他就是真正的網球怪物。

“要在國內找個合適的私教,或者偶爾打一打友誼賽,是個不錯主意。”這樣既保持與人對打,也不耽誤其他工作。

不過,他仍然決定暫不讓射箭隊或媒體知道他擁有什麼恐怖網球實力。

先把射箭與學術搞好,少惹混雜話題。

無論如何,回家路上,他心情輕快,彷彿又收穫一門絕技的滿足感。

天色漸暗,郗青言驅車回到別墅。

看時間尚早,林清越和杜若萌一樣有課到晚上七八點。

家中空無一人。

中午才做過飯,他懶得再搞大餐,索性煮麵條並加些青菜,就解決晚飯。

邊吃邊回想下午網球館的成就,恍如做夢。

若以後在射箭訓練之餘去館裡活動,那就是他放鬆身心的最佳方式。

八點左右,女孩們打來電話,說今天社團活動聚餐,就不回家吃,讓他別等。

郗青言說“好的”,也替她們注意安全即可。

既然如此,他獨自留守別墅,索性開啟電腦繼續把相關規劃寫得更明細:

1.學術部份:下週與導師或院士溝通試驗進展;

2.企業合作:待成果具雛形後,與比亞迪、寧德時代進行階段彙報,籤正式合同;

3.射箭備戰:抽出固定時段到基地訓練,準備明年大賽;

4.網球發展:低調維繫,每週至少2次館內實戰,先不公開身份;9個月後若條件允許,可評估職業參賽可行性。

寫到一半,他想起國家隊射箭教練那邊,也該傳送近期個人體能狀況彙報,便掏手機發郵件,大致說這段時間在魔都訓練、也有少量私下射箭保持手感,體能維持良好,計劃等下月空檔再回去集訓一週。這樣教練也放心。

完成各種瑣事後,他隱隱感覺到人生幾條道路都被他牢牢握在手裡,不再像前期擔心失衡。

或許就是金手指賦予他天才底氣——不論科研、射箭、還是網球,都有機會做出成就。

只是需要“時間管理”極致發揮。

想到此,他笑著關掉電腦,去浴室洗個舒爽的熱水澡,洗去一天奔波勞累。

夜裡十點半,林清越與杜若萌還未歸來,可能聚餐延後。

郗青言坐在二樓陽臺椅上,看天上星光朦朧,心中對三五年後的自己做個遐想:

假設:射箭奧運成功奪金,國家隊地位穩定,他也達成國民英雄般地位;

實驗成果:若能把固態電池專案推到產業化前沿,名利雙收;

網球:若真去打職業巡迴,也許能成為國內男網裡程碑,甚至衝擊大滿貫?那將是史無前例。

雖聽起來過於完美,但天才或許就是要嘗試同時抓住多條賽道的高峰。

他並非普通人,金手指讓他有絕無僅有的資本去拼。

即便全世界質疑也無妨,他只需默默用實力證明。

不過,他也自省:急不得,不能把自己累垮。

他還想兼顧跟林清越、杜若萌的感情和生活。

再忙也要抽時間陪伴,別墅裡三人共度才是青春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不想成為只會奔波比賽或實驗的機器。

如此思緒翻湧,時針走到十一點多,樓下開門聲響起——兩位女孩回家了。

郗青言下樓與她們對話幾句,見她們都喝了點酒,臉頰微紅。

他讓她們喝水解酒,扶回各自房間。

然後自己也回房安歇。一夜靜好,沒再發生特別。

接下來幾天,郗青言依舊保持既定節奏:

白天前往復旦材料學院,與導師和院士團隊成員討論試驗資料;

傍晚或週末去國家隊訓練場小規模進行射箭保持狀態;

網球則間或抽兩次去館裡打球,但低調得很,沒驚動媒體。

這般忙碌又充實的日子裡,他全然感到時間飛速。

林清越與杜若萌繼續她們的上戲課程,各自方向——舞蹈和攝影,都在穩步提升;

