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夏朝陽那微微漲紅的小臉,白雲樓忍不住笑著解圍道:“美食當前,偶爾貪嘴無傷大雅,既然都吃飽了,那就一同前去報學課目吧。”說著站起身來。

“白師兄好像也有些貪嘴吧。”夏朝陽這才放手有些吶吶地說道。

一邊收拾石桌,白雲樓隨口回道:“是啊,我當然貪嘴,不然來書院的馬車上能有那麼多好吃的糕點。”

言罷,拎起收拾好的雜物小袋直接往外走去。

“也是。”夏朝陽頓時有些恍然。

然後嘿嘿一笑,跟在白師兄身後出了小院。

午後的山路上,四人結伴而行,準備先行前往兩院,報學各自的課目。

書院的各課教學,大部分都在文院內,通史商學皆在其中。

小胖子準備報的武學位於文院西側的武院,除了文武兩院,其它小部分課目則散佈於新麓山上。

東方紫嫣報學的琴藝屬於樂課,選在一片文院外的竹林之中。

夏朝陽準備報學農植課的講堂,直接佈置在一片梯田旁邊,而劍閣則位於靠近峰頂的斷崖之上。

小胖子自行去了武院,白雲樓三人來到通史的報學處。

通史院著實不小,擁有一座藏書樓,一間藏品閣,還有一間可容納上百學子的講堂。

進得院內,卻頗感冷清,不僅前來報學的學子較少,負責接待的也只有兩位師兄,得知三人都是前來報學通史,接待的師兄當即熱情地講述起書院的課程排配來。

書院的課目分上午和下午兩個課次,每次兩個時辰,同日上午和下午講授的內容是相同的。

每三日開一次課,剩餘兩日未有任何安排,書院一直鼓勵學子們自行研學,探究,思考,操練。

略做商討,三人將通史課目統一選在午後,當日上午則各自前去修學另一個課目。

第二日便可同往內院修習術法,第三日則自行研修。

初步定下修學時程,三人同時遞出入院試的評分紙箋。

白雲樓忍不住好奇地掃過一眼,看到東方師妹的總評正好也是八十,夏師妹的十幾個院試課目記錄卻都是“免試”,而武學資質後同樣備註了“滿”。

年長的師兄接過紙箋一看,頓時訝然道:“三位的武學竟然都是滿資質,應是這一屆學子的佼佼者了,而且這兩位的院試總評為本屆最高,應是這一屆的書院大師兄和大師姐了,恭喜兩位。”

說著將紙箋遞給身旁的年輕師弟,讓其記錄報學課目。

白雲樓不禁好奇出聲:“書院大師兄?”

年長的師兄回道:“是的,每屆總評最高的男女學子,書院都會授予書院大師兄和大師姐的稱號,以後書院學子外出遊歷,大都會由大師兄和大師姐帶隊。”

這番話語,聽得夏朝陽羨慕不已,忍不住嘆氣道:“早知道有這好處,我也去參加入院試了,說不定也能混個大師兄噹噹。”

“都怪大師父的推薦,入書院那天我就提前測了個武學資質,結果就免試了。”

白雲樓聽得好笑,難怪入院試那天沒見到這位師妹,於是笑著打趣道:“要不我將這大師兄的名號讓給你?”

夏朝陽瞪了白雲樓一眼,小聲嘀咕道:“我才不稀罕,到時我早點結課幾門,你這大師兄的位置可不就讓出來了,嘿嘿。”

白雲樓嘴角微彎,頗為認真地點頭道:“那夏師弟可得努力了。”

沒等夏師妹回話,當即轉頭問道:“師兄,這門通史課如何結課?”

年長師兄面上的笑意一展即收,帶著幾分古怪地說道:“既然已經完成登記,結課之事倒是可以說與你們知曉了。”

“通史課的結課,其實頗為簡單,只要找出藏書樓內未有記載的記錄,或者藏品閣中未收藏之古物,或者寫一篇通史論著,透過教習和山長的審驗,將其記錄在藏書樓或收藏在藏品閣中,就可以結課了。”

見三位師弟師妹有些茫然,年長師兄接著說道:“不過有些學子運氣不好,三年過去都未能結課,不少往屆的師兄師姐至今仍在外遠遊,探尋古地,就是為了結課,我們兩人此次回院,也是為了再翻閱一些古籍,查尋線索。”

聞聽此言,夏朝陽的小臉都有點發白了,當即感嘆出聲:“師兄,怎麼不早點說,如果運氣不好,三年無法結課,那可咋辦……”

年長師兄笑著回道:“每屆報學通史的學子本就不多,多來幾個師弟師妹不是熱鬧些嗎?”

“我可不喜歡熱鬧。”夏朝陽鼓著小臉嘀咕道。

白雲樓在旁打趣道:“夏師弟,實在不行,到時找你姑姑,應該很快就能結課。”

聽出師兄的話外之音,夏朝陽當即柳眉微揚,脆聲回道:“我才不會找姑姑,些許古物算什麼,憑本公子的運氣,也許不用三月就結課了。”

白雲樓暢然一笑,從年輕師兄手中接過院試紙箋,與兩位師妹一起告辭離去,出了院門,見左近無人,隨即笑著問道:“兩位師妹,還需要師兄陪你們去報學別的課目嗎?”

“才不需要,這書院的地形我可比你這位大師兄還熟。”夏朝陽脆聲回道。

“那晚上小院見了。”白雲樓微微一笑,揮手間灑然而去。

微風拂面,白雲樓一路悠然而行,並未將通史結課之事放在心上,原本報學此課也是打算找尋上古時期的隱秘真相,如此結課之法倒是合了自己的念頭。

前往劍閣這一路,當真是越走越熱鬧,看來劍法課目頗受年輕學子青睞。

剛到劍閣門口,就聽得劍閣內傳出一陣驚呼聲。

走進劍閣大門,便瞧見一番熱鬧場景,幾十個學子圍著中間的練劍臺觀瞧歡呼,其中女學子竟比男學子還要熱情。

練劍臺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個石柱,其上遍佈劍痕,兩道身影在場中閃轉騰挪,劍光赫赫,忽聽一聲金鐵交鳴,兩道身影猶然一分,各自站在一角石柱之上,衣袂飄飄,再次引來一片歡呼之聲。

臺上的兩人身著束身勁裝,一男一女,同時收劍,飄身下了石柱。

男子走到練劍臺中間,朗聲道:“各位師弟師妹,我是你們的上屆師兄,一看各位如此熱情,師兄甚為感動,如見到數年之前的自己,對劍法同樣有一腔熱忱。”

言罷,這位師兄上前兩步,接著問道:“師弟師妹們,方才展示的劍法如何?”

臺下頓時響起一片叫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