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

“這鐵疙瘩的構造實在太精妙了。”

朱棣揹著手繞火車轉了三圈,突然停在車廂連線處,眼中登時精光暴漲。

“這鐵輪與鐵軌嚴絲合縫,難怪能跑這般快。若將此物用於運兵,三日便可從應天調兵至漠北!”

張寧指著後面的車廂,微微笑道:“陛下,這一節車廂可載兵二百,掛十節便是兩千精兵。從應天到北平,只需兩日即可。”

“兩日?!”

朱瞻基手中的摺扇驚得直接掉在地上。

他記得永樂年間北伐。

大軍開拔到居庸關就要走整整一個月。

不僅是他震驚。

就算是整個站臺上的人都炸開了鍋。

歷代皇帝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有人計算著運糧成本,有人盤算著調兵速度,朱由檢則紅著眼眶喃喃自語,道:“若有此物,當年闖賊何至於…”

回想過去。

在蒸汽機與蒸汽火車還沒有問世之前。

華夏兩千多年來一直都以農耕為主。

無論是田間勞作,還是商貿往來。

也是以人力畜力為主。

農業生產方面,百姓或是揮汗如雨,以雙手開墾土地、播種施肥;或是驅使牛馬,藉助畜力翻耕農田、運送作物。

一般情況下。

勞動力的多寡與強弱。

直接就決定著老百姓收成的豐歉。

而且。

商品流通也受制於落後的運輸方式。

老百姓肩挑背扛,輔以牛馬馱運,效率低下。

這使得新鮮的農產品,大多都只能本地進行買賣。

除了鹹魚醃肉、布匹綢緞等放儲存的物品。

鮮少有貨物能遠銷他方。

在軍事領域。

步兵與騎兵構成了帝國的主要戰力。

人力與畜力的極限,往往成為帝國統治疆域的邊界。

一個王朝的控制力。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軍隊百日之內,所能馳騁的距離。

畢竟。

地方叛軍僅需要三個月時間,便能趁勢坐大,盤踞一方。

就算不能坐大。

他們也能作鳥獸散,然後藏匿於江湖。

由此可見。

那些朝廷大軍超三月方,能抵達的地方。

明顯已超出有效管控範圍。

朝廷或許能憑藉餘威震懾這些地方。

可這種震懾也就只有王朝鼎盛的時候能夠奏效。

一旦國勢衰微。

那這些地方便會徹底失控。

在常態行軍條件下。

步兵部隊每日可行進六十到八十里。

騎兵則能達到一百到一百四十里。

按百日來計算。

步兵能夠行軍的距離可達六千到八千里。

騎兵則能達到兩千到兩千八百里。

而當前大明疆域東西橫貫約七千餘里,南北縱跨六千餘里。

以大明京師核心區域為起點測算。

步兵部隊百日行軍,即可覆蓋四方邊陲;

若需實施跨區域戰略行動。

即便是騎兵部隊也需百日,才能完成東西或南北方向的馳援任務。

也就是說。

大明原來的疆域已達到有效控制的極限了。

對於北疆草原、中亞及南亞等邊遠地區,朝廷已難以實施直接治理。

正是因為如此。

大明的邊塞才會有這麼多戰亂。

如今大明已經將東歐大陸各國盡數納入了版圖。

要是按照以往大明的治理方式。

根本是吃不下這麼多疆域的。

但如今蒸汽機與蒸汽火車已經問世。

隨著蒸汽火車的轟鳴聲響徹大明疆域,曾經遙不可及的邊疆。

如今已變得近在咫尺。

朱棣站在應天府火車站的高臺上,望著鐵軌延伸向遠方,心中豪情激盪。

“父皇,蒸汽火車一旦鋪設至西域、漠北,乃至歐羅巴,我大明的政令將再無遲滯,邊疆叛亂也將無處遁形!”

朱元璋負手而立,眼中精光閃爍,略有些感慨道:“咱當年騎馬打天下時,何曾想過有朝一日,大明能靠鐵馬馳騁萬里?”