郗青言則在多個領域多頭並進。

金手指帶來世界級網球技能,也在日常練習中逐步消化,只是無人知曉實情。

這天中午,他在復旦一處僻靜花園散步時,腦海再次梳理網球發展可行性:

1.若短期內不開啟職業征程:可先打些業餘大賽或參加社團活動,保留低調姿態;

2.想提高人氣與曝光:可找機會在某些公開活動亮相,但那必然會招來輿論好奇;

3.若徹底進職業賽:須放下科研和射箭,或至少暫停一段時間,全力巡迴全球賽事。時機或在射箭奧運後。

4.國內網球資源:若要組建專業團隊,需要大額資金。但他也不差錢,只是精力有限。

他覺得當前就走路徑1最合理:保留一手,不急著踏入職業化。

等明年奧運結束,再依據自身狀況看能否投身網球職業賽場。

如若那時又碰上學術專案進入衝刺,也可再延後。

總之,他資源與天賦都具備,不愁年齡會阻礙。

縱然再過兩三年才正式進軍,也不算遲。

男子網球選手不少在二十多歲達巔峰。

同時,他也對比亞迪、寧德時代合作保持關注。

對方近期一直催問他是否已有初步可落地的技術路線。

他因射箭與學校事務尚未拿出完整答覆,但並非沒進展。

院士團隊裡有初步方案,只缺進一步實驗驗證。

一旦成功,他便能光明正大地跟企業對接簽約,獲取豐厚報酬與資源。

那時資金更雄厚,也可更好地支撐自己各領域運作。

“先別急,就讓他們等我做完關鍵實驗。”

他稍作總結,暗下決心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給對方一個演示效果。

忙完下午工作回到別墅,林清越和杜若萌今天下午課沒那麼多,早早就回來。

三人在廚房一起準備晚餐,也談起未來安排。

女孩們也沒多涉足他網球話題,只知道他偶爾喜歡打球健身而已。

她們關心的是射箭備戰和企業合作情況。

他便簡述一番,讓她們放心進度都在掌握中。

晚餐後,杜若萌埋頭在沙發敲報告,林清越開啟筆記複習舞蹈理論。

郗青言倚靠窗臺翻手機,瀏覽一下ATP比賽新聞——不自覺對這職業圈更感興趣。

但當看見選手四處巡迴參賽的艱辛經歷,他也清楚自己當下還沒空完全融入。

只能暗暗期待以後某天真正站上那網球盛宴舞臺時,會是何等場景。

又過了幾天,郗青言在空閒時反覆去那個室內網球館練習發球、底線對拉;

他甚至花錢僱了館裡教練當陪練,對方見他球技驚為天人,都暗示:“小夥子你這水平真不一般啊,考慮走職業嗎?”

他則藉口說“從小打球,純愛好。”不多解釋。

短短數天,他就越發習慣這“世界級”手感,無論速度、力量或技巧,都愈發爐火純青。

這種狀態讓他更自信:若真有一天去征戰職業網球場,也毫不畏懼。

但仍維持低調,每次訓練結束都拒絕教練提出的公開建議,不想惹外界注意。

回到別墅,也僅對林清越、杜若萌簡單提及“打球很暢快,教練說我還不錯。”兩人當然為他開心,卻沒料到他已是恐怖級水準。

與此同時,國家隊那邊抽查他射箭進度,要求他過去基地做例行測試。

他二話不說,抽一整天前往,輕鬆打出極佳成績,還和主教練碰面討論明年國際大賽指標。

教練依舊對他寄予厚望,讓他不必每天都來,但保持每週一次強度訓練即可。

因為國家隊知道他還有學術專案,就網開一面。

但奧運會前一年會收緊要求,需要更多集訓。

郗青言點頭答應,也明白到時候網球和科研都得暫時讓道。

在復旦方面,他也向導師和院士說明自己與幾家動力電池企業的合作意向。

導師表示非常支援,認為他能透過校企協同加速研究落地。

院士則希望先在實驗室層面做出更具說服力的資料,再跟企業簽署正式開發協議。

或許再過一兩月就能實現。郗青言滿口應承,表示會盡快完善關鍵環節。

有天晚上,林清越笑問:“你每天又科研又射箭又網球,都夠忙吧,還能送我們上下課嗎?”

