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朱由檢盯著空蕩蕩的歷史公會光幕,龍袍下的襯衣早已被冷汗浸透。

自己這太祖爺爺可不像是跟他說笑的。

要是做不好這事兒。

自己怕真的會被朱棣過來揍。

畢竟。

朱祁鎮就是個例子。

一旁的王承恩看此,當即小心翼翼湊上前問道:“皇帝爺,您怎麼了?有哪裡不舒服?要不我叫御醫…..”

“叫什麼叫!”

朱由檢當即站起,高聲道:“立即傳我旨意,即日起張寧晉封’鎮國神武寧親王’,賜丹書鐵券,許建宗廟!”

“封地高麗,安南腳趾,奧斯曼和佛郎機等地!”

王承恩聞言,拿著毛筆的手也不由顫了一下。

這規格。

可是開國以來頭一遭啊。

看來。

自己當初真沒看錯人。

如今張寧在大明,幾乎是能和皇帝爺平起平坐了。

甚至很多時候皇帝也都是聽張寧的。

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

“還有!”

朱由檢想了想,又補充道:“將杭、蘇、松三府劃為特別商貿區,歲入三成充作神機軍軍費!”

“諾~”

王承恩當即應諾。

可他剛應了一聲,朱由檢又再次吩咐道:“還有,你讓幾位公主都收拾收拾,準備好去高麗漢城找張先生學習外語和知識。”

“特別是長平公主。”

說著。

他坐下又寫了一份信,交代道:“這封信是給張先生的,你親自送幾位公主過去時,交給張先生。”

“遵命!”

看著王承恩領命而去。

朱由檢這才鬆了一口氣。

自己這算是把祖宗們給安排的事兒準備好了。

接下來。

就看張先生接不接受了。

…..

與此同時。

大明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爭霸之戰。

其震撼程度讓周邊諸國皆膽顫。

徹底的對大明拜服。

其他小國也在大明的督促下,紛紛如狼似虎的撕咬著奧斯曼帝國各處。

不到一個月。

一連串的捷報就傳到了張寧手上。

高麗。

王宮內。

張寧看著一封封請求信。

他的臉上也洋溢位了喜悅之色。

自從奧斯曼帝國在海戰中遭遇慘敗後,其海域已再無可用之兵來抵禦大明帝國的進攻,駐守在海邊城池的奧斯曼軍隊,紛紛後退一百里。

如今。

奧斯曼帝國的海域上的商旅們已經不敢出海經商,平民們也不敢隨意出海捕魚,整個海上活動近乎陷入停滯。

確切地說。

當下奧斯曼帝國的海上貿易線路,已然被大明帝國強大的海軍全面截斷。

儘管其他各國的商隊與奧斯曼帝國有貿易往來的需求。

但面對大明海軍這一海上勁旅。

他們紛紛望而卻步。

張寧微微點頭,滿意地說道:“不錯,不錯。奧斯曼帝國的海上貿易已被我們徹底封鎖了,他們也活不了。”

此時。

一個大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張先生,雖說我大明帝國尚未完全攻佔奧斯曼帝國,但海軍在其鄰海巡遊的威懾力。”

“絲毫不亞於攻破奧斯曼帝國的百座城池。”

“如今,奧斯曼的商人無法出海貿易,只能在國內苦苦掙扎,自生自滅;百姓不能出海捕魚,僅能依靠家中餘糧以及內地的物資供應來維持生計。”

“長此以往,奧斯曼帝國內部必然人心惶惶,動盪不安!”

“哈哈……”

張寧聞言也是不禁一笑。

在他心中。

他不過是將與奧斯曼帝國的這場爭霸,看作是一塊跳板而已。

他藉助這場戰爭。

大明王朝能夠全方位地展現在世界各國的視野之中。

張寧堅信。

經此一役。

世界各國定會因大明帝國的強勢崛起而心生敬畏。

張寧目光威嚴,掃視了一圈。

“各位大人,還有其他事務要奏報嗎?”