朱厚熜也是大笑道:“祖爺爺,這還只是開始!張先生說過,蒸汽機不僅能驅動火車,還能驅動戰艦、工廠。甚至還能驅動是未來的鐵疙瘩飛天!”

張寧點了點頭道:“沒錯,神機科學院計劃以現有蒸汽機和蒸汽火車技術為基礎,研發一系列蒸汽動力農用機械。”

“就像正在規劃中的蒸汽拖拉機,僅需一人操控,便能替代數十乃至上百人、數十頭牲畜,高效完成開墾、播種、施肥、收割、運輸等全流程農事工作。”

“如此一來,大明各行業的生產效率將提升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航運領域同樣也在繼續改良當中。”

“神機科學院正構思打造一艘以鋼鐵為堅固外殼,以蒸汽機為強勁心臟的新式蒸汽輪船。”

朱元璋聞言,饒有興致的看向了張寧,道:“那你小子就給我們說道說道,你想咋整這個蒸汽輪船?”

張寧直接細細說道:“初步設想,我們想弄一個航速能達到傳統木船的三到五倍,抗風浪能力顯著增強,載客載貨量也將實現數倍增長的鐵船。”

“有了這樣的鐵船,我們必將徹底改寫大明的海上運輸格局。”

“就連遠洋捕撈的海鮮水產品,蒸汽輪船的收穫量也遠超傳統木船數倍之多。在商品流通領域,蒸汽動力更是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往依賴人力、畜力的運輸模式,如今已被蒸汽火車徹底改寫。”

朱元璋等歷朝皇帝聽到這裡。

一個個眼中都迸射出了精彩的光芒。

曾幾何時。

從應天府到松江府這短短三百餘公里的距離,卻宛如天塹。

應天府的百姓想要品嚐松江府的新鮮海鮮。

簡直難如登天。

但蒸汽火車的出現。

將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如今。

應天府的饕客們只需半日車程便可抵達松江府大快朵頤。

而松江漁民清晨捕獲的鮮活海產,當日就能運抵應天府各大酒樓。

這種前所未有的運輸效率。

徹底打破了地域限制。

也讓松江海鮮的銷售半徑呈幾何級數擴張。

漁民收入也隨之翻番。

內陸百姓也能品嚐到東海最鮮美的滋味。

曾經受制於保鮮時效的時令商品。

如今藉助蒸汽火車的強大運力,得以突破地域藩籬。

西域的百姓能品嚐到東海現捕的魚蝦,漠北的居民可享用嶺南新摘的荔枝,這種跨地域的商品流通在以往簡直難以想象。

隨著商貿網路日益發達。

朝廷的商稅收入自然水漲船高。

在軍事戰略方面。

蒸汽火車的出現更具劃時代意義。

過去,大明疆域的擴張受制於傳統運輸方式,對北疆草原、中亞及南亞等邊遠地區,往往只能採取羈縻政策或分封制度。

而今,蒸汽火車讓大規模軍隊快速調動成為現實,徹底突破了地理限制,為大明開疆拓土提供了全新的戰略支點。

這一革命性變革。

預示著帝國的統治疆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擴張。

張寧目光如炬的看著遠方的,道:“若以蒸汽火車晝夜不息,日均行駛一千五百至兩千公里的速度測算。我們只需將鐵軌如鋼鐵巨蟒般不斷延伸。”

“屆時,即便是天涯海角,大明也能將其牢牢納入版圖!”

他抬手遙指天際。

聲音也變得更加的鏗鏘有力。

“縱橫交錯的鐵軌,將會成為維繫整個大明帝國的堅固鎖鏈,將大明乃至全世界都連線在一起。”

“徹底的讓分裂割據再無可能。”

“這些鐵軌亦是流淌著生機的血管,源源不斷的輸送著各地的資源與政令,託舉起大明向新時代昂首闊步!”

話語間。

他的眼中迸發熾熱光芒。

“各位陛下,待大明跨越蒸汽時代,必將踏入電氣的璀璨星河、資訊的浩瀚宇宙,直至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