杜若萌也補充:“我們乘地鐵其實也挺方便,你不用管我們。”

他卻輕鬆表示:“等我要是閒,就想接你們。若真忙,就讓你們自理。”

兩位女生也樂得如此靈活安排。

別墅裡一切溫馨和諧。

郗青言終於擬出一個未來一年大致規劃:

現在到年末:完成固態電池初步實驗報告,與企業簽約;

繼續兼顧射箭日常訓練;網球保持業餘練習。

明年上半年:射箭國際賽季來臨,力保佳績以拿到奧運參賽資格;

科研進入階段成果展示;

網球或仍不急,只打零星比賽。

明年下半年:全力衝奧運射箭;

若時機成熟可將固態電池專案交由企業研發部推進;

網球可視身體與意願再做抉擇。

這樣,他在三線中抓住主次,不致混亂。

確定後他長舒一口氣,心想:金手指雖給了我網球大禮,但我不必逼自己立刻征服ATP。

一切都該循序漸進。

時間線再次回到某天下午,他坐在別墅後院草坪上,手中轉動那把網球拍,回顧這段時日的收穫:

1.世界級網球技能已開始深入身體與意識,他每次上場都能感到驚人提高。

2.學術方面,固態電池進展順利,與企業合作指日可待。

3.射箭國際賽事和奧運目標已在穩步準備,國家隊對他寬鬆卻寄予厚望。

看著天空雲朵,他似乎看到一條寬廣前路。

既然自己擁有天賦與資源,何不再多嘗試,讓人生更精彩?

也許別人大都會勸他專注一行,但他天生不甘平庸。

若金手指能讓他做多領域佼佼者,那就是天賜機遇。

他只要別在過程中倒下即可。

傍晚時分,女孩們先後回到家,見他在後院發呆,便走過去問:“發什麼愣?”

他微笑:“想想未來而已。”

她們也不多追問,只招呼說:“吃飯了。”

他起身拍拍褲子:“好,一起吧。”

三人步入室內,廚房那邊傳來飯菜熱香。

其實生活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瑣碎中推進,表面平淡,內裡卻因為他的多才多藝而充滿無限潛能。

飯間,郗青言腦子裡又浮現對網球道路的想象:國內若想培養新的男網領軍,必然需要大量資金與賽事支援。

若他日後想接手這個挑戰,光憑一己之力也許能迅速叩響國際賽場大門,但更大的價值在於推動國內網球產業發展。

當然,這又是一項不小的社會責任。

他暫時不想告訴林清越或杜若萌,免得她們覺得自己太貪心。

還是待自己準備充分再談。

夜色深邃,他坐在書房窗前遙望魔都璀璨燈火。

想起自己當初只是個高中生,被複旦特招、兼射箭天賦,後來投身全固態電池研究,如今又神奇獲得網球能力,所有一切都在不到一年裡發生,足夠寫成傳奇。

既然走到這一步,就不會停下。

想至此,他合上燈,帶著微笑走向臥室。

他對自己說:“現階段就按部就班,做好每一件事。金手指給的天賦,就是用來創造更多奇蹟的。”

然後他放下所有雜念,安心入眠。

...