“張先生,卑職還有一事。”

工部尚書曹咣走出了出來。

“之前卑職根據您的命令,全力投入蒸汽水力紡織機的研製工作。如今幸不辱命,我們已成功製出一些成品。”。

“好!好!好!”

張寧笑容滿面地說道:“走,趁現在有空,我們現在就去好好瞧瞧你們的這一成果究竟如何!”

“張先生這邊請!”

曹咣滿心歡喜的做了個請的手勢。

此時。

神機科學院外。

一眾官吏和工匠早已整齊列隊,靜候張寧到來。

他們身著整齊的服飾,身姿挺拔。

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對張寧的崇敬之情。

自從大明三軍在張寧的指揮下,不僅拿下了高麗,又拿下奧斯曼帝國和佛郎機國,就連一眾小國也主動要歸順大明。

如此人物。

他們許多人自然而然的尊敬。

特別是他們看到張寧所設計的火器,以及諸多他們沒有見過的發明,實在是每看一次,他們就讚歎一次。

張寧所給的發明設計。

就算神機科學院許多官吏做了幾十年。

也從未見過這般精巧神妙的。

所以在各種因素下。

他們已然將張寧奉為了科學院的神。

在“神”的面前。

他們都盼望著展現出他們最好的的精神風貌。

不多時。

張寧騎著自己的坐騎,在錦衣衛和侍衛們嚴密守護洗啊,緩緩朝著神機科學院方向而去。隊伍浩浩蕩蕩,氣勢威嚴。

所到之處。

甚至地面都有些震顫起來。

“卑職見過張先生!”

官吏和工匠們見狀,連忙齊刷刷作揖行禮。

“諸位,不用多禮!隨我一同進去吧!”張寧掃視了他們一眼,微微頷首後,聲音沉穩的說道。

“是。”

眾人面容恭敬。

小心翼翼地緊跟在張寧身後。

不一會兒。

張寧就帶著眾人走進了工坊內。

剛進入工坊。

他就看到了一臺正在轟隆作響地運轉著的機器。

乍看之下。

竟有點像他在前世工廠上班時,所聽到的機器運轉聲。

儘管這僅僅只是大明邁向工業化的第一步。

但張寧覺得。

在他的帶領之下。

大明帝國實現全面工業化肯定也不會很久。

“不錯不錯。”

張寧看了一眼機器的結構,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機器跟他當初所設計的無疑。

不過能做的工作還是簡單了一些。

於是他大步繼續向前。

很快就來到了蒸汽水力紡織機旁。

曹咣指著紡織機,有條不紊地介紹道:“張先生,這蒸汽水力紡織機根據你所設計的那樣,已經以石炭作為燃料進行運轉了。”

蒸汽機一般都是透過燃料燃燒,產生的水蒸氣轉化為強大動力。

以此推動紡織機持續運轉。

進而實現布匹的規模化織造。

以往的水力紡織機雖有一定功效,卻過度依賴河流。

一旦遇到河流水力不足的情況,便難以維持紡織作業。

如今。

將蒸汽機巧妙融入其中,完美規避了這類問題。

“只是……”

曹咣話語一頓。

“只是什麼?”

“只是,這蒸汽水力紡織機織出的布匹,相比手工紡織的,還是要粗糙了一些。”曹咣看著張寧如實的說道。

張寧聽聞,心中不由的思考了起來。

當初自己設計的時候。

確實只是想將他設計出來而已。

至於細節方面的問題。

他自然也沒有想得那麼多。

所以他才會將其交給神機科學院,讓更多的人去將這蒸汽機完善。

想了不一會兒。

他神色平靜,說道:“你去演示一番給我看看。”

“是。”

曹咣領命,迅速行動起來。

張寧心裡清楚。

如今一切都還只是剛剛起步。

機器生產與人力手工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

後續改進便可。