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日,白雲樓甚是悠閒,練練排雲掌,看看閒書,每晚日常修煉,識海已拓展到近四丈方圓。

識海內的先天之氣增多不少,小周天運轉的愈發順暢,天眼通在三丈內,已到了洞察入微之境。

十二經絡中的手少陰經脈竅穴徹底貫通,此脈一通,這兩日白雲樓睡眠大大改善,收功後很快就能酣然入睡,早起時更覺神清氣朗。

更為驚喜的是,此脈貫通後,不用再將寶材敷於額頭汲取五行靈力,只需將其握於掌心,便能輕鬆吞納。

這兩日間,白雲樓已將金精石內的靈氣吞噬一空,神識增強的同時也蘊養出了一縷鋒銳的金精之氣。

修煉之時,還摸索出了先天之氣的另一用法,先天之氣竟然可以輔助蘊養五行精氣。

僅僅兩日工夫,便將吞噬來的木精之氣和金精之氣都蘊養大了好幾圈。

金精之氣有所增強後,白雲樓按流雲道經所載法訣,手握龍鱗劍,嘗試將神識緩緩灌入。

果然,有了金精之氣為引,神識順利灌入龍鱗劍,一番煉化之後,劍身好似化作手臂的一部分。

再次揮劍,有種如臂使指的感覺。

白雲樓將龍鱗劍置於一丈開外,劍身內的神識和本識間,有如風箏的絲線,雖然飄渺卻延綿不絕。

嘗試運轉御劍法訣,龍鱗劍卻只能在原地鳴顫,觀瞧此般異象,白雲樓不僅毫無氣餒之感,反倒十分振奮。

暗道只要自己的神識足夠強大,再多吞噬一些金精之氣,傳說中的御劍之術指日可待。

流雲道經有言,御劍需要強大的神識和修為,至少也要築基期才能小成,而自己有著異變的神識和先天之氣,應該有望在凝氣期御劍入門,算是離嚮往的大自在境界更近一步了。

終是到了書院開院之日,一大早,白雲樓穿戴整齊,心情舒暢,精神抖擻地走出房門。

剛到院中,對面的精舍也走出一人,十三四歲一少年,個頭不高,身寬體胖,白胖的臉蛋,一身寬大院服。

看見白雲樓,當即高興的一蹦一跳跑過來,笑著說道:“白大哥,你也起床了,太好了,一起去書院山頂廣場吧。”

白雲樓點頭應聲,就與這個白胖少年一邊閒聊一邊往山頂行去。

這小胖子是昨日入住的小院,入住的時候還跑過來敲門和白雲樓打個招呼,順手送了一大包美食糕點。

白雲樓自是不客氣的收了,與其閒聊了好一陣。

小胖子名叫南宮飛揚,家在東海郡府城,是東海郡有名的武學世家。

白雲樓之前也聽說過南宮世家,據說族內高手如雲,不過據這個小胖子自己所述,他是家族中的武學廢材,練啥都廢,還特費。

極品藥材吃了不少,武功沒練成,這身材倒是吃的越來越寬了。

於是被他老爹趕到書院來學習經商之道,學成後回去接手家族生意。

白雲樓聽得也是一陣唏噓,世家就是世家,有底氣,家族生意都只是用來練手的。

兩個人一邊閒聊一邊向山頂廣場而去,這小胖子有些自來熟,說的興起,當真是舌綻蓮花,大吹法螺。

得意的說起他家池子裡養的錦鯉,條條二尺多長,遍體金黃,還說上次吃了一顆龍形草藥後,一夜之間體型壯實了一圈。

白雲樓用手拍了拍胖子厚實的後背,笑著道:“果然壯實,莫非肉身大成了。”小胖子樂的一陣哈哈大笑。

一路上不少學子都是著裝整齊,神情肅穆,看見這兩個毫無顧忌的嬉笑閒聊,都是皺眉躲著,快兩步走開。

小胖子不以為然地說道:“不就是一個小小入院試嘛,都緊張個什麼。”

“飛揚師弟,你瞭解入院試的詳情?”白雲樓好奇問道。

小胖子南宮飛揚拍拍胸口道:“那是當然,書院裡可有我的眼線。”

“入院試其實就是講一下自己喜好的課目,如果擅長什麼技藝,可以在考察的先生面前演示一番就好,一般先生會推薦相應的幾個課目,最終選什麼課目還是學子自己決定。”

說話間,白雲樓兩人已經走入廣場,到了地頭,兩人也收斂心性,默默站定靜候。

辰時一至,書院響起三聲清脆悅耳的鐘聲,伴隨鐘聲,一行身著玄衣的先生教習沿著中間讓出的空道緩步走上高臺。

待得眾人站定,當中走出一位精神矍鑠的鶴髮老者,這老者正是新麓書院的山長,只聽其長聲喝道:“靜!”

廣場內肅然一靜,山長繼續朗聲道:“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看爾等三百餘學子,少年英氣,朝氣蓬勃,正是十年寒窗奮展翅,鵬程萬里今朝始。”

說道這裡稍稍停了一下,隨後山長一振衣袖高聲道:“開院!”

“自今日起,爾等皆是新麓書院的學子,吾乃書院山長,今日授這書院第一禮。”

山長轉過身,面對高臺上的石碑,兩側的教習先生立在山長身後兩側。

驀然間,山長兩袖一振,雙手平舉向前,掌心向下,雙掌微疊,躬身道:“禮敬書院歷代先輩,英魂永存。”

接著向左側石壁同樣躬身一禮:“禮敬書院院規,守院規,亦是守心間之規。”

最後,轉身向右側石壁躬身一禮:“禮敬先賢,留跡傳承,薪火相傳。”

所有先生學子皆隨山長行禮附言,入院禮成。

開院禮畢,山長吩咐總教習在臺上給學子詳述一下院規和課業細則。

院規白雲樓大致已經瞭解,課業細則還是聽得仔細了些。

書院三年一個週期,共設課目二十餘,三年內成績入乙上才算結課。

若是三年都無法結課,要麼另謀出路,要麼留在書院半工半讀。

再三年若還是一無所獲,書院便會將其遣返回鄉,不過畢竟是書院出來的學子,教個幼學還是可以的。

正思量間,高臺上一眾教習先生已經開始陸續介紹起各自所教之課目來。

細聽之下,白雲樓不由興致大增,一些本以為普通的課目,被授課教習一番詳述,這才瞭解到其精彩獨到之處。

當真是五花八門,各有千秋,難怪那麼多學子不遠千里來書院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