清晨六點多,薄霧尚未褪盡。

別墅後院的草地上,有幾隻麻雀在低飛掠過,發出短促的嘰喳聲。

郗青言已經起床,他並沒有穿戴正式,只是隨意套了件淺灰運動服,外搭一雙輕便跑鞋。

走下樓時,樓梯扶手還帶著夜裡殘餘的微涼觸感。

剛到客廳,地面陽光尚未大面積鋪灑。

微弱的清晨光線透過法式落地窗照進來,折射出朦朧的色彩。

郗青言捋捋頭髮,在沙發上坐下片刻,目光掃過擺在茶几上的幾份資料:關於新的全固態電池實驗設計、研究路線總結、還有網球賽事的簡短介紹。

他輕輕翻閱了一下最上面的那份——這是自己近幾天對實驗進行總體規劃後列出的清單:試劑清單、測試專案、對接企業預案,以及輔導員秦菡那邊的溝通記要。

過去幾周,他已經用腦海“金手指”的碎片資訊,完成了對全固態電池研究的大體思路,並且與復旦大學相應的實驗平臺銜接起來。

如今只差正式開做各項實驗,就能把思路落地。

郗青言對自己“天才”定位也並不謙虛:既然金手指讓他能快速理解和吸收前沿知識,那就要充分利用。

他並非第一次做實驗,但這一次範圍廣、週期長,需要和企業那邊進一步融合。

這也是為什麼輔導員秦菡經常出現,幫忙對接資源、走流程。

她是學校安排給郗青言的“一對一重點輔導員”,因為校方深知他的特殊地位與潛力,許多審批環節都能走綠燈。

想到秦菡,郗青言不自覺回想她那天來訪的情景:一個身材姣好、氣質知性、容貌出挑的年輕女性。

雖說對方年近三十,卻像成熟的白領姐姐,更有一分風韻。

這些天來,對方偶爾會透過微信或電話聯絡他說“要不要企業那邊過來看看?”或者“今天學校撥款到賬了,你記得查收”。

郗青言感覺她既幹練又溫柔,是個讓人相處舒適的輔導員。

輕輕搖頭,他收斂思緒。

此刻室內只有他一人,林清越和杜若萌則因為上戲暫時沒課,準備在別墅裡上午自習或做練習,下午才外出。

反倒是他自己,要去復旦看看實驗室進度,還得處理網球賽事的初步報名意向。

今天一整天,都有不少事情排排坐。

廚房裡,他熟練地打了兩個雞蛋放在碗裡,用筷子攪散,開火下鍋。

滋啦一聲,鍋底油花翻騰,蛋液呈現出金黃色的半凝固狀態。

稍稍翻炒,又放入剁碎的青蔥和一點鹽。

兩三分鐘,一盤簡易炒蛋便出爐。

再另煮碗白粥,搭配一點從超市帶回的鹹菜,就是他清晨的快捷早餐。

林清越跟杜若萌沒有課,自然是要睡個懶覺的,更別說昨晚跟林清越一直折騰到凌晨三點。

餐桌邊,他一邊吃一邊看手機,瀏覽微信裡的班級或專案群,確認有沒有緊急訊息。

果然有個名為“實驗專案A組”的群裡,助教發了條昨晚11點多的訊息說“明天有人去實驗室的話,可以先領取企業那邊送來的材料。”

群裡其他人回覆得不多,畢竟大部分人都還在軍訓或忙別的。

他看了一眼時間,就準備趕緊過去拿,省得到時候助教走開又浪費時間。

吃完飯,他簡單收拾碗筷。

林清越和杜若萌還沒起床——這幾天她們也挺辛苦,難得早晨能休息一下,郗青言不想打擾。

於是他在門口順手拿著車鑰匙,換上稍顯正式的運動外套,離開別墅。

車子依舊是那臺庫裡南,這段時間成了他主要代步。

比起賓士大G來說,舒適度畢竟要更加的強一些。

坐上駕駛座後,他先在心中回顧:上午先到實驗室對接材料,約十點左右輔導員秦菡會找他談一個對接企業的簡要會議。

下午再看情況,如果有空,就去看看網球比賽的報名處。

他之所以籌劃網球比賽,是因為腦海金手指裡給的訊號表明“若想激發網球相關潛能,需要適度參加正式賽事,以賽代練”。

而在魔都,各類業餘或半職業的比賽層出不窮,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級別先試水。

他清楚自己對網球尚未到職業水準,但以金手指做輔助,起點已遠超普通入門選手。

故而思路是:先從市級或社會公開賽開始,感受賽場氛圍,再一步步升級。

與此同時,為了長遠發展,他打算組建一個小型團隊,包括體能師、營養師、商務助理等。

讓自己在課業與科研之餘,保證競賽訓練的合理進行——雖說不是追求職業網球冠軍,但他喜歡完善後勤,也算是“有錢+有天賦”的典型做法。

既然資源到位,為何不做得更好?

車輛緩慢駛入主幹道,早高峰仍未完全消退,街上車流稍顯密集。

但郗青言駕車穩健,沒有急躁。

他一邊打燈併線,一邊思考:今天只是一套初步報名手續,還要再看看市網球協會那邊能不能給他推薦一場適合新人且帶挑戰性的比賽。

雖然得到金手指的世界級專業技能,但是郗青言並不想太過於驚世駭俗,還是要從一步一步發展起來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他打算月末或下月初就參賽,只要不衝突學校安排即可。

想必以他的影響力,可能會引起不小關注。

但他不介意。

畢竟該低調時低調,該在賽場上亮相時也不避諱。

約莫四十分鐘後,終於抵達復旦校園。

停車後,他步行進校門。

周圍軍訓隊伍依舊在烈日下集合,新生們汗流浹背,見到他多數不甚在意,但也有少部分認出“那就是特招的郗青言吧”,卻沒人上前交談。

他微笑頷首,徑直走向實驗樓。

踏入樓道,他先到一樓助教辦公室領取企業剛送來的材料:據說是某家合作企業捐助的樣品,用於後續實驗場景搭建。

郗青言接過一大包資料袋和幾瓶封裝好的化學前驅體。

助教說明:“下午某企業代表可能會過來拜訪,你若有時間就露個面。”李

言答應會去,但也提醒自己得先和輔導員老師確認具體時間。

一轉眼,他到二樓辦公室,在門口便瞧見一抹熟悉的倩影——正是輔導員秦菡。

只見她今天穿著淺藍色襯衫與卡其色及踝長褲,外加一雙小高跟鞋,看起來簡約幹練卻又凸顯身材曲線。

上身襯衫微微收腰,胸前輪廓顯得豐盈;

下半身長褲包裹下的臀部頗為圓潤挺翹,行走間輕輕搖曳,彰顯了她那近而不俗的知性魅力。

她彷彿有著三十上下的成熟溫婉,那種氣質即便放在整個校園,也堪稱讓人難以忽視。

秦菡見他抱著大包資料上樓,忙迎上來小聲說:“東西不少吧?要不要先放辦公室?”語調帶著關懷。

郗青言點頭,將資料交給她稍抱一下,騰出手來拉開辦公室門。

兩人進屋後,他把那包企業樣品放到辦公桌上。

秦菡從抽屜裡拿出一份檔案,示意讓他看:“這是最新的獎金與資源撥付清單,你的專案預算和獎勵都寫在裡面。學校這兩天就能把資金打到你科研專用賬戶裡。”

郗青言翻看檔案:內容大多是“贊助款多少”“學校專項資助多少”,還有“企業渠道支援”一些採購優惠。

看到數字不算小,他暗暗滿意。

秦菡也用輕柔的聲音說:“後續若不夠,可再申請追加。反正校方對你很重視,只要合理運用。”

郗青言一邊瀏覽,一邊問:“那材料這塊,還有對接協助的具體安排是誰來牽頭?”

她微笑回答:“大體上還是你自己主導,我可以幫你銜接外部企業、審批流程,你若要建個團隊,也可以先列個清單給我。”

他聽罷連連點頭,對她專業與耐心很是感激。

隨後秦菡又翻出一張日程表,上面寫著“今天下午兩點半,企業代表要來參觀實驗室”,讓郗青言若有空能參與接待。

郗青言琢磨自己本打算下午去看網球協會,但似乎兩點半也不是太晚,先陪他們看看也好,晚點再去。

於是當場拍板:“好,我下午會在這兒。”

事已敲定,兩人便把材料歸攏收好。秦菡留意到郗青言的精神狀態不錯,隨口說“看來你對這個專案很有信心?”

他笑笑說“我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她沒多問細節,只微微一笑。

回到材料大樓,幾位研究生在走廊閒談,見到他,點頭示意。

郗青言就到自己那間實驗室坐下,先處理一些檔案內容。

金手指的路線雖已經心裡有數,但還需結合現實情況列出最有可行性的步驟。

他默默敲下要點:短期先做基礎驗證,對接企業原料提供,測試線搭建後進行初步應用測評……一項項排得清晰可見。

期間他想起網球計劃,掏手機查“魔都網球協會”的官網,看到有幾場室內業餘公開賽,分別在月底和下月初進行,也有一些社群、企業贊助的小規模獎金賽。

他仔細看報名要求:必須有基本等級評定或組織方推薦,也許還要簽署安全責任書。

對他來說,這些程式不難,只需找個圈內人牽線即可。

若金手指能幫助他快速進步,那麼哪怕從稍高一級別開始也未嘗不可。

不過他保持謹慎,決定先從普通公開賽打起,觀察實際戰況後,再酌情往更高階別賽事進發。

轉眼到中午時分,他正好收到秦菡的資訊:“我這邊忙完了,一起在教師餐廳吃個飯吧?”他也沒猶豫就答應。

對方協助自己如此多,吃飯交流也屬正常。

教師餐廳在校園中部,環境較安靜,多是教職工用餐。

郗青言走進門,看到秦菡已坐在靠窗一張小桌,上面擺著兩份套餐。

她今日那身服裝在陽光照射下更顯優雅:淺藍襯衫勾勒出修長頸項與豐盈曲線,下襬隨身而收;

卡其長褲貼合腿部線條與臀部弧度,在座椅上略繃出優美弧形。

她臉上帶著淡淡笑意,微微頷首示意他坐下。

郗青言看得出她確實是有魅力的女子,怪不得很多人傳她是“復旦最美輔導員”。

他也僅在心底感嘆一句,對她仍保持禮貌尊重。

兩人邊吃邊談,主要圍繞下午企業到訪議程。

她說企業會派一個負責人過來,聊聊資金使用、實驗條件,以及未來產品商業化可能性。

郗青言輕鬆回應:“那就讓我先做基本介紹,專案關鍵節點,我已經有所規劃。”

她滿意點頭:“放心,我主要是幫你協調,不會干預你科研本身。”

用餐時,偶爾有其他老師路過時,好奇打量二人,大概猜想:秦菡輔導員怎麼跟這個年紀不大的男生一起用餐?

但有些知情者知道那便是天才特招生郗青言,也不再多奇怪。

待結束後,她先起身結賬,郗青言欲搶先,她卻笑著說“這餐我請算是業務開銷,回頭報銷就好。”

他也沒爭,就禮貌道謝。

一同走出餐廳時,又被午後陽光刺得半眯眼睛。

秦菡看錶稱自己要去行政樓先拿些資料,約定兩點二十在實驗室門口匯合。

郗青言說好,於是各自分頭行動。

下午一點三十分左右,郗青言在實驗室裡忙完了手頭最後一項資料記錄,把資料妥善放回資料夾,然後抬眼看看窗外。

夏日的日光依舊強烈,照進走廊顯出淺淺斑駁,空氣中似乎還留有化學試劑的微弱味道。

他合上實驗記錄本後,先簡要整理檯面,將試管、藥勺、瓶瓶罐罐一一歸位,不打算再做更多測試。

先前與輔導員秦菡一起約定的下午企業接待流程,他也已安排就緒。

資料、介紹PPT都存在電腦裡,若企業代表準時到來,只需帶他們看看實驗室的硬體和專案概念,就算完成對接。

學校方面也並不要求他當場演示什麼深度研究,畢竟正式實驗還有較長路要走。

眼下他手頭的實驗僅做了基礎預熱,尚未到達核心攻關階段。

此刻,他想趁著還有些空閒,先前往圖書館查閱更多資料。

事實上,他打算抓緊這個下午,做一點自己“網球道路規劃”的工作。

儘管他已有了世界級網球技能,但若真想未來取得有分量的成績,仍需周詳的組織與參與。

這兩天,他反覆思考如何在不影響射箭大賽和學術專案的前提下,低調地開啟網球生涯。

第一步就要弄清比賽分級、報名渠道,以及是否需要一個團隊來協助後勤管理。

整理完畢後,他從實驗室更衣室換下白大褂,拿上揹包離開房間。

走廊上只剩寥寥幾名研究生,顯然其餘人要麼吃午餐、要麼在別處忙碌。

今日溫度依舊高,然而B區樓內空調勁爽,讓他體感並不悶熱。

下樓時,他與助教點頭示意,對方正檢視從企業拿來的材料箱,也沒打擾郗青言。

雙方默契地保持安靜,各做各事。

一出門,撲面而來的是盛夏氣息。

校道上仍能見到零星軍訓學員抱水壺路過,偶爾遠處傳來教官的口令聲。

郗青言逆著人流往圖書館方向走,一路思緒集中在“下午的企業洽談結束後,再花點時間沉下心來制定網球計劃”。

眼前林蔭道上樹影斑駁,不時有人擦肩而過,他也略微加快步伐,免得耽擱過久。

圖書館位於校園中心,是一座外觀現代化的白色建築,高大莊嚴。

進入大廳之前,他先用校園卡刷閘機,隨後沿扶梯上到三樓綜合資料區。

在門口的指示牌上仔細看過分割槽介紹後,他決定先去運動科學及相關管理類書籍書架處看看。

這裡可能會有各類競技體育基礎知識、賽事運作介紹、乃至運動員訓練管理經驗等。

走進那片區域,視線裡滿是林林總總的書脊,大多是中文和英文夾雜,也有日文、法文等版本。

郗青言不是第一次來,但每次都被圖書館的豐富館藏所震撼。

他輕撫書脊翻閱標題,看到不少關於“競技體育經濟學”或“運動與營養學”之類的書名。

雖然他已有“金手指”的專業網球技能,不太需要教練,但後勤管理、賽事安排、職業選手成長路徑等方面資訊還是要學習。

若真想走上職業道路,絕不是隻靠球技就能成功。

抽出幾本感興趣的,他找了個安靜書桌坐下,翻看目錄。

第一本介紹國際頂尖網球選手的通用訓練流程和團隊構建,從體能師、理療師、營養師、資料分析師到經紀人的角色。

金手指能替代教練的技術指導,但大量細碎事務必須有專業人員協助。

否則光體能恢復、比賽報名、行程規劃這些就夠他頭疼,更別提同時兼顧射箭、學術專案。

第二本則側重賽事體系:ATP巡迴賽、挑戰賽、ITF等不同級別比賽之間如何銜接,積分排名機制又是怎樣。

若想一步步獲取世界排名,從哪種公開賽起步較為明智。

郗青言邊翻邊用隨身筆記本簡要寫下幾點。

1.團隊核心:體能師、理療師、營養師可視需求靈活僱傭,平時不必跟全程。

2.比賽選擇:可先從國內或附近的ITF賽事切入,勝利後升到挑戰賽層級,再追求更高積分。

3.商務與經紀:暫時先不需要,自己掌控即可,除非人氣爆漲。

4.時間衝突:射箭奧運週期與網球巡迴恐有撞期,需合理排程。

翻看兩小時,他大致釐清:網球職業路需要大量時間滿世界參賽,對他當下狀況來說,不現實全盤投入。

他傾向“先參加一些高水平業餘、半職業比賽,積累實戰,對外只說是愛好者,不必暴露全部實力”;

然後等射箭奧運結束、學術專案取得階段突破後,再考慮是否正式衝刺職業巡迴。

手頭資料越看越讓他感到這條路並非兒戲,隨意登場就必然惹轟動。

他必須先小範圍試水,可能用個化名或者減少宣傳,一旦大家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勢必會上新聞頭條。

一個全固態電池科研大牛、射箭國手,網球也能打進世界前列?

這彷彿超越常理。

因此,低調的方式最為妥善。

見時間已近兩點,他先把參考的幾本書抱去自助借閱機刷卡登記,再放進揹包裡準備帶回去研讀更細。

圖書館空調涼氣讓他神清氣爽,他稍事駐足,遠眺窗外軍訓隊伍訓練仍在進行,不禁心裡生出一絲慶幸。

若他也去軍訓,這些資料就無法短時間內瀏覽完。

走出圖書館,陽光刺得他微微眯眼。

此時手機提醒有新資訊:是輔導員秦菡說企業代表已到校門,要等十來分鐘後到達實驗區。

郗青言隨即加快腳步往材料樓方向返回,先把網球規劃稍放腦後,處理完企業接待再說。

回到材料大樓,果然在二樓轉角處見到秦菡正陪同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還有一名助手,似乎在閱讀專案宣傳海報。

幾句寒暄後,大家一同進入辦公室。

郗青言做簡要介紹,闡述當前專案定位和未來路線。

對方聽得頗認真,也對他有名的“天才身份”表達欽佩,但場面並無誇張的吹捧,流程比較流暢。

郗青言心態平穩,把預先整理的資料講述得條理清晰。

將近半小時,中年男子提出一些合作意向,提到“若半年內能產出階段性結果,就可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援”。

校方和秦菡都對這番表態表示理解。

郗青言自己則暗想:半年足夠他利用金手指再深化學術,對方若要深度合作,也得等實驗穩固後再籤正式協議。

雙方在紙面上交換一些建議與約定,也敲定後續每月一次彙報機制。

結束時,對方看著郗青言,開玩笑說“年紀輕輕便做如此研究,前途無量啊,期待好訊息。”

他微笑點頭,行禮告別。

秦菡把對方送到電梯,囑咐他們後續保持聯絡。

最後留下一句對郗青言說“你辛苦了,先休息下。”

然後她也隨企業代表離開材料區。

這場洽談並不費大力氣,畢竟只是例行走個流程,郗青言也顯得從容。

看錶快到三點,他把檔案整理迴歸到抽屜,深呼吸一口。

今天該處理的事差不多告一段落。

網球之事只剩報名和找機會打幾場熱身,他決定提前離校,去市區網球協會諮詢一下具體資訊。

反正剩餘時間導師也不會急著找他,實驗室研究生們自行忙各自專案即可。

三點半左右,他駕車離開復旦往市中心行駛。

網球協會大樓坐落在一條並不算繁華的街道,但老建築有其底蘊。

大約四點後,他把車停在路邊公共停車位,跨步進那棟三層樓房。

內部陳設稍顯老舊,牆上懸掛歷年市網球比賽海報及冠軍照片。

前臺有名中年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

郗青言拿身份證和一些簡單資料說明來意:“想報名本月某個公開賽,初次參賽,無ITF排名,希望瞭解下流程。”

那工作人員遞給他一份申請表,讓他先填好個人資訊,再指了指旁邊海報上的賽程。

月底有一場青成年組城市公開賽,獎金不多,但報名門檻也不高,只要交報名費和體檢證明即可。

選手平均水準不低,業餘強手聚集,有時也會有半職業甚至退役職業選手參賽。

對於首次參加的新人,這既是挑戰,也非常適合作為踏腳石。

郗青言心裡暗喜:正合己意。

他儘量淡然地填寫資料,未過多暴露射箭或科研身份。

只以普通在校生名